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露
(北京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音樂與死亡
——淺析《菩提樹》一曲在小說《魔山》中的意義
何雨露
(北京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德國作家托馬斯·曼認(rèn)為,德國是一個音樂的國度,音樂是典型的德意志性的體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將音樂和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個重要的母題,他早期的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克的一家》,以及中篇小說《特里斯坦》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赌健芬膊焕猓旭R斯·曼借用舒伯特的藝術(shù)歌曲《菩提樹》,賦予這首民歌更深層次的涵義,主人公漢斯·卡斯托普對生與死、健康與疾病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之后,最終達(dá)到自我克服,完成了人道主義的回歸,這種回歸是理智的必然,心靈卻找不到出口,最終主人公哼著《菩提樹》的曲子,走向了毀滅。
音樂《菩提樹》 死亡 自我克服 人道
托馬斯·曼的長篇小說《魔山》以20世紀(jì)初的歐洲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德國青年漢斯·卡斯托普在瑞士療養(yǎng)院中經(jīng)歷的七年時光。他耳濡目染人生導(dǎo)師塞特布里尼和納夫塔的論戰(zhàn),感受到當(dāng)時歐洲各種思想的激烈碰撞,在充滿疾病、死亡、病態(tài)的“魔山”中,接受了封閉的煉術(shù)式教育。時間的魔力讓最初急切想下山去從事工程師工作的漢斯變得麻木不仁、自甘淪落。直到一戰(zhàn)爆發(fā)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炸開魔山,漢斯才如夢初醒,選擇下山。小說結(jié)局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漢斯哼著一曲《菩提樹》,①消失在了戰(zhàn)爭的炮火中。這首看似輕快浪漫的民歌,與戰(zhàn)爭的血腥場景格格不入。這支曲的魔力何在?
要理解這首曲子在小說中的意義,首先要了解菩提樹這個標(biāo)題的象征意義。中世紀(jì)的文學(xué)中,菩提樹下主要是戀愛中男女的約會之地。自古以來,德國人對菩提樹就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與象征著力量、剛強(qiáng)的橡樹比,菩提樹展現(xiàn)了德意志民族性中母性的一面,它代表著家鄉(xiāng)、渴望、愛慕、思念,同時也是一個避世之所,因此它跟橡樹并稱為德國的兩大“國樹”。②
《魔山》中首次提到《菩提樹》是在第七章的“妙樂盈耳”一節(jié)中。這一節(jié)講述了漢斯的音樂體驗,《菩提樹》是他最喜愛的五張唱片中的最后一張,也是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一首藝術(shù)歌曲。它出自聲樂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根據(jù)浪漫派作家威廉·繆勒創(chuàng)作的同名詩歌譜曲而成?!抖谩氛宫F(xiàn)了一幅冬日的蒼涼圖景,一個失去了愛人的流浪者沒有目標(biāo)、毫無希望地行走在冬日的蒼茫大地上,全曲總共有二十四首歌,《菩提樹》是其中的第五首,講述了流浪者旅途中追憶故鄉(xiāng)的菩提樹,回憶曾經(jīng)與愛人的甜蜜時光。歌曲文本如下:
Der Lindenbaum
菩提樹
Am Brunnen vor dem Tore
門前的古井旁,
Da steht ein Lindenbaum:
有一棵菩提樹,
Ich tr?umt in seinem Schatten
在它的蔭蔽下
So manchen sü ?en Traum.
我曾做過無數(shù)美夢。
Ich schnitt in seine Rinde
我在菩提樹上
So manches liebe Wort;
刻下一些甜言蜜語
Es zog in Freud und Leide
無論歡樂還是憂愁
Zu ihm mich immerfort.
它總是吸引我過去。
Ich mu?t auch heute wandern
今夜我也必須流浪,
Vorbei in tiefer Nacht,
在深深的夜里。
Da hab ich noch im Dunkel
在黑暗中
Die Augen zugemacht.
我閉上了雙眼
Und seine Zweige rauschten,
它的樹葉婆娑作響
Als riefen sie mir zu:
仿佛是在對我輕喚:
Komm her zu mir,Geselle,
回來吧,伙伴兒,
Hier findst du deine Ruh!“
在這里你將得到安寧!
