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定位思考

2014-12-09 15:49:08刁勝先劉仲秋
重慶與世界 2014年3期
關鍵詞:法學素質教育素質

刁勝先,劉仲秋

(重慶郵電大學法學院,重慶 400065)

信息法學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而產生的,并逐漸成為法學領域中新的關注點。但是,目前信息化尚未最終完成,各國的信息化進程也不一致,為信息社會把脈并保駕護航的信息法學還顯得非常稚嫩。學界對信息法學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則、內容體系、學科地位等基本范疇的認識,尚不清晰和統(tǒng)一。盡管這樣,社會已表現出對信息法學的急迫需求,許多國家和地區(qū)也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我國一些高校也開設了相關課程。在信息法學教學中,筆者感到許多問題都需要深入探索、論證和實踐并逐一解決,但限于篇幅,本文只針對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定位提出思考,以求有益于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完善。

一、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產生

素質教育自20世紀80年代產生以來,其內涵并未得到一致認識,學界有多種表述。筆者認為,素質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應當是使受教育者的個性得到發(fā)展、潛能得到開發(fā)。也即:“素質教育是教育者基于個體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通過多種有效途徑,以適當的方法引導全體受教育者積極主動地最大限度地開發(fā)自身的潛能,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并實現個性充分而自由發(fā)展的教育?!保?]教育服務是服務貿易的一部分,開放教育市場也是我國加入WTO后的部分承諾,法學高等教育也正在成為許可外方為我國提供服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而國內的法學教育如何變得有競爭力就成為高等院校法學教育能否在教育服務市場上生存和發(fā)展的關鍵。于是,法學素質教育就成為法學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和目標之一。然而,在法學素質教育的許多問題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信息法學的社會需求又出現了,信息法學素質教育混雜著法學素質教育的一些困惑與要求一同進入討論范圍,這既是高等法學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信息法學產生和發(fā)展的需求,歸根結底是網絡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法學教育為加速國家信息化進程、為信息化戰(zhàn)略順利實施而培養(yǎng)交叉綜合型的信息法學人才之必然需求。

二、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內涵

對于何為信息法,學界認識很不統(tǒng)一,為數不多的、冠名為“信息法學”的教材里,信息法多是各種部門法內容在網絡里的延伸,性質上涉及理論法與部門法、實體法與訴訟法、公法與私法等內容。在這種意義上,信息法與網絡法、電子商務法、知識產權法等被混淆使用,導致相互間的含義模糊混亂,不便于教學課程的設置與講授。我國著名的信息法學專家、電子商務法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齊愛民教授在厘清這些概念后,認為應對信息法概念選擇廣義界定,即“信息法是指調整信息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而不應限于狹義定義中的僅“調整因電子信息而引起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2]3。但應注意的是,“信息法畢竟是因電子信息而產生的一個法律部門”,“其主要客體仍然是電子信息”[2]4。筆者對此認同,并以此為基礎,認為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內涵應包括傳統(tǒng)法學素質教育的內容,并結合信息社會的特征而表現出自身的特有要求,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思想素質要求。法學教育中的思想素質指的是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精神素質,其形成條件包括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存在價值、職業(yè)性質和職業(yè)倫理。該素質是體現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內在凝聚力的要求,也是讓法學專業(yè)學生認同這種精神觀念以從根本上融入共同體的要求。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是法學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具體講,法學素質教育的思想素質應包括:勇于追求真理,維護正義的崇高理想;真正崇尚法律并擁有法律至上的堅定信念;具備恪守法律職業(yè)倫理道德的精神品格。信息法學教育作為法學教育的一部分,在思想素質方面,也應同樣對學生加強相關品格的培養(yǎng);只有具備了正確的思想素質,法律人才手握法律之劍時,才能做到劍指正義。

2.心理素質要求。心理素質是一個分層次的體系,第一層包括態(tài)度素質和稟性素質,第二層包括態(tài)度素質內含的世界觀素質、情感素質、需要素質與稟性素質內含的氣質素質、性格素質和意志素質6個單元。心理教育指的就是心理反射活動即神經系統(tǒng)的反射活動及其特征。我國目前教育中,普遍反映出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因此,信息法學素質教育中,心理素質必不可少,應該開設必要的心理學、社會學方面的課程,生活老師也要和學生加強交流,幫助解決各方面的難題,消除學生的顧慮和心理障礙,提高其心理素質。

