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常認為甲骨卜辭中“乎(呼)”、“令”、“使”已經(jīng)成為兼語動詞,但實際上三者都只是普通動詞。三者出現(xiàn)于兼語句,只是特殊的語用表現(xiàn),意義并未虛化?!傲睢薄ⅰ笆埂毖葑兂杉嬲Z動詞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乎(呼)”一直到現(xiàn)代都沒演變成兼語動詞。
關鍵詞:兼語動詞;乎;令;使
一、學界關于兼語動詞的研究
兼語動詞表述“致使、命令”等義。能表述此義的詞語很多,但并非均為兼語動詞。判定一個詞是否屬于兼語動詞,就漢語來說,除了看它是否具有“致使、命令”義之外,還要看它是否具有特定的語法特征——其后只能跟兼語小句。有些詞語如“亂”、“豐富”可以表述“致使”義,但并非兼語動詞,因為它們后面只能有使動賓語,不能出現(xiàn)兼語小句。還有些詞語含“致使”義,后面能夠跟兼語小句,也不能算兼語動詞,如“喊、派遣”,前者是具有“致使”義的言語動詞,后者則是具有“致使”義的行為動詞,它們后面還可以帶受事賓語。我們認為,只有專門表述“致使、命令”義且其后只能跟兼語小句的詞語才可算兼語動詞,如現(xiàn)代漢語中的兼語動詞“使”、“令”、“讓”等。{1}
漢語的兼語動詞產(chǎn)生于何時?學術(shù)界意見并不統(tǒng)一,有的認為產(chǎn)生于殷商,有的認為產(chǎn)生于春秋戰(zhàn)國。張玉金認為在甲骨卜辭中已經(jīng)有了兼語動詞,并把它歸入行為動詞,所舉例子都是“兼語動詞+某人+做”的句型。{2}{3}牛順心支持這一說法,她認為甲骨文中“使”和“令”都已經(jīng)成為兼語動詞。{4}劉文正、張小英則認為兼語動詞“使”和“令”產(chǎn)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東漢時期發(fā)展成熟。{5}{6}{7}和劉文觀點相似的還有李佐豐{8}、徐丹{9}和張麗麗{10}{11}等。綜合上述幾家的觀點來看,兼語動詞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存在是沒有問題的,但以上考察或有考察范圍的問題,或有考察方法的不足,均難讓人信服。本文擬通過對殷商甲骨卜辭和先秦傳世文獻中有關“使”、“令”、“呼”等詞語的使用情況進行考察,以確定兼語動詞的產(chǎn)生時代。
二、甲骨卜辭中“乎(呼)、令、使”的語義句法特征
從郭沫若《甲骨文合集》{12}(以下簡稱《合》)和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一)》{13}可以發(fā)現(xiàn),甲骨卜辭中能夠表示“命令、派遣、致使”等意義的詞語主要有“乎(呼)”、“令”、“使”等,如:
(1)貞:乎王往……(《甲骨文合集》6946正,以下簡稱《合》) (2)乎雀燎于岳。(《合》14453))
(3)小臣令眾黍。(《合》12) (4)癸亥貞:王令多尹壅田于西,受禾。(《合》33209)
(5)貞:使人往于唐。(《合》5544) (6)貞:婦好使人于眉。(《合》6568)
例(1)的大意是“叫王前往某處”,例(2)的大意是“叫雀這個人在岳舉行燎祭”,例(3)的大意是“小臣命令眾種(或收、獻)黍”,例(4)的大意是“王命令多尹壅在西方開墾田地”,例(5)的大意是“(某人)派遣人前往唐這個地方”,例(6)的大意是“婦好這個人派遣人前往眉這個地方”。在上面6例中,“乎”、“令”、“使”都表示“派遣、命令”的意義,并且都用于“乎/令/使+兼語+行為動詞”的兼語句型。
單看上面各例似可認定甲骨卜辭的“乎”、“令”、“使”為兼語動詞,但事實并非如此。除了兼語句之外,這些詞還可用于其它句型,并且詞匯意義沒有區(qū)別。下面分別考察。
1. 乎
甲骨卜辭里,三者中“乎”最為常見,在《合集》的前11 479片甲骨中共出現(xiàn)887次。《說文》:“乎,語之余也,從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薄墩f文》將“乎”視為虛詞(語之余),實際上只說明了它作為語氣詞的特征,并非本義,本義應當是“呼氣”,行為動詞,引申為言語動詞,表示“呼叫、呼喊”,引申之后的“乎”大體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言語動詞“喊”?!昂簟笔恰昂酢焙笃鹱郑墩f文》:“呼,外息也,從口乎聲。”從甲骨卜辭的所有用例來看,“乎”多表示“喊、叫、命令”。除了帶兼語句之外,“乎”還可以用于其它句型,如:
以上三者均為“乎告”近義連用且共帶兼語小句。
總的來看,“乎”既可帶受事賓語,也可帶兼語小句(包括省略式),還可不帶賓語(包括省略賓語)。盡管句法環(huán)境不同,但基本意義不變,都表示“叫、命令”,所以“乎”還算不上兼語動詞,只是言語動詞。
2. 令
以上各例都是“令”不帶賓語的簡單句。
(30)癸巳卜,貞:令共眾人。(《合》21) (31)貞:勿令歸。(《合》5733)
(32)至甲辰,帝不其令雨。(《合》899) (33)令取射,子太……取射。(《合》5758)
