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蓮花
(北京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愛與欲的禁忌游戲
——淺析托馬斯·曼《魔山》中的色情元素
何蓮花
(北京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諾貝爾獎獲得者托馬斯·曼的小說《魔山》常被稱作一部歐洲哲學(xué)與精神史詩,然而從最通俗的角度來講,該小說中隱匿了不少爆炸性的色情元素,并蘊(yùn)含著作者曼氏對于縱欲和禁欲的辯證反思。
托馬斯·曼 《魔山》 同性戀 欲望
《魔山》是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發(fā)表于1924年的一部長篇杰作,講述了來自漢堡的青年漢斯·卡斯托普去瑞士達(dá)沃斯山頂?shù)囊蛔燄B(yǎng)院探望表兄,卻因為種種誘惑最終在那里待了整整七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才終于下山離開的故事。其間卡斯托普認(rèn)識了來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療養(yǎng)客們,迷上了一位名叫舒夏的俄國女人并與之發(fā)生了關(guān)系,還經(jīng)歷了招魂術(shù)、決斗等刺激的事件,度過了一個個由一日四餐和仰臥治療組成的日子。
該書歷來因其人物眾多、材料浩繁、線索龐雜而備受爭議:喜歡它的人認(rèn)為其堪比一部歐洲精神史,且極有趣味,即使稱之為歐洲生活百科全書也毫不為過;不喜歡它的人則譏諷其為“鯊魚的胃”,①或者抱怨它太富說教意味,沒能給讀者帶來“用脊椎骨閱讀的快感”。②而事實上,《魔山》絕非一本空談?wù)芾硭急娴某翋灤u塊,讀者也無需擁有強(qiáng)悍的思想史知識才能對其盡情品味賞玩,從最通俗的層面來看,《魔山》講述的恰是一段段禁忌之戀的故事,其涉及題材之敏感、內(nèi)容之勁爆,即使放在當(dāng)今書壇仍能完敗其他任何“用下半身寫作”的暢銷小說。諸如同性戀、戀物癖、戀尸癖等近段時間極為吸引眼球的話題,在這本百年前的小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展現(xiàn),實在是不得不令人嘖嘖稱奇。光是主人公漢斯卡斯托普這幾段撲朔迷離的感情,就已經(jīng)足夠讓我們窺見一斑。而書中托馬斯·曼對縱欲和禁欲進(jìn)行的深刻探討與反思,對于當(dāng)今混亂的欲望社會也有著預(yù)言式的意義。
一
有的文學(xué)批評家認(rèn)為漢斯·卡斯托普與威廉·邁斯特一樣,是作者筆下用來引領(lǐng)讀者探究廣闊世界的工具,而不是一個活靈活現(xiàn)、有血有肉的角色。實際上,托馬斯·曼做到的絕不止于此??ㄋ雇衅盏拇_以威廉·邁斯特為模型,但托馬斯·曼并沒有停留在歌德處,而是將卡斯托普轉(zhuǎn)化成了自己愛過的所有男孩們的影子。他把自己的欲望寄托在了卡斯托普身上,正是這些欲望成為了推動全文發(fā)展的動力:冗長的《魔山》中各種復(fù)雜的線索和內(nèi)容因卡斯托普的情欲而結(jié)合成了連貫的一體,時常出乎意料,卻又合乎情理之中。試想,若不是卡斯托普對舒夏夫人的愛欲,他又怎會決定留在療養(yǎng)院,怎會有這長達(dá)七年的魔山之旅呢?另一方面,卡斯托普也絕非一位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主人公:他上山時對于生活一無所知、單純天真,下山時仍迷惘懵懂、不知何去何從。誠然,他增長了不少年紀(jì)和閱歷,可是對于人生的終極意義,依舊是一頭霧水。這樣一個永遠(yuǎn)長不大的男孩、一個彼得潘似的人物,竟帶有些納博科夫式(雖然納博科夫并不欣賞托馬斯·曼,但他創(chuàng)造的一些人物卻與曼氏筆下的許多人物驚人相似)的色彩:正如《洛麗塔》中的亨伯特希望他的洛麗永遠(yuǎn)十二歲一樣,托馬斯·曼也通過這種方式如家長般完完全全地占有了漢斯·卡斯托普——他所有愛人的化身。
