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世事閱盡海天寬

2014-12-08 04:59:23吳九成
蒲松齡研究 2014年3期
關鍵詞:哲理宇宙人生

摘要:本文以蒲松齡全部詩詞為研讀對象,探討了其中所寓含的哲理,主要有:一、對宇宙的感悟,即對宇宙奧秘及其與現(xiàn)實人生關系的思索所得;二、對歷史的感悟,亦即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等所作的哲理性道德批判、是非評價和本質剖析;三、對人生的感悟,這是其哲理性內容最為豐富的部分,包含了對人生目的、人生價值、人生態(tài)度等諸多方面的人生體驗。

關鍵詞:蒲松齡詩詞;哲理;宇宙;歷史;人生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在盛偉先生編校的《蒲松齡全集》中,共收有蒲松齡詩詞760多首(該書出版前,筆者曾應學林出版社之邀逐篇校閱過這些詩詞)。蒲松齡詩詞多為抒情性作品,其中從哲學層面作理性思辨而吟詠成章的所謂“純哲理詩”并不多,大體上可以歸入此類的作品主要有《詠史》、《讀絕交論》、《擬古》、《與兩兄共話》、《讀高念東〈勸世言〉即寄》、《示諸兒》、《子笏》、《拙叟行》、《讀〈三國志〉》、《春日》、《老樂》、《讀史》、《元稹》、《水調歌頭·飲李希梅齋中作》、《行鄉(xiāng)子·憂病》、《瑞鷓鴣·中秋懷宣四兄》等20多篇,只占其詩詞總數(shù)的百分之四不到。

這一狀況并不只是存在于蒲松齡的詩詞創(chuàng)作之中,而是中國古代詩壇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象蘇軾的《題西林壁》這類經典的哲理詩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除了純哲理詩之外的其他詩歌作品就沒有哲理?!罢芾碓姟笔且粋€廣義的概念,其外延存在著極大的模糊性。眾所周知,“詩言志”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悠久傳統(tǒng)。既言志,這“志”便不只是情感,更有思想、志趣和抱負,而陳述思想、志趣和抱負,便離不開理念,其中自然就會包含一定的哲理。所有古往今來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都表明: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詩人會或緣情而思,因思而悟道;或緣事而議,因議而見理,從而在抒情和敘事過程中生發(fā)出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種種感悟,并進而使讀者從中得到各種有益的哲理性啟發(fā)。

這樣的現(xiàn)象也同樣大量存在于蒲松齡的詩詞創(chuàng)作之中。所以,我們研讀、欣賞和領會蒲松齡詩詞中的哲理,固然要重視前面所提到的那些“純哲理詩”,但又不能只局限于此,而應注意考察他的全部詩詞作品。

蒲松齡詩詞作品中的哲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宇宙的感悟;二是對歷史的感悟;三是對人生的感悟,其中又以感悟人生的內容最為豐富。

一、對宇宙的感悟

蒲松齡是一個有思想的詩人,面對浩瀚的宇宙,面對神秘的大自然,面對難以捉摸的時空,他會浮想聯(lián)翩,思接云天。例如,在《把酒問青天》一詩中,他寫道:“吁嗟乎青天!不知謫仙之子入月在何年?……為問今昔是何夕?八千世界瀛海碧”,“仙乎仙乎隔云端,是耶非耶來珊珊”——古往今來的人,不管他是古代的謫仙,還是當今的凡人,作為單獨的個體,置身于這樣茫茫無際的時空之中,簡直就是云里霧里,雖然飄若神仙,但也微如塵埃,怎么可能很快就會識透這大千世界的是非奧妙?在《古意》一詩中,他又寫道:“月光不可掬,霜花不可采”,宇宙和大自然既美妙無比,又神秘莫測,人們可以親近它、欣賞它,然而,卻根本不可能去左右它、褻玩它!所有這些,都表明詩人對宇宙產生了多么豐富的聯(lián)想和深沉的思考。