Die kalten Winde bliesen
冷風(fēng)嗖嗖刮過,
Mir grad ins Angesicht,
我的臉龐
Der Hut flog mir vom Kopfe,
帽子從頭上飄落
Ich wendete mich nicht.
我卻不再回頭。
Nun bin ich manche Stunde
如今的我,
Entfernt von jenem Ort,
離鄉(xiāng)已經(jīng)多年。
Und immer h?r ich's rauschen:
卻仍能經(jīng)常聽到它的輕喚:
Du f?ndest Ruhe dort!
這里你將得到安定!
故鄉(xiāng)的古井、菩提樹建構(gòu)了一個甜蜜的回憶世界,與現(xiàn)實中刺骨冰冷的北風(fēng)形成鮮明對比。從歌曲來聽,整首歌的情感基調(diào)并不似民歌般歡快,主旋律充滿憂傷甚至壓抑,三連音間奏則營造出了一種陰郁又急促的氛圍。歌曲的最后一句是:“如今的我,離鄉(xiāng)已經(jīng)多年。卻仍能經(jīng)常聽到它的輕喚:在這里你將得到安寧!”如果把這首曲子放到整個套曲中來理解,就會從“安寧”中讀出“安息”的意味,這首歌也由此籠罩了一層死亡的陰影。
托馬斯·曼創(chuàng)作“妙樂盈耳”這一章節(jié)的靈感源自自己接觸到了新發(fā)明留聲機(jī),漢斯喜歡的五張唱片也是作者本人十分鐘愛的,所以這一章中,漢斯的思想也是作者本人思想的傳聲筒。從舒伯特的這部音樂作品中,托馬斯·曼領(lǐng)悟到了浪漫精神氣質(zhì)(das Romantische)的本質(zhì)——“什么是浪漫派?《冬之旅》可以教我們。浪漫精神就是民間精神,具備魔鬼氣質(zhì)。它是一種既深刻又通俗易懂的藝術(shù)。它是無政府時代對團(tuán)結(jié)、統(tǒng)一、宗教、文化的渴望?!雹弁瑫r他也認(rèn)為,德國浪漫派的特點就是“對死亡的熱愛”。③因此,《菩提樹》一曲所代表的精神世界也打上了德意志的烙印。它體現(xiàn)著浪漫派的情懷,一方面寄托了甜蜜的懷鄉(xiāng)之情,另一方面又與死亡絲絲相扣。小說中也寫道:“藏在歌曲背后的是一個愛遭到禁止的世界,那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呢?——是死亡?!雹?66
漢斯對這首歌的喜愛,也說明了他與這首歌背后的世界的關(guān)系。他對這個世界的傾心,從小說一開始就有體現(xiàn)。在小說第四章的“必要的采購”一節(jié)中,漢斯和賽特布里尼進(jìn)行了一番辯論,漢斯認(rèn)為疾病使人變得敏感、聰明,因此是一件高尚莊嚴(yán)的事情。塞特布里尼表示了反對,他認(rèn)為漢斯有一種回到黑暗、痛苦時代的“倒退傾向”,④71這里說的黑暗痛苦的時代就是指的中世紀(jì),這跟德國浪漫派的訴求是一樣的。同時,漢斯對音樂的熱愛也證明了這一點,塞特布里尼對音樂懷有一種“政治上的反感”,④81他認(rèn)為音樂含糊不清,不承載思想,因而也是危險的,它會誘使人們?nèi)ニ莾簩ふ野矊??!懊顦酚币还?jié)中,作者則把留聲機(jī)比喻成“音樂棺材”,⑤將音樂和死亡直接聯(lián)系起來。
托馬斯·曼最初對《魔山》的定位是中篇小說,想創(chuàng)作《死于威尼斯》的姊妹篇,總體基調(diào)是死亡與戲謔的結(jié)合。“傾心于死亡”(Sympathie mit dem Tode)是小說創(chuàng)作初衷的重要主題之一。⑥《魔山》完稿之后,大大超過了預(yù)期的篇幅,但是主題并沒有改變。代表德意志民族的主人公漢斯(這個名字是典型的德國名字),夾在兩個教育者中間,其中一個是代表啟蒙理念的意大利文人、人道主義者、共濟(jì)會會員塞特布里尼,另一個是反理性的猶太人、神秘主義者、耶穌會會員納夫塔。漢斯必須在道德與誘惑、生活的義務(wù)和墮落的吸引之間做出選擇。雖然單純的主人公一直是以不偏不倚的被教育者姿態(tài)出現(xiàn),但是他與生俱來的對死亡和人性的敬畏,以及在魔山上的種種作為——從最初打算在療養(yǎng)院中待三周到待了七年、瓦普吉斯之夜與放蕩不羈的俄國女人肖夏愛的結(jié)合等,都揭示了他內(nèi)在的精神傾向。作為市民之子、商賈之后的漢斯如果不是如此癡迷《菩提樹》背后的世界里的那個象征,他的人生也許就會是另一番景象。