卡斯托普這個看似普通的小資青年,其實一直在玩著不少踩界的“禁忌游戲”。正因為其天真無邪,我們也許很難發(fā)現(xiàn)這些“禁忌元素”的存在;或者說即便我們感覺到了,也會因為他那副“不知者無罪”的天真模樣而輕易地原諒他。托馬斯·曼那些作為一名正直的中年學(xué)者無法表露的最隱秘的欲望和最黑暗的秘密,都在卡斯托普身上找到了出口。
在這些禁忌元素中,卡斯托普的同性戀傾向透露得恐怕是最為明顯了。與《死于威尼斯》中的阿申巴赫不一樣,卡斯托普的同性之欲埋藏在了他對一個假小子的欲望里:他把自己童年時期對于男孩希培的喜愛轉(zhuǎn)化到了舒夏夫人身上——因為他們有著同樣細(xì)長的斯拉夫眼睛、突出的顴骨以及灰藍(lán)的眼球。如果我們仔細(xì)觀察觀察舒夏夫人這個形象,就會發(fā)現(xiàn),她離讓人一見鐘情、神魂顛倒的大美人形象實在是差得太遠(yuǎn)了:一雙毫無高貴氣息、短粗的、指甲咬爛的手,冰涼的手臂,癟癟的乳房以及那絕對談不上美麗的東方面孔,還總是很沒禮貌地摔門——怎么看都更像是一個大男孩而非優(yōu)雅的少婦。更為致命的是,她有病的身軀限制了她的生育能力,讓她失去了作為女人最基本的一項功能。然而唯其如此,漢斯才越發(fā)對她感興趣:“要是一個男人對一個有病的女人發(fā)生興趣,那肯定是喪失了理性,跟……喏,跟當(dāng)初他漢斯卡斯托普暗自對普希畢斯拉夫希培發(fā)生過興趣沒什么兩樣。”③卡斯托普的這一反思,不正是他的同性戀宣言嗎?
相比之下,漢斯·卡斯托普的戀物癖④傾向則流露得更為明顯。與曼海姆商人魏薩爾那種通過探聽漢斯卡斯托普跟舒夏一起的經(jīng)歷而獲得刺激的直白方式不同,卡斯托普具有更強(qiáng)的聯(lián)想能力與意淫功底:他小時候就能通過借一只希培的鉛筆、保存一點鉛筆屑而激動一年之久,成年后對于雪茄的嗜好、對于含體溫計的積極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著他對生殖器的迷戀。他在夢里親吻舒夏夫人那雙“未經(jīng)保養(yǎng)、手掌嫌寬、指頭短粗、指甲邊的肉皮已經(jīng)翹起的手”,并且“一霎那間從頭到腳充滿了一種甜蜜得令人心慌意亂的快意”(66)。而舒夏夫人的油畫像則深深地挑起了他的情欲,以至于他“甚至可以想象嗅到了一股汗味,一股由那肉體發(fā)出的看不見的體香”(184)。聽到貝倫斯醫(yī)生對皮膚的分析,他整個“熱血沸騰,額頭緋紅,目光閃亮”(185),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是好了。他也因此開始對人體的構(gòu)造產(chǎn)生了興趣,有好幾個夜晚都致力于對解剖學(xué)、生理學(xué)和生物學(xué)的“鉆研”:當(dāng)他躺在陽臺上一頁一頁地細(xì)讀著《病理解剖學(xué)》的時候,他的眼前浮現(xiàn)了舒夏夫人的形象,“他感到了她的體香,感覺到了她心的跳動。一股溫軟舒適之感圍繞著他的脖子,他把手撫在她微覺粗糙的臂膀兩側(cè),也就是撫在緊繃的三角肌給人以涼悠悠快感的皮膚上,嘴唇感覺到她濕漉漉的熱吻,心里既快樂又恐懼,人整個兒地銷魂陶醉了”(203)。在舒夏夫人離開療養(yǎng)院后,他還一直保存著舒夏夫人的X光照片,無數(shù)次地注視它、親吻它。無論何時何地,卡斯托普似乎總能用他那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將一個個冰涼的物件化為炙熱的肉體,滿足自己的欲望。
卡斯托普對于尸體的偏愛則較為隱秘。因為從小就參加過許多次親人的葬禮,卡斯托普對于死亡可謂熟視無睹。就連祖父去世后,卡斯托普也一點兒不感到悲傷,“就像那些關(guān)系著軀體,僅僅關(guān)系著軀體的事情,很少值得人悲哀一樣”(21)。相反,他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一“真人般大小的娃娃”(21)。那只飛來停在祖父尸體上的蒼蠅,在愛倫·坡筆下也許會成為一個不祥之兆,但托馬斯·曼卻讓卡斯托普深深嗅了一把尸體的味道,還聯(lián)想到了一個被人排擠的同學(xué)身上散發(fā)的那種動物臭味——動物本能的性氣味。