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樂府古辭《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讀

2015-01-07 18:38:41徐振貴
藝術(shù)百家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通假歌行戲曲藝術(shù)

徐振貴

摘要:《宋書·樂志》載錄的《公莫巾舞歌行》,是長期以來未能真正圓滿解讀的奇文,幾成“千古疑案”。筆者重新考索,認為此文乃女主人公乳母表演巾舞時歌唱的一首歌行體詩歌,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為嬰兒哺乳到母子分別的真摯深情。而并非歌舞劇或其雛型。之所以難以解讀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有少數(shù)通假字,而并非是因為文中聲、意混雜所致。

關(guān)鍵詞:戲曲藝術(shù);藝術(shù)作品;歌舞??;公莫巾舞;歌行;通假

中圖分類號:J80文獻標識碼:A

沈約《宋書》中,錄有《公莫巾舞歌行》①一文,只有308個字。但是,長期以來,語義不明,不知所云。意圖破譯者,不乏其人。而影響較大者,一是逯欽立先生《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一書中為《公莫巾舞歌行》所加按語,認為:“此曲當是西漢人形容寡婦之舞詩。其辭與后人詠陶嬰之黃鵠曲極相類似也?!雹诙菞罟K先生《西漢歌舞劇巾舞〈公莫舞〉的句讀和研究》,認為此篇主旨乃是母子離別之辭,兒子外出經(jīng)商,母子含淚作別?!八呀?jīng)有了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有了兩個‘人物(母與子),已具備早期歌舞劇(二人轉(zhuǎn),二人臺)的樣式。如從發(fā)展過程來看的話,那么,漢代《公姥舞》一類的歌舞劇,乃是我國戲曲的前身?!薄安浑y看出,巾舞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我國最早的一出有角色、有情節(jié)、有科白的歌舞劇。盡管劇情比較簡單,但它卻是我國戲劇的祖型。在中國戲曲發(fā)展史上,它具有重要的價值?!雹燮浜?,趙逵夫、姚小鷗、葉桂桐、張洪宏諸先生也有研究文章,④或者認為敘演兒子遠方戍守三年,是與公、姥告別,乃是歌舞劇的演出腳本;⑤或者認為詩寫妻子思念遠行丈夫,只是一般歌舞,而非歌舞之劇。⑥對于上述觀點,贊成者宣稱謎底已經(jīng)昭然,可謂填補學(xué)術(shù)空白,洵是功不可沒;⑦否定者則是質(zhì)疑駁難,意圖從新的角度加以破譯。⑧總之,對于《公莫巾舞歌行》,迄今為止,仍然分歧甚大,很難說有一個令人完全滿意的解讀。對此,筆者留意有年,有時亦覺豁然開朗,曾發(fā)表過研究心得⑨。但是進而細思,仍有迷惑。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進一步考證,乃成此文,敬祈方家雅正。

《公莫巾舞歌行》最早見于沈約編寫的《宋書》中,原文豎排,僅只17行。其中12行,每行18字;其中4行,每行19字;另有1行,16字,總共308字,即是: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何

為茂時為來嬰當思吾明月之上轉(zhuǎn)起吾何嬰

土來嬰轉(zhuǎn)去吾哺聲何為土轉(zhuǎn)南來嬰當去吾

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何

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吾平平門淫涕下吾何

嬰何來嬰涕下吾哺聲昔結(jié)吾馬客來嬰吾當

行吾度四周洛四海吾何嬰海何來嬰海何來

嬰四海吾哺聲熇西馬頭香來嬰吾洛道吾治

五丈度汲水吾噫邪哺誰當求兒母何意零邪

錢健步哺誰當吾求兒母何吾哺聲三針一發(fā)

交時還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遙來嬰弩心哺聲

復(fù)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吾來嬰頭巾

母何何吾復(fù)來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來嬰推

非母何吾復(fù)車輪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轉(zhuǎn)輪吾

來嬰轉(zhuǎn)母何吾使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使君

去時使來嬰去時母何吾思君去時意何零子以

邪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

對于此文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究竟是一部歌舞?。ɑ蚋栉鑴‰r型)還是一首詩歌?二是所寫內(nèi)容究竟是什么?是寡婦悲嘆、兒子經(jīng)商遠行、兒子外出打仗、妻子思念丈夫,還是寫母子久別重逢的復(fù)雜感情?

