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萍,黃耀裔
(泉州師范學院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隨著冶金、化工、電鍍、制鉻、顏料、制藥和輕工紡織等一系列行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大量的含鉻廢水,這些工業(yè)廢水中的鉻主要以三價鉻(Cr3+)的形式存在,一旦排放到環(huán)境中Cr3+將有可能轉(zhuǎn)變成毒性更強的六價鉻(Cr6+),含鉻廢水的處理已經(jīng)成為了水處理技術(shù)的一大重點。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化學法和物化法等,其中以物化法中的吸附法經(jīng)濟性好,且利于實現(xiàn)以廢治廢。目前,已經(jīng)研究出大量新型的吸附劑如榿木鋸末[1]、C-800 氨基羧酸樹脂[2]、中孔活性炭[3]、黃土性土壤[4]和沸石[5]等。與這些吸附劑相比較,海藻酸鈉(SA,sodium alginate)作為天然高分子有機物,具有來源廣泛、成本低廉且無生物毒性、可從溶液中吸附重金屬離子形成凝膠等的特點,但過去針對SA 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作為吸附材料的絮體加固劑的水平上,關(guān)于其吸附效果及吸附原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谝陨戏治?,本文利用SA 作為吸附劑,考察其對模擬廢水中Cr3+的靜態(tài)吸附性能,研究其在不同吸附條件下對Cr3+的吸附行為,并初步探討了吸附過程的作用機理,旨在為SA 用于含鉻廢水的處提供理論依據(jù)。
取一定量的SA 通過機械攪拌與超聲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勻分散于水溶液中,配置成2%的SA 溶液,然后用注射器將上述溶液滴入5%的CaCl2溶液中形成凝膠球,固化一定時間后取出,用大量的去離子水反復沖洗數(shù)次后,于去離子水中浸泡備用。
用硫酸鉻配置模擬含Cr3+廢水,其中Cr3+的質(zhì)量濃度為500 mg/L。取一定量的上述溶液于燒杯中,調(diào)pH 值,加入一定量的SA 吸附劑,攪拌均勻后于室溫下靜置吸附一段時間,吸附前后溶液中Cr3+含量的測定采用鉻酸鈉比色法[6]。計算Cr3+的吸附量qt(mg/g)=(C0-Ct)×V/m(式中:C0與Ct為初始及t時溶液中Cr3+的濃度,mg/L;m 為SA 用量,g;V 為溶液體積,L)。
分別取一定量純凈SA、SA 與Cr3+的絡合物,制備KBr 薄片,在同樣條件下,利用H-8000 型傅氏轉(zhuǎn)換紅外線光譜分析儀(H-8000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測定分析其表面的官能團,波數(shù)為600~4 000 cm-1,分辨率為5 cm-1。
圖1 為純凈的SA 以及SA 與Cr3+的絡合物的FTIR 光譜圖,其中在3 500 cm-1附近的吸收峰歸屬于-OH 鍵的伸縮振動,1 700 cm-1左右位置的吸收峰歸屬于C=O 鍵的伸縮振動,從圖1 可以看出,在SA 的各官能團中,-OH 特征峰和C=O 特征峰在與Cr3+的接觸過程中,吸收峰的強度均明顯銳減了很多,并且位置發(fā)生了紅移,可能是這些基團與Cr3+發(fā)生絡合吸附效應,進而影響其峰強和波數(shù)。
圖1 SA 吸附Cr3+前后的FTIR 圖Fig.1 The FTIR of the two absorbents
取Cr3+的初始濃度為500 mg/L 的不同初始pH的溶液各50 mL 置于錐形瓶中,分別加入0.2 g SA配制而成的凝膠球,于室溫下恒溫振蕩2 h。廢水pH 值對吸附效果的影響如圖2 所示。從圖2 可以看出,溶液初始pH 對Cr3+的吸附有較大影響。當pH<4 時,吸附量隨著pH 的減小而顯著減小,這可能是由于過多的氫離子與SA 中的羧基等基團相互作用,環(huán)繞在其周圍,影響了Cr3+與羧基等基團的交聯(lián)與吸附[7]。當pH=4 時SA 對Cr3+的吸附能力最強,吸附量最大。此后,Cr3+的吸附量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當pH=6 時Cr3+的去除量又迅速增大,水中游離的Cr3+驟減,這主要是由于當pH≥6 時Cr3+開始以氫氧化鉻沉淀的形式析出,此時Cr3+濃度的降低并不是單純由吸附作用起的效果,會影響吸附容量的測定準確度。故在廢液中pH=4 時更有利于吸附。