而療養(yǎng)院這個時常有人死去的地方,更是嚇不倒卡斯托普:聽到這里用雪橇往山下運尸體,他“笑得胸部劇烈震動”(8);不顧院里的規(guī)定去停尸房看了“馬術(shù)師”的尸體,他還“非常滿意這次吊唁活動,為所得到的印象而感到精神振奮”(208),并且由此展開了與表兄約阿希姆一起進(jìn)行的一系列“臨終關(guān)懷活動”;而在表兄約阿希姆去世后,他對運送棺材男人滿心的不信任,堅持留下來幫忙搬運尸體,并且“拋開天生的矜持,用嘴唇在約阿希姆遺體石頭一般冰涼的前額上吻了一下”(383);面對佩佩爾科恩服毒自殺后的尸體,他的仰慕絲毫沒有減少,甚至深受感動,嘆道“他真是個人物”(446)??ㄋ雇衅债?dāng)然沒有到渴望奸尸的變態(tài)地步,但是他并不害怕尸體,甚至對尸體很好奇、有好感,這一點是絕無爭議的。
二
托馬斯·曼雖然將自己的欲望都寫進(jìn)了 《魔山》里,但是他并沒有放任這些欲望恣情橫流,反而借《魔山》對禁欲和縱欲進(jìn)行了一番深刻的探討,雖然最終他并沒有得出一個確切的結(jié)論,但卻用他一貫的反諷精神對這兩方面都進(jìn)行了反思。
即便是最理性的人也無法逃離欲望的牢籠,塞特姆布里尼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角色。這是一位典型的啟蒙主義代言人:他雖然身材矮小、衣著寒磣,但是姿態(tài)優(yōu)美、落落大方,還優(yōu)雅地拄著根手杖,就連“早上好”的發(fā)音都“準(zhǔn)確而又悅耳”。他吐字準(zhǔn)確、能言善辯、機(jī)敏警惕,令人不得不慨嘆佩服。他總是毫不謙虛地談到自己寫過的悼念卡爾杜齊的文章,談到自己那人文主義的偉大事業(yè),談到自己如何為人類進(jìn)步而孜孜不倦地奮斗著。他的出身,更是根正苗紅:祖父是政治鼓動家、愛國主義者、一名燒炭黨人,始終為自由而戰(zhàn);父親是一位出生在希臘的人文主義者,用文字做武器為人類的幸福、為民族的自由而戰(zhàn)??偠灾?,他反對一切黑暗、落后的勢力,反對一切阻擋人類進(jìn)步的事物,對他來說,肉體的誘惑就是對理性、對精神最大的威脅。
對于塞特姆布里尼的感情生活我們則知之甚少,或者說作者有意避而不談:只聽納夫塔說他曾對“小妞們吹口哨拋媚眼”(268),但更多時候他總是混跡在男人堆里,很少對女性正眼相看、甚至于十分蔑視。而他處理自己與其他男性關(guān)系的方式則十分可疑:一方面恨透了宿敵納夫塔,卻又選擇跟他同住一個屋檐下;另一方面又不偏不倚地選中了卡斯托普作自己的教育對象,并且孜孜不倦地妄圖將這個冥頑不化的小伙子拉進(jìn)自己的理性陣營。他總是時不時來到卡斯托普哥倆的餐桌上大談特談他的人文主義理想,警告卡斯托普音樂在政治上的可疑性,一再阻止他和舒夏夫人接觸,還總是勸他離開魔山這個罪惡之地。在卡斯托普發(fā)燒后臥床休息無人問津之時,他還特地跑去小伙子的房間,對臥床的病人大談了一通光明理性的宣言。可他為什么就選中了卡斯托普當(dāng)自己的學(xué)生呢?卡斯托普這個在漢堡長大的典型小資產(chǎn)階級市民,不光追求生活的享樂與精致,喜愛抽點雪茄、聽聽音樂,還十分滑頭、搖擺不定,必要時就臨陣倒戈拆塞特姆布里尼的臺,無論怎么說都算不上孺子可教。但塞特姆布里尼就是對他情有獨鐘,論其原因,我們大膽揣測,可能也就像卡斯托普對于希培的感情一樣——“從校園熙熙攘攘的眾多認(rèn)識與不認(rèn)識的同學(xué)里,他偏偏挑中了他,對他發(fā)生了興趣”(86)。
為了這個老是調(diào)皮搗蛋的學(xué)生,老師塞特姆布里尼可真是操碎了心:一會兒要想辦法阻止他被舒夏夫人勾引了去,一會兒還得忙著擔(dān)心他被納夫塔的雄辯給征服了,更別提那些來自貝倫斯、克洛科夫斯基博士或是荷蘭人佩佩爾科恩的種種引誘了。在這場“卡斯托普爭奪戰(zhàn)”里,很難說誰最占上風(fēng)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塞特姆布里尼絕對是最在乎、最認(rèn)真的。光是與舒夏夫人的爭奪就讓他氣得夠嗆:為了警告漢斯卡斯托普不要與這個俄國女人接觸,他甚至喚起了整個西方文明社會為自己撐腰。