《妙樂盈耳》一節(jié)中,作者對音樂背后浪漫主義的世界的總結(jié)是:“它好比一只水果,本身是既新鮮又健康的,但正因此也極容易變質(zhì)和腐爛,如果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享用它,你的心靈就會得到再純凈不過的滋養(yǎng);反之,時間一過,它就只會在食用它的人中間散布腐爛與毀滅?!雹?66對浪漫主義辯證的評價也證明了漢斯對這首歌的愛并非毫無節(jié)制,而是要接受良心的裁決,要完成“自我克服”(Selbstüberwindung),⑦也就是克服自己對這首通向死亡的歌曲的愛,克服對其背后的世界的愛?!白晕铱朔边@個詞,實則出自尼采。⑧尼采認(rèn)為,瓦格納的藝術(shù)是病態(tài)的也是危險的,他的音樂中融合了衰竭者的三大興奮劑,即殘忍、做作和無辜。⑨23因此,他的使命就是,“反對我身上的一切病態(tài),包括瓦格納,包括叔本華,包括整個現(xiàn)代‘人性’”。⑨4尼采的自我克服導(dǎo)致了他后期與瓦格納的分道揚鑣。
那么對于愛好“心靈執(zhí)政”的主人公漢斯來說,他是否也曾嘗試自我克服?在《魔山》第六章“雪”一節(jié)中,他曾做出了這樣的努力,這一節(jié)也被認(rèn)為是整部小說在思想上達(dá)到的最頂峰。漢斯在山中滑雪突遇雪暴,他的求生意志一度麻木,雪的誘惑對他來說就像納夫塔一樣,本質(zhì)上就是死亡的誘惑。在半昏迷狀態(tài)下,他連續(xù)做了兩個夢:第一個夢境是鳥語花香的南國海岸邊,在那里,人們互敬互愛,端莊虔誠,體格健美,生性聰敏,整個兒一幅陽光天國的畫面。緊接著第二個夢境是在神廟中,漢斯目睹兩個半裸的女人在吞食一個嬰兒,場面十分驚悚。前后兩個對立的夢境分別影射了尼采的日神和酒神思想。漢斯夢醒之后,發(fā)出了一句感嘆:“為了善與愛的緣故,人不應(yīng)讓死主宰和支配自己的思想?!雹?52這是整部小說中唯一一句斜體字,證明了這句話的重要性。這也是漢斯整部小說中最“理智”、最接近啟蒙思想、最偏向塞特布里尼的一次。
然而這種自我克服僅僅是一瞬間。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句話就給漢斯夢中達(dá)到的人道思想潑了一盆涼水:“他在夢中的場景,已經(jīng)淡漠。他有過的種種思考,當(dāng)天晚上他覺得已不再那么合情合理。”④353從整部小說來看,出現(xiàn)這個高潮以后,整個敘事節(jié)奏也驟然平緩,漢斯的麻木有增無減,這也凸顯了夢與現(xiàn)實的距離,直至“妙樂盈耳”一節(jié),漢斯再次完成了自我克服。他懂得,人們只要比《菩提樹》的作者多一點才氣,就能成為“心靈的魔術(shù)師”⑩(這里暗指瓦格納),就能賦予歌曲更大的力量,可以征服整個世界。當(dāng)然也可以建立一些追求進(jìn)步的世俗的帝國 (俾斯麥第二帝國),⑩在這些帝國里,這首歌只不過是留聲機(jī)里的一首音樂。因此,自我克服也是一個抉擇的過程,抑或選擇被音樂所毀滅,或者擺脫音樂的魔力。漢斯對音樂懷有一種熱情,德語中熱情Leidenschaft一詞的詞根Leiden意為痛苦,痛苦則源自懷疑。對于漢斯來說,自我克服的結(jié)果就是“消耗著生命直至死亡,臨死時將從唇間吐出那個表示愛的新詞,那個現(xiàn)在他尚不知該怎么講的詞”。④467
