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霞
摘要:在分析“中國大媽”的本義、引申義以及媒體新義的基礎(chǔ)上,比較國內(nèi)外媒體關(guān)于“中國大媽”的譯名,提出網(wǎng)絡熱詞英譯時必須考慮其特殊的文化含義,尤其要考慮兩種語言所扎根的文化差異,最后運用多種翻譯策略對“中國大媽”進行英譯,以期消除文化交流的障礙。
關(guān)鍵詞:“中國大媽”;dama;英譯;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136-03
層出不窮的網(wǎng)絡熱詞,以其詼諧新穎、標新立異、簡潔實用的風格迅速在網(wǎng)絡走紅。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者、專家運用眾多當代翻譯理論對網(wǎng)絡熱詞進行了專業(yè)英譯;其中以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和讀者反映論、耶夫維索爾倫的順應理論、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論、RichardDawkins的模因論、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和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運用最多,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便對同一個熱詞的英譯也是眾說紛紜[1]?!胺g最大的困難是兩種文化的不同?!币虼?,漢語網(wǎng)絡熱詞英譯的過程,絕不僅僅是詞對詞、句對句的對等翻譯,而是兩種文化的互動翻譯。譯者不僅要越過文化障礙,克服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而且要兼?zhèn)涠嘣幕R,才能準確把握其深層文化內(nèi)涵,真正讓譯文成為傳播文化的一種媒介。本文探討的“中國大媽”一詞,屬于被賦予了時代烙印和文化特征的網(wǎng)絡熱詞,對這類新詞的英譯方法和理論指導并不具有局限性,但跨文化視角應是對該詞英譯提供參考的重要因素,也是眾多翻譯理論交集中的文化因素。
一、中國大媽釋義
(一)本義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字典》,“大媽”的釋義如下:①伯母即伯父的妻子(fathersyoungerbrotherswife)。②尊稱年長的婦女(elderlywomen)。例如:①伯母。冰心《最后的安息》:“惠姑說:‘你這個媽,是你的大媽還是嬸娘?”尊稱年長的婦女。茹志鵑《關(guān)大媽》:“關(guān)大媽?把眼一閉,心想:‘大不了是個死吧?”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大媽”這個詞是侄輩對長輩的稱呼,與嬸嬸、嬸娘這個詞是同輩,只是倫理上有長幼之分,不帶有任何的貶義。
(二)引申義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使用“大媽”自嘲或嘲諷他人或明星變老,不修邊幅、變土,不夠時尚(auntlike,unfashionable,dowdy)。例如:一些網(wǎng)民曬自己不化妝、披頭散發(fā)的、帶孩子的大媽樣兒;某明星穿睡衣、邋遢出門似大媽;美女明星變大媽,盤點那些被時光糟蹋的明星(引自搜狐娛樂)。這些例子說明“大媽”這個詞匯被媒體不斷制造出新聞轟動效應,逐漸脫離了傳統(tǒng)“大媽”這個詞所蘊含的樸實無華、親切的積極詞義。
(三)媒體新義
當然,如果只是“大媽”這個詞,其轟動效應遠遠沒有“中國大媽”厲害。媒體上鋪天蓋地出現(xiàn)與“中國大媽”相關(guān)的報道;這充分說明網(wǎng)絡熱詞往往是直接反映某個焦點的社會現(xiàn)象與事件。2013年春天的搶金潮將“中國大媽”推上了舞臺,并被塑造成打敗華爾街的強悍形象;這個詞瞬間變成了金融界新名詞,指一些在黃金暴跌時刻瘋狂搶購黃金的中國中年婦女。其實這之前就有“大媽”在“鹽危機”、“水危機”、超市促銷大白菜活動中瘋搶、囤積一些商品等熱點事件報道中頻頻露面。遭遇過饑餓、貧窮與金融危機的中國大媽或許從未想過任何策略來打敗“WallStreet”,事實上她們是普通的、簡單的、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的。然而媒體偏偏報道這群不淡定、愛跟風的“中國大媽”,在習慣性恐慌的支配下橫沖直撞地瘋搶、囤積物資,譯文ChineseAuntbuyer或者bargainhuntingmiddleagedChinesewomen直指大媽們瘋搶便宜貨、囤積緊缺物資的深層含義。這隱喻著她們是“不確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弱勢群體?!按髬尅鄙砩蟼鹘y(tǒng)的優(yōu)良品質(zhì)被抵消了,而帶有消極、負面的信息。
此外,最近國內(nèi)外媒體報道的“廣場舞大媽噪音擾民遭潑糞”和“中國大媽”在紐約公園跳廣場舞擾民被抓事件,一時“中國大媽”再次成為焦點。有網(wǎng)友指責中國大媽不守規(guī)矩、咎由自取,可《僑報》則評論稱,這是一起典型的文化差異引發(fā)的摩擦,各方都應做出反省和讓步。此時的“中國大媽”似乎變成擾民、沒素質(zhì)的代名詞(uncivilizedandselfishdisturber,orannoyance)。