他的反對首先是普遍地針對整個療養(yǎng)院的死亡氣氛,提醒卡斯托普不要被麻痹,甚至在見到他的第一天就勸其打道回府。他還一再用言語含沙射影地譏諷舒夏夫人,目的就是為了阻止他已預(yù)見的漢斯卡斯托普的“墮落”。就在卡斯托普終于邁出向舒夏夫人的那一步時,他還不死心地用意大利語沖著其背影大喊“理智一點兒”!這之后他雖然兀自生了好一陣子的氣,不理卡斯托普,可最終還是忍不住又回到了他的學(xué)生身邊,假裝沒事兒人一樣地繼續(xù)做他的老師。所以也難怪他給了咱們的主人公漢斯·卡斯托普一個 “生活的問題兒童”(Sorgekind des Lebens)的稱號了。實際上,我們也大可以把這看做是一種嬌嗔——“讓人操心的小孩兒”——好一個無限親昵卻又滿是無可奈何的愛稱。
在生活上,塞特姆布里尼始終克己復(fù)禮,絕不做任何出格之事。他不抽雪茄,討厭量體溫(我們知道在這部小說里雪茄和體溫計有著什么色情的含義),就連可能亂性的酒也一口不碰,而是“要點糖水,用麥稈津津有味地吸著”(368)。他再喜歡卡斯托普,也始終堅持兩人之間用“您”相稱,就連狂歡之夜他也嚴(yán)詞拒絕了卡斯托普對他稱“你”的企圖。在舒夏夫人離開山莊后,卡斯托普終于成為了他一個人的“問題小孩”,他卻突然決定搬到山莊外邊住,與卡斯托普保持一定的距離。他極愛爭辯,可一旦話題涉及男女關(guān)系,他又不敢多說一句了,因為 “這個話題他可是把握不住……鑒于自己的教育者身份,他與男性的關(guān)系也不完全是社交場中的斗雞公類型”(418)。
在威尼斯方言里,塞特姆布里尼的意思是“九月的男人”(september men)?!熬旁碌哪腥恕笨偸窃谕具^去后才出現(xiàn),買走一些已經(jīng)被玩剩下的男孩子,這與塞特姆布里尼臉上那抹總是既痛苦又甜蜜的笑容就更契合了。[2]塞特姆布里尼對待卡斯托普的態(tài)度,總有一些哈姆雷特似的憂郁——明知道無法改變這個問題小孩,卻又無法放棄這個念頭。因此他的行動也就遵從叔本華的 “刺猬法則”(Hedgehog’s Dilemma,德語原文是關(guān)于豪豬的預(yù)言,Die Stachelschweine)⑤: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既不互相傷害,又能互相取暖。塞特姆布里尼對自己欲望的克制,正是他那永遠(yuǎn)抹不去的憂郁的源頭,他只能苦笑著支撐自己搖搖欲墜的理想。
恰恰是這樣一位永遠(yuǎn)這么克制守禮的塞特姆布里尼,在漢斯·卡斯托普終于決定走下魔山之時,終于拋下了師尊的矜持,擁抱了他的“問題小孩”,“像個南方人或者俄國人”(511)一樣親吻了他的兩邊臉頰,還一邊流淚水一邊第一次稱呼了卡斯托普的名字——他叫道:“再見吧,我的喬萬尼!”(511)塞特姆布里尼最終的情感爆發(fā),讓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卡斯托普都差點亂了方寸。
三
欲望的確是人無法控制的,我們始終都是自己欲望的奴隸。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該任其主宰我們的生活、唯其馬首是瞻呢?也許佩佩爾科恩就是托馬斯·曼給讀者的一個警示。這位來自爪哇的咖啡種植園主腰纏萬貫,氣場十足,即使長相并不精致、談話也空洞無物,仍然憑借其難以理解的人格魔力征服了從情敵漢斯卡斯托普到女侏儒服務(wù)生的所有療養(yǎng)院人士。他征服了野性的舒夏夫人,也將殖民地的熱情帶回了歐洲;有他在場,就連最能言善辯的納夫塔和塞特姆布里尼都成了掃興的小丑。當(dāng)他邀請病友們共享美酒佳肴時,那股霸氣勁兒就像酒神一樣令人如癡如醉,即便在雄壯的瀑布面前他說出的話全無聲響,仍能博得滿堂喝彩、眾人傾慕。
