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光,周新力,劉曉娣
(1.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研究生管理大隊,山東 煙臺264001;2.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系,山東 煙臺264001)
近年來,電磁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為軍民用戶所重視。采用數(shù)值法求解電波傳播問題時,由Maxwell方程簡化而來的橢圓型波動方程,一點的求解意味著必須同時求出計算域內(nèi)全部點的解,實時求解較大計算域時計算量將極其龐大,拋物型方程 (parabolic equation,PE)忽略電波后向傳播而只計算沿某坐標軸以較小角度形成的錐形區(qū)域內(nèi)的前向傳播。其解法有有限差分 (finite difference,F(xiàn)D)法、有限元 (finite element,F(xiàn)E)法和分步傅里葉 (split step Fourier transform,SSFT)法等。其中SSFT 能夠方便的實現(xiàn)步進求解,步長選取靈活,適用于電波遠距離傳播計算[1]?;赑E 的SSFT 解法,美國研制了高級傳播模型(advanced propagation model,APM),并以APM 為計算核心研制了 “高級折射效應預測系統(tǒng)” (advanced refractive effects prediction system,AREPS),用于美軍的戰(zhàn)場電磁態(tài)勢評估[2,3]。國內(nèi)眾多研究所和院校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對大氣波導中PE計算模型關鍵技術、應用及實驗驗證進行了持續(xù)的跟蹤研究[4-6]。
對于對流層電波傳播的拋物方程求解,需要知道初始場、上下邊界條件和大氣折射情況。其中上邊界需要滿足第三類邊界條件——Sommerfeld輻射條件,PE 的SSFT 解法需采取措施避免邊界上的強反射影響到計算域。傳統(tǒng)辦法是在需要求解區(qū)域上加吸收層,層內(nèi)采用窗函數(shù)進行濾波[2,6,7],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概念清楚,步驟清晰易理解,但在每一SSFT 步進上都要進行一次濾波。不難看出,窗函數(shù)濾波的功能和計算方法都具有單一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種等效方法——虛部增量法,將窗函數(shù)濾波的過程綜合到環(huán)境折射效應計算中去,不再需要單獨進行濾波計算。在理論推導的基礎上,設計了實現(xiàn)步驟,分析了該方法的計算性能優(yōu)勢,并對2種方法的等效性做了仿真分析。
設電磁場時諧因子為e-iωt,忽略后向傳播并作近軸條件下的窄角近似可得標準拋物方程 (standard parabolic equation,SPE)為
式中:u(x,z)——水平距離x、垂直高度z 處的場解,k——自由空間波數(shù),n——大氣折射率。
其適于求解遠距電波傳播問題的SSFT 解為[3]
式中:Δx——一次步進的水平距離變化,顯然式 (2)是一種步進迭代算法。F、F-1分別表示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反變換,變換的點數(shù) N 由 Nyquist 準則確定[4],如式(3)所示
式中:zmax和pmax——輸出高度和變換域最大值。
對于考慮地球曲率的修正折射指數(shù)M(x,z)有
將式 (4)代入式 (2)可得
式(5)中前后兩指數(shù)項分別表征了傳播媒質(zhì)的折射效應和障礙物繞射效應,不妨分別稱之為折射因子和繞射因子。這樣只要知道初始場、上下邊界條件就可以按照式(5)步進求解。初始場可以通過天線方向圖的傅里葉逆變換求得。如果傳播環(huán)境下邊界是光滑平面,還可將FFT 進一步簡化為正弦變換,若下邊界為粗糙水面或陸地,可將下表面視為阻抗邊界,采用DMFT 技術,但這2 種情況下,PE模型SSFT 解法的基本求解思路不變,在此不展開論述。
應用PE進行電波傳播計算時,上邊界必須滿足Sommerfeld輻射條件,即場在無窮遠處變?yōu)榱?,然而計算域不可能是無限大的,必須在需要求解區(qū)域的上方添加一個吸收層,層內(nèi)電波完全被吸收,避免截斷邊界上的發(fā)生強反射造成需求解區(qū)域場值的 “污染”,造成計算誤差[8]。常用吸收邊界條件有基于媒質(zhì)的和基于差分方程的兩類,前者通過添加一個損耗媒質(zhì)將向外傳播的電波吸收[9]。PE 的SSFT 算法中只能使用損耗媒質(zhì)法,在需求解區(qū)域上加吸收層,用窗函數(shù)對吸收層內(nèi)的場進行濾波,保持場在需求解區(qū)域內(nèi)保持不變,而在吸收層平滑衰減至0,即在最大高度處完全吸收。APM 中使用窗函數(shù)為 Cosine-tapered(Tukey)窗[2]
窗函數(shù)法相當于給折射指數(shù)添加了復數(shù)部分,使得吸收層中的傳播媒介成為損耗媒介[8]。如果能夠?qū)⒋昂瘮?shù)的濾波作用等效成折射指數(shù)的一個增量,從而,將濾波的步驟綜合到折射效應計算中去,可以減少計算步驟和計算量。下一節(jié)對這一思路進行理論推導。