這個 “愛的新詞”就是漢斯所探尋的人道(Humanit?t),被困在雪暴里的時候他似乎感受到了,但是他仍然沒有找到。同時也是托馬斯·曼本人追求的人道。一戰(zhàn)前夕的德國正處于思想上的頹廢時代(Dekadenz),主要的特征就是衰退的生命、精細(xì)的感受、求終結(jié)的意志、藝術(shù)與生活的二元對立。托馬斯·曼在小說中對《菩提樹》一曲的闡釋與他在尼采誕辰八十周年上做的演講內(nèi)容幾乎完全一致。尼采一生摯愛瓦格納的音樂,卻不得不用理智去克服它,其實這是一種矛盾的和充滿永恒魅力的對“征服世界的死亡的迷醉”。?同樣,漢斯對《菩提樹》一曲的熱愛與自我克服,也是內(nèi)心從死轉(zhuǎn)向生的一種掙扎。在療養(yǎng)院中生活了七年,漢斯其實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生活無能者,然而他的思想始終是豐富的,魔山上所感受到的死亡與疾病以及一切恐怖的冒險,都促使他不斷思考人性,使得一個單純的主人公通過煉金術(shù)式的教育,最終得到升華提純。
著名文學(xué)批評家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曾評價:“托馬斯·曼筆下的人物都需要音樂,來表達(dá)他們不惜一切想要表達(dá)的、和無論如何也想隱藏的。”?毫無疑問,通過克服對《菩提樹》一曲的愛,漢斯回歸了理性的一面,他決意不會讓死亡主宰自己的思想。然而另一方面,作者想要隱藏的是什么?托馬斯·曼本人對死亡和疾病的態(tài)度一直是積極的,他認(rèn)為所有對死亡和疾病的興趣都是對生命本身的一種興趣。叔本華的悲觀主義相比尼采的酒神式樂觀主義要更加健康,因為尼采對生活的肯定只是一種麻醉式的暫時快感。托馬斯·曼從對《菩提樹》一曲的喜愛,到對瓦格納音樂的熱愛,最后發(fā)展到了對戰(zhàn)爭的狂熱,他認(rèn)為戰(zhàn)爭是一場戰(zhàn)爭是一種大清洗。?德意志精神是深沉的,帶有非理性的,正是因為它的軍國主義、保守主義思想、士兵式的道德、魔鬼性與英雄性的結(jié)合,使得這個民族拒絕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的入侵。所以,小說中的漢斯·卡斯托普最終也投入了戰(zhàn)爭中。最后一幕,漢斯哼著《菩提樹》,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在“死亡的世界性節(jié)日”?里,漢斯的結(jié)局是可以預(yù)計的,最終他還是奔向了死亡。這與他在《雪》一節(jié)中所達(dá)到的對人道的認(rèn)識是相違背的。
托馬斯·曼于193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做了一個關(guān)于《魔山導(dǎo)讀》的演講時說道:“(漢斯追尋的)圣杯是一個秘密,人道也是。但是人類本身也是一個謎,所有的人道都建立在對人的秘密的敬畏上?!?因此,人們可以把《妙樂盈耳》這一章節(jié)當(dāng)成是整部小說的一個低谷,漢斯之前曾短暫地靠近啟蒙理念,現(xiàn)在又重新陷入浪漫的非理性主義,在音樂里毀滅。就如同《冬之旅》的結(jié)局一樣,流浪者在最后一站遇到了衣衫襤褸的風(fēng)琴師,唱道:“奇特的老人,我是否能隨你而去。在你的風(fēng)琴上,彈出我的歌曲?!蓖瑯拥囊饩澈托木w,這也是托馬斯·曼和漢斯對《菩提樹》一曲熱愛的原因所在?;蛘咭部梢詮牧硪粋€角度來說,漢斯追求的是另外一種人道,這種人道不一定與啟蒙宣揚的美德、進(jìn)步、健康有關(guān),而是跟疾病、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只有深刻領(lǐng)悟了生與死,才能認(rèn)識到真正的人性與人道。
注釋
①德語中的Lindenbaum一詞中文普遍譯成菩提樹,實為一種誤譯,它其實是指椴樹.盡管如此,本文還是沿用這種譯法,除了約定俗成.菩提樹的譯法雖不準(zhǔn)確,但因其在中國與佛教的淵源,表達(dá)出了一種“神圣”的意味,心理情感上來說這與椴樹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更為貼合.