以上各例都是“令”后跟動詞性短語的句子,這種句子可以視為兼語句型的省略。
(34)王大令眾人曰:……(《合》1) (35)貞:王大令眾人曰:……(《合》5)
以上各例用于類似兼語句,可視為連動句。
從上面幾種情況來看,“令”既可帶受事賓語或不帶賓語(包括省略賓語),又可帶兼語小句(包括兼語句型的省略式),還可用于連動結(jié)構(gòu),各種句型中都表示“命令”,說明它并非兼語動詞,而是言語行為動詞。
3. 使
徐丹認為,“‘使字最初有‘使用義,也有‘派遣義”,⑨甲骨卜辭的情況與徐說有出入?!逗霞非?1479片甲骨卜辭中共有77個“使”字用例,全部表示“派遣、驅(qū)使”,均非“使用”。我們懷疑“使”最初只表示“派遣、驅(qū)使”,“使用”是其引申義?!墩f文》:“使,令也,從人吏聲?!边@個解釋好象也有問題。根據(jù)字形,很難將二者等同起來,本義當相去甚遠。從本義來看,“使”表示“派遣、驅(qū)使”,屬行為動詞;“令”表示“發(fā)號、發(fā)令”,屬言語動詞?!笆埂焙汀傲睢敝辉诒硎尽懊?、致使”意義上相同,即“使”的引申義跟“令”的本義相同。《說文》釋“使”為“令”,只能說明東漢時期的“使”和“令”在“命令、致使”意義上已經(jīng)成為同義詞。表示“命令、致使”的“使”是從表示“派遣、驅(qū)使”的行為動詞“使”引申出來的。甲骨卜辭中,“使”的寫法跟“史”、“事”一樣,但“使”只用為動詞,“史”和“事”都用為名詞,分別表示“人”和“事情”,{14}實質(zhì)上是三詞同形關系。作為名詞的“史”和“事”跟本文無關,不予討論。甲骨卜辭中,“使”的使用也比較復雜,如:
(36)貞:我三史使人。貞:我三史不其使人。貞:畫使人。貞:畫不其使人。(《合》822)
(37)貞:勿使人。(《合》5554,5555)
以上各例都是“使”帶受事(人)賓語的簡單句。
(38)貞:勿至使。(《合》5641) (39)貞:惠囗使?!埂#ā逗稀?642)
(40)……乎……于……使。(《合》5643) (41)庚午卜,貞:其……伊使。(《合》5644)
以上各例都是“使”不帶賓語的簡單句。
(42)貞:我使災缶。(《合》6834正){15} (43)貞:我使毋其災缶。(同上){15}
以上各例都是“使”后跟動詞性短語的句子,這種句子可以視為兼語句型的省略。
總的來看,“使”既可帶受事賓語或不帶賓語(包括省略賓語),又可帶兼語小句(包括省略式),更重要的是意義沒有變化,說明它跟“乎”、“令”一樣,并不是只帶兼語小句的兼語動詞,只能視為行為動詞。
通過以上對“乎、令、使”的句法、語義分析可知,三者都能用于多種句型,并且語義并無變化。我們有理由認為它們都沒有演變成單純表示“致使”的兼語動詞,只是言語動詞或行為動詞。
三、甲骨卜辭中“乎”、“令”、“使”的演化等級
毫無疑問,兼語句型是兼語動詞形成的唯一環(huán)境。④既然在甲骨卜辭中“乎、令、使”都能用于兼語句,就說明三者都已經(jīng)開始了虛化的歷程。其虛化等級如何?我們統(tǒng)計了《合集》中前11479片甲骨卜辭中有關“乎、令、使”的例證,情況如下:
說明:
(一)在無賓語形式中,“使”、“令”、“乎”均居句末,并且均為動詞;
(二)名詞賓語均為指人的受事賓語;
(三)兼語句中兼語均為人,既是“使、令、乎”的受事,又是兼語小句中謂詞的施事,并且兼語小句中的謂詞均為行為動詞;
(四)“使”、“令”、“乎”后的動詞均為行為動詞,可以視為兼語句的省略形式;
(五)連動句的句型是“令+某人+曰”,在這種格式中,“令”類似于現(xiàn)代漢語介詞“對”;
(六)在甲骨卜辭中,“使”跟“事、史”字形一樣,但“事、史”意義迥異,這些不在我們的統(tǒng)計之列;
(七)三者均有一些存疑例句,包括:1. “使”、“令”、“乎”前后的文字均無法辨認者,2. “使”、“令”、“乎”后面雖然有一名詞但名詞之后的文字無法辨認者,3. “使”、“令”、“乎”之后的文字雖然清晰,但至今仍然無法確定意義者,累計起來,“令”存疑174例,“使”存疑5例,“乎”存疑152例,這些均未計入。
上表數(shù)據(jù)說明兩點:1)“乎、令、使”在甲骨卜辭中,句法形式多樣,除“使”不用于連動句外,其它格式都有三者的用例;2)是三者均以出現(xiàn)于帶兼語句的格式中用例最多,后接行為動詞或名詞賓語次之,無賓語形式又次之,若將前二者合在一起,則比例分別為85.8%、53.7%、76.6%,說明帶小句已為其主要句法形式。數(shù)據(jù)說明在演化過程中它們已走路了很長的道路,只是演化等級不很高,它們的意義尚未變化。張麗麗認為,“使、令”等詞語演變?yōu)榧嬲Z動詞,其語義發(fā)生了“從使役到致使”、“從有意致使到無意致使”、“從一般致使到描述致使”的變化,⑩劉文正認為兼語動詞發(fā)展成熟經(jīng)歷了從“致使-行為”到“致使-情狀”的變化,在句法上表現(xiàn)為兼語小句的謂詞由動詞變?yōu)樾稳菰~。④⑤⑥顯然,甲骨卜辭的用例均為有意致使,表示“致使—行為”,而非無意致使,并不表示“致使—情狀”,兼語小句中的謂詞一般為行為動詞。因此可以肯定,甲骨卜辭的“乎(呼)、令”還只是言語動詞,而“使”還只是行為動詞。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我們是參照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的斷句進行統(tǒng)計的,但書中有些句子可能有多種標點法,試看以下幾組例子:
上面七組例子有如下特征:每組中例a均為簡單主謂句,例b及(50)的例c均為兼語句;敘述對象均為同一個人;每組例句一般出現(xiàn)在相鄰的甲骨卜辭中,有的兩種例子甚至出自同一甲骨。根據(jù)這些特征似乎可以推測,這些兼語句也可分為兩個并立小句,即第二個動詞短語單獨成為一個小句。也即,既然“使人”可成句(見例50a),那么“使人往于唐”也應可分析為“使人,(人)往于唐”,“往于唐”的主語“人”承前省略。當然,不同的人對此句可能有不同語感,或許認為只能分析為兼語句,而不能分析為并立的雙小句。
如果推測正確,那么還可進一步推測,這些所謂兼語句最初形式就是兩個并立主謂句(第二個主謂句省略主語)。由于前后語意相承,中間停頓很短,久而久之,停頓取消,兩個并立分句融合在一起,形成兼語句,也即有了兼語動詞產(chǎn)生的語境。我們的猜測有類型學資料的支撐。Alice Harris & Lyle Campbell從類型學的角度提出,世界語言中,復雜的復合句都是由幾個并立的簡單句復合在一起,通過一系列的演變而來。{16}不過這種對于兼語句來源的推測還需更多資料支撐,還需進一步的證明。
即使我們的推測有誤,我們?nèi)钥蓴喽ǎ杭热辉谙噜徴Z境中出現(xiàn)不同句型,又由于它們的概念沒什么差別,那么“乎、令、使”的性質(zhì)沒發(fā)生變化,都還保持言語動詞或行為動詞的特征,其虛化程度并不高。
四、先秦傳世文獻中的“乎(呼)、令、使”
上文已經(jīng)證明“乎(呼)、令、使”在甲骨卜辭中還不是兼語動詞,那么他們在先秦傳世文獻中又是怎樣的狀況呢?下面我們略為介紹。我們先看“乎(呼)”的情況。
在先秦傳世文獻中,“乎”和“呼”分工明顯,“乎”一般用為句末語氣詞或者介詞,“呼”則既有動詞的用法,又有嘆詞用法,用做嘆詞時一般和“嗚”組成嘆詞“嗚呼”。語氣詞或介詞“乎”和嘆詞“呼”與本文無關,不擬討論,下面僅就動詞“呼”的情況進行說明。我們從十三經(jīng)中檢得動詞“呼”33例,擇要列舉如下:
(51)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詩經(jīng)·大雅·蕩之什》)
(52)凡祭祀,掌士之戒令,詔相其法事,及賜爵,呼昭穆而進之,帥其屬而割牲,羞俎豆。(《周禮·夏官司馬第四》)
(53)帥其屬而以鞭呼趨且辟。(《周禮·秋官司寇第五》)
(54)媵侍于戶外,呼則聞。(《儀禮·士昏禮第二》)
(55)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xiāng)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禮記·曲禮上第一》)
(56)平公呼而進之,曰:“……”(《禮記·檀弓下第四》)
(57)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左傳·隱公十一年》)
(58)將戰(zhàn),吳子呼叔孫曰:“……”(《左傳·哀公十一年》)
(59)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ā蹲髠鳌ぐЧ辍罚?/p>
(60)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孟子·盡心上》)
以上10例中的“呼”均可理解為“呼叫、呼喚”,跟甲骨卜辭的“乎”意義一致。其中例(51)、(54)、(55)、(60)“呼”未帶或省略賓語;例(52)、(56)帶受事賓語;例(57)、(59)“呼”和“曰”組成復合結(jié)構(gòu)帶直接引語做賓語;例(58)是“呼某人曰”的結(jié)構(gòu),相當于甲骨卜辭中的“令某人曰”,類似于兼語句結(jié)構(gòu),實為連謂結(jié)構(gòu);例(53)后面帶動詞短語“趨且避”做賓語,可以視為兼語句型省略兼語,也可以把“趨且辟(避)”看作間接引語,如果這樣分析,那么“趨且辟”則是“呼”的賓語。
我們把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中動詞“乎(呼)”后的成分列表對照如下:
單從十三經(jīng)的數(shù)據(jù)來看,“呼”根本不是兼語動詞,因為帶兼語句的例子沒有一例。將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對照,上表數(shù)據(jù)反映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甲骨卜辭中“呼”帶兼語句和后接動詞的份量最多,但在十三經(jīng)中僅有一例,并且還不是兼語句型;甲骨卜辭沒有后接直接引語的例子,而十三經(jīng)中很多(主要是《左傳》),僅次于不帶賓語(包括省略賓語)的情況。怎么解釋這些現(xiàn)象?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是“呼”在甲骨卜辭有較強的演變?yōu)榧嬲Z動詞的傾向,到十三經(jīng)中這種演變萎縮了仍然保持言語動詞用法。按照語法化和詞義虛化的規(guī)律,一個典型動詞的意義只可能沿著“實→半實→半虛→虛”的路線發(fā)展。兼語動詞相對于言語動詞或行為動詞來說,其意義要虛得多。這種解釋顯然和這一規(guī)律相違背,不可取。