因為308個字的原文共17行豎排之后,又有一行豎排7個字,亦即“右公莫巾舞歌行”,萬萬不可忽視。按沈約《宋書》的編排體例,每篇總是先錄原文,然后說“右……”,指出題目是什么。那么,這7個字顯然是說:原文的題目是《公莫巾舞歌行》。由此題目,顯而易見兩點:一者舞名是“公莫巾舞”,二者歌詩為“歌行體”,應(yīng)該是有關(guān)“公莫巾舞”的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此詩最早見于沈約《宋書》。沈約(441-513年),歷仕宋、齊、梁三朝,于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春奉旨修撰《宋書》。于永明六年(488年)二月完成紀傳七十卷。沈約當即上奏朝廷,說“所撰諸志,須成續(xù)上”。⑩其所撰《宋書》,共一百卷,包括本紀十卷,列傳六十卷,志三十卷。志分為八,即律歷、禮、樂、天文、符瑞、五行、州郡、百官等八志。既言諸志“須成續(xù)上”,可見《宋書》的本紀十卷、列傳六十卷共計七十卷完成之后,其余八志三十卷,是在永明六年二月之后續(xù)成的。而根據(jù)八志中的避諱,例如對齊明帝蕭鸞、梁武帝之父蕭順之、梁武帝蕭衍,都有避諱?!翱梢姟端螘返淖詈蠖ǜ?,當在齊蕭鸞稱帝(494年)以后,甚至在梁武帝即位(502年)以后了?!鄙蚣s卒于梁武帝天監(jiān)十二年(513年),可知《宋書》中包括《樂》志在內(nèi)的“八志”,最晚是在502-513年期間完成的。在此之前,歌行體詩歌已經(jīng)產(chǎn)生,不管這種詩歌體例與柏梁體之間的關(guān)系是否緊密,是否有淵源關(guān)系,樂府歌行是已經(jīng)存在了,這已是學(xué)界的共識。今之所見諸多“樂府詩集”版本之內(nèi),都有“歌行體”詩歌。僅是沈約《宋書》之《樂》志中,就有“右五篇《鼙舞歌行》”,指《洪業(yè)篇》《天命篇》《景皇帝》《大晉篇》《明君篇》等五篇詩歌;“右二篇《鐸舞歌行》”,指《圣人制禮樂篇》《云門篇》等二篇歌詩;“右五篇《拂舞行》”,指《白鳩篇》《濟濟篇》《獨錄篇》《碣石篇》《淮南王篇》等五篇歌詩;“右杯盤舞歌行”,指《杯盤舞》歌詩;“右《公莫巾舞歌行》”,指《巾舞》歌詩。因此,說《公莫巾舞歌行》是一首“歌行體”詩歌,是有存在的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說,其時,歌行體詩歌,已是常見體例,此詩不是特例。而歌行體,乃是雜言體,從一字一句,到二字或者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一句,都是允許的,而以五字為主。據(jù)此分析此詩,古今學(xué)者曾使用過不少方法:諸如按著者背景推論、內(nèi)容考證、語音辨析包括探索是否夾雜方言、少數(shù)民族語言等等。但是,如此辦理,卻又遇到了麻煩,那就是有些字,好像安插不進詩歌之中,似乎與詩歌的內(nèi)容沒有關(guān)系。因而出現(xiàn)了諸多不同解讀,卻始終不免難以自圓其說。

其實,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到梁武帝時期,處于封建社會的廣大藝人中的大多數(shù)人識字水平不高。直到清代,這種狀況仍然存在。戲劇家李漁就曾說過:“有終日唱此曲,終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边@固然與口耳傳授的教學(xué)方式有關(guān),而究其實畢竟是與包括教師或?qū)а荩ü欧Q“教率”)在內(nèi)的藝人整體文化素質(zhì)不高有關(guān)。當他們記錄這首歌行體詩歌以備自用抑或教授弟子時,即使不懂得什么古代音韻究屬何紐,也可以以簡代繁、運用通假,或者貪圖省事,有意順手拈來音同、音近之字代替;或者無意卻干脆寫成了別字白字。因為《公莫巾舞歌行》是梁武帝天監(jiān)十二年之前寫作的,而其時已經(jīng)有了運用通假字的先例:

例一:甚矣,汝之不惠?。ā读凶印珕枴罚?/p>

例二: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ā妒酚洝ろ椨鸨炯o》)

例三:夫子病革矣,不可以變。(《禮記·檀弓上》)

例四:植其杖而蕓。(《論語·薇子》)

例一,“惠”通“慧”;例二,“蚤”通“早”;例三,“革”,古音同“亟”,是“亟”的通假字;例四,“蕓”通“耘”?!读凶印贰妒酚洝贰抖Y記》《論語》,都是梁武帝天監(jiān)十二年前就有的文獻,記錄《公莫巾舞歌行》者,也運用通假字,是有先例的。其實,即使其作者不懂通假,寫個同音的別字,也是容易的。我們今之研究,應(yīng)該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聯(lián)系語境文意,首先將這些通假或者別字找出來,予以還原。筆者細心揣摩原文之意,參考前賢時哲的研究成果,共校出以下10個字:

1.茂:即“卯”字。《晉書·樂志》:“二月卯,卯,茂也,陽氣升而孳茂?!薄豆砦韪栊小吩姟昂螢槊瘯r”,亦即“何為卯時”。卯,十二時辰之一,指清早五時至七時。意謂母親是在每天此時為嬰兒喂奶。因為此時嬰兒容易饑餓。