3.知識素質要求。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教育不可或缺,信息法學素質教育中,許多新舊知識都主要靠教育進行傳承。其中,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設置是關鍵。信息法學是新興的課程,在開設中有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嘗試開設信息法課程的高等法學院校還比較少,經驗教訓的儲備都不多,不具備比較鑒別吸取優(yōu)點的條件,仍處于摸索階段;二是對信息法本身及其相關配套課程的認識不統(tǒng)一,導致講授內容矛盾交叉,較為混亂;三是由于目前的法學教育學制較短,一般只有4年,既要學習法學的傳統(tǒng)知識又要學習信息法學的新興知識,時間安排上的矛盾比較突出。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出信息法學素質較高的學生,這些問題需要結合信息法學的理論發(fā)展與教育實踐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加以解決。

4.能力素質要求。在我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中,學生的能力素質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出現學生“動手能力差、高分低能”等情況。法學是學以致用的學科,其實踐性很強,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特別重要。具體說,能力素質應該包括法律的思維能力、法律表達能力、法律事實的查明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比較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并在職業(yè)教育中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模式,如法律診所等。我國雖已開展了能力教學模式的探索,如課堂討論、案例教學、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方式的采用,但因普及不力、成本較高等多種原因,致使效果不是很理想,還有待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綜合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培養(yǎng)具有實際運用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5.技術素質要求。網絡時代的到來,法律糾紛呈現技術性強的特點,一方面,信息法、網絡法、電子商務法等新的法律問題因新技術催生而產生;另一方面,這些新的法律問題的解決又依賴于技術手段的運用。因此,在信息法學的教育中,技術素質成為一種基礎性的要求,尤其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已成為信息時代生存的工具性技能的時候;而知識經濟的社會基礎又使不同行業(yè)、不同領域中的法律問題,尤其是知識產權法律問題打上相應領域的技術烙印??偠灾瑳]有一定的技術基礎與技術素質,就不能成為信息法學人才。因此,技術素質的要求,首先應包括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掌握且具備一定的運用能力,其次因不同行業(yè)的法律分工需求,而應具備相應行業(yè)的技術能力,如生物技術、化學技術、材料技術等等。這也是法學教育隨著社會經濟分工而逐步細化的要求與趨勢。

6.語言素質要求。在互聯(lián)網時代與信息化社會,國際化已成為一大趨勢,法律問題,尤其是知識產權問題、信息法律問題等都表現出跨國性。因此,為了在國際法律糾紛,甚至國際政治與經濟等問題處理上具備競爭力,法學素質教育還應包括語言素質要求,即培養(yǎng)學生相關的法律外語能力,尤其是法律英語能力。學生掌握了法律外語,才能用所需的語言來表達法律概念、法律命題等,才能在國際法律糾紛中為國家、為民族、為國人維護權益,這也是信息法學教育適應國際化趨勢的必然要求。

三、信息法學素質教育應定位為智能素質教育

“現階段我國法學本科教育本質上屬于素質教育……是以人文教育為基礎、包容職業(yè)教育與通識教育在內的教育模式,既具有通識基礎和職業(yè)定向的教育模式?!保?]素質教育理念是針對現實的缺陷與社會的需求應運而生的,并在法學本科教育中已顯示出一定成效。但是,隨著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席卷[4],尤其是隨著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與廣泛應用,現代的法學已面臨科技帶來的全面而深刻的挑戰(zhàn),包括立法、司法、執(zhí)法、守法和法理研究等方方面面。對此,法律界必須積極回應,否則法律將難以擔當起為社會發(fā)展保駕護航的重任,法律人才也將難以成為真正的“社會醫(yī)生”。其中,法學教育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一種努力,信息法學教育則是回應信息時代需求的法學教育的一個發(fā)展方向。但是,若對前文所述的素質教育內涵的貫徹一刀切,不分輕重緩急,那么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特殊需求與特殊效果將很難實現。因為相對于傳統(tǒng)法學教育,信息法學教育是為解決信息時代的信息法律問題而培養(yǎng)復合型的法律人才,該類人才既要具備傳統(tǒng)法學的法律專業(yè)知識基礎,更要具備信息時代的技術基礎。因此,除了應包括前述的思想、心理、知識、能力、技術與語言等素質內涵外,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定位應以智能素質教育為核心和基礎,圍繞智能教育的特點和要求來探索相應的教學模式、課程的建設與設置、師資隊伍的培育等等。

