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娟
摘要:王勃的詩歌在儒家思想的基礎(chǔ)上,注入了生命和活力,慷慨激昂,在唐朝及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而前人對王勃詩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題材、貢獻、藝術(shù)特色、對前人的繼承等角度。鑒于此,在語言學家戴浩一用西方語言學理論研究漢語的啟發(fā)下,嘗試著用Reddy的管道隱喻理論(ConduitMetaphorTheory)解讀中國詩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關(guān)鍵詞:管道隱喻;王勃;詩歌
中圖分類號:H1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128-02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自6歲而善屬文,他擺脫了齊梁詩歌的奢靡浮華,獨樹一幟,在詩歌、辭賦等方面貢獻突出。他27歲時溺水夭折,但其作品卻在文壇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其中著名的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及《滕王閣序》等?!端投派俑问裰荨肥悄捴巳丝诘拿?,為王勃在長安送好友到蜀為官離別時所作,以二人的深厚友誼共勉。其中的詩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尤其為人稱道,把離愁別緒化為樂觀和力量,該詩也因此廣為流傳。
一、管道隱喻理論
管道隱喻最早由MichaelJ.Reddy于1979年在《管道隱喻》(TheConduitMetaphor)一文中提出。Reddy在文中以附錄的形式列舉了一百多條管道隱喻的例子,這些例子涵蓋了大部分常見的管道隱喻,他還將例子分為主要結(jié)構(gòu)(majorframework)和次要結(jié)構(gòu)(minorframework)。Reddy把人所要表達的意義、思想、觀念、情感等概括為詞庫成員(RM,repertoiremember),他通過舉例表達了管道隱喻思想:(1)在RMs從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的過程中,語言發(fā)揮了管道的作用;(2)在文本及會話中,作者或說話者將RMs置于外在的語言符號里;(3)語言符號承載及傳遞RMs;(4)在聽讀時,聽話者或讀者找到語言符號里所蘊含的RMs并將其取出,再放進自己頭腦中進行理解(Grady,1998)。
在用語言與他人交流時,說話者不能把思想直接輸送給聽話者,而是以語言為媒介,把思想情感裝進語言這個容器中傳送給聽話者,聽話者再將思想從容器中取出,由此達到交流的目的。該原理也適用于文字交流,作家、詩人等將切身感受裝進文字里,而讀者在閱讀時接收文字信息并加以理解。然而,當說話者或作者運用比較晦澀的語言時,可能給聽話者或讀者的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難以將接收到的容器打開,或是在打開后得到不同的思想。在閱讀各種文本時,不同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如龐德的意象派詩歌《在地鐵站》(InaStationofaMetro),正是由于眾多讀者的不同看法,讓這首詩成為研究的寵兒。不同讀者從容器中取出的思想內(nèi)涵不盡相同,因此“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二、管道隱喻與王勃詩用典
束定芳(2000)在《隱喻學研究》中指出,不同人對隱喻的定位是不同的,修辭學家認為隱喻只是一種修辭手段;哲學家認為語言根本上是隱喻的;邏輯學家聲稱隱喻是范疇錯置;認知科學家認為,隱喻是人類進行認知的一種方式。管道隱喻是一種認知假設(shè),典故不但讓讀者在作者的立場思考,同時還追究典故的來源,把典故作為管道,讀者從其中提取信息。
詩中的典故是指所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來歷的詞語。歷朝各代的詩文中都廣泛用典,用典能提高文字的表現(xiàn)力,增強詩歌的人文情趣。王勃善于用典及化用,能將典故巧妙自然地融入詩歌里。從Reddy管道隱喻理論來看,語言是裝載思想內(nèi)容的容器,在詩歌里,字、詞、句都能承載詩人的情感,而典故則能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濃縮成精華,并以少量文字作為管道,傳達旨意。讀者在接收到各典故時,需要耗費更多精力去查閱文獻,細細研究,才能對典故進行解讀。而化用則能在原文基礎(chǔ)上,借用古人之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與王勃其他詩歌相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典故并不算多。原詩為:〖HTF〗〖JZ〗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糐Z〗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糐Z〗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JZ〗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糐Y,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用典讓詩人僅用了四十字,卻承載了厚重的歷史,傳達了無限的思想和情感,而讀者也可以從“容器”中獲取更豐富的信息。詩中用典主要有兩處,其一在于首聯(lián)的“三秦”“五津”。在秦末,項羽破秦,把長安城附近的關(guān)中地區(qū)分為三秦,并分給了三個秦國降將,由此關(guān)中便被稱為“三秦”。在詩中,三秦是王勃與友人分別的地方。五津指白華津、江首津、萬里津、江南津、涉頭津。其二在于尾聯(lián)的“歧路”。曹植在《美女篇》里寫道:“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焙髞碓娙顺S谩捌缏贰眮碇覆砺?,古人送別時常行至岔路口,歧路便是分別的地方。