②Uwe Hentschel.Der Lindenbaum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18.und 19.Jahrhunderts.In Obris Litterarum,2005(60):5,357-376.
③Thomas Mann.NotizbücherⅡ.S.288.In: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Kommentar.GKFA Bd.5.2.S.Fischer Verlag.Frankfurt a.M.2002:384.
④托馬斯·曼.魔山[M].楊武能,譯.成都:四川出版集團(tuán),2010.
⑤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In der Fassung der Gro?en kommentierten Frankfurter Ausgabe.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2012:990.
⑥Thomas Mann.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S.Fischer Verlag.Frankfurt a.M.1983:424.
⑦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Fischer Taschenbuchverlag.Frankfurt a.M.2012:989.
⑧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Kommentar.GKFA Bd.5.2.S.Fischer Verlag.Frankfurt a.M.2002:388.
⑨尼采.瓦格納事件,尼采反瓦格納[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23.
⑩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Fischer Taschenbuchverlag.Frankfurt a.M.2012:990.
?Thomas Mann.Rede,gehalten zur Feier des 80.Geburtstages Friedrich Nietzsches.In:Thomas Mann,Gro?e kommentierte Frankfurter Ausgabe,Band 15.1:EssaysⅡ(1914-1926).Frankfurt am Main 2002:790.
?Marcel Reich-Ranicki.Thomas Mann und die Seine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Frankfurt am Main,April 2007:174.
?Thomas Mann.Gedanke im Kriege.In:Thomas Mann:Essays Band2,Politische Reden und Schrifte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Frankfurt am Main,1977:27.
?這里指一戰(zhàn),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Fischer Taschenbuchverlag.Frankfurt a.M.2012:1085.
?Thomas Mann.Einführung in den Zauberberg.In:Thomas Mann:Gesammelte Werke in dreizehn B?nden.Band11.Aufbau-Verlag,1956:617.
[1]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In der Fassung der Gro?en kommentierten Frankfurter Ausgabe.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2012
[2]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Kommentar.GKFA Bd.5.2.S.Fischer Verlag.Frankfurt a.M.2002.
[3]Thomas Mann.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S.Fischer Verlag.Frankfurt a.M.1983.
[4]Thomas Mann.Gesammelte Werke in dreizehn B?nden.Band11.Aufbau-Verlag,1956.
[5]Thomas Mann.Gro?e kommentierte Frankfurter Ausgabe,Band 15.1:EssaysⅡ(1914-1926).Frankfurt am Main,2002.
[6]Thomas Mann.Essays Band2,Politische Reden und Schrifte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Frankfurt am Main,1977.
[7]Marcel Reich-Ranicki.Thomas Mann und die Seine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Frankfurt am Main,April 2007.
[8]Uwe Hentschel.Der Lindenbaum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18.und 19.Jahrhunderts.In Obris Litterarum.
[9]托馬斯·曼.魔山[M].楊武能,譯.成都:四川出版集團(tuán),2010.
[10]尼采.瓦格納事件,尼采反瓦格納[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