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彩英(廣西師范大學醫(yī)院,廣西桂林 541004)
慢性咽喉炎是咽部黏膜非特異性慢性炎性反應,多發(fā)于成年人,病程長,難治愈,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需要醫(yī)護人員精心護理,減輕病痛對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提高其生活質量[1-3]。本研究將110例霧化吸入治療的慢性咽喉炎患者用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護理作對比。闡述了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的優(yōu)勢,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耳鼻喉科門診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11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包括學生、老師與各類工作人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其中試驗組女23例,男32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46.5±4.96)歲。對照組女21例,男34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44.3±5.02)歲。110例患者咽喉部均有異物感,干、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確診為慢性咽喉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模式 對照組患者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護理,操作前保持治療環(huán)境的干凈、通風,室溫和濕度分別保持在18~21℃和53%~64%[4]。室內不能有易引起過敏的物質,避免刺激患者呼吸道。根據患者體溫、痰液黏稠度、咽喉部充血水腫等情況選擇霧化吸入時間和吸入頻次[5-7]。治療開始時讓患者采取坐位借助體質量使霧滴沉淀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讓患者在吸入前先咳痰,吸入治療時須慢慢吸入霧氣,呼氣時閉口,防止霧氣溢出。當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劇烈咳嗽等情況時,暫停吸入霧氣,馬上通知醫(yī)生。為觀察病情,在每次霧化吸入前測量患者體溫并了解患者咽痛情況和咽部充血水腫消退情況,協助患者排痰,觀察痰液的顏色、質、量等變化[8-9]。根據病情調節(jié)吸入的霧量,觀察患者的反應、面色、心率變化和吸入的霧量大小,如出現異常情況須暫停并分析原因以對癥治療。操作結束后幫助患者排除稀釋后的痰液,觀察排除痰液的顏色以及量,然后按照無菌原則清洗、消毒,防止細菌滋生。常規(guī)吸入治療一般選在飯后2h進行,每日2次,每次吸入時間15~20min。
1.2.2 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 對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治療前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霧化吸入的目的、操作方法、相對于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優(yōu)勢等相關注意事項及一些如何防治慢性咽喉炎的知識。并對患者采用放松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降低或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于老年患者,護士應多加關注,始終陪伴在他們身旁,為他們解決一些因生理或心理不便而帶來的問題,以降低他們焦慮和煩膩心理,從而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從人本主義出發(fā),積極關注患者各方面的需要,如提醒患者避免在潮濕和寒冷的天氣里受涼,完成吸入治療后切勿馬上出外,同時應該尊重患者,主動與患者交流,讓患者感到有歸屬感。治療過程中為了使身體虛弱的老年患者能夠舒適,且易于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可采取半臥位或側臥位,對于仍然緊張的患者或是對霧氣反感的患者可給予言語鼓勵。霧化吸入治療后輕叩患者背部幫助排痰,根據患者反饋調整力度,在叩擊同時讓患者咳嗽,持續(xù)10~15min。治療結束后,護理人員送上一朵小花和一張愛心提示卡片,包括飲食、運動、用藥等內容,并將患者熱情護送至診室門口。患者回家后護理人員定期進行電話回訪,詢問內容包括病情、用藥、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情況,定期電話提醒患者復診,根據患者的情況給患者發(fā)送愛心提醒短信,予以治療和生活上的指導。
1.3 效果評價標準
1.3.1 焦慮抑郁情緒[10]焦慮自評量表(SAS)各條目自評量表得分累積之和乘以1.25為焦慮自評量表量表粗分,標準分不小于50則認為患者有焦慮情緒,抑郁自評量表(SDS)各條目自評量表得分累積之和乘以1.25為抑郁自評量表量表粗分,標準分不小于53則認為患者有抑郁情緒。
1.3.2 患者護理滿意度[11]調查指標包括護理人員發(fā)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技術操作能力、護患溝通能力等,總分為100,大于60為不滿意,>60~80為基本滿意,>80~100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負性情緒狀況分析干預前試驗組與對照組SAS的得分為(45.41±8.02)分、(46.31±9.02)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經過8周護理后試驗組與對照組SAS得分則為(38.83±8.75)分、(43.42±8.6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試驗組得分在干預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在干預前后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試驗組與對照組SDS的得分為(47.86±8.04)分、(48.21±8.33)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與對照組SDS得分則為(41.73±9.11)分、(46.14±8.0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試驗組得分在干預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在干預前后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率分析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的優(yōu)良率為78.20%,其中優(yōu)秀率為69.10%;試驗組進行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滿意度的優(yōu)良率為98.18%,其中優(yōu)秀率為87.27%,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在負性情緒狀況改善方面,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颊叩呢撔郧榫w主要來源于對自身所患疾病的不了解和醫(yī)護人員消極工作及服務態(tài)度[12-13]。