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人際關系角度談成功的師生溝通

2014-12-09 14:15:20王妍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人際關系師生關系

[摘 要] 師生關系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論述了在師生溝通的實踐中如何遵循人際交往的規(guī)律,消除影響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負面因素,實現(xiàn)成功的師生溝通,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 師生關系; 人際關系; 人際交往規(guī)律; 成功的師生溝通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認知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師的認同度及信任度?!坝H其師,信其道”, 這句出自《學記》的古訓一語道破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

一、師生關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系。美國教育家季洛特說:“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處理好復雜的人際關系。作為教師,必須要重視與學生的溝通聯(lián)系,方能奪得每個學生的心?!?/p>

成功的教育,是通過師生之間人際關系的有效程度來決定的。教師首先要有能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教師還要養(yǎng)成這樣的一種意識:學校開展的所有工作,都是在這種師生關系中進行的,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師生溝通實踐中應遵循的人際交往規(guī)律

師生溝通的實質是一種人際交往,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師生溝通必須遵循一般人際交往的普遍規(guī)律。

1、事半功倍的“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稱為“第一印象”,是社會心理學中有關人際知覺的經(jīng)典內容。社會心理學家通過許多實驗證明:在人際交往中,對某人的最初印象,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著對該人以后一系列心理及行為特征的解釋。教育心理學研究結果也表明: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

2、不可忽視的“動機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從事任何活動都是由需要產(chǎn)生動機,再由動機激發(fā)行為的過程。而動機作為人各種行為的內在因素,教師需要經(jīng)常思考自己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和認知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有當學生認定教師一方的溝通動機是善意的,師生溝通才能有良好的開端。

3、營造溫馨的“自己人效應”

當學生了解了教師的良苦用心后,教師還需與學生進一步拉近心理距離。這時,要更多地尋找與學生共同的話題點,各抒己見,讓他們視你為“自己人”,使雙方的溝通不斷融洽,溝通才能深入下去。這就是人際溝通中的“自己人效應”。

4、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此消彼長”效應

溝通一般都有明確的目的,因而就產(chǎn)生了“究竟是誰影響誰”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在師生溝通中,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希望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并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導向作用,但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力,那么溝通的目的就無法實現(xiàn)。反之,還很有可能被學生所左右,陷入尷尬、甚至“悲慘”的境地。

三、可能影響師生有效溝通的負面因素

1、對師生關系的錯誤定位

相對于年輕的學生,教師在豐富的社會經(jīng)歷、權威的知識見解等方面有著顯著優(yōu)勢,而正是這種優(yōu)勢,使得部分教師往往有種“高大上”的感覺,一旦處理不好,則容易拉大師生間相處的距離,造成溝通上的落差和師生間的不平等地位。如果教師習慣于維持自己的權威地位而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習慣于單向溝通而不注意傾聽,那么,這種缺乏平行溝通與雙向溝通的方式會使得學生因畏懼而不敢接近,害怕相處,溝通意愿減弱,或者厭煩老師,一有機會就想從教師身邊消失,使得教師即使有再好的溝通愿望也無法實現(xiàn)。如一些學生嫌老師“嘮嘮叨叨”,根源可能就在于教師對師生關系的錯誤定位。

2、以“我”為主的本位主義思想

本位主義,其原意是指習慣固守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以己度人,甚至還有些自戀和自大。教師如果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始終從本位主義出發(fā),就會容易使自己陷入一個過于自我或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qū)。這種師生間的本位主義交流,使得教師喜歡將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就是最好的意見,容易缺乏對學生情感和需要的理解與尊重,把學生視為灌輸自己一切價值觀的最好對象。學生會因此產(chǎn)生抵觸、抗拒和排斥心理,拉大師生情感上的距離,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故而嚴重影響溝通的順利進行。如一些教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以后你一定會懂得我是真正的為你好”等一系列強迫癖的表現(xiàn)。

3、不懂變通的角色固著思維

一個人在社會中身份是不斷變化的,如一位女教師可能要扮演教師、妻子、女兒、媳婦、領導、職工、乘客等多種不同的角色。每種角色都有一定的行為模式,教師的行為特點也得有相應的變化,如果不能根據(jù)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場合調節(jié)、變換自己的角色行為,始終固守一種角色,就是角色固著。角色固著會給人際溝通造成較為嚴重的障礙,對于師生溝通來說,當教師扮演的角色十分適宜時,師生溝通就會比較順利;如果教師固著于某種角色不善轉換,師生溝通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調節(jié)角色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難做到的,因為人的大腦里都有一套警戒調節(jié)系統(tǒng),它會根據(jù)情況隨時調節(jié)人的行為,但如果是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這套警戒調節(jié)系統(tǒng)有時就會“瀆職”,甚至連對方在對你有所暗示時還不能察覺。教師在他們的學生面前就經(jīng)常會犯這類錯誤。

4、將不良情緒帶入溝通交流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你如果要發(fā)怒,則必須選擇正確的對象,把握正確的程度,確定正確的時間,為了正確的目的,并通過正確的方式”。 溝通實際上是情緒的管理,情緒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所以情緒的管理非常重要。教師是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欲,試想一下,當教師帶著負面情緒與學生進行溝通時,學生的情緒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效果當然可想而知了。師生溝通時一方的情緒化或雙方的相互情緒影響都將會直接影響到溝通的質量,因為情緒的影響,往往使溝通只在意了溝通的語氣、態(tài)度或動作形式等過程,而忽視了溝通的真正內容主題與目的本質,從而造成溝通的失敗。