2.土:瀉也,與“吐”通?!稄V雅·釋言》:“土,瀉也?!薄妒枳C》:“春秋元命苞、土之為言吐也?!薄墩f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公莫巾舞歌行》中,“明月之上土”,即“明月之上吐”,指明月上來時給嬰兒喂奶。

3.門:即“捫”字。捫,捻也?!稌x書·苻堅戴記》:“捫虱而言,旁若無人?!薄夺屆め寣m室》:“門,捫也,在外為人所捫摸也?!薄豆砦韪栊小分校伴T淫涕下”即“捫淫涕下”,淫,濕也。意謂母親倚著房門,流著眼淚,手捻乳房,擠出乳汁。

4.度:即“渡”字。度,渡也,過也,與“渡”通?!稘h書·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薄赌鲜贰ず攴秱鳌罚骸伴L江天塹,隋軍豈能飛度!”

5.周:“州”的通假字。四周,即四州?!渡袝び碡暋贰秴问洗呵铩び惺加[》《周禮·職方》《爾雅·釋地》等古籍都記載我國古代分為九州,但具體所指不盡相同。其后,將徐州、兗州、青州、冀州合稱為“四州”。沈約《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監(jiān)徐兗青冀四州諸軍事”。《公莫巾舞歌行》中,“度四周”,即“渡四州”,極言詩中之乳母,為嬰兒哺乳,走遍各地。

6.洛:“羅”的假借字。羅,廣布也?!妒酚洝の宓奂o》:“旁羅日月星辰?!薄豆砦韪栊小分小奥逅暮!?,即“羅四?!保瑯O言詩中之母,為嬰兒哺乳,走遍各地。

7.香:“想”的假借字?!豆砦韪栊小分小盁牢黢R頭香來嬰”即“熇西馬頭想來嬰”。

8.錢:“騫”的假借字。騫,虧也?!都崱罚骸膀q,一曰虧也?!对姟ば⊙拧ぬ毂!罚翰或q不崩?!薄秱鳌吩唬骸膀q,虧也?!?/p>

9.健步:即“蹇步”。舉步難也。《文選·謝瞻張子房詩》:“四遠雖平直,蹇步虧無良。”《公莫巾舞歌行》中“錢健步”即“騫蹇步”,指母親年邁體衰,步履蹣跚。

10.交:即“咬”字。咬,《釋文》:“咬,于交切,或音狡?!眿雰撼阅虝r,往往在一時吸不出乳汁時,便會咬母親的乳房。故《公莫巾舞歌行》中說:“一發(fā)咬時還弩心”,意謂嬰兒咬母親乳房時,就像發(fā)出一只利箭射向母親心窩,疼痛難忍。

將上述10個字校訂之后,原文則如下: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何為卯時為來嬰當思吾明月之上轉(zhuǎn)起吾何嬰吐來嬰轉(zhuǎn)去吾哺聲何為吐轉(zhuǎn)南來嬰當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和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吾平平捫淫涕下吾何嬰何來嬰涕下吾哺聲西結(jié)吾馬客來嬰吾當行吾渡四州羅四海吾何嬰海何來嬰海何來嬰四海吾哺聲熇西馬頭想來嬰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誰當求兒母何意零邪騫蹇步哺誰當吾求兒母何吾哺聲三針一發(fā)咬時還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遙來嬰弩心哺聲復(fù)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吾來嬰頭巾母何何吾復(fù)來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來嬰推非母何吾復(fù)車輪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轉(zhuǎn)輪吾來嬰轉(zhuǎn)母何吾使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時使來嬰去時母何吾思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

沈約當年編寫《宋書》而記錄此詩時,當然還沒有標點符號。如果我們將校訂之后的上述308個字,根據(jù)語境文義,根據(jù)歌行體例的語句常見字數(shù),加以句逗,那么,上文則會成為以下歌行詩: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何為卯時?為來嬰,當思吾。明月之上轉(zhuǎn)起,吾何嬰?吐來嬰轉(zhuǎn)去,吾哺聲,何為吐?轉(zhuǎn)南來,嬰當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和。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吾平平。捫淫涕下,吾何嬰?何來嬰?涕下吾。哺聲西,結(jié)吾馬,客來嬰,吾當行。吾渡四州,羅四海,吾何嬰?海何來嬰?海何來嬰?四海吾哺聲,熇西馬頭想來嬰。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誰當求兒,母何意零邪!騫蹇步哺誰?當吾求兒母。何吾哺,聲三針,一發(fā)咬時還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遙來嬰弩心。哺聲復(fù),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吾來嬰。頭巾母何何,吾復(fù)來,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來嬰,推非母何吾復(fù)車,輪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轉(zhuǎn)輪吾來嬰,轉(zhuǎn)母何!吾使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時使來嬰,去時母何!吾思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