面對這個神秘而又不可思議的世界,蒲松齡自然會常常驚嘆不已并感慨萬千。例如,在《夜電》這首詩中,他驚嘆“青石裂破碧天漏,郁郁濃煙蒸宇宙。玉女無聲迸線條,一夜乾坤亦應瘦”;在《憂荒》一詩中,他面對諸災并作、秋稼已空的慘象,禁不住又發(fā)出這樣的慨嘆:“千古災并見,天與我何仇”等等。

但蒲松齡并不是止于驚嘆和感慨,在慨嘆之余,他更會去深入探索宇宙和大自然的淵源及奧妙所在。

“鏡面平鋪光不流,其中深淺哪可求?……鼓楫問爾扁舟叟,蒼莽之外有天否?”(《邵伯湖》)

“至語纏綿道自真,三千世界破微塵”,“不知凈土程多少,欲向菩提一問津”(《讀高念東〈勸世言〉即寄》)

就農民禾枯苗死、全年失收的悲慘遭遇,他又問道:

“不敢問青天,何從咎時數(shù)”(《蟲后僅余蕎菽,而久旱又將枯矣,時雨忽零,余數(shù)里外未及沾及,聞畢公漪對客雪涕,感而作此》)

“天茍無私覆,日月應北周;地茍無私載,群水應西流”(《諸災并作,秋稼已空,十月猶旱,麥田未耕,月來雨頻降,吾鄉(xiāng)獨不及沾,延息待蘇,不免憾造物之偏也》)

蒲松齡在這些作品中所發(fā)出的探問,都反映了他在300多年前對宇宙和大自然的苦苦思考與不懈的求索。

從上面所引述的這些詩句中不難看出,蒲松齡經常是從哲理高度去進行這些思考和求索的,而且經常會把人事與天道聯(lián)系在一起以探求人生遭際的根本緣由,一如他在《九日同王如水登高,時定甫欲北上》中所說:“窮途落魄嘆遭逢,把酒登臨問化工”。他向具有無限創(chuàng)造力的大自然所問出的結果,并非都是正確的結論,有時免不了會包含一些唯心主義因素,如認為“茫茫天道渺難知”,“天下滔滔寧非數(shù)”即都是由天數(shù)和命運所定即(《挽淮陽道》);而人間之所以會“連歲降奇荒”,則又是“天心厭眾孽”所致(《憂荒》)。誠然,上天有時候對人類也會有所關照,但這種關照又很難說得清是出于什么原因,即如他在《喜二豆薄收》中所說的“天茍欲生人,不必理所有”。這又陷入“不可知論”了。

但是,蒲松齡的哲理性思考及其所獲得的感悟,并不都是唯心主義的。他知道,宇宙也好,大自然也好,它們都有自己的客觀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暑自宵中減,秋從雨后生。山居猶未覺,蟋蟀已先鳴”(《秋夜臨池》)——當人還沒有感知到自然界的變化時,蟋蟀卻已經用它的鳴叫聲告訴人們:節(jié)令已經進入秋天了?!奥淙~不歸枝,逝川無回流”(《擬古》)——飄落的樹葉再也不會回到枝頭,東去的江水再也不會倒流回高山,這些都是大自然符合邏輯的正?,F(xiàn)象。正因為如此,置身于這個客觀世界的人類,也完全受宇宙和大自然的這些客觀規(guī)律所支配,而且無法抗拒——也就是詩人所詠嘆的“名歸電火飚光外,人在春秋代謝中”(《初冬》);“不恨前途遠,止恨流光速”(《寄紫庭》)。即使人間所遭遇的自然災害,也不能只去責怪和憎恨大自然,而必須從人類本身去思考自己的某些作為是不是違背了大自然的意志即客觀規(guī)律,一如詩人在《紀災》一詩中所詠嘆的“千古奇災一時遭,孽自人作天亦忍!”由此可見,在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蒲松齡又有著相當明確的唯物主義思想。