第二種可能的解釋是“呼”從甲骨卜辭至十三經(jīng)本來就沒有多大變化,一直就是個言語動詞,上述數(shù)據(jù)的區(qū)別只是緣于語用環(huán)境和文體風格的不同。我們知道,《左傳》長于刻畫人物,尤其是人物語言的描寫。記述歷史人物時,多采用語言描寫,并且是直接引用。因此,在《左傳》中“呼曰”帶直接引語的例子非常多。甲骨卜辭是其記錄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客觀的敘述所見所聞,很少對事件過程和場面做生動刻畫,因此,卜辭中極少出現(xiàn)“乎”帶直接引語的例子,涉及到言語和占卜內(nèi)容時一般采用間接引語的方式。我們認為,這種解釋是非常合理的。事實上,一直到現(xiàn)代漢語,“呼”以及由它組成的復合言語動詞也都沒有演變成兼語動詞,盡管它能用于兼語句型。
上文已經(jīng)提及例(53)“趨且辟”既可分析為“呼”的動詞性賓語,也可分析為省略兼語的兼語小句。實際上,這種附在言語動詞后的動詞性成分是經(jīng)過記錄者加工過(往往是變換人稱或者增加小句主語)的話語內(nèi)容——間接引語?,F(xiàn)代漢語中言語動詞帶兼語句正是如此,例如:
(61)a.小明大聲命令:“滾出去!”→b.小明大聲命令他滾出去。
上例中,a句一般分析為直接引語充當“命令”的賓語,作為直接引語的“滾出去”之前省略了交際對象“你”;b句一般分析為兼語句,轉(zhuǎn)換成間接引語時,把直接引語中省略的“你”補出,并加以適當加工,換成“他”?,F(xiàn)代漢語的情況如此,古代漢語是否也如此?我們不能簡單類推,不過我們或許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示,言語動詞演變成兼語動詞,必定跟特殊的語用環(huán)境相關。普通動詞演變成兼語動詞不是本文主要關心的問題,這里不再深入分析,日后再另文討論。
至于“令”和“使”,劉文正④⑥考察了先秦至東漢的傳世文獻,認為二者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變成兼語動詞,隨著二者的功能擴展,從“致使—行為”擴展為“致使—情狀”,到東漢成為成熟的兼語動詞。劉文資料翔實,論述嚴密,結(jié)論可靠,并且李佐豐⑧、徐丹⑨張麗麗⑩{11}也都有細致分析,結(jié)論跟劉文一致,因此不再討論。
五、結(jié) 論
通過以上對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的“乎(呼)”、“令”、“使”的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在甲骨文中雖然大量存在“使令”兼語句,在一定程度上有虛化的傾向,但虛化程度并不高,并沒有獨立成為一種句法語義語法范疇。十三經(jīng)中“呼”仍然是非常典型的言語動詞,而“令”和“使”則已經(jīng)演變成為兼語動詞??梢源_定兼語動詞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注 釋:
①有些學者將兼語動詞稱為使令動詞,但各家之間內(nèi)涵并不一樣。張斌《現(xiàn)代漢語描寫語法》第99頁認為:使令動詞表示致使、命令、促成等行為意義,還包括一些含有陪伴義的動詞,使令動詞的主要用途是構(gòu)成兼語短語,也可以做連動短語的一部分。邢欣《現(xiàn)代漢語兼語式》第124-127頁把使令(致使)動詞分為(1)單純類、(2)多義類、(3)歧義類和(4)特殊類等,并指出“使、叫、讓、令、要”是基礎類。本文討論對象相當于邢文的“單純類”。
②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第4頁,第109頁。
③牛順心:《漢語中致使范疇的結(jié)構(gòu)類型學研究》,上海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39頁、第40頁。
④劉文正:《漢語兼語動詞“令”在先秦至東漢的發(fā)展》,《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4期。
⑤劉文正:《太平經(jīng)動詞及相關基本句法研究》,湖南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第258-272頁。
⑥劉文正:《漢語兼語動詞“使”在先秦至東漢的發(fā)展》,《東方語言學》2011年,第2期。
