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濤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國道108線與神阜二級公路聯(lián)絡工程位于兩?。ㄉ轿魇∨c河北?。﹥墒校ㄉ轿魇⌒弥菔信c大同市)交界處的神堂堡鄉(xiāng)附近,將“國道108線神堂堡至砂河段”和“國道108線下北泉至神堂堡段”及神阜二級公路(以下簡稱神阜線)有機地聯(lián)系了起來,以達到改善和提高國道干線的路網(wǎng)等級及運輸能力、服務能力,加強山西與河北之間的交流,促進沿線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目的。項目位置見圖1。
圖1 項目地理位置圖
《國道108線神堂堡至砂河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國道108線下北泉至神堂堡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交通量預測與分析章節(jié)對交叉口轉向交通量進行了預測,2034年(項目服務期末)的預測結果見圖2。
圖2 2034年聯(lián)絡線交通量預測結果 ( 單位:pcu/d( 括號內單位:pcu/h))
從圖2可以得出,交通量的主流方向為阜平至忻州,以及忻州至阜平方向。項目服務期末從忻州至神阜線的右轉向交通量為7 779 pcu/d,高峰小時交通量為856 pcu/h,阜平至忻州方向的左轉向交通量為6 365 pcu/d,高峰小時交通量為700 pcu/h。其余方向交通量較小。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的、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角度,從貫徹“六個堅持,六個樹立”的公路勘察設計新理念角度,在總體設計和路線方案選擇時靈活運用[1]。方案的布設要遵循以下3個方面的要求:
a)能夠維持神阜線神堂堡收費站前的車輛的現(xiàn)有通行方式不變。
b)跨越大沙河的橋梁布設能夠滿足其設計水位的要求。
c)路線走向要與交通流方向一致,在交通量預測的基礎上,優(yōu)先保證主交通流方向的交通順暢。
1.3.1 聯(lián)絡道路現(xiàn)狀
1.3.1.1 國道108線下北泉至神堂堡段
國道108線下北泉至神堂堡段為三級公路,公路技術等級偏低,綜合服務水平低下,為108國道的瓶頸路段。本項目神堂堡段位于大沙河北岸,為穿村鎮(zhèn)路段,公路兩側建筑物密集,路面狹窄,街道化嚴重,加之人、畜、自行車、拖拉機與汽車混合行駛,致使縱橫向干擾大,引發(fā)事故較多,嚴重影響其正常運營。
1.3.1.2 國道108線神堂堡至砂河段
國道108線神堂堡至砂河段為二級公路,山嶺重丘區(qū)公路,路線指標較低。重車較多,路面破壞嚴重。目前正處于二級路改一級路施工過程中,改建后設計速度為60 km/h,路基寬度23 m,分離路基11.25 m[2]。
1.3.1.3 神阜線
神阜線(河北省道S203)起點位于神堂堡鄉(xiāng)東段,車流量大,為山西省與河北省交通流轉換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山西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神阜線目前為收費公路,在其與原國道108線交叉口東側400 m處設有神堂堡收費站。神阜線路基寬度為10 m,設計速度為60 km/h。
1.3.2 方案制定
本聯(lián)絡方案主線(國道108線)起點樁號為K346+300,(接國道108線大同段),終點樁號為K347+076.882(接國道108線忻州段),上跨神阜線(被交路),路線全長0.777 km,針對該區(qū)域公路的情況,根據(jù)交通量預測結果,結合實際地形,依據(jù)該段聯(lián)絡方案的路線布設原則,本文制定了4種方案來實現(xiàn)國道108線與神阜線的交通轉換。下面對各方案分別進行描述。
1.3.2.1 方案一 A型單喇叭互通方案
本方案采用互通立體交叉的方式實現(xiàn)國道108線與神阜線間的聯(lián)絡,見圖3。主聯(lián)絡線為互通A匝道,A匝道起于神堂堡收費站西70 m(原國道108線與神阜線交叉口處東側330 m)處,順接神阜路,向西南行進跨越大沙河后,與國道108線立體交叉于主線樁號K346+545.347處,交叉角度55°。本方案中互通采用A匝道下穿主線的A型單喇叭形式。主交通量方向為B+A匝道(忻州至阜平方向)和C匝道(阜平至忻州方向)。其中A、B、C匝道采用的設計速度為 40 km/h,D、E匝道采用的設計速度為30 km/h。A匝道為對向分離雙車道,路基寬度為15.5 m;C匝道為單向雙車道,路基寬度為10.5 m;B、D、E匝道為單向單車道,路基寬度為8.5 m。本方案共設橋梁609 m/4座,其中含主線橋梁1座,匝道橋梁3座,涵洞4道。本方案共占地192.82畝,總造價10 753.65萬元。
圖3 聯(lián)絡方案一
a)優(yōu)點 (a)采用全互通方案,行車方向明確,便于交通量轉換;(b)基本消除了沖突點,消除了安全隱患。
b)缺點 (a)與其他各方案相比,造價高;(b)現(xiàn)澆橋多,橋梁長度大,施工技術難度大;(c)與其他方案相比,占地面積大,大沙河南岸互通范圍內為神堂堡鄉(xiāng)優(yōu)質農(nóng)田,對村民生活有較大的影響。
1.3.2.2 方案二 平交方案
本方案采用國道108線平面交叉的方式實現(xiàn)國道108線與神阜線間的聯(lián)絡,見圖4。聯(lián)絡線起點位于神堂堡收費站西70 m(原國道108線與神阜線交叉口處東側330 m)處,與神阜路順接。路線設神堂堡大橋跨越大沙河后,與國道108主線平面交叉于主線樁號K346+968.3處。聯(lián)絡線長752.763 m,設計速度采用40 km/h,路基寬度為12 m。本方案設橋梁246 m/1座,為聯(lián)絡線橋梁,板通1道,涵洞2道。本方案共占地101.36畝,總造價為5 032.628萬元。