二、對歷史的感悟

蒲松齡是一位博覽群書的大家,經史子集,無不涉獵。在閱讀大量史書的同時,他還寫過不少詩文談讀后感,這些作品對歷史既有微觀的事象觀察,又有宏觀的規(guī)律概括;既有冷靜的理性思考,又有滿腔的感情悲憤,其中包括了對歷史人物的道德批判、對歷史事件的是非評價和對歷史現(xiàn)象的本質剖析等等,都反映了他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很能給人以諸多哲理性的啟示。

《元稹》、《慕容垂》、《楊妃》、《褚遂良》、《崔伯淵》、《劉士安》、《讀史》和《讀唐人詩集》等都是對歷史人物進行道德批判的代表作。在《慕容垂》一詩中,蒲松齡痛斥慕容垂(慕容垂恐系慕容沖)“負恩創(chuàng)霸業(yè),遺臭辱華袞”;在《元稹》和《讀唐人詩集》中,他為元稹等歷史人物“詩品良已高,人品何齪齪”而深感惋惜;而在《讀〈三國志〉》一詩中,他則對“樂不思蜀”的劉禪表達了極大的鄙視和不屑,并從理性高度指出“存亡固有因”,“不必淚沾巾”——朝代的興亡更替,都有自身的必然因素,后人無需為之扼腕,這顯然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詩人對歷史人物的道德批判不限于從反面評說?!罢l謂廉者貧?富可百城敵”(《綠蘿書屋》),就是從正面對綠蘿書屋主人飽讀詩書和人品清廉所作的贊美。什么是貧?什么是富?人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貧富觀?詩人的這一哲理性的評論,極富辯證法,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發(fā)?!稐铄穭t贊揚楊貴妃“三十八齡殉社稷,還留風韻在千秋”,肯定她是為國捐軀,所以必定留芳百世,從而旗幟鮮明地否定了是由楊貴妃引起國亂的傳統(tǒng)觀點;《劉士安》在贊頌唐代宰相、著名理財專家劉晏(當代歷史學家中有人把他戲稱為唐代的“格林斯潘”)的同時,還鞭笞了陷害劉晏的奸臣楊炎,并從理論上總結了封建社會普遍存在的“佞人亦易辨,天道恒反?!钡恼魏诎惮F(xiàn)象,等等。

確實,歷史上有很多現(xiàn)象令人深思,也令人費解。如何透過歷史現(xiàn)象看清歷史的本質,這不僅是歷史學家所關注的任務,也常常是那些有思想的詩人們所經常思考的事情,蒲松齡就是這樣的詩人。他的《讀史》四首等作品,都清楚不過地反映了這一點。

奸臣誤國亂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普遍現(xiàn)象,那么,奸臣何以會得勢呢?歷來有一種觀點,即認為奸臣之所以得勢是因為善進“諂言”,致使皇上受迷惑而分不清忠奸是非,但蒲松齡卻在《讀史》中指出:“哀哉亂世主,如貉同一丘”,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帝和奸臣,他們一向是互相需要、互相利用的,他們本來就是“一丘之貉”!這一論斷,一針見血,直擊事物的本質,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在這首詩中,詩人還特別概括了封建社會普遍存在的這樣一種帶有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君子除小人,赤手搏龍象;小人殺君子,誅滅如反掌”,并深刻地指出: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則是由于小人迫害君子時,根本不會顧及事實真相和道義良心,總是心狠手毒、迅速而利落地實施他們的陰謀;二來是與并不英明的“英主”息息相關,即再次把矛頭指向最高統(tǒng)治者。作品最后說“幾何首領絕(多少顆腦袋落地),不似仙芝枉?”這一推論,由點及面,從個別到一般,從而也就讓讀者在深思后明白:作品寫的雖然是唐代,但又不限于唐代,作品于是也就具備了更為深刻的普遍意義。