二、跨文化視角下的翻譯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活動,網(wǎng)絡熱詞英譯時必須考慮其特殊的文化意義,尤其要考慮兩種語言所扎根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價值觀差異
中國人注重倫理,英美人注重認知[2]。中國文化的儒家思想向來重視輩分尊卑,中國人重宗族和宗族關(guān)系,所以在漢語中體現(xiàn)輩分的親屬稱謂比英語復雜得多。比如“大媽”即伯母就是伯父的妻子(fatherselderbrotherswife),而嬸嬸或嬸娘即叔父的妻子(fathersyoungerbrotherswife),二者是同輩;但是在按資排輩上“大媽”比嬸娘更有資格些,嬸娘得叫大媽為“嫂子或嫂嫂”(Sisterinlaw)。這些復雜的關(guān)系對于中國人來說很容易弄清楚,是體現(xiàn)禮節(jié)的用詞,而對于英美人來說比較費解,大媽和嬸嬸都是aunt;如果非得區(qū)分,就在aunt后面冠以名字,如“auntA”,“auntB”。
英美文化不同于中國文化,他們更加傾向于傳統(tǒng)的探索自然的認知,在人與自然的對立關(guān)系中不斷加深對世界的認知。
(二)思維模式差異
思維模式差異直接影響語言接受。正如著名翻譯家傅雷所說,領(lǐng)悟為一事,用中文表達又一事。東方人與西方人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綜合,重歸納,重暗示;西人則重分析,細微曲折,挖掘惟恐不盡。比如家庭主婦(大媽的代名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只做家務而沒有就業(yè)的婦女。而牛津英語字典里對housewife解釋是:awomanwhoseoccupationislookingafterherfamily,cleaningthehouse,etc,andwhousuallydoesnothavefulltimepaidworkoutsidethehome.(字面意思為:在家照顧家庭、打掃衛(wèi)生,通常在外面沒有全職帶薪工作的女人。)從這個詞可以看出,西方人在解釋這個詞時惟恐描述不盡,重分析、描述;而漢語就幾個字解釋完畢,重綜合、歸納。endprint
此外,中國人重形象思維,英美人重抽象思維。抽象表達法在英語尤其是正式語言或官方語言里使用相當普遍。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漢語缺乏英語中抽象表達的手段,其詞語沒有形態(tài)變化。因此,英文中的大量抽象名詞,往往難以用漢字對應翻譯,相反,漢語中許多表具象的詞也難以在英文中得以體現(xiàn),如果生搬硬套進行翻譯,勢必會使譯文晦澀、費解[3]。比如網(wǎng)絡熱詞“惡搞”如果英譯成“evildoing”,誤解就會產(chǎn)生;如果英譯成“abusiveimitation”or“mischievousdistortion”or“practicaljoke”,西方人則一目了然。
(三)審美觀差異
漢語講究整體效果,審美上注重用詞、書寫、音韻、聲調(diào)上的和諧統(tǒng)一,同時兼顧修辭技巧以及規(guī)則與形式。就連英譯網(wǎng)絡用語“笑而不語”,也翻譯得形神入化,把它譯成“smilence”,取自“smile”和silence,做到了形與神的統(tǒng)一,這比譯文“smilewithoutlanguage”更形象生動、簡潔明了。英語在語言上重形合,運用各種連接手段達到語法形的完整。
三、“中國大媽”的英譯策略
(一)媒體譯語
網(wǎng)絡熱詞的英譯是為了西方人了解最新的中國文化動態(tài),而“中國大媽”這個詞的英譯較為特殊,必須放到具體的文化語境里才能翻譯得達意、傳神。這是源于中國大媽瘋搶黃金成為世界社會熱點事件后,西方媒體的炒作讓這個詞的譯文變得非常明朗。以下是筆者通過網(wǎng)絡搜尋到的國內(nèi)外對“中國大媽”的英譯體。
1.國內(nèi)媒體英文版
2.國外媒體英文版
(二)“大媽”的英譯策略
翻譯和文化密不可分。美國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博士認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語言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義?!盵4]因此,對于“中國大媽”的英譯必須放到具體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做到真正文化意義上的等值。
1.傳統(tǒng)策略
準確翻譯要取決于語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上下文里常需要不同的譯法才能表達其確切的意思。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義上大媽指伯母,可以采用音譯加注釋的方法,是在不違背目的語文化傳統(tǒng)的前提下,同時向讀者介紹源語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將大媽譯成dama,加上注解:acourtesytitle(禮節(jié)上的稱呼)—Itmeansfatherselderbrotherswife[5]。而如果為了求得內(nèi)容與形式相符,采用直譯法,譯成“Chinesebigmothers”顯然與本意相悖;因為在歐美文化里,Bigmother是一款適用于爸爸和媽媽進行互聯(lián)網(wǎng)監(jiān)視和控制的傳輸探測軟件;譯為“Chinesebigmothers”極易造成文化誤解和交流障礙。[JP]