⑦劉文正、張小英:《逆向類推:使令動詞“讓”的形成和發(fā)展》,《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⑧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5年,第127頁,第292頁。
⑨徐丹:《“使”字句的演變——兼談“使”字的語法化》,吳福祥、洪波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24-238頁。
⑩張麗麗:《從使役到致使》,《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05年總第62期,第121-151頁。
{11}張麗麗:《使役動詞的多重虛化》,《臺灣大學中文學報》2006年總第25期,第335-374頁。
{12}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3}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4}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15}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6}Harris,Alice&Campbell,Lyle:“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第151-194頁。
(51)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詩經(jīng)·大雅·蕩之什》)
(52)凡祭祀,掌士之戒令,詔相其法事,及賜爵,呼昭穆而進之,帥其屬而割牲,羞俎豆。(《周禮·夏官司馬第四》)
(53)帥其屬而以鞭呼趨且辟。(《周禮·秋官司寇第五》)
(54)媵侍于戶外,呼則聞。(《儀禮·士昏禮第二》)
(55)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xiāng)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禮記·曲禮上第一》)
(56)平公呼而進之,曰:“……”(《禮記·檀弓下第四》)
(57)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左傳·隱公十一年》)
(58)將戰(zhàn),吳子呼叔孫曰:“……”(《左傳·哀公十一年》)
(59)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ā蹲髠鳌ぐЧ辍罚?/p>
(60)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孟子·盡心上》)
以上10例中的“呼”均可理解為“呼叫、呼喚”,跟甲骨卜辭的“乎”意義一致。其中例(51)、(54)、(55)、(60)“呼”未帶或省略賓語;例(52)、(56)帶受事賓語;例(57)、(59)“呼”和“曰”組成復合結(jié)構(gòu)帶直接引語做賓語;例(58)是“呼某人曰”的結(jié)構(gòu),相當于甲骨卜辭中的“令某人曰”,類似于兼語句結(jié)構(gòu),實為連謂結(jié)構(gòu);例(53)后面帶動詞短語“趨且避”做賓語,可以視為兼語句型省略兼語,也可以把“趨且辟(避)”看作間接引語,如果這樣分析,那么“趨且辟”則是“呼”的賓語。
我們把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中動詞“乎(呼)”后的成分列表對照如下:
單從十三經(jīng)的數(shù)據(jù)來看,“呼”根本不是兼語動詞,因為帶兼語句的例子沒有一例。將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對照,上表數(shù)據(jù)反映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甲骨卜辭中“呼”帶兼語句和后接動詞的份量最多,但在十三經(jīng)中僅有一例,并且還不是兼語句型;甲骨卜辭沒有后接直接引語的例子,而十三經(jīng)中很多(主要是《左傳》),僅次于不帶賓語(包括省略賓語)的情況。怎么解釋這些現(xiàn)象?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是“呼”在甲骨卜辭有較強的演變?yōu)榧嬲Z動詞的傾向,到十三經(jīng)中這種演變萎縮了仍然保持言語動詞用法。按照語法化和詞義虛化的規(guī)律,一個典型動詞的意義只可能沿著“實→半實→半虛→虛”的路線發(fā)展。兼語動詞相對于言語動詞或行為動詞來說,其意義要虛得多。這種解釋顯然和這一規(guī)律相違背,不可取。