a)優(yōu)點 該方案線形指標較高,造價較低。
b)缺點:(a)平面交叉存在沖突點,對忻州去往阜平方向的主交通流有影響,后期運營需加強交通組織管理;(b)聯(lián)絡線與神阜線交叉口距原國道108線與神阜線的交叉口較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圖4 聯(lián)絡方案二
1.3.2.3 方案三 平面交叉+定向匝道方案
本方案采用平面交叉+定向匝道的方式實現(xiàn)國道108線與神阜線間的聯(lián)絡,見圖5。該方案在方案二平面交叉的基礎上,增設了一條定向匝道(下稱聯(lián)絡線1)。聯(lián)絡線1跨越大沙河后,采用下穿主線形式與國道108線相交于主線樁號K346+529.240處。聯(lián)絡線1長843.392 m,設計速度采用40 km/h,為單向雙車道,路基寬度為10.5 m。聯(lián)絡線2(方案二聯(lián)絡線)長752.763 m,設計速度采用40 km/h,路基寬度為12 m。本方案共設橋梁549 m/3座,其中聯(lián)絡線橋梁2座,主線橋梁1座,涵洞2道。本方案共占地139.71畝,總造價為7 843.764萬元。
圖5 聯(lián)絡方案三
a)優(yōu)點 (a)該方案與方案一相比,造價較低;(b)該方案與方案二相比,增加了忻州至阜平方向的定向匝道,照顧了主交通流,消除了忻州至阜平方向的車輛與直行車輛的沖突點。
b)缺點 (a)與方案一相比,靈丘與阜平方向的交通轉換不順暢;(b)該方案與方案二相比,橋長增加了303 m/2座,總造價增加了2 811萬元;(c)聯(lián)絡線與神阜路交叉口距原國道108線與神阜路的交叉口較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1.3.2.4 方案四 平面交叉+定向匝道方案
本方案采用平面交叉+定向匝道方式實現(xiàn)國道108線與神阜線間聯(lián)絡,見圖6。定向匝道(下稱聯(lián)絡線1)起點位于神堂堡收費站西70 m(原G108與神阜線交叉口處東側330 m)處,與神阜路順接。聯(lián)絡線1設神堂堡1號大橋跨越大沙河后,采用匝道下穿主線的形式與國道108主線交叉于主線樁號K346+529.240處。聯(lián)絡線1長911.467 m,設計速度采用40 km/h,為單向雙車道,路基寬度10.5 m。聯(lián)絡線2起于原國道108線與神阜線交叉口處,與神阜線形成十字交叉。聯(lián)絡線2設神堂堡2號大橋跨越大沙河后,與國道108主線平面交叉于K346+649.554。聯(lián)絡線2全長238.24 m,設計速度為60 km/h(限速40 km/h),路基寬度為12 m。本方案設橋梁429 m/3座,其中聯(lián)絡線橋梁2座,主線橋1座,涵洞1道。占地125.98畝,總造價為6 261.469萬元。
a)優(yōu)點 (a)該方案行車方向明確,使得主交通流方向行車順暢;(b)將原G108與神阜公路三路交叉改造為十字交叉,解決了兩處平交口距離太近,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c)造價低,占地少。該方案與方案三相比,橋長減少了120 m,造價降低了1 582.3萬元;(d)與方案三相比,兩座跨越大沙河的橋梁基本平行布設,對大沙河影響較?。唬╡)根據(jù)交通量預測結果,本項目服務期末(2034年),阜平至靈丘方向的交通量很小,基本不存在沖突。
b)缺點 阜平至靈丘方向的車輛與直行車輛存在沖突點。
圖6 聯(lián)絡方案四
表1 工程規(guī)模對比表
首先通過對工可交通量預測結果進行分析,結合實地情況,得出主要交通流方向,在滿足公路使用功能的情況下,擬定了4個方案。然后從技術指標、工程造價、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對4個方案進行綜合比對。其中平面交叉方案為最經(jīng)濟方案,但是存在沖突點,對行車安全有一定的影響;立體交叉方案為行車最順暢方案,但是用地較大,工程造價最高;定向匝道結合平面交叉的半立體交叉的方式實現(xiàn)公路之間的聯(lián)絡,既可以減少沖突點,解決主交通流暢通問題,又可以減少用地,降低工程造價。綜上所述,我們確定方案四(平面交叉+定向匝道)聯(lián)絡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原國省道已逐漸無法滿足其功能要求,因此我國逐步增大了國省道的升級改造力度。在“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安排了18萬km國省道改建項目[2]。在如此巨大的改建工程當中,路線交叉作為公路路網(wǎng)中的節(jié)點,其位置和形式的選定直接影響路網(wǎng)整體效益的發(fā)揮以及交通的安全,是制約公路服務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國省道的改擴建過程中,對路線交叉型式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以本文為例,可以看出,我們在進行類似公路交叉方案設計時,不要拘泥于單一的平面交叉或者立體交叉,而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交通量及工程投資,在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情況下,統(tǒng)籌考慮、拓寬思路、靈活設計,合理確定交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