2.零翻譯策略
上海外國語大學邱懋如教授在2001年第1期《中國翻譯》提出的“零翻譯”策略,符合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原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的不帶有任何貶義或諷刺意義上的“中國大媽”可以英譯成Chinesehousewives,其中housewives在源語文化信息上與依存于西方文化的目標語文化信息是一致的、對等的,都是“家庭主婦”的意思,其職責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只是中國家庭主婦還具備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特有的寓意,即溫柔賢惠的、任勞任怨的美德,也就是“賢妻良母”(virtuouswifeandlovingmother),所以英譯時可以加上注解,譯成Chinesehousewives,thefamouslycalled“dama”(anidealtypeofwomanhood),此譯語能夠在文化上和語用層面較好地表達言語者的初衷。
3.激進策略
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認為譯名的選擇受政治、經(jīng)濟、輿論與傳媒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而“Chinesedama”正是基于輿論與傳媒的影響才有了轟動全世界的效應。網(wǎng)絡、報刊等各種新聞媒介為了博取高點擊率或是吸引大眾的眼球,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是掌握文化場域的話語權(quán),力推激進譯法?!爸袊髬尅痹谔囟〞r期產(chǎn)生了新的含義和用法,具有了深層文化內(nèi)涵,可是現(xiàn)有詞典提供的卻是原來傳統(tǒng)的含義。
媒體把中國大媽意譯成“ChineseGrannies”、“Chineseaunt”意指都是奶奶、老阿姨級別的人了,還去瘋搶黃金,是調(diào)侃、奚落的心態(tài);而BargainhuntingmiddleagedChinesewomen比Chinesemiddleagedwomen更加有所指,是達意的意譯法,更能夠表達媒體對這一群體積累財富的手段或是消費方式持質(zhì)疑或擔憂或詬病的觀點,似乎帶有一點負面宣傳中國的跡象。而“Chinesedama”是WallStreetJournal于2013年5月第一次直接使用的譯語,指一些在黃金暴跌時刻瘋狂搶購黃金的中國中年婦女[6],后來引申為一種“瘋搶”現(xiàn)象。本文提供的諸多國內(nèi)外媒體采用的譯名“Chinesedama”,其所蘊藏的文化含義一目了然,較理想地承載了“中國大媽”的新語義。上海外國語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柴明穎教授認為,把“大媽”譯成aunt或grandma顯然都不能準確表達“中國大媽”所傳遞的特殊含義,仿佛都不如“dama”來得更傳神(引自http://www.chinanews.com)。隨著中文對英語影響力的與日俱增,該譯名正在被輸入英語詞匯里,打破了《牛津詞典》原來收錄新詞需十年左右時間的陳規(guī)。當然Dama以英譯的方式進入英語新詞匯,主要由于漢語“大媽”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無法用目的語中的原有詞匯來功能對等地翻譯。
四、結(jié)語
翻譯被視為一跨文化交流行為。翻譯的目的是促進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不能簡單地采用歸化或異化譯法,必須將語言放到具體的文化背景或具體語境下翻譯,才能既可以保存源語文化的獨特性,又可以讓譯入語讀者理解外來文化,從而增進不同文化群體間的相互理解。無論基于哪種翻譯策略下的譯名,都得加上注釋或是放在具體語境中翻譯才能全面?zhèn)鬟_文化內(nèi)涵,從而消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誤解而造成的障礙,真正讓譯文成為傳播文化的一種媒介。本文中提供的有關(guān)“中國大媽”的各種譯名可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王佐良.新時期的翻譯觀[J].中國翻譯,1987,(5).
[2]董曉波.英漢比較與翻譯[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3:146-147.
[3]張海濤.英漢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J].中國翻譯,1999,(1).
[4]Nida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中國“大媽”成英語新詞匯,專家稱正規(guī)使用要慎重[EB/OL].中國新聞網(wǎng),2013-08-22.
[6]何建友.流行語——中國大媽的英譯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