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面臨著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發(fā)展態(tài)勢所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便在這種形勢下拉開帷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與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相通之處,但又有本質的區(qū)別;是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是“群眾”構建政黨與國家的本質回歸,它與時俱進,強調實踐,重在落實。
[關鍵詞]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民本思想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和社會的轉型,社會階層呈現(xiàn)多元化態(tài)勢,貧富差距過大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主體,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人成為個人利益的追求者;社會意識形態(tài)繁雜多元,加之傳統(tǒng)的群眾結構發(fā)生變化,工農群眾不再擁有歷史的光環(huán),有時甚至成為弱勢群體,這些都給黨的群眾路線工作造成困難。再加上黨內一部分干部思想發(fā)生了異化,追求權力、金錢,脫離群眾甚至背離群眾,走向了群眾的反面。為了保持中國共產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讓全體黨員干部認清楚背離群眾的危害性,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顯得尤為及時和必要。
“群眾”一直被廣泛地運用于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術語中,其內涵也極其豐富。政治術語中的“群眾”概念沒有被明確地限定,它包括社會底層的相區(qū)別于社會精英的大多數(shù)人,他們處于被領導的地位。這種領導既包括黨員對非黨員的領導,又包括黨內少數(shù)精英對大多數(shù)黨員的領導,因此無論是黨外還是黨內,都離不開“群眾路線”的運作方式。“群眾路線”是我黨在長期革命時期的創(chuàng)舉,被稱為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群眾路線的內涵豐富而又深刻,“群眾路線不僅僅是領導和工作方法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政治哲學的基本問題——人民群眾的地位、黨的性質、黨和群眾的關系等。作為一個包含諸多因素的綜合體,群眾路線涉及世界觀、認識論和工作方法論,它體現(xiàn)了政治原則與領導方法的統(tǒng)一;政策制定與政策執(zhí)行的統(tǒng)一;認識功能與利益表達的統(tǒng)一?!盵1]
一、古代“民本”思想與黨的“群眾路線”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強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價值,它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許多學者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所提倡的政治理念間極力探索一系列契合點,認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以與現(xiàn)代政治、經(jīng)濟等理念相聯(lián)系,甚至無縫對接。首先我們應該倡導和鼓勵這些學者做出的探討和貢獻,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特有基因,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但在馬克思中國化的過程中,承擔著對我國古代文化的一種批判的繼承和去偽存真的過程,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客觀的去看待,絕不能非黑即白的去探討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古代“民本”思想與黨的“群眾路線”的相通之處
中國古代“民貴君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民本”思想對政治的影響一直源源不斷?!懊癖尽彼枷胗擅献犹岢觯诟绲牡浼心芸吹健懊癖尽彼枷氲碾r形。如《古文尚書·五子之歌》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興?!盵2]此外,孔子,墨子等也提出了一系列“民本”思想?!懊癖尽彼枷胍矚v來被認為的“明君”所看重,成就了歷史上的諸多盛世。在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上,民本思想一直被人民所期待的,也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奮斗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民本”思想和黨的群眾路線是有著一定的切合度的,它們都重視大多數(shù)人,承認群眾擁有巨大的力量,引導和疏通群眾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
(二)古代“民本”思想與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區(qū)別
“民本思想在歷史上曾起到緩解社會矛盾,限制弱化專制暴政的積極作用?!盵3]民本思想成為統(tǒng)治階級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主要理論,這種思想也造就了“順民”的意識形態(tài)。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民本”提出和倡導的社會是階級社會,民本思想所承認的前提是社會等級劃分,階級壓迫與君主神受被首先得到了認可。這與當代中國所處的時代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以工人階級為先鋒隊所建立的國家是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的社會主義社會?!懊癖尽彼枷胨姓J的尊卑有別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平與平等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懊癖舅枷胪A粼谧鹬厝诵院蜕嬉髮用妫环θ说乐髁x精神,但無法上升到尊重人的基本政治權利的高度,更不能涉及政治權利運作中人民做主的層面?!盵4]在我當全面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歷史時刻,我們應該認識到,群眾路線與古代民本思想的本質區(qū)別,這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群眾路線”的內在邏輯。
二、群眾路線社會實踐活動的哲學創(chuàng)新
(一)群眾路線的辯證統(tǒng)一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中最核心的是對立統(tǒng)一,矛盾的觀點。而群眾路線中,黨的服務與領導,群眾的自覺性與黨的激勵與動員,群眾路線的制度化缺失與靈活性等方面都展現(xiàn)出對立統(tǒng)一的特點。