第二種可能的解釋是“呼”從甲骨卜辭至十三經(jīng)本來就沒有多大變化,一直就是個言語動詞,上述數(shù)據(jù)的區(qū)別只是緣于語用環(huán)境和文體風格的不同。我們知道,《左傳》長于刻畫人物,尤其是人物語言的描寫。記述歷史人物時,多采用語言描寫,并且是直接引用。因此,在《左傳》中“呼曰”帶直接引語的例子非常多。甲骨卜辭是其記錄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客觀的敘述所見所聞,很少對事件過程和場面做生動刻畫,因此,卜辭中極少出現(xiàn)“乎”帶直接引語的例子,涉及到言語和占卜內(nèi)容時一般采用間接引語的方式。我們認為,這種解釋是非常合理的。事實上,一直到現(xiàn)代漢語,“呼”以及由它組成的復合言語動詞也都沒有演變成兼語動詞,盡管它能用于兼語句型。
上文已經(jīng)提及例(53)“趨且辟”既可分析為“呼”的動詞性賓語,也可分析為省略兼語的兼語小句。實際上,這種附在言語動詞后的動詞性成分是經(jīng)過記錄者加工過(往往是變換人稱或者增加小句主語)的話語內(nèi)容——間接引語。現(xiàn)代漢語中言語動詞帶兼語句正是如此,例如:
(61)a.小明大聲命令:“滾出去!”→b.小明大聲命令他滾出去。
上例中,a句一般分析為直接引語充當“命令”的賓語,作為直接引語的“滾出去”之前省略了交際對象“你”;b句一般分析為兼語句,轉(zhuǎn)換成間接引語時,把直接引語中省略的“你”補出,并加以適當加工,換成“他”?,F(xiàn)代漢語的情況如此,古代漢語是否也如此?我們不能簡單類推,不過我們或許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示,言語動詞演變成兼語動詞,必定跟特殊的語用環(huán)境相關。普通動詞演變成兼語動詞不是本文主要關心的問題,這里不再深入分析,日后再另文討論。
至于“令”和“使”,劉文正④⑥考察了先秦至東漢的傳世文獻,認為二者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變成兼語動詞,隨著二者的功能擴展,從“致使—行為”擴展為“致使—情狀”,到東漢成為成熟的兼語動詞。劉文資料翔實,論述嚴密,結(jié)論可靠,并且李佐豐⑧、徐丹⑨張麗麗⑩{11}也都有細致分析,結(jié)論跟劉文一致,因此不再討論。
五、結(jié) 論
通過以上對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的“乎(呼)”、“令”、“使”的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在甲骨文中雖然大量存在“使令”兼語句,在一定程度上有虛化的傾向,但虛化程度并不高,并沒有獨立成為一種句法語義語法范疇。十三經(jīng)中“呼”仍然是非常典型的言語動詞,而“令”和“使”則已經(jīng)演變成為兼語動詞??梢源_定兼語動詞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注 釋:
①有些學者將兼語動詞稱為使令動詞,但各家之間內(nèi)涵并不一樣。張斌《現(xiàn)代漢語描寫語法》第99頁認為:使令動詞表示致使、命令、促成等行為意義,還包括一些含有陪伴義的動詞,使令動詞的主要用途是構(gòu)成兼語短語,也可以做連動短語的一部分。邢欣《現(xiàn)代漢語兼語式》第124-127頁把使令(致使)動詞分為(1)單純類、(2)多義類、(3)歧義類和(4)特殊類等,并指出“使、叫、讓、令、要”是基礎類。本文討論對象相當于邢文的“單純類”。
②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第4頁,第109頁。
③牛順心:《漢語中致使范疇的結(jié)構(gòu)類型學研究》,上海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39頁、第40頁。
④劉文正:《漢語兼語動詞“令”在先秦至東漢的發(fā)展》,《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4期。
⑤劉文正:《太平經(jīng)動詞及相關基本句法研究》,湖南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第258-272頁。
⑥劉文正:《漢語兼語動詞“使”在先秦至東漢的發(fā)展》,《東方語言學》2011年,第2期。
⑦劉文正、張小英:《逆向類推:使令動詞“讓”的形成和發(fā)展》,《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⑧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5年,第127頁,第292頁。
⑨徐丹:《“使”字句的演變——兼談“使”字的語法化》,吳福祥、洪波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24-238頁。
⑩張麗麗:《從使役到致使》,《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05年總第62期,第121-151頁。
{11}張麗麗:《使役動詞的多重虛化》,《臺灣大學中文學報》2006年總第25期,第335-374頁。