如果單從數(shù)學(xué)的邏輯上看,上述308個字,可以有數(shù)百個不同的斷句形式。筆者是根據(jù)全文的語境文義以及歌行體體例的語句常見字數(shù)分成78句的。那么,讀者諸君或許還要疑問:你將校訂之后的這308個字,斷成了78句,每句都符合當時的語法結(jié)構(gòu)呢還是隨意湊成的呢?檢驗對否,有一個極為簡單但又頗為繁瑣的辦法:因為筆者將此歌行體詩產(chǎn)生的時間的下限定在沈約去世的天監(jiān)十二年(這也是論者公認的),只要將這78句的每句都能從當時的歌詩中(亦即天鑒十二年之前),找出類似結(jié)構(gòu)的例句,就能證明如此斷句,符合當時的語法結(jié)構(gòu)而非任意湊句。理由很簡單:任何作者的詩歌或其他體例的作品,無論其創(chuàng)造性怎樣豐富多彩,其遣詞造句怎樣的別出心裁,其語法結(jié)構(gòu)怎樣富有個性,但是,其文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從總體上或說絕大部分都要符合當時通用、常見的語法結(jié)構(gòu)、語法規(guī)范、語法習(xí)慣,否則便難以使當時的讀者讀懂弄明。而且,語法結(jié)構(gòu)的形成,乃是長期積累、約定俗成、長期演變的結(jié)果,其穩(wěn)定性特點較之偶然性、突變性特點更為明顯。沈約去世的天鑒十二年之前,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歌,現(xiàn)存數(shù)量眾多,其語法結(jié)構(gòu)也有多種類型?!豆砦韪栊小返?8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可以分成多種類型,而這些不同類型,都可以在當時已有詩歌中找到同類語法結(jié)構(gòu)的例證:

其一,三字句。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共有三字句41句,其語法結(jié)構(gòu)可分為五類。

第一類,主謂結(jié)構(gòu),如“吾不見”、“吾哺聲”、“吾哺聲”、“吾何嬰”、“吾何嬰”、“吾何嬰”、“何為吐”、“何為哺”、“嬰當去”、“吾城上”、“聲汝和”、“吾亦老”、“吾平平”、“客來嬰”、“吾當行”、“吾以邪”、“哺聲西”、“哺聲復(fù)”、“聲三針”、“吾復(fù)來”、“子以邪”、“意何零”、“意何零”、“子以邪”、“轉(zhuǎn)母何”、“意何零”、“意弩心”等28句,都是“主謂結(jié)構(gòu)”的三字句。而天鑒十二年之前的詩歌中,已有這類語法結(jié)構(gòu)的例句,如:“九重開”(《漢郊祀歌·練時日》);“天門開”(〈漢郊祀歌·天門》);“公西歸”(何承天《思悲公篇》);“木紀謝,火運昌”(梁高祖《木紀謝》),“雀勞利”,“短觜饑”(《梁鼓角橫吹曲·雀勞利歌辭》)等句,都是主謂結(jié)構(gòu)的三字句。

第二類,謂主結(jié)構(gòu),亦即“主謂結(jié)構(gòu)”的倒置。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4句:“下來吾”、“何來嬰”、“何來嬰”、“涕下吾”,意同“吾下來”,“嬰何來”,“吾涕下”。而天鑒十二年之前的詩歌中,也有這類語法結(jié)構(gòu)的例句:《晉鼓吹曲·順天道》:“解圍三面,殺不殄群。偃旌麾,班六軍。”后兩句亦即“旌麾偃,六軍班”,意謂取得戰(zhàn)爭勝利之后,偃旗息鼓,六軍班師凱旋。《隔谷歌》:“兄在城中弟在外,弓無弦,箭無栝。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后二句,亦即“來救我,來救我”。也是倒置句。

第三類,時間狀語。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吾不見,公莫時”,是指“我看不到公莫的時候”,乃表示時間的狀語,如同魏武帝《對酒》:“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薄肮獣r”、“太平時”,都是時間狀語。

第四類,動賓結(jié)構(gòu)。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6句是動賓結(jié)構(gòu):“為來嬰”、“當思吾”、“結(jié)吾馬”、“羅四?!薄ⅰ跋囝^巾”、“相來嬰”。這種語法結(jié)構(gòu),在天鑒十二年之前的詩歌中,例句不勝枚數(shù):《漢郊祀歌·練時日》:“結(jié)玄云,駕飛龍”;《平陵東》古辭:“劫義公,在高堂下”;魏武帝《陌上桑》:“駕虹霓,離室宅”;魏文帝同題詩:“棄故鄉(xiāng),離室宅”,上述詩句中的三字句,都是動賓結(jié)構(gòu)。

第五類,狀謂結(jié)構(gòu)。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兩句是狀謂結(jié)構(gòu):“轉(zhuǎn)南來”“相哺推”。這在天鑒十二年之前的詩歌中,也有例句:曹植《平陵東》:“與仙期”;魏文帝《陌上?!罚骸傍Q相索”。

可見,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的41句三字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都是古已有之的。

其二,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何為卯時”、“羊下食草”、“食草吾哺”、“三年針縮”、“捫淫涕下”、“吾渡四州”、“海河來嬰”、“海河來嬰”、“相哺頭巾”、“相吾來嬰”、“去時母何”等11句,都是四字句,其語法結(jié)構(gòu)不盡相同,而在天鑒十二年之前,詩歌中已有與之相同語法結(jié)構(gòu)的例句。