在頸聯(lián)也存在化用。從詩中可以看出,王勃受到了三國時期曹植的影響,“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以歸源于曹植的離別抒情詩《贈白馬王彪》里的“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化用讓王勃借助古人之筆,以詩句為管道,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讓讀者從簡短的詩句中提煉出更為深刻的內(nèi)涵?;貌苤驳脑娋?,抒發(fā)的胸襟卻比曹植更廣闊。
三、管道隱喻與意象構(gòu)建
詩人常把所要抒發(fā)的情感隱藏于具體的意象之中,即把要表達的感情進行物化,意象表達能賦予詩歌美感。意象把詩人的主觀感受和客觀事物融為一體,把詩歌朦朧化、意境化。不同的意象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如“紅豆”表示愛慕相思,“菊”代表隱逸超脫,“荷花”代表清純高潔,“梧桐”代表悲哀凄涼,“月”代表悲愁或永恒。
王勃游覽了我國大江南北,還曾東游吳越,南下交趾,歷經(jīng)三年游覽巴蜀地區(qū),寫下了許多詩文。他善于在祖國河山里尋找靈感,大量運用相關(guān)的意象,這讓他脫離了傳統(tǒng)的以“楊柳”“春草”“灞橋”“歸鴻”等意象表現(xiàn)離別之苦?!端投派俑问裰荨分械摹俺顷I”“三秦”“五津”“海內(nèi)”“天涯”,不禁讓讀者想到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疆土廣闊無邊,河山雄壯秀美?!俺顷I”指都城長安的城樓,“三秦”和“五津”也都有各自的歷史,它們見證了中國歷代興衰、世事變遷。endprint
詩中的風景意象也傳達了送別友人時的環(huán)境和地理狀況,以及王勃內(nèi)心復(fù)雜的感受。管道隱喻讓詩人把內(nèi)心感受置入各種意象中,以簡單的字詞句傳達無盡的情感,在讀者的細細品讀時,不同意象及所表現(xiàn)的情感也都重新浮現(xiàn)?!帮L煙”是寫臨行時看到的情景,卻又不單純描寫自然狀況,而是指“三秦”與“五津”之間路途遙遠,一旦分別,從此風煙阻隔,難以相見。同時,“風煙”也給人一種前途未定之感,傳達出王勃對友人的擔心和掛念,這里的“風煙”既指實又指虛,蜀道難,祝愿友人能在入蜀這遙遠的路途中一路順利,同時又希望友人能在上任后廉潔親民,仕途平坦,驅(qū)散前途道路上的風煙。
四、管道隱喻與主旨表達
楊曉彩(2013)認為,王勃繼承了王通儒學,崇尚釋道思想。王避開了送別詩里常見的纏綿悱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臨行時的豁達和豪邁,與友人共勉。從管道隱喻角度來看,詩中的字詞句都滿載著離別時王勃對友人的激勵,詩句承載并傳遞了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讀者在閱讀時又將其提取出來,主旨在詩行里顯現(xiàn)。
在詩中,“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先通過描寫景物為后文做鋪墊,道出了送別地點,即在長安送友人入蜀為官,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無不在傳達著王勃的內(nèi)心情感;接著“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與友人依依惜別,因為都得外出做官,更顯出了不舍之情;但在頸聯(lián),王勃將筆鋒一轉(zhuǎn),把全詩推向高潮,“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nèi)只要是知己,哪怕遠在天邊,也猶如近鄰,以此互相激勵,意境開闊,激昂澎湃;最后總結(jié)全詩,再次點明主旨,不必在臨行分別時傷心,讓淚水打濕衣衫,男兒志在四方,不應(yīng)讓離情別緒成為前路的羈絆,而應(yīng)該大步前行,知己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
管道隱喻對詩歌主旨的傳達有著歷時性和差異性。詩人在一千多年前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如今已經(jīng)不能得知王勃作詩時的所有感想,但通過將他的思想裝入這首詩中,把語言文字作為管道輸送(convey)給后世讀者,打開詩歌這容器,人們?nèi)匀荒荏w會到王勃的豪邁胸襟。歷時性保障了詩歌文化的傳承,不同讀者從容器中獲取的內(nèi)容也稍有不同。
五、結(jié)語
Reddy首次提出了管道隱喻理論,并指出語言大部分是隱喻的,而隱喻也是認知的,激發(fā)了Lakoff等認知語言學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認知語言學上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本文以Reddy的管道隱喻理論為依據(jù),從用典、意象構(gòu)建、主旨表達幾個方面分析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中的各個典故、意象也發(fā)揮了容器的作用,傳輸了王勃送別友人時的所見所感,其中的各個字、詞、句也都對其進行了傳達,對王勃詩歌的管道隱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王勃詩歌研究的視野。參考文獻:
[1]〖ZK(#〗GradyJ.The“ConduitMetaphor”revisited:Areassessmentofmetaphorsforcommunication.J.P.Koenig.DiscourseandCognition[M].Stanford:CSLI,1998.
[2]LakoffG.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inA.Ortony,ed.,MetaphorandThought,2nde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4]胡壯麟.雷迪的傳導隱喻[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