在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下,醫(yī)護人員通過加強護理知識學習,護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并掌握了部分醫(yī)療知識,能解決一些傳統(tǒng)護理方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傳教育工作,讓患者了解疾病,交給患者自理自護方法。然后用認知行為療法和放松技術使其對自己的疾病建立合理的信念,從而降低患者負性情緒[14]。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下對照組的滿意度優(yōu)良率只有78.20%,而試驗組的滿意度優(yōu)良率達到了98.18%。其原因在于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從人本主義出發(fā),整個治療過程中遵循“理解患者、關心患者、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做到以誠待人、熱情待人,在護理的過程中多安慰和關心患者,把工作做到細致,多與患者交流溝通?;颊咔皝砭驮\時,護士送上一句溫馨的問候語,遞上一杯熱水,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對待患者保持微笑。對待患者的疑問應積極的給予解答,并端正護理態(tài)度,讓患者感覺到一個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滿足其愛與歸屬的需要。從而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提升,并且對醫(yī)生和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提高依從度。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對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護理人員專業(yè)和綜合素質的相對提高以及人性化的護理方式,使得患者情緒狀況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不僅使患者的治療過程更加舒適。對醫(yī)務工作者而言,與情緒狀況的改善和滿意度提高相伴的是患者依進度的提高,從而可以提高治療效果[9]。目前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仍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首先,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的理念、概念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明確。可以提出“圍繞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通過從患者的需求出發(fā),加強、規(guī)范臨床護理,特別是基礎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的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和綜合素質,積極為患者提供體貼、細致、高效、滿意的護理服務”作為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的內容。其次,對護理人員管理水平應進一步完善,合理安排排班,對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對每一周的工作作出全面總結,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每周對護理人員進行測評,完善獎懲體系,讓優(yōu)秀工作者向其他護理人員傳授經驗,使得治療工作更高效。
[1]王梅娟.霧化吸入治療急慢性咽喉炎的護理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20-122.
[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235-237.
[3]張艷,田歡歡,聶圣肖,等.出院患者對優(yōu)質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0):27-30.
[4]盧根娣,馬靜,楊亞娟,等.新型護理管理模式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做法與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3):65-67.
[5]征桂榮.優(yōu)質護理服務視域下留置胃管及營養(yǎng)管患者舒適護理模式初探[J].安徽醫(yī)藥,2012,16(8):1204-1205.
[6]郭淑榮,李月蘭,陳立紅,等.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模式的建立與應用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2,18(1):129-131.
[7]黃麗英,楊娟.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血液凈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2,18(10):1480-1482.
[8]孟榮芳,劉榮紅,王素君,等.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新模式對癌癥患者滿意態(tài)度的效果[J].河北醫(yī)藥,2012,34(21):3345-3346.
[9]韓凌,岳鳳仙.開展護理優(yōu)質服務示范病房轉變護理工作模式[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1,41(12):39-40.
[10]He XQ,Zhou B,Yi YP.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acute laryngitis with shuanghuanglian ultrasonic nebulization[J].黑龍江醫(yī)學,2009,11(9):327-329.
[11]Li JY,Jia XH.Countermeasure and effect of different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methods on SaO2in infant with AOPD[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17(9):477-479.
[12]Li MQ,Zhang YF,Li 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ultrasonic aerosol inhalation of houttuynia in treating acute pharyngitis and nursing care[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0,12(7):368-370.
[13]Li H,Zhang ZY,Hua TF.The effect on blood gas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treated by atomizing inhalation[J].上海護理,2011,7(4):276-278.
[14]Zheng JC,Chen HZ,Zheng XP.Influencing factors of arrhythmia in postoperative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prevention strategy[J].J Oncol,2012,13(6):36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