《讀史》還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玩弄權術的丑惡面目。他在詩中這樣寫道:“九錫求速加,讓表成已久。自加還自讓,情態(tài)一何丑”,尖銳地抨擊統(tǒng)治者令人作嘔的拙劣表演:他們一方面不擇手段地篡奪政權,另一方面又裝腔作勢地掩蓋自己弄權的真相,這就毫不客氣地揭去了歷史上那些權術家的偽裝。

在另一首重要的詩歌作品《詠史》中,蒲松齡這樣寫道:“良馬非不駿,鹽阪徒悲鳴;美玉非不貴,抱璞為世輕”,即千里馬常常得不到賞識,美玉動輒被視為丑石,有用之才往往被冷落一旁。這是封建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又一種歷史現(xiàn)象,詩人通過對這一歷史現(xiàn)象的高度概括,深刻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歷來任人唯親所造成的世道不公、埋沒人才的罪惡,同時也贊頌了那些人品高尚、才干非凡之人始終堅持自己操守的美德,亦即詩人在詩中所寫的“時厄道愈固,家貧骨亦清”,“高岸可為谷,性拙終不移”。詩人的這一詠贊極有深度,觸及到了如何做人的核心問題,對讀者很有啟發(fā)。

在《讀〈絕交論〉》一詩中,蒲松齡還概括了這樣一種歷史現(xiàn)象:“宴笑友朋多,患難知交寡”。此詩所涉及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較為復雜,此處不去多加介紹,只想指出:詩人所寫到的這一現(xiàn)象,決不僅僅限于個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是歷史上人際交往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甚至是一條基本規(guī)律。當一個人處境順利,尤其是具有一定的財富、名望和地位時,人們便會趨之若鶩,愿意交往的人很多;然而,一旦處境困難,尤其是遭遇不測之禍時,人們就會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避之唯恐不及,更談不上去交往、關心和幫助了。由于平時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一基本規(guī)律,所以一經詩人點明,便如石破天驚,重錘劈空,具有極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哲理性。

三、對人生的感悟

蒲松齡的人生感悟,包括了人生目的、人生價值、人生態(tài)度、人生體驗等諸多方面,不但內容豐富,而且很有深度。這些感悟,既源于對宇宙的思考,也源于對歷史的洞察,更源于他對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和自己參與社會實踐的親身感受,其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對讀者有極大的啟發(fā)。

人生在世,必須積極進取,有所作為,這是蒲松齡的人生感悟之一。早在青年時代,他就高聲吟誦過“漫向風塵試壯游,天涯浪跡一孤舟”(《十九日得家書感賦,即呈孫樹百、劉孔集》),“時危未許眠高枕,天定何勞避畏途”(《三月三日呈孫樹百,時得大計邸抄》);即使在處境并不順利的時候,他也表示“病鶴不忘湖海志,飛鴻寧為稻粱謀”(《如水新釀熟,清夜見招》)。正因為如此,他幾十年如一日,寸陰必爭,艱辛備嘗,一直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矻矻不舍;尤其是《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更使他幾十年來一直為之嘔心瀝血,魂牽夢縈,正如他在《抄書成,適家送故袍至,作此寄諸兒》中所說:“衣煩愛惜身為用,書到集成夢始安”。“書到集成夢始安”,這既是蒲松齡幾十年中刻骨銘心的切身體會,也是自古以來所有著書立說者的共同心理感受和心路歷程,其理論概況極其真切和深刻,具有普遍意義。

蒲松齡這一人生感悟及其相關的哲理性論述,還表現(xiàn)在他對親友和兒孫的多次諄諄告誡之中,例如,“世上莫愁無知己,少年堅志欲持牢”(《九日贈九如昆仲》),“智慧皆從致志生,功名要自讀書始”(《子笏》),“卷長燭短更難盡,酒暖杯深月易斜”(《小飲》),“事經錯誤遲方悔,志在功名苦始捐”(《斗室落成,從兒輩顏之面壁居》),“千載失一時,過此恐難遇。亡羊當補牢,已誤莫再誤!”(《示兒篪、孫立德》)等等,就都是令人心智頓開的至理諍言。