立冬始降溫,天冷好養(yǎng)腎。按照中醫(yī)季節(jié)養(yǎng)生的理論,冬季對應五臟中的腎。立冬時心肺氣弱,腎氣強盛,飲食宜減辛苦,以養(yǎng)腎氣。在飲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之物,但也不宜進食燥熱之物,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不妨設初始場和第n步的解分別為u0(x,z)和un(x,z)。濾波過程可以并入到式 (6)中
相當于在每次步進之前,先進行濾波。因為窗函數(shù)的濾波區(qū)域?qū)嵸|(zhì)上只作用于吸收層,離散計算時,只對吸收層計算,而該部分并不作為計算結(jié)果輸出,因此濾波運算完全可以前移到上一次步進結(jié)束而不會對輸出計算結(jié)果造成任何影響,即
如果折射率剖面在水平上是不變的,即折射率n不隨水平距離x變化,那么只需要將窗函數(shù)w(z)和折射因子整合為一個因子即可,每當折射率剖面變化 (多折射率剖面)時,需要重新計算該因子。對于多折射率剖面的情況,APM 使用線性插值法求解各個步驟上的折射率剖面,則在每一步驟上該因子都需要重新計算,即濾波過程每次都需要執(zhí)行N/4 次乘法,對應于M 步PE,就要執(zhí)行NM/4乘法。
不妨令
則
這樣,由w(z)可求得ΔM ,必須要指出的是,ΔM 是虛數(shù),而M(x,z)是實數(shù),但由于式 (8)環(huán)境因子指數(shù)部分最終結(jié)果是復數(shù),因此在計算上從實數(shù)到復數(shù)的轉(zhuǎn)變沒有影響,令
這一變化相當于給修正折射指數(shù)一個小虛部增量,相當于添加了損耗媒質(zhì),使得電磁波在該吸收層中完全被吸收,故將這種處理方法稱為修正折射率虛部增量法,簡稱虛部增量法。
總結(jié)虛部增量法的實現(xiàn)步驟為:
步驟1 拋物方程模型及參數(shù)初始化,設定初始場、傅里葉變換的點數(shù)和下邊界條件;
步驟2 根據(jù)窗函數(shù)求得虛部增量;
步驟3 根據(jù)當前步進上的大氣修正折射指數(shù)及步驟2所得的虛部增量,求得等效大氣修正折射指數(shù);
步驟4 拋物方程步進求解和最高點場值置零;
步驟5 重復步驟3、步驟4,直至達到計算域距離終點。
基于虛部增量法的PE計算流程如圖1所示。
通過將窗函數(shù)等價為折射率指數(shù)的虛部增量,一次濾波過程只需要N/4次加法即可實現(xiàn),對應于M 步PE,需執(zhí)行NM/4次加法運算。將NM/4復數(shù)乘法用加法運算即可實現(xiàn),這一優(yōu)化在進行電波傳播實時求解,追求運算速度時計算量的節(jié)約達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對于插值獲得大量折射率剖面,如每一步進上的折射率剖面,則有M 個修正折射指數(shù)剖面,使用窗函數(shù)濾波法和虛部增量法的運算量 分 別 為NM2/4 次復數(shù)乘法和NM2/4 復數(shù)加法,2 種方法所需運算量的差別是可觀的,特別是長距離電波傳播時PE步數(shù)較多情況,對降低PE 模型進行電波傳播求解的計算量很有意義。
圖1 基于虛部增量法的PE計算流程
假設輻射源工作頻率為10GHz,天線類型為高斯型,歸一化輻射強度,天線仰角為0,天線高度10 m,輸出高度為100m,則由PE模型的參數(shù)設置原則,在需要求解區(qū)域上方添加高度為100/3 m 的吸收層,根據(jù)式 (3),垂直剖面上需要1024點FFT 運算。濾波窗函數(shù)為式 (4)所示Tukey窗,不妨設海面蒸發(fā)波導高度為14m,風速為5m/s,采用米勒布朗模型求解粗糙海面上的邊界阻抗,用DMFT 法求解PE模型[10]。由所述虛部增量法,可得修正折射率的虛部增量。修正折射率剖面M(x,z)是實數(shù),添加虛部增量后為M′(x,z)成為復數(shù)。實質(zhì)上,蒸發(fā)波導折射率剖面M(x,z)就是M′(x,z)的實部,因而,只繪出了M′(x,z),如圖2所示。
圖2 虛部增量修正折射率
采用窗函數(shù)法和虛部增量法兩種方法分別對折射因子進行處理,并與濾波前的復折射因子做比較如圖3、圖4所示。
圖3 復折射因子的實部
圖4 復折射因子的虛部
圖3、圖4表明,濾波前、窗函數(shù)濾波和虛部增量法3種情況下的復折射因子,在需要求解區(qū)域內(nèi)復折射因子是完全重合的,在需要求解區(qū)域上部添加的吸收層內(nèi),窗函數(shù)法和虛部增量法2種方法所得得到的復折射因子完全一致,均平滑衰減為0。
為了驗證應用虛部增量法進行PE模型的步進求解的效果,取10km 處場的垂直剖面如圖5所示。
圖5 傳播距離10km 處的場強幅度
如圖5 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垂直高度3/4 以上(對應于1024點FFT,就是768~1024 點區(qū)域)的吸收層內(nèi),電波波振面上場強幅度平滑衰減的趨勢明顯,并最終衰減為0,這是采用虛部增量法后,負折射因子在吸收層內(nèi)平滑衰減對電波的作用結(jié)果。必須要說明的是此處所謂 “平滑衰減”是指電波在原有信號幅度基礎上的平滑衰減,是信號包絡的平滑衰減。這表明虛部增量法可使場在吸收層內(nèi)平滑的衰減為0,從而滿足了Sommerfeld輻射條件。
因此,仿真表明虛部增量法能達到與窗函數(shù)法相同的吸收效果,并降低了計算量需求。