所謂智能素質,是指人在認識過程中經常地、穩(wěn)定地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是造就人才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和能力兩大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可分為若干要點。一般認為:智力是指一個人頭腦的聰明程度,即智力高低,是在各種活動中都體現出來的一般的能力,例如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其核心是邏輯思維能力。智力是有效掌握知識、順利完成活動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條件。智能素質中的能力則指特殊的能力,是人們在從事專門活動和專業(yè)活動中,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即通常所說的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該能力不能脫離活動,只有當人們從事某項活動時,才能表現出來。在法律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殊能力就是法學智能素質的體現,如分析案例進行辯護的能力、提取證據加以保全和認定的能力、書寫法律文書的能力等等。信息法學素質教育應當定位為智能素質教育,其主要理由有以下方面:

1.信息法學是以傳統(tǒng)法學為基礎的,而傳統(tǒng)法學的教育中已經讓學生首先了具備思想、心理和知識素質,因此智能素質的定位不會使學生成為只具有技術、技能的“空心人”、“缺德者”,而是在既有素質的基礎上額外附加和強化對學生的智力與能力的培養(yǎng),使之更符合信息時代法律人才的特別要求,從而具有傳統(tǒng)法律人才不具備的素質與優(yōu)點。

2.信息法學智能素質的定位,是適應和符合高技術世紀——21世紀對法律人才專業(yè)性、技術性、跨國性等綜合能力要求的需要。其中,計算機技術和外語智能的培養(yǎng),顯得尤其重要。新中國的法學教育歷程坎坷,20世紀50年代“左”的思潮影響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壞,使我們本來就落后的法學教育與法制建設一度處于停滯和倒退狀態(tài)。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雖然法學教育與法制建設得以迅速恢復和快速發(fā)展,但與發(fā)達國家比,依然非常落后。而信息法學是主要針對信息技術領域的法律問題而產生的新領域法學內容,如果憑借技術相對前沿的發(fā)展,以智能素質的思想理念為指導,則有利于在該前沿的法學領域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為其他法學領域的素質教育提供經驗。

可見,智能素質的目標定位并不否定和拋棄其他的法學素質要求與法學教育目標,而僅僅是針對信息法學教育的特殊要求,將素質教育的核心放在智能素質上。傳統(tǒng)的法學素質基礎原本就包含智能素質內容,比如能力素質、技術素質與語言素質;而信息法學教育定位為智能素質,是對這些方面加以強化、突出、豐富并進行強調。

總之,結合我國目前法學本科教育的一般情況和筆者的親身感受,筆者認為我國信息法學素質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很多,比如教學理念不清晰、教學內容較混亂,師資素質有待提高、復合型師資有待培養(yǎng),本科學生接受信息法學教育的時間起點過早、學制過短,不同學科、不同部門的配合乏力,甚至缺失,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投入不夠,等等。對此,我們要防止急躁與混亂,應分出輕重緩急,其中首要解決的就是定位問題——即應將信息法學素質教育定位為智能素質教育,這既與其他素質教育可以并行不悖,又可指導信息法學素質教育的時代方向,以滿足現實之需,并迎合世界趨勢。

[1] 周世中,倪業(yè)群.法學教育與法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G].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11.

[2] 齊愛民.信息法原論——信息法的產生與體系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3] 曾憲義,張文顯.法學本科教育屬于素質教育(代序)[G]//周世中,倪業(yè)群.北京:法學教育與法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1.

[4] 周作翰,向文華.試論科技革命與20世紀兩種社會制度的嬗變[J].湖南輕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0(1).

(責任編輯 張佑法)

猜你喜歡
法學素質教育素質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4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4期)2021-03-23 07:55:52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yǎng)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法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9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镇平县| 苏尼特左旗| 若羌县| 鸡西市| 微山县| 会昌县| 东平县| 永春县| 台南市| 灵宝市| 灵寿县| 普安县| 兴山县| 邯郸市| 洛宁县| 砚山县| 上虞市| 贡觉县| 措美县| 西盟| 合阳县| 瓮安县| 晴隆县| 兴安县| 西乌| 康乐县| 广安市| 潢川县| 鄂托克前旗| 濮阳市| 绥化市| 平山县| 三门峡市| 阿拉善右旗| 开江县| 容城县| 建湖县| 沙洋县| 苍梧县| 乐陵市|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