其他,如筆者斷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還有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依著同樣的方法,我們?nèi)匀豢梢栽谔扈b十二年之前的現(xiàn)存詩歌中,找到相同類型的語句例證,都能證明筆者的斷句是存有先例而非隨意湊句的。

進而,再從斷句之后歌行體詩歌的內(nèi)容上考察,是否語義連貫、明確。因為任何一個神經(jīng)正常的作者,無論是所寫詩歌是現(xiàn)實的抑或想象的甚至是夢囈,都會有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內(nèi)在邏輯,不可能前后軒桎。且看筆者所斷這首詩。全文78句,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是前13句,敘述母親清晨即起,為嬰兒哺乳。全詩女主人公即乳母,亦即詩中“吾”。她因生活困苦,只得舍棄親生嬰兒公莫,四處漂泊,為他人嬰兒哺乳。自然會想念親生嬰兒,因而詩一開始,便沉痛訴說:“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意謂:我看不見嬰兒公莫的時候,我徒喚奈何,我的嬰兒在哪里???直到公莫到來時見到母親,才能聽到我的哺乳之聲。”姥,即母?!昂螢槊畷r?為來嬰,當思吾?!睘槭裁辞宄恳嗉础懊畷r”就要發(fā)出哺聲?因為此時嬰兒餓了,最思念我哺乳。其實,“明月之上轉(zhuǎn)起”,明月升高時,我就起床了,可是,“吾何嬰?”那時,我的嬰兒在哪里???“吐來嬰轉(zhuǎn)去,吾哺聲,何為吐?”吐,吐乳。為何嬰兒吐乳?因為嬰兒已經(jīng)吃飽,故而吐奶。然而,作為親生母親,還想繼續(xù)喂奶,故而問道:嬌兒啊,為什么你吐了奶要走?。侩y道你聽不出這是我給你喂奶的聲音嗎?你為什么要吐奶???其戀戀不舍、難分難離的痛苦心情,已呼之欲出。

第二段,自“轉(zhuǎn)南來”,至“涕下吾”,共16句:“轉(zhuǎn)南來,嬰當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和,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吾平平。捫淫涕下,吾何嬰?何來嬰?涕下吾?!贝硕文赣H進而具體訴說自己城上城下、往來輾轉(zhuǎn)為嬰兒哺乳。雖然我也像羊兒一樣,能從城墻上下來,羊兒吃草,我在哺乳,吃草聲與哺乳聲相互應(yīng)和;但是,羊兒自由自在,可以給自己的羊羔兒喂奶,而我呢?“三年針縮”,為人奴仆。“針縮”,《十六國春秋》《說郛》《太平御覽》《同姓名錄》《天中記》《御定淵鑒類函》等書都曾記載,“前涼張存,敦煌人,善用針。有奴,好逃亡。存宿行針,縮奴腳,不得動。欲別使,更以針解之。”用此典故,意在說明自己身為乳母,為人奴仆,沒有自由,即使心想為親生嬰兒哺乳,“何來嬰?”到哪里去尋找親生嬌兒?而且三年身為乳母充當奴仆的操勞,使其衰老,所以,當手捻乳房,生生擠奶時,悲痛呼喊“吾何嬰?何來嬰?”亦即“我的嬌兒在哪里?我的嬌兒何時來?”自然“涕下吾”,我的淚水潸然而下。

第三段,自“哺聲西”至“遙來嬰弩心”,共24句,是乳母悲訴自己在走遍四洲四海為他人嬰兒哺乳的艱辛里程中,苦苦思念親生嬌兒的心酸悲慟。“哺聲西,結(jié)吾馬,客來嬰,吾當行。吾渡四洲,羅四海,吾何嬰?”雖然是西行哺乳,歷經(jīng)四洲四海,跋涉千山萬水,到處都有自己的哺乳之聲,但她念念難忘的仍然是“吾何嬰”“海何來嬰?海何來嬰?”意謂:我的嬌兒何時來???”“四海之內(nèi)哪里有我的嬌兒?四海之內(nèi)哪里有我的嬌兒?”“海何來嬰”一句,反復(fù)兩次,一詠再嘆,親情難抑,思兒之渴,宛然可聞,感人猶深。(而宋人郭茂倩編輯《樂府詩集》收錄《巾舞歌詩》,固然功不可沒,卻恰恰較之沈約《宋書》中《公莫巾舞歌行》少了“海何來嬰”四字,不免令人遺憾?。┒?,這種思子之苦,是在為人哺乳的艱辛之中體現(xiàn)的?!拔崧宓牢嶂危逭啥杉乘?。”她要親自治理道路,親自汲水飲用,一苦也;“騫蹇步哺誰?當吾求兒母”,她要拖著疲憊不堪的步伐,乞求他人之母,允許為之嬰兒哺乳,二苦也;“何吾哺,聲三針,一發(fā)咬時還弩心!”為什么嬰兒吸奶一次,自己就像是被扎了三針?因為年已老的母親乳汁不多,嬰兒一時吸不出來,就要咬其乳頭,仿佛被弩箭射向心臟,三苦也。所以,乳母自然是“吾以邪”“意何零”,以邪,即“曀咽”,曀咽啜泣,情意凄零。