針對拋物方程模型的分步傅里葉變換法求解電波傳播時,上邊界吸收層窗函數(shù)濾波法在每一步進上都需要進行一次濾波的問題,提出了與窗函數(shù)法等效的修正折射率虛部增量法,理論推導了這兩種方法的等價關系,設計了計算流程,并對2種方法的等效性進行了仿真分析。通過將窗函數(shù)濾波等價為修正折射率的虛部增量,修正折射率虛部增量法節(jié)約了計算量,在多折射率剖面插值和長距離電波傳播計算的情況下,較有意義。雖然本文的方法是基于Cosine-tapered窗函數(shù)推導的,但同樣適用于其它類型窗函數(shù)情況。后續(xù)研究可以尋找更為高效的滿足邊界條件的窗函數(shù),并利用本文的等價關系,得到等價的折射指數(shù)虛部增量,應用于PE的步進求解。
[1]WANG Hongguang,ZHANG Rui,KANG Shifeng,et al.Overview on parabolic equation model research for atmospheric ducting propagation [J].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8,5 (1):11-15 (in Chinese).[王紅光,張蕊,康士峰,等.大氣波導傳播的拋物方程模型研究綜述 [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8,5 (1):11-15.]
[2]Sprague R A,Patterson W L,Barrios A E.Advanced propagation model(APM)version 2.1.04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CSCI)documents[R].Space and Naval Warfare Systems Command San Diego CA,2007.
[3]Sirkova I.Brief review on PE method application to propagation channel modeling in sea environment [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2012,2 (1):19-38.
[4]YAO Jingshun,YANG Shixing.A terrain parabolic equation model for propagation over the ocean [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09,24 (3):493-497 (in Chinese). [姚景順,楊世興.拋物方程模型在海上電波傳播中的應用 [J].電波科學學報,2009,24 (3):493-497.]
[5]LIU Aiguo,CHA Hao.Experiment stud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loss in oceanic evaporation duct[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08,23 (6):1119-1203 (in Chinese).[劉愛國,察豪.海上蒸發(fā)波導條件下電磁波傳播損耗實驗研究 [J].電波科學學報,2008,23 (6):1119-1203.]
[6]YANG Chao.Critical technologies of wave propagation in atmospheric duct and its inversion [D].Xi’an:Xidian University,2010 (in Chinese). [楊超.大氣波導中電磁波傳播及反演關鍵技術 [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7]LI Dexin,YANG Rijie,GUAN Wei,et al.Research on two-way parabolic equation modeling under irregular terrain environment[J].Journal of Astronautics,2012,33(2):235-240(in Chinese).[李德鑫,楊日杰,管巍,等.不規(guī)則地形條件下的雙向拋物方程模型研究[J].宇航學報,2012,33(2):235-240.]
[8]Apaydin G,Sevgi L.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and path loss predictions for surface wave propagation over sea paths including hilly island transitions[J].IEEE Trans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2010,58 (4):1302-1314.
[9]Anwar Z.Efficient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modeling wave propagation [D].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05:1-3.
[10]Dockery GD,Awadallah RS,F(xiàn)reund DE,et al.An overview of recent advances for the TEMPER radar propagation model[C]//Proceedings of IEEE Radar Conference,2007:89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