5、不當溝通情境的選擇

選擇適當?shù)臏贤〞r機與地點,是達成溝通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若選擇在學生情緒低落、傷心難過、挫折、忙碌時進行溝通,溝通質量將大打折扣,甚至毫無成效,而恰到好處的時機選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溝通的場所和氛圍也會直接影響溝通效果,同樣的溝通內容,在不同溝通場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合適的溝通場所有助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在師生溝通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喜歡與老師在辦公室里溝通,原因是辦公室是正式的特定場合,容易讓學生造成心理壓力,難以真實表現(xiàn);還有,忌在大庭廣眾下批評學生,那樣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感覺很沒面子,進而自暴自棄,抵觸老師,甚至發(fā)生沖突,造成師生關系的惡化。

6、溝通方法過于簡單

很多人認為交談即是溝通,說話即可,因而很少注意溝通的時機、形態(tài)與技巧,造成溝通不暢。在師生溝通中,我們經(jīng)??吹竭@樣情況:教師用心良苦,苦口婆心說了半天,結果學生卻未必真心實意聽從,反而嫌其啰嗦,不通人情,教師覺得委屈,而學生也覺得委屈,最終是“雞同鴨講”,導致溝通的失敗。那到底是誰的錯呢?其實有時可能誰都沒錯,錯就錯在忽視和缺乏對溝通的方式的把握。有些教師與學生交流不注重言語表達的技巧,漫無目的,空洞的廢話連篇,那么溝通出問題也就不可避免了。其實,不是能說話就是會溝通,還要會說才行,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與把握溝通的方向。

四、成功進行師生溝通的技巧

1、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大量的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對學生既講民主,又講集中;既嚴格要求,又熱心指導;既尊重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會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有利于師生良好關系的建立。這就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畢竟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學相長的關系。

2、加強修養(yǎng)完善個性

人的個性總是千差萬別的,人的不同個性在人際交往中有是具有吸引力、互補性的,因此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常常發(fā)現(xiàn)自己個性的不足和缺憾,羨慕別人的個性表現(xiàn)力,去追求自己沒有的至善至美的個性,這樣就形成了雙方相互接近的需要。不過由于師生關系的不可選擇性,師生雙方的個性互補往往難以完全做到,因此完善個性就成為改善師生關系的重要選擇。這就要求師生雙方,特別是教師要加強個性修養(yǎng),做到大公無私、襟懷坦蕩、不感情用事、信任、尊重、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理相容,受到學生的歡迎。

3、想方設法融入學生內心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通過語言和行為兩個方面對學生表示關心和關注,最好的方式是能夠和每個學生進行個別交談,只要教師能走出辦公室,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真心與其交流,深入地了解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同輩群體、家庭背景和親子關系等等,就能找到與學生溝通的切入口和話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貼近學生,優(yōu)化師生關系。

4、人本管理增強學生的歸屬感

每個學生都想知道自己對家庭、朋友、班級、學校是否重要的,如果學生缺乏歸屬感,他將會退縮不前,也會出現(xiàn)許多不為別人接受的異常的行為表現(xiàn)。所以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告訴每個學生他們都很重要,都會受到教師的重視和公正對待。同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始終給學生以贊賞、愛護、幫助和支持,比如:讓他們分擔管理班級的任務、承擔教學計劃中的一部分責任或者讓他們?yōu)榘嗉壍慕ㄔO付出努力等等,從而增強他們的歸屬感。

5、積極反饋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每一個人都需要被了解、被認同,從行為主義心理學角度而言,積極反饋對良好行為具有強化、鞏固和塑造作用,對幫助建立人際關系是很有效的。教師應該運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他們對學生的支持、鼓勵和贊賞。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還要對他們付出的努力和進步表示贊賞,學生必定會對我們教師表現(xiàn)出極大的尊崇和信賴,發(fā)出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和諧的師生關系也由此形成。

五、結語

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生的依賴和信任心理,學生只有感受到了老師的尊重、理解、愛和關懷,才會信任老師,相信老師所說的,接受老師的教育;而教師則以真誠的愛移情至教育中,設身處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情感和想法,才能建立起師生間更佳的情感交流,最終以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換取教育教學的理想成果。

參考文獻 :

[1]簡憂.職業(yè)教育中師生有效溝通的語言藝術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屠榮生,唐思群,袁振國.師生溝通的藝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熊川武.學校管理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葉厚嶺.論師生溝通藝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6)

[5]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王妍(1972—),女,江蘇揚州人,碩士,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猜你喜歡
人際關系師生關系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生成性教學實踐中師生關系改善的幾點策略
新課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5
淺談良好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方法
新課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3
高校圖書館的人際關系構建的探討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29:27
對體育教學中人際關系改善和教學氛圍改革的探討
英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探析
新聞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35:54
微信紅包傳播中的用戶心理分析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0:31
貴州省大學生手機成癮狀況調查研究
长宁区| 成武县| 紫阳县| 紫云| 泊头市| 景谷| 陇川县| 东阳市| 丰县| 雅安市| 翁牛特旗| 韶关市| 会东县| 酒泉市| 海门市| 蓬莱市| 射阳县| 电白县| 三亚市| 邛崃市| 夏河县| 台南县| 大名县| 德钦县| 平乐县| 南康市| 颍上县| 正蓝旗| 开阳县| 英山县| 翼城县| 蒙自县| 长沙县| 镇沅| 四会市| 武定县| 兴城市| 连江县| 大庆市| 台中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