{12}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3}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4}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15}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6}Harris,Alice&Campbell,Lyle:“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第151-194頁。
(51)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詩經(jīng)·大雅·蕩之什》)
(52)凡祭祀,掌士之戒令,詔相其法事,及賜爵,呼昭穆而進之,帥其屬而割牲,羞俎豆。(《周禮·夏官司馬第四》)
(53)帥其屬而以鞭呼趨且辟。(《周禮·秋官司寇第五》)
(54)媵侍于戶外,呼則聞。(《儀禮·士昏禮第二》)
(55)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xiāng)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禮記·曲禮上第一》)
(56)平公呼而進之,曰:“……”(《禮記·檀弓下第四》)
(57)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左傳·隱公十一年》)
(58)將戰(zhàn),吳子呼叔孫曰:“……”(《左傳·哀公十一年》)
(59)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左傳·哀公十三年》)
(60)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孟子·盡心上》)
以上10例中的“呼”均可理解為“呼叫、呼喚”,跟甲骨卜辭的“乎”意義一致。其中例(51)、(54)、(55)、(60)“呼”未帶或省略賓語;例(52)、(56)帶受事賓語;例(57)、(59)“呼”和“曰”組成復合結(jié)構(gòu)帶直接引語做賓語;例(58)是“呼某人曰”的結(jié)構(gòu),相當于甲骨卜辭中的“令某人曰”,類似于兼語句結(jié)構(gòu),實為連謂結(jié)構(gòu);例(53)后面帶動詞短語“趨且避”做賓語,可以視為兼語句型省略兼語,也可以把“趨且辟(避)”看作間接引語,如果這樣分析,那么“趨且辟”則是“呼”的賓語。
我們把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中動詞“乎(呼)”后的成分列表對照如下:
單從十三經(jīng)的數(shù)據(jù)來看,“呼”根本不是兼語動詞,因為帶兼語句的例子沒有一例。將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對照,上表數(shù)據(jù)反映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甲骨卜辭中“呼”帶兼語句和后接動詞的份量最多,但在十三經(jīng)中僅有一例,并且還不是兼語句型;甲骨卜辭沒有后接直接引語的例子,而十三經(jīng)中很多(主要是《左傳》),僅次于不帶賓語(包括省略賓語)的情況。怎么解釋這些現(xiàn)象?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是“呼”在甲骨卜辭有較強的演變?yōu)榧嬲Z動詞的傾向,到十三經(jīng)中這種演變萎縮了仍然保持言語動詞用法。按照語法化和詞義虛化的規(guī)律,一個典型動詞的意義只可能沿著“實→半實→半虛→虛”的路線發(fā)展。兼語動詞相對于言語動詞或行為動詞來說,其意義要虛得多。這種解釋顯然和這一規(guī)律相違背,不可取。
第二種可能的解釋是“呼”從甲骨卜辭至十三經(jīng)本來就沒有多大變化,一直就是個言語動詞,上述數(shù)據(jù)的區(qū)別只是緣于語用環(huán)境和文體風格的不同。我們知道,《左傳》長于刻畫人物,尤其是人物語言的描寫。記述歷史人物時,多采用語言描寫,并且是直接引用。因此,在《左傳》中“呼曰”帶直接引語的例子非常多。甲骨卜辭是其記錄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客觀的敘述所見所聞,很少對事件過程和場面做生動刻畫,因此,卜辭中極少出現(xiàn)“乎”帶直接引語的例子,涉及到言語和占卜內(nèi)容時一般采用間接引語的方式。我們認為,這種解釋是非常合理的。事實上,一直到現(xiàn)代漢語,“呼”以及由它組成的復合言語動詞也都沒有演變成兼語動詞,盡管它能用于兼語句型。
