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以韓愈、柳宗元和白居易三人為代表的中唐文人,非常重視法律的作用。在“一準乎禮”的社會背景下,對法律的起源和作用、刑事審判的實體和程序、法律中的民本因素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雖然得到的結論各異,法律思想也屢屢發(fā)生碰撞,但這種爭論對緩和社會矛盾,延續(xù)唐王朝的統(tǒng)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帶動了唐律的持續(xù)發(fā)展。特別是在柳宗元和白居易的法律思想中,一些樸素的唯物觀和民主觀對后世法律思想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法律思想史上應占有一席之地。
關鍵詞:中唐;文人;法律思想
中圖分類號:DF082(2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108-02
唐代法律的發(fā)展使之成為中華法系的杰出代表。唐代首次在成文法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禮教與法律的關系,并將此作為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基本準則[1]。如《唐律疏議》首篇《名例律》,明確了“禮”是確定法律一般原則、罪名及刑罰尺度的主要依據(jù)。其類似總則的地位,對其他十一律的內容起到了指導和制約作用?!奥墒琛币餐ㄟ^法律解釋的方式,將封建社會“倫理綱常治世”的思想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這一時期的法律不僅繼承發(fā)展了“禮法并用”的法律思想,而且社會各階層都為了找到一個能使禮和法進行最優(yōu)化組合的思想平臺,一直在努力探索,文人團體尤為明顯。
文史學家通常根據(jù)當時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將唐代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將公元756—824年,即唐肅宗至德元年至唐穆宗長慶四年這一歷史階段稱為中唐。本文在采用這種分段法的基礎上,對這一時期文人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思想進行觀察。筆者認為,這一時期面對“安史之亂”后國家形勢的重大改變,以韓愈、柳宗元和白居易為代表的中唐文人,在對已成體系的唐律進行觀察的基礎上,針對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加劇的現(xiàn)實情況,為挽救唐王朝的衰敗之勢,提出“匡救時艱、改革弊政”的主張。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更加務實的社會管理態(tài)度,去認識和思考法律的本質和前途,禮與法的關系以及法律在構建正常的管理關系過程中,度的把握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各自觀點鮮明的法律思想。
一、關于法律的起源
在法律起源問題上,韓愈認為是順應天意,由“圣人制刑”?!盀橹?,以除其強梗?!盵HT6](《韓昌犁文集·原道》)[HT5”]道統(tǒng)論作為韓愈的法律思想的指導,明確了法律是“道”的體現(xiàn),源于圣人的意識和行為。堯、舜、禹類的思想深遠、道德高尚、善良淳樸的圣人,能夠為民之師,授民以道。他們順應天意,制定出了“禮樂刑政”,使人民免于紛爭,社會秩序有了保證。為了增強法律的威懾力,韓愈繼承和發(fā)展了商代以來的神權法的思想,宣揚“天刑”說,給法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這種唯心的、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儒家學者比較狹隘的歷史觀。
而柳宗元則認為,法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現(xiàn)象。通過《時令論》和《斷刑論》批判了“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等強行將自然現(xiàn)象和司法行為畫等號的“以時行刑”的謬論。他認為,法律是在一定條件的推動下,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而出現(xiàn)的?!胺蚣傥镎弑貭?,爭而不已,必將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其智而明者,所伏必眾;告之所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長刑政焉……”[HT6](《柳河東集·封建論》)[HT5”]柳宗元認為,法律的出現(xiàn)并不是天意,而是基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要——“勢”而產生的。盡管他這種認為法律是理斷曲直需要的法律起源論,其認知角度是一種道德史觀,其闡述并不科學,但這種客觀的社會論思想正面撞擊了自夏以來的“君權神授”的神權論,以及“圣人制刑”的英雄論思想,無疑是很大的進步。
白居易則沒有更多地去糾結和思考法律產生的原因或環(huán)境,將觀察重點更多地放在了法律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上,這與他就現(xiàn)實而創(chuàng)作的文學思想相若。但從他的“人之性情者,君之土田也。其荒也。則雄之薙之以刑……”表述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對法律產生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法律因統(tǒng)治需要而產生,是使人尊禮,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途徑。當然他不可能認識到法律產生的階級前提,只是認為其是維護皇權的必然手段。
三人的法律起源觀點,代表了當時三種法律認知體系,雖然柳宗元和白居易都認識到了法律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但均未超脫歷史觀念的束縛,沒有意識到法律與國家、階級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只是更多地從社會規(guī)范需求方面來解釋法律的產生,比較片面。