他毫不克制自己對于物質(zhì)享樂的欲望,總是叫上一桌華麗的菜肴以及昂貴的葡萄酒,還有極濃極釅的咖啡;他也絲毫不控制自己的情緒,時而發(fā)揮自己天生的統(tǒng)治者魅力,“通過自己威嚴(yán)的表情,黯淡的目光,緊皺的額頭,有力的話語,將所有人都拖進(jìn)了魔障”(401),時而又勃然大怒,宣布一切一切統(tǒng)統(tǒng)是混蛋垃圾,搞得大伙兒只能瞠目結(jié)舌,大氣都不敢出。他就像一座巨大的磁場一樣,深深吸引著周圍的所有人,理性和言語在他面前也只能繳械投降。他的愛好直白而簡單——不是雪茄這種過分講究的享樂(相比之下卡斯托普就只能顯得矯揉造作了),而是最淳樸的兩樣事物:美酒以及女人。每次正餐都要喝上一兩瓶頂級葡萄酒,對各種女人也總是大獻(xiàn)殷勤——無論是餐廳的女侏儒,還是低俗的施托爾夫人或者馬格努斯太太,當(dāng)然也包括他的小情人舒夏夫人,個個他都照顧到位、博得歡心。
光是看看塞特姆布里尼對待他的態(tài)度我們就能對其魔力窺知一二了:塞特姆布里尼一再警告卡斯托普不要對他搞什么盲目的偶像崇拜,在佩佩爾科恩面前,他甚至寧愿漢斯卡斯托普站在他平素最惡的納夫塔一邊。佩佩爾科恩在他嘴里就是個“江湖騙子”、是個“魔鬼”,這個時候就連舒夏夫人的存在也沒有那么大的威脅了,他甚至試圖用佩佩爾科恩是舒夏夫人的新情人這一點來挑起卡斯托普的醋意。卡斯托普卻一點兒也不買賬,仍舊對這位“亞洲毒樹”一樣刺激的大人物膜拜不已。
然而諷刺的是,這樣一個將“自己看做是上帝合歡器官”(446)的人,卻偏偏陽痿(這一點上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創(chuàng)造那個極富魅力、從亨伯特身邊拐走洛麗塔、自稱“魅惑獵人”的奎迪又與托馬斯·曼不謀而合)。佩佩爾科恩視自己的性無能為一種不可饒恕的罪孽,是“宇宙的災(zāi)難,對神靈的褻瀆”(446)。這樣一個王者般的巨人在“女人分開的雙腿前”卻只能“出丑賣乖、敗下陣來”(403),是多么的屈辱難堪、顏面掃地??!這就是生活,它折磨人羞辱人,將人最珍視的東西撕成碎片,讓身體背叛精神。殘酷的生活中不會有梅菲斯特送來魔女的返老回春湯,不會因為人擁有了金錢和魅力而對其偏愛有加。正是因為如此,他最終選擇了“棄權(quán)”,用自殺的方式結(jié)束了痛苦的生命。的確,像這樣一個能夠呼風(fēng)喚雨、只手遮天的王者,卻沒有一個乞丐都擁有的天賜的能力,又何嘗不是遭到了欲望的背叛呢?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百年前的殖民地荷蘭人身上,竟帶著當(dāng)代荷蘭的標(biāo)志:毒品、縱欲、安樂死。托馬斯·曼又一次做出了驚人的準(zhǔn)確預(yù)言,也許以佩佩爾科恩為鏡,當(dāng)代人亦能照見自己的影子。
托馬斯·曼于193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的演講中曾經(jīng)提到過哈佛大學(xué)學(xué)者霍華德·內(nèi)莫諾夫(Howard Nemerov,1920-1991)賦予漢斯·卡斯托普的新形象:“他是一個找尋圣杯(Holy Grail)的人。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可能根本不會想到這一點——如果說我想到了的話,那么我也是憑感覺猜測出來的 (both more and less than thinking)。”⑥引用這段話的托馬斯·曼,就仿佛是在挑釁那些認(rèn)為他中庸的批評家們,告訴他們即便是最頂尖的文學(xué)家都已經(jīng)承認(rèn)了感覺的重要性。沒人比托馬斯·曼自己更清楚,《魔山》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作者與自身情欲的角力游戲。
禁欲對不起自己的身體,縱欲對不起自己的靈魂。位于瑞士達(dá)沃斯的這座魔山,獨立于平原的世界之外,龐大又復(fù)雜。欲望與愛情、疾病與死亡、精神與肉體、友誼與禮儀,東方與西方、文明與野蠻、進(jìn)步與落后、光明與黑暗,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魔山波瀾不驚、一成不變的生活之中。它恍若一座死火山,外表死寂,內(nèi)部卻充滿暗涌。在這里,思想是生命的奴隸,而生命又是時間的弄人。在這里,太多的愛未能實現(xiàn),一切的愛都那么不完整,被世俗、被理性絆住了腳步,留下了無盡的遺憾;而欲望的滿足又總是伴隨著疾病和死亡的陰影,讓人望而卻步。