圖3 是在溶液pH=4 時,吸附時間對Cr3+吸附效果圖。從圖3 可以看出SA 對Cr3+的吸附速率較快,在2 h 內(nèi)基本達到吸附平衡,為了確保吸附充分和便于重復,后續(xù)實驗中均采用的吸附時間為2 h。整個吸附過程呈現(xiàn)出一個先快后慢的趨勢,在吸附開始的前0.5 h 內(nèi),吸附量迅速上升,0.5 h~2 h 吸附增量相對緩慢,但依然繼續(xù)緩慢上升,2 h 之后隨著時間的延長,吸附量上升速率趨于平緩。這可能是由于吸附開始的前0.5 h 內(nèi)SA 表面具有大量不飽和離子和孤電子對的羥基、羧基等化學基團,吸附活性點位相對較多,吸附效率較高[8-9]。隨著吸附時間的增加,SA 表面的吸附活性點位逐漸趨于飽和,吸附過程逐漸由單分子層的快速吸附轉(zhuǎn)向單分子層和多分子層混合吸附變化,導致吸附效果受到影響,甚至在吸附的同時伴隨解吸現(xiàn)象。為了進一步研究吸附過程中吸附量與時間的關(guān)系,運用Bangham 吸附動力學模型[10-11]對吸附結(jié)果進行擬合,發(fā)現(xiàn)Bangham 吸附速率方程能較好地描述該吸附材料對Cr3+的靜態(tài)吸附動力學特性,擬合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21,據(jù)該方程lnq=0.305lnt+3.366 可估算出任一時刻的吸附量和達到平衡吸附量所需的時間,對處理含鉻廢水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圖2 pH 值對吸附Cr3+的影響Fig.2 Effect of pH on Cr3+ adsorption
圖3 時間對吸附Cr3+的影響Fig.3 Effect of time on Cr3+ adsorption
將SA 加到50 mL 鉻液中,在pH=4,室溫條件下吸附2 h,考察SA 用量對Cr3+吸附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圖4 不同SA 用量對吸附Cr3+的影響Fig.4 Effect of the composites of SA on Cr3+ adsorption
由圖4 可知,當吸附劑的用量為0.1 g 時,Cr3+的吸附率為18.8%,其單位吸附量基本達到最大,約為47 mg/g。此后隨著SA 用量的增多,吸附率不斷地增加,但Cr3+的單位吸附量卻逐漸減小。當SA 的用量增至0.6 mg 之后,吸附率仍在不斷提高,但提高的速度開始變得緩慢。這可能是由于起初隨著SA 用量的增多,其表面越來越多具有孤電子對的羧基和羥基與Cr3+發(fā)生離子交換與螯合作用,使得溶液中游離的Cr3+數(shù)量越來越少,因此Cr3+的吸附率越來越高。但SA 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吸附率的增加變得緩慢,這可能與吸附劑結(jié)合位點之間的靜電感應和排斥作用有關(guān)[12]?;谝陨戏治?,對于一定量Cr3+的去除,SA 應該分批投加,這樣既能保證Cr3+快速有效地去除,而且更經(jīng)濟合理。綜合考慮SA吸附率與單位吸附量兩個因素,在Cr3+的初始濃度為500 mg/L 時,吸附劑用量以0.6 g 為宜。
為進一步了解吸附劑的吸附性能,在恒溫條件下,分別用Freundlich 吸附模型(公式1)和Langmuir吸附模型(公式2)對吸附情況進行研究,結(jié)果見表1。
式中[13]:ρe為吸附平衡時溶液中的Cr3+質(zhì)量濃度,g/L;qe為吸附平衡時的吸附量,g/g;qsat為飽和吸附量,g/g;b 為吸附系數(shù),L/g;kf和n 為Freundlich 常數(shù)。
表1 吸附等溫線擬合結(jié)果Tab.1 Fitting result of adsorption isotherm
從表1 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Freundlich 等溫方程的回歸結(jié)果呈現(xiàn)出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其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86,表明Freundlich 模型能更好地描述SA 吸附材料對Cr3+的吸附特性。當吸附指數(shù)n>1 時,表明吸附為優(yōu)惠型,n=1 時為線型,n<1 時為非優(yōu)惠型[14-15]。該吸附等溫方程中n=1.48,屬于優(yōu)惠吸附,吸附強度較大。