蒲松齡的人生感悟之二是,在紛繁蕪雜的日常生活中,必須透過事物的表象逕取本質,把握生活的真諦。在這方面,他有許多精辟而又精彩的哲理性詩句,特別令人玩味,例如:

對于求知,他說:

“所得在真詮,半偈勝萬卷”(《和王春谷諸詠·半偈閣》);“參得禪家消息透,靈臺原不在西天”(《塔燈·取經》);“架上書堆方是富,樽中酒滿不為貧”(《老樂》);

對于友情,他說:

“宇內有知己,萬里猶庭階”(《送喻方伯》);“暫到苦貧家易棄,久交垂老意難分”(《贈畢子韋仲》);“受恩不在多,饑食感斗糠”(《薄有所蓄,將以償所負,又為口腹耗去,深愧故人也。慨然有作,情見乎辭矣。寄懷王如水》);

對于生活感受,他說:

“傳言良夜曾無價,賣與離人不值錢”(《瑞鷓鴣·中秋懷宣四兄》);“春花色易老,游子心易酸”;(《秦郵官署》);“千間廣廈拼如許,七尺匡床占幾何?”(《荒園小構落成,有叢柏當門,顏曰綠屏齋》); “人間三恨,凄斷無儔:是病中月,愁里雨,客邊秋”(《行鄉(xiāng)子·憂病》);“人生在世上,聚散如燈光;燈明滿座溫,燈滅一室涼”(《哭趙晉石》);

對于人間世態(tài),他說:

“世途如叢棘,何地容俯仰”(《感懷呈樹老》);“但余白發(fā)無公道,只恐東風亦世情”(《三月三日呈樹百,時得大計邸鈔》);“君不見,衣服妍媸隨時眼,我欲學長世已短”(《拙叟行》)……

盡管蒲松齡一直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這些世態(tài)炎涼和社會不公,他更重視從根本上堅守自己的價值取向,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決不肯為此而趨炎附勢,隨波逐流,故一再表示:

“不遣須眉隨氣數(shù),猶留皮骨傲乾坤”(《九日有懷袁子續(xù)》);“何況世態(tài)原無定,安能俯仰隨人為悲歡”(《拙叟行》)……

面對世態(tài)炎涼,詩人這些堅持個人節(jié)操的誓言,也是震撼讀者心靈的箴言。

蒲松齡的人生感悟之三,是必須順應規(guī)律,洞徹塵世,淡泊人生。本來無比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詩人,面對畢生的挫敗和失意,面對年歲不饒人的衰老和病痛,面對親人故友的紛紛罹難和離世,即經歷了太多的世事之后,便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和人生,并進而從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規(guī)律中獲得諸多新的感悟。

“人生各有營,豈必皆貴官”(《示諸兒》);“高卷荻簾時瀹茗,紅塵遠去勝蓬萊”(《荒園小構落,成有叢柏當門,顏曰綠屏齋》);“人生知足無煩惱,能得逍遙貴賤均”(《老樂》);“人生原只等浮云,朝露方晞日已曛”(《悼內》);“人間有生樂,地下無死哀。死后能相聚,何必諱夜臺”(《哭兄·又》);

……

這種人生感悟,在《擬古》中表現(xiàn)得分外清晰和全面:

落葉不歸枝,逝川無回流。

飄風吹落日,年華難長留。

笙歌無遺響,白楊滿榛丘。

人壽能幾何,胡乃纏百憂。

達人安所遇,身外復何求。

落葉,逝川,夕陽,年華,笙歌,白楊,這些事物或有形,或無形,或有生命,或無生命,雖然各不相關,卻不約而同地向人們訴說著一種令人深思的現(xiàn)象: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向前運行,時空在不斷地向新的領域轉換,舊時空領域的一切都在逝去,無法永駐,更無法挽回。那么,人何嘗不是如此呢?與世間一切事物一樣,人的生命也只不過是一定空間之中的一個時間過程,經過生老病死的運行,最終也必然會逝去。這是人世間新舊更新的客觀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就是詩人從“落葉不歸枝”等大量生活現(xiàn)象中所悟出的真理,是完全符合唯物辯證法的。

真理的領悟,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悟透人生,尤其是對那些有著種種煩惱和憂愁的人,更有助于精神的解脫和思想的升華。就蒲松齡本人而言,他這一生可謂苦悶多多,悲憤之至,愁不勝愁。可是,當他領悟到人事代謝的客觀規(guī)律之后,心境豁達了,他意識到:人的壽命能有多長呢,何必把各種各樣的憂慮纏繞在心頭?達觀的人總是隨遇而安,身外之物還有什么值得追求!有了這樣清醒的理性思考,他的心地坦然了,就能對一切都泰然處之,無煩惱,無苦悶,無憂愁,無憤恨,無欲無求,達到像禪宗所說的那種“梵我合一”、超然塵世的境界。詩人的這種超脫情懷,可能會導致悲觀厭世,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但是,又必須看到,他這種精神上的自我訓導,“達人安所遇,身外復何求”的生活態(tài)度和曠達情懷,對我們卻有很大的啟迪。無欲則無苦,無求品自高。人還是豁達一點、淡泊一點好。

詩人的這種超脫情懷,在《春日》一詩中得到了更完美、更具哲理性的表述,他說:“世事年來方閱盡,眼中益覺海天寬”。對于晚年的詩人來說,經過數(shù)十年的歲月跋涉,人生崎嶇的漫漫長路,他都已經走過來了;人生雜陳的酸甜苦辣,他都已經品嘗過了;人生種種的悲歡離合,他都已經經歷過了——一言以蔽之,對世間的一切,他都已經閱盡、已經熟諳并因此而對人生大徹大悟了,所以他的襟懷寬廣如藍天,卻沒有翻滾呼嘯的烏云;心胸坦蕩似大海,卻沒有洶涌澎湃的波濤。這就是詩人由于閱盡世事而在精神上所獲得的徹底解脫,也是詩人提供給讀者的最重要的人生智慧。

參考書目:

1.蒲松齡著,盛偉編校《蒲松齡全集》,學林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2.殷孟倫,袁世碩主編《蒲松齡詩詞選》,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

3.路大荒著《蒲松齡年譜》,齊魯書社1980年8月第一版。

4.徐應佩主編《歷代哲理詩鑒賞辭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5.吳九成著《聊齋美學》,廣東高等出版社1998年5月。

(責任編輯:朱 峰)

猜你喜歡
哲理宇宙人生
宇宙第一群
百家講壇(2020年4期)2020-08-03 02:01:25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這宇宙
哲理漫畫
特別文摘(2016年18期)2016-09-26 18:02:20
漫畫哲理
雜文選刊(2016年9期)2016-09-14 19:52:43
漫畫哲理
雜文選刊(2016年5期)2016-05-12 20:10:00
哲理漫畫
特別文摘(2016年5期)2016-05-04 22:14:40
獨一無二的你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钟祥市| 闸北区| 原阳县| 和静县| 澄江县| 开封市| 平定县| 云浮市| 玛纳斯县| 那曲县| 北碚区| 武宁县| 武威市| 莱州市| 南部县| 满洲里市| 桐柏县| 苍梧县| 天峻县| 城步| 阿克苏市| 冀州市| 文安县| 桓仁| 麦盖提县| 罗平县| 龙海市| 迁西县| 镇雄县| 铜梁县| 临安市| 通江县| 定远县| 前郭尔| 连江县| 蒙山县| 叶城县| 富阳市| 日照市| 永德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