二、關于法律和禮之間的關系
法和禮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中唐文人爭論的重點,也是三人法律思想的核心部分。
韓愈以儒家“道統(tǒng)論”的代表人物,完全繼承了儒家“德禮為先,輔以政刑”的主張。他雖然重視刑罰的作用,但認為只有在德禮教化失去作用時方使用刑罰。當法律和傳統(tǒng)禮義發(fā)生沖突時,韓愈認為禮的思想應超越法律思想而存在。例如韓愈《復仇狀》中關于梁悅復仇案的基本觀點為,禮與法作為“王教之端”,是王政的兩個方面,就復仇行為而言是合乎“禮”的行為的,執(zhí)行法律往往有損社會孝義信仰,不執(zhí)行又會妨礙社會秩序,并且這類案件“復仇之名雖同,而其事各異”,凡遇復仇案件,應兼顧禮法,不依照常規(guī)司法程序,而應將情況呈尚書省集體討論處理方法。這種看似兼顧了“禮”、法的處理方式,其實是超越法律程序,另立一種處理方法。這種追求兼顧的觀點如果付諸現(xiàn)實,將直接破壞法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喪失尊嚴的法律也必將會成為“禮”的附庸,從而降低了法的作用,并沒有達到兼顧二者的目的。
而柳宗元認為:“禮之大本,以防亂也,……刑之大本,亦以防亂也,……其本則合,其用則異?!盵HT6](《柳宗元集·駁復仇議》)[HT5”]雖然柳宗元諳熟于禮學,也肯定禮的核心作用,但其思想并不拘泥于儒經,不局限于“禮”。此外,他強調在定罪量刑方面要以事實為根據(jù),“窮理以定賞罰,本情以正褒貶。”既要合法,又要合乎情理[2]。
白居易在《策林》中指出:“刑者,禮之本;禮者,道之根。知其門,守其根,則王化成矣。”可以看出,白居易認為“禮”是社會生活的核心,法律不過是崇禮的門徑。不過,居易針對不同情況提出的刑、禮、道各有側重,“迭相為用”的觀點,表現(xiàn)了其法律思想中強調禮刑統(tǒng)一,博采眾長以調和儒法的特點。從《白居易全集》中的多篇判詞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法律思想已開始突破了儒家的德主刑輔的傳統(tǒng)主張。他認為禮刑相輔相成,并不對立,在“禮”、法無沖突時以“禮”為先,相沖突時法應優(yōu)先于“禮”。endprint
以上三種代表思想,體現(xiàn)了部分中唐文人開始突破“一準乎禮”的約束,對“禮”和法二者關系進行了深入思考,特別是柳宗元和白居易的觀點,在當時是一種難得的突破。盡管當時社會更多地存在著像韓愈這樣的德本刑用的正統(tǒng)法制思想者,但是在藩鎮(zhèn)割據(jù),損害中央政權的前提下,以上述三人為代表的大部分文人卻都贊同類似法家的觀點:維護中央權威,嚴格依法打擊藩鎮(zhèn)割據(jù)。這是文人團體憂國憂民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三、法律思想中的民本觀念
這一時期的文人,關注底層人民,“愛民”的民本觀念在他們的法律思想中有著不同的表述。
韓愈關心人民疾苦,希望減輕賦稅,改革弊政。建議通過法律打擊與民爭利的鹽鐵官賣等現(xiàn)象,但他的民本思想根本受制于其君本思想,“誅民”——就是要加強對勞動人民的刑罰鎮(zhèn)壓,“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君,則誅?!?/p>
民本思想作為柳宗元法律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他認為過于強化君權,百姓利益則無從保障,隨時可能被統(tǒng)治者剝削和壓迫。不受控制的君權,也導致了官府與官吏在民眾面前為所欲為。為此他提出“吏為民仆”,“夫為吏者,人役也。役于人而食其力,可無報耶?”(《送寧國范明府詩序》)并提出“諸者平,賦者均”(《送薛存義序》)[HT5”]的主張,平均合理地分配賦稅,減輕人民的壓力,認為這樣才有利于社會生產的發(fā)展。
白居易針對貴族擁有法律特權,往往有罪無刑,而平民百姓犯罪卻會嚴懲的同罪異罰的現(xiàn)象,提出了“理大罪,赦小過”的觀點,其內在包含了追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善良理想。針對有人主張恢復肉刑的觀點,白居易堅決予以反對,認為這是一種不得民心的野蠻行為[3]。同時他還認真思考了引起犯罪的原因,發(fā)現(xiàn)了人民生活貧困和犯罪的聯(lián)系,“貧困思邪而多罪”。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犯罪問題,但打破了許多儒家學者以人性善惡來分析犯罪起源的唯心觀點。白居易的這種貧困引發(fā)犯罪的觀點看似以民為本,卻為司法設定了歧視性前提,認為底層人民多犯罪情況,但富而知禮的上層人士的違法現(xiàn)象更多,而且往往是他追求的“理大罪”現(xiàn)象的大罪。
由于受歷史發(fā)展階段和人類對社會認知的局限,韓愈、柳宗元和白居易三人的法律思想,并未超脫王法束縛,君權至上是確定不疑的思想出發(fā)的前提。他們都非常重視法律的作用,例如白居易要求朝廷“懸法學為上科,則應之者,必俊又也,升法直為清列,則授之者,必賢良也。然后考其能,獎其善,明察守文者,摧為御史,欽恤用情者,遷為法官”。將“治人”與“治法”統(tǒng)一起來。但由于他們接受的都是儒家的正統(tǒng)教育,儒家的觀點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他們的法律思想。在法律實踐中也往往表現(xiàn)出崇儒尚法、援法附儒的傾向。而且他們的法律思想也未超脫出古代中國以刑為主的傳統(tǒng)思維,他們的觀察重點主要集中在刑法領域[4]。相同的司法官員經歷,促使他們對法律的起源和作用、刑事審判的實體和程序等問題都進行了深入思考,雖然得到的結論各異,但這些法律思想對唐代中后期及以后的法律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和意義,在中國法律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張國華.中國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
[2]王立民.唐律新探[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
[3]錢大群,郭成偉.唐律與唐代吏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4]徐忠明.法學與文學之間[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