“為了善和愛的緣故,人不應(yīng)該讓死主宰和支配自己的思想?!笨ㄋ雇衅赵诮?jīng)歷了那場差點奪走他性命的暴風(fēng)雪之后堅定地對自己這樣說道??蓺w根結(jié)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愛呢?也許在卡斯托普與舒夏夫人吻得意亂情迷時述者的那段調(diào)侃便是最恰當(dāng)?shù)幕卮鸢桑骸氨緛砺铮瑦矍榫退阖憹嵉綐O點也不能與身體無涉,反過來即使再肉味兒十足也并非就不貞潔,它永遠(yuǎn)是它,恣情縱樂也好,崇高神圣也好,都總是表現(xiàn)為對有機(jī)體的同情,都總是對某個注定要腐爛的物體充滿淫欲之情的擁抱——即使在沉迷陶醉或者狂暴放縱之中,愛憐肯定仍然存在。什么含義曖昧?可人以上帝的名義,給愛情就下了個曖昧的定義!這曖昧就是生活,就是任性;這意味著無可救藥地缺少腦子,根本不關(guān)心愛情的含義曖昧還是不曖昧?!保?28)欲和愛本就糾纏不清,我們又何苦庸人自擾,非要選一條極端的路走呢?
注釋
① Hans Wysling.Thomas Mann Jahrbuch.Band 1,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1988:14.
② 美國作家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在自己的《文學(xué)講稿》中,曾經(jīng)對托馬斯·曼的小說才能表示過輕蔑和懷疑,認(rèn)為他在自己的小說中更多的是一位倫理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太過忙于說教.
③(德)托馬斯·曼.魔山[M].楊武能,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0:92.部分譯文有改動.后文凡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只在文后標(biāo)明出處頁碼,不再另行作注.
④人的性對象應(yīng)該是活生生的人,但有些人的性愛對象卻是物.在變態(tài)心理學(xué)中,我們把這種在強(qiáng)烈的性欲望與性興奮下,反復(fù)收集、玩弄異性所用物品(包括頭發(fā))而獲得性滿足的現(xiàn)象叫戀物癖.戀物癖(Fetishism)的特點是通過與異性所穿戴或佩戴的物品相接觸而引起性的興奮與滿足.引自:陳生.變態(tài)心理學(xué)引論[M].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09:302.
⑤一群刺猬想擠在一起取暖,可是靠得太近,會彼此扎傷,于是分開一些,太遠(yuǎn)了,卻又得不到對方的溫暖氣息,于是再靠近一點,可是又會受到傷害……如此反復(fù),最后終于找到了適當(dāng)?shù)木嚯x——既能得到別人的溫暖,又不會傷害彼此.
⑥托馬斯·曼1939年五月于普林斯頓大學(xué)的演講:Thomas Mann,Einführung in den Zauberberg für Studenten der U-niversit?t Princeton,Mai,1939.
[1]托馬斯·曼.魔山[M].楊武能,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0.
[2]Anthony Heilbut.Thomas Mann.Eros and Literature.New York:Alfred A.Knopf,1996(S):434.
[3]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Mann[M].Edited by Ritchie Roberts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陳生.變態(tài)心理學(xué)引論[M].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