第四段,自“哺聲復(fù)”至最后一句“母何何吾吾”,共25句,是母親訴說與親生嬌兒久別重逢卻又無奈離別的痛苦心情?!安嘎晱?fù),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吾來嬰。”相,就是仔細端詳。如同“相親”之“相”。頭巾,就是頭上所戴之巾,男女都可戴之。它無論長短,都可作為舞之道具。而且,全詩是以哺乳作為紅線,母親為兒哺乳,亦常以巾拭嘴。故而此處“頭巾”是與“哺乳”相連。在“哺聲”五句之中,三用“相”,兩用“頭巾”二字,正是母子相會悲切之情漸近高潮之時,亦是“巾舞”主旋律畫龍點睛之筆,所以,回環(huán)重復(fù),一詠三唱。按說,母子久別重逢,自是激動非常、興奮不已,讀者也會盼望即刻出現(xiàn)子投母懷、熱淚縱橫的場景,然而,詩卻頓生波瀾:先是母子相互端詳,似乎遲疑猶豫,熱中有冷,令人凄涼,此一層也;母親是:“母何何,吾復(fù)來,推拍意何零!”母親怎么辦呢?安慰嬌兒說:“我還會回來的!”輕輕地拍撫著嬌兒,情意凄零,此二層也?!跋嗖竿?,相來嬰,推非母何吾復(fù)車,輪意何零子以邪?!蹦赣H繼續(xù)為嬌兒哺乳,然后推開仔細端詳;嬌兒呢?卻認為并非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只好乘車離別,聽到那凄涼的車輪轉(zhuǎn)動,嬌兒也曀咽啜泣了,母子連心,心酸難禁,此三層也?!跋嗖皋D(zhuǎn)輪吾來嬰,轉(zhuǎn)母何!”哺過乳了,車輪轉(zhuǎn)了,嬌兒要走了,車輪轉(zhuǎn)去的母親又將奈何!依依眷戀中飽含無奈,此四層也?!拔崾咕r,意何零,子以邪?!蹦赣H意零,嬌兒啜泣,難分難舍,雙雙悲戚,此五層也。“使君去,時使來,嬰去時母何!”無可奈何地痛苦絕別之際,暗含著“使其按時歸來重會”的期盼,此六層也?!拔崴季r,意何零,子以邪!”再次突出最為痛苦的別離之時,此七層也?!八季r思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何何,搪塞之語。意謂無話可說。據(jù)《圖繪寶鑒》載:“何尊師,不知何許人也。人問其氏族、年壽,但云何何;問其鄉(xiāng)里,亦曰何何。時人因稱其為何尊師。吾吾,不敢自親之貌?!薄秶Z·晉語二》:“暇豫之吾吾,不如烏烏。”母親去時思念的是嬌兒何時再來,然而嬌兒別時,焉能想到母親今后將會怎樣的無言訴說、不敢自親的尷尬困窘呢!進而抒發(fā)母親依戀不舍繾惓纏綿之意,飽含相見時難別亦難、再若相見更難堪的痛苦之情。此八層也。母之感情復(fù)雜細膩,卻又層次分明。雖然彼此身影漸遠漸斷,但那母子深情,卻是刻骨銘心,不絕如縷。至此,詩雖戛然而止,卻是收到了景盡意不盡的藝術(shù)效果。足見,這確實是一首好詩。

梁蕭子顯《南齊書》卷十一《志》第三《樂》曰:“公莫辭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思君去時吾何零子以耶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那何去吾 ”,認為“右一曲,晉《公莫舞歌》二十章,章無定句,前是第一解,后是第十九、二十解,雜有三句,并不可曉解。建武初,明帝奏樂至此曲,言是似永明樂,流涕憶世祖云?!逼鋵崳捵语@并沒有對《公莫舞歌》真正“曉解”,既然說是二十章,所錄卻僅只十句;說是“章無定句”,他卻明明分成了十句;說是“前是第一解”,到底指十句中的哪一句?是否是第一句?說是“后是第十九、二十解”,是否是十句中的最后兩句?說是“雜有三句,并不可曉解”,到底是哪三句?似乎蕭子顯也沒有真正破譯全文。倘若按著筆者校訂后并且加以句讀的原文308個字來分章或曰分解,則應(yīng)該是如下文: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第一解)

何為卯時?為來嬰,當思吾。明月之上轉(zhuǎn)起,吾何嬰?(第二解)

吐來嬰轉(zhuǎn)去,吾哺聲,何為吐?(第三解)

轉(zhuǎn)南來,嬰當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第四解)