“中國共產黨”和“群眾”二者結伴而生,它們之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領導被領導,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讓黨員重新找到喪失了的服務意識,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把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如果黨在工作中處理不好這二者的辯證關系,就會導致毛主席所說的“尾巴主義”與“命令主義”,喪失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喪失先鋒隊的特質,把服務變成命令和強迫。
群眾路線是一種理念,一種態(tài)度,一種關注實踐,擺脫空談的工作方法。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工作態(tài)度,一種避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作風,一種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一種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價值取向。然而,群眾路線的一個弊端就是制度化的缺失,從而導致很難被衡量和評估,缺乏長久的機制,“使其難以發(fā)揮黨與群眾之間應有的連接和規(guī)范的作用,甚至使其容易淪為一種簡單的口號?!盵6]然而正是這種制度性的缺失導致其具有更大的靈活性,適應面就隨之擴大,也成為不斷發(fā)展著的理論?!包h對群眾的領導不是基于‘法律體系,否則領導便是一種‘強制關系,不是基于‘組織原則,否則領導便是一種‘命令關系;更不是基于‘武力強制,否則領導便是一種‘脅迫關系”[6]。因此處理好群眾路線制度化缺失與群眾路線的靈活性這一對矛盾,使群眾路線能發(fā)揮它的應有作用。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現(xiàn),“四風”是黨服務群眾時的最大頑疾,不解決“四風”,就要面臨著脫離群眾,不受群眾擁護的危險,長此以往就喪失了共產黨生存的根基,官僚主義經(jīng)常與形式主義結伴而行,服務意識淡薄,關注政績輕視群眾冷暖,享樂主義與奢靡之風敗壞黨的形象,特權現(xiàn)象,揮霍浪費,及時行樂等不良作風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與公信力。
(二)唯物史觀下的教育實踐——強調實踐
人民群眾是歷史得創(chuàng)造者,這給了人民群眾極大的肯定與極高的評價,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精神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社會發(fā)生變革的決定力量。這里的“群眾”泛指了絕大部分人,區(qū)別于英雄史觀和個人主義。因此,就要提醒少部分的社會精英,不要忽略群眾的力量,群眾身上的某些特質是很重要的,容易被忽略的,群眾身上有需要少數(shù)的社會精英所學習的東西。同時,群眾又是實踐的主體,通過實踐來認識規(guī)律,檢驗真理,改造客觀世界。每個個體都是社會實踐的參與者,貢獻具有個體差異。我們應該對歷史上的偉大人物的功績給予肯定,但是必須客觀的去看待,不能一味的夸大。因此,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以唯物史觀來看待群眾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認識到群眾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才能至始至終的貫徹群眾路線。然而本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強調落實,使其向實踐科學過度,而非單純的理論,這就是發(fā)展,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群眾理論的重大突破。
(三)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踐的結合,是對馬克思哲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它是一種“實踐—理論—實踐”的認識論方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統(tǒng)一的過程,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如上文所述,群眾所具有的特質是社會精英所需要的,所以要強調“從群眾中來”,精英在與群眾的實踐中形成感性認識,從而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加工,形成理性認識,最終形成“政策”,“方針”,“路線”等。然而,其最終目的是將這些系統(tǒng)化的理性認識作為群眾實踐的導向,這就是“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不斷發(fā)展著的,其具有局限性和時空性,在黨創(chuàng)建初期,由于群眾的素質的局限使得黨是依靠喚醒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然而隨著群眾的素養(yǎng)在不斷的提高時,黨對形式和群眾的認識,組織群眾的原則和工作作風則要轉變。
三、本質的回歸——“群眾”構建政黨與國家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延續(xù),也不僅僅是在追溯我黨早期的“傳家寶”,而是一種本質的回歸。因為中國共產黨從組建,發(fā)展壯大,掌握政權,都無一例外的獲得了群眾的支持,共產黨的權力是群眾賦予的,共產黨與群眾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壓迫與被壓迫、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關系。共產黨的權利來源于群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將我黨內部異化了的思想得到清除,改變共產黨員的思想認識,徹底扭轉共產黨凌駕于群眾的錯誤姿態(tài)。雖然共產黨在歷史上對于群眾路線的闡釋和內涵在不斷的科學化,合理化,在歷史上也曾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歷史證明,以共產黨倡導的群眾路線對自身進行了塑造,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因此“群眾”這個構建了中國共產黨的主體,同時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國家的生成邏輯、基本形態(tài)、運作方式,以及權力歸屬。
中國共產黨所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同于西方資本家建立的現(xiàn)代民主國家的模式。西方現(xiàn)代國家一般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由上而下的改革而建立的,而我國是在“‘黨—群眾的邏輯中塑造國家和運作國家的,革命的領導者是黨,但黨的依靠對象以及革命的主體則是群眾,黨的存在和意義并不在于自己利用群眾構建國家,相反,黨的目標在于通過對于群眾的喚醒,希圖群眾利用群眾自己的力量來構建屬于群眾自己的國家”[7]。
參考文獻:
[1]景躍進.“群眾路線”與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內涵、結構與實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5-14.
[2]馮國清主編.傳世文選四書五經(jīng)[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125.
[3][4]柯衛(wèi),馬作武.孟子“民貴君輕”說的非民主性[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88-92.
[5][6][7]李華.群眾路線與中國現(xiàn)代國家的構建[D].上海:復旦大學,2012.
作者簡介:杜高鵬(1987年4月),男,甘肅靜寧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