上文已經(jīng)提及例(53)“趨且辟”既可分析為“呼”的動詞性賓語,也可分析為省略兼語的兼語小句。實際上,這種附在言語動詞后的動詞性成分是經(jīng)過記錄者加工過(往往是變換人稱或者增加小句主語)的話語內(nèi)容——間接引語?,F(xiàn)代漢語中言語動詞帶兼語句正是如此,例如:
(61)a.小明大聲命令:“滾出去!”→b.小明大聲命令他滾出去。
上例中,a句一般分析為直接引語充當“命令”的賓語,作為直接引語的“滾出去”之前省略了交際對象“你”;b句一般分析為兼語句,轉(zhuǎn)換成間接引語時,把直接引語中省略的“你”補出,并加以適當加工,換成“他”。現(xiàn)代漢語的情況如此,古代漢語是否也如此?我們不能簡單類推,不過我們或許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示,言語動詞演變成兼語動詞,必定跟特殊的語用環(huán)境相關。普通動詞演變成兼語動詞不是本文主要關心的問題,這里不再深入分析,日后再另文討論。
至于“令”和“使”,劉文正④⑥考察了先秦至東漢的傳世文獻,認為二者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變成兼語動詞,隨著二者的功能擴展,從“致使—行為”擴展為“致使—情狀”,到東漢成為成熟的兼語動詞。劉文資料翔實,論述嚴密,結(jié)論可靠,并且李佐豐⑧、徐丹⑨張麗麗⑩{11}也都有細致分析,結(jié)論跟劉文一致,因此不再討論。
五、結(jié) 論
通過以上對甲骨卜辭和十三經(jīng)的“乎(呼)”、“令”、“使”的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在甲骨文中雖然大量存在“使令”兼語句,在一定程度上有虛化的傾向,但虛化程度并不高,并沒有獨立成為一種句法語義語法范疇。十三經(jīng)中“呼”仍然是非常典型的言語動詞,而“令”和“使”則已經(jīng)演變成為兼語動詞??梢源_定兼語動詞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注 釋:
①有些學者將兼語動詞稱為使令動詞,但各家之間內(nèi)涵并不一樣。張斌《現(xiàn)代漢語描寫語法》第99頁認為:使令動詞表示致使、命令、促成等行為意義,還包括一些含有陪伴義的動詞,使令動詞的主要用途是構(gòu)成兼語短語,也可以做連動短語的一部分。邢欣《現(xiàn)代漢語兼語式》第124-127頁把使令(致使)動詞分為(1)單純類、(2)多義類、(3)歧義類和(4)特殊類等,并指出“使、叫、讓、令、要”是基礎類。本文討論對象相當于邢文的“單純類”。
②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第4頁,第109頁。
③牛順心:《漢語中致使范疇的結(jié)構(gòu)類型學研究》,上海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39頁、第40頁。
④劉文正:《漢語兼語動詞“令”在先秦至東漢的發(fā)展》,《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4期。
⑤劉文正:《太平經(jīng)動詞及相關基本句法研究》,湖南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第258-272頁。
⑥劉文正:《漢語兼語動詞“使”在先秦至東漢的發(fā)展》,《東方語言學》2011年,第2期。
⑦劉文正、張小英:《逆向類推:使令動詞“讓”的形成和發(fā)展》,《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⑧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5年,第127頁,第292頁。
⑨徐丹:《“使”字句的演變——兼談“使”字的語法化》,吳福祥、洪波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24-238頁。
⑩張麗麗:《從使役到致使》,《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05年總第62期,第121-151頁。
{11}張麗麗:《使役動詞的多重虛化》,《臺灣大學中文學報》2006年總第25期,第335-374頁。
{12}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3}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4}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15}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6}Harris,Alice&Campbell,Lyle:“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第151-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