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和,三年針縮,何來嬰?(第五解)

吾亦老,吾平平。捫淫涕下,吾何嬰?何來嬰?(第六解)

涕下吾,哺聲西,結(jié)吾馬,客來嬰,吾當行。(第七解)

吾渡四洲,羅四海,吾何嬰?海何來嬰?海何來嬰?(第八解)

四海吾哺聲,熇西馬頭想來嬰。(第九解)

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誰當求兒,母何意零邪?。ǖ谑猓?/p>

騫蹇步哺誰?當吾求兒母。(第十一解)

何吾哺,聲三針,一發(fā)咬時還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遙來嬰弩心。(第十二解)

哺聲復(fù),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吾來嬰?。ǖ谑猓?/p>

頭巾母何何,吾復(fù)來,推拍意何零?。ǖ谑慕猓?/p>

相哺推,相來嬰,推非母何吾復(fù)車,輪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五解)

相哺轉(zhuǎn)輪吾來嬰,轉(zhuǎn)母何?。ǖ谑猓?/p>

吾使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七解)

使君去時使來嬰,去時母何?。ǖ谑私猓?/p>

吾思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九解)

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第二十解)

如此分為二十解或二十章,較之蕭子顯所分,是否更為符合原文之義呢?

如此以來,不就是一首有關(guān)母子相別相會的歌行體詩歌了嗎?此詩之主旨大抵也不過是抒發(fā)作者思念母親的哺育之情。唯是如此,《南齊書·樂志》才會有“建武初,明帝奏樂至此曲,言是似永明樂,流涕憶世祖云”之類記載。但是,至深莫過母愛。母愛集中于哺乳?!安浮笔侨娫娧邸>o扣“哺”字,一詠三嘆,執(zhí)著纏綿,情深意長,感人淚下。而遣詞用字,樸實無華,似乎亦無十分費解之處。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即使是文人詩,不是大都如此的嗎?早年,楊公驥先生曾經(jīng)從原文中析出過一首《巾舞歌辭》,不妨抄錄于下:

吾不見公姥公姥

何為茂

當思明日之土

去何為?

士當去。

城上羊,下食草下食草

汝何三年針縮吾亦老

吾涕下涕下

昔結(jié)馬

客當行

度四州略四海海

海四海

熇西馬頭香

洛道五丈度汲水

誰當求兒?

母何意零!

誰當求兒?

母何

意何零

意意何

何母:

意何零

意何零子:

母:

使君去時意何零子:

使君去時,使去時母

思君去時意何零子:

思君去時,

思君去時母

總共38句,但是其中至少卻有“何為茂”、“士當去”、“昔結(jié)馬”、“熇西馬頭香”、“何母:”、“使君去時意何零子”、“思君去時意何零子”等句,究竟是什么意思?馬頭為什么是香的?為什么突然冒出來個“何母:”“母:”?析其意者自己能說清嗎?這樣的歌辭,聽者能聽明白嗎?古詩能歌,歌即是詩,歌行詩,既是可以案頭閱讀的文學(xué)作品,同時更主要是供聽者聆聽的樂歌。倘若如上那樣的《巾舞歌辭》,古之聽者能以聽明白嗎?

當1985年楊公驥先生將原作修改增訂后,析出的《巾舞歌辭》是:

一吾不見公莫(姥),時吾何嬰

公來嬰姥時吾哺聲何為茂?時為來嬰,

當思吾明日之土,轉(zhuǎn)起吾何嬰土來嬰轉(zhuǎn)。

二去吾哺聲何為?士轉(zhuǎn)南來嬰當去吾!

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下來吾(嬰)食草吾哺聲,

汝何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

吾平平門淫(頻頻捫涕)涕下吾何嬰,何來嬰涕下吾哺聲。

三…………

《古今樂錄》曾說:“巾舞古有歌詞,訛異不可解?!蔽覀冏x了楊先生復(fù)原的這首歌詞,有些詞句不是同樣“訛異不可解”嗎?

至于《公莫巾舞歌行》,是否是代言體,是否是漢代已有戲劇雛型的鐵證,是否因此而要改寫我國戲曲之史,原文的價值究竟何在?諸如此類,均須在弄清其基本含義究竟指的是什么之后,才能回答。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其實,這就是一首歌行體詩歌,盡管有情節(jié)、人物,但是演唱的不是戲劇,而是唱的詩歌。似乎沒法以此來證明漢代或者魏晉南北朝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戲劇或其雛型?!对娊?jīng)》《楚辭》中某些篇章,都有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但將其視為戲劇或者戲曲雛型,都是有些牽強的。(責(zé)任編輯:陳娟娟)

①《公莫巾舞歌行》,見梁沈約撰《宋書》卷二十二《志》第十二《樂志》四,中華書局出版,1974年10月第1版,第635頁。在《南齊書》《樂府詩集》等書中也有收錄,只是文字多少,與《宋書》稍有不同,亦稱《巾舞詩》。[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卷十一《志》第三《樂》中所錄《公莫舞辭》只有40個字:“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思君去時吾何零子以耶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那何去吾”?!赌淆R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94頁。[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所錄《巾舞歌行》為304個字,較之《宋書》少“海何來嬰”四字。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87頁。