(1)在室溫條件下當溶液pH=4 時具有較好的吸附效果;整個吸附過程呈現(xiàn)一個先快后慢的趨勢,在吸附開始的前0.5 h 內(nèi),吸附量迅速上升,0.5~2 h 吸附增量相對緩慢,但依然繼續(xù)緩慢上升,2 h 之后隨著時間的延長,吸附量上升速率趨于平緩;此外綜合考慮SA 吸附率與單位吸附量兩個因素,在Cr3+的初始濃度為500 mg/L 時,吸附劑用量以0.6 g 為宜。
(2)實驗結(jié)果表明,SA 作為一種常見的絮體加固劑,不僅可以充當絮凝的骨架材料,加速絮體的形成與沉降,縮短絮凝的時間,而且其分子鏈上含有大量的羥基和羧基,可以吸附Cr3+,提高絮凝效果。FTIR 圖譜分析結(jié)果表明,O-H 基團和C=O 基團是吸附Cr3+的主要基團。
(3)吸附熱力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F(xiàn)reundlich 等溫吸附方程更適合描述SA 吸附材料對Cr3+的吸附行為。
[1]馮亞娥,柏松,丁克毅.榿木鋸末對模擬廢水中Cr3+的靜態(tài)吸附研究[J].中國皮革,2010,39(13):5-8.
[2]舒增年,莫建軍.C-800 氨基羧酸樹脂對鉻(Ⅲ)的吸附性能研究[J].礦物學報,2008,28(4):483-487.
[3]萬柳,童仕唐.中孔活性炭對水溶液中Cr3+的吸附[J].化學環(huán)保,2012,32(1):75-80.
[4]易秀.黃土性土壤對Cr(Ⅲ)的吸附特性及轉(zhuǎn)化率研究[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4,23(4):700-704.
[5]范春輝,張穎超,花莉.正交試驗法優(yōu)化合成沸石對水中Cr(Ⅲ)的去除條件研究[J].離子交換與吸附,2012,28(3):204-210.
[6]俞從正,丁紹蘭,孫根行.皮革分析檢驗技術(shù)[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7]孫哲,夏延致,全鳳玉,等.海藻酸纖維對堿性品紅的吸附性能研究[J].合成纖維工業(yè),2012,35(4):4-7.
[8]Dimov N K,Kolew V L,P Kralchevsky A.Adsorption of ionic surfactants on solid particles determined by zeta-potential measurements:competitive binding of counterions[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1,242(10):1-10.
[9]Papson M G,Marie S.An analytical study of molecular transport in a zeolite crystallite bed[J].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dsorption Society,2002,8(1):53-44.
[10]黃建洪,莫文銳,田森林,等.三種人工濕地填料對氨氮與磷的吸附特性[J].應用化工,2012,41(5):774-777.
[11]楊月紅,舒郭濤,寧平.微波場誘導改性磷石膏吸附Cu2+,Zn2+,Pb2+和Cd2+的動力學與熱力學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4(5):2157-2164.
[12]常會.殼聚糖-海藻酸鈉吸附劑對電鍍廢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J].表面技術(shù),2013,42(5):84-88.
[13]王圣瑞,金相燦,龐燕.不同營養(yǎng)水平沉積物在不同pH 下對磷酸鹽的等溫吸附特征[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5,18(1):53-57.
[14]施超,馮景偉,彭書傳,等.活性炭纖維對水中羅丹明B 的吸附性能[J].環(huán)境化學,2013,32(3):394-399.
[15]王春英,黃曉霞,劉茹,等.剩余污泥對活性黑KN-B 的吸附性能[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3,7(1):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