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們教育學生,是繼承和發(fā)展科學文化知識,傳承人類文明,讓人懂得怎樣去創(chuàng)造生活、去反哺社會,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責任激活學生的那泓心靈之水,幫助學生走出低迷?;畛黾で榛畛隹鞓罚越】?、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人和挑戰(zhàn);以淡泊、寬容、仁愛的品格包容任何挫折、困難。
[關鍵詞] 學生; 心靈之水
東山魁夷在《聽泉》中曾這樣寫道:“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煩亂生活遮蔽了它的聲音。當你半夜醒來,你會從心靈深處,聽到悠然的鳴聲,這正是潺潺的泉水啊?!泵總€人心里都有一泓晶瑩透徹的活水,這心靈的活水使人純潔,善良,堅定不移地邁向自己的目標。
每個學生的心里也有這泓活水。但是,由于學習的緊張,學習任務的繁重,學習競爭的激烈,他們無暇去聆聽那泓泉水的叮咚,他們逐漸遠離了心中那泓泉水,他們淡忘了心中還有那泓泉水。但他們是社會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要健康的融入到和諧的社會中來。他們就要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健全各種必要的素質。因此我們有責任激活學生的心靈之水。
一、激發(fā)學生美好情感,幫助學生走出冷漠的網
學生在社會上或學校生活中碰到幾次釘子以后或由于長期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學生在枯燥乏味的學校生活中。滋生疲勞、厭煩、倦怠心他們對周圍一切的人和事物都有漠視的冷淡態(tài)度,因而不能深入到學校集體生活中,不能和老師及同學心靈相溝通,看不到學生生活的本質和真諦,看不到人的心靈深處高尚美好的東西。他們壓制熱情活潑的天性,對周圍的一切采取漠然視之、麻木不仁的態(tài)度,把自己從人與人之間互相依賴的密切聯(lián)系中割裂開來。以超脫的“看透者”自居,以一種不以為然的、譏諷的、嘲笑的眼光看待一切,除了自身利益以外,對一切都不看重,對一切都不感興趣。
激發(fā)學生美好情感,克服學生的冷漠心態(tài),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抓住時機,因勢利導
現(xiàn)代的學生獨立意識特別強,簡單的說教難以消除他們心中的塊壘,只有抓住時機因勢利導種下美好的種子等待生根發(fā)芽。
2、巧用暗示,潛移默化
青少年時期正是轉型時期,內心豐富而敏感。具有冷漠心態(tài)的學生像藏在殼里的蚌,一遇到風吹草動就把自己嚴嚴實實包裹起來。所以要巧妙的利用心理暗示。
例如:他收到一封朋友的信,老師用羨慕的口氣說:“有個朋友真好!”
有家人看他,老師用贊嘆的口氣說:“你真幸福!”
這樣久而久之,冰凍的心就會慢慢融化。緊鎖的新房漸漸打開。
3、趣味作文,調動激情
作文時精心設計有趣味的作文,有情味的作文,會調動學生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的美好情感。
例如;一次作文課,我開展了“讓你猜猜他是誰”的趣味寫作,要求大家選擇班內任一位同學作為描寫對象,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把他活靈活現(xiàn)寫出來,然后讀給大家聽,讓大家猜猜他是誰。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又溝通了學生之間的感情。
4、聯(lián)系實際,澄清認識
形形色色的社會現(xiàn)實使學生晶亮的心蒙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緊密聯(lián)系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現(xiàn)實和千變萬化的社會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與解釋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正確看待社會的陰暗面。
二、喚醒自我意識,甩掉自卑的包袱
自卑心理在學生中表現(xiàn)的最為普遍,這種心理使學生萎縮了自我。埋藏了學生的各種潛質,所以要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甩掉自卑的包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教育學生正確評價自己。
古人云:“人貴有自知之明。”所謂自知之明表現(xiàn)在能如實看待自己的長處,具有冷漠心態(tài)的學生對自己評估過低,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長,因此要教育學生不能因為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就懷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不但要能看到自己的不如人之處,也要看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
2、教育學生正確地表現(xiàn)自己。
教師應貫徹、欲高先低:欲快先慢、欲深先淺: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原則,設置跳一跳就到搞到果子的高度,讓他們從學習內部中得成功的體驗,通過在小的成功中表現(xiàn)自己以確立自信。
3、教育學生能正確的補償自己,幫助學生揚己之長,避己之短以逐步增強自信。
激發(fā)學生樂觀自信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平和穩(wěn)定、求實向上的健康狀態(tài),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4、捕捉亮點,表揚為主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的原則就是懇求別人對自己的關懷”。美國總統(tǒng)林肯說?!懊恳粋€人都喜歡別人的贊美?!彼岳蠋熞翡J捕捉學生各方面的亮點,并采用各種方法,不失時機的表揚。并用語言暗示誘導“你行”,“你能做這件事”。使他們增強自信心超越自卑。
總之,激活學生的心靈之水需要我們教育者用愛心去溫暖,用正確的方法引導。
參考文獻:
[1]《濟寧教育》2009年第1、5、7期《教師最需要什么》
[2]《愛的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3]《贊美,教育的催化劑》柏淑明-《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08
作者簡介:李華亭(1978-),本科學歷,畢業(yè)于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現(xiàn)工作于河南省項城市中等專業(yè)學校,多年從事語文學科教學工作,致力于探索農村語文教改之路,在語文教學上頗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