②逯欽立輯?!断惹貪h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78頁。

③楊公驥《西漢歌舞劇巾舞〈公莫舞〉的句讀和研究》,《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1輯。

④趙逵夫《我國最早的歌舞劇〈公莫舞〉演出腳本研究》,《中華文史論叢》,1989年第1輯。姚小鷗《我國最早的歌舞劇〈公莫舞〉演出腳本研究商榷》,《東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99年第3期。張洪宏《〈公莫舞〉研究述評》,《文學(xué)遺產(chǎn)》,1990年第4期。葉桂桐《漢〈巾舞歌詩〉試解》,《文史》第39輯,中華書局,1994年版。

⑤趙逵夫《我國最早的歌舞劇〈公莫舞〉演出腳本研究》:“由歌辭可以看出,《公莫舞》全篇反映出公、姥、兒三個人物,大體內(nèi)容是說兒要到遠方去戍守三年,公(父)、姥(母)悲傷不忍分離。數(shù)年后兒子回來,母子相見,悲痛萬分?!眳⒁姟豆诺湮墨I論叢》,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129頁。

⑥葉桂桐《漢〈巾舞歌詩〉試解》:“我的結(jié)論是《公莫舞》(《巾舞歌詩》)是一般歌舞,不是歌舞劇,不是歌舞劇之演出腳本。以此推論中國戲劇腳本產(chǎn)生時間比以往的結(jié)論提前了一千多年,恐不妥?!眳⒁姟段氖贰返?9輯,中華書局,1994年版。

⑦張洪宏《〈公莫舞〉研究述評》:“綜上所述,到目前為止,我國古典文學(xué)界對于巾舞歌辭《公莫舞》的研究,不僅已經(jīng)取得了揭示‘廬山真面目的成果,而且還向戲劇史研究界發(fā)出了‘沖擊波,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認為我國戲曲之真正開始在元代,后來,有學(xué)者在《永樂大典》中發(fā)現(xiàn)了《張協(xié)狀元》等三個劇本之后,遂將中國真正戲劇的開始提到了南宋時代。至于對戲劇史著述說到巾舞《公莫舞》,則充其量是根據(jù)《晉書·樂志》‘項伯之遺式說,推斷其中有故事表演,將它以‘中國的戲劇胚胎目之(如周貽白《中國戲劇史》)?,F(xiàn)在,《公莫舞》的真正面貌及其性質(zhì)得到恢復(fù)和論證,使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戲劇腳本及對戲劇的產(chǎn)生時間均提前了一千多年,這將促使我們對北宋以前的戲劇作新的認識、估價,進行新的探討”?!段膶W(xué)遺產(chǎn)》,1990年第4期。

⑧最近幾年,在陸續(xù)發(fā)表的研究《巾舞歌詩》的文章中,崔煉農(nóng)《關(guān)于樂府古辭〈巾舞歌詩〉》就是想通過發(fā)現(xiàn)所謂“奇數(shù)解”和“偶數(shù)解”的“規(guī)律”,來駁斥“巾舞歌詩為劇本腳本”說。見《中華藝術(shù)論叢》第三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頁。

⑨《齊魯學(xué)刊》,《人大復(fù)印資料》,2005年第5期,第81-85頁。

⑩蕭子顯《南齊書》卷十一《志》第三《樂》,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94頁。

劉躍進《古今樂錄輯存》,《玉臺新詠研究》,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46頁。

李漁《閑情偶寄》卷之五《演習(xí)部·授曲第一·解明曲意》,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第98頁。

楊公驥《漢巾舞歌辭句讀及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1950 年版。

猜你喜歡
通假歌行戲曲藝術(shù)
怎樣識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類的可行性及方法
怎樣識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長歌行
黃河之聲(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4
長歌行
北方音樂(2020年7期)2020-06-01 07:26:13
東瀛長歌行
作品(2020年1期)2020-02-10 04:11:38
衛(wèi)伯考(下)
雪域高原長歌行
北方音樂(2019年10期)2019-07-10 19:13:36
淺析瓊劇藝術(shù)的發(fā)展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5:40:07
戲曲藝術(shù)生存之我見
戲劇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0:21:38
错那县| 冷水江市| 乌拉特中旗| 思茅市| 永仁县| 新昌县| 周至县| 寿光市| 乌苏市| 汕尾市| 镶黄旗| 夹江县| 太保市| 宝清县| 上高县| 茂名市| 萨嘎县| 包头市| 定远县| 嘉祥县| 南平市| 东台市| 龙南县| 靖江市| 铜山县| 清河县| 镇康县| 东明县| 汾西县| 吉木萨尔县| 高邑县| 和平县| 朔州市| 城口县| 肥城市| 金沙县| 岳普湖县| 尚志市| 西乌珠穆沁旗| 项城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