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偉+蔡建波
田徑素質(zhì)訓練水平的高低,決定拳擊運動員的發(fā)展。同時理論是指導實踐的依據(jù),讓運動員了解一定的運動生理理論,對減少田徑訓練害怕心理尤為重要。
田徑素質(zhì)中100米教學訓練的理論:100米跑是ATP-CT供能,一般是6~8秒,取中間值為7秒。也就是說,ATP-CT在100米中只能供7秒左右的時間,其他的時間是靠糖燃燒來供能,但糖燃燒只供能30%~40%,其余的轉(zhuǎn)化為乳酸堆積在大腿肌肉。例如:假如一個運動員100米是1秒10米的水平,那么在高速行進只有70米,后面30米的供能是糖的燃燒,但糖的燃燒最不經(jīng)濟,只有30%~40%左右利用到工作中,其余的轉(zhuǎn)化為乳酸(乳酸堆積導致大腿發(fā)硬、酸痛,抬腿的頻率明顯減低)。因此,在100米練習中,有的隊員跑到70米左右的地方摔到、或者步幅凌亂等現(xiàn)象,就是這個原因(慣性原理,上體的速度很快,但是下肢大腿由于乳酸堆積原因腿不能及時跟進)。教學中,100米訓練的強度安排學問就在這里(業(yè)余訓練中,同樣適應這個理論)。
一、ATP-CT供能
100%的強度只能跑70米左右;95%的強度就能跑85米左右;90%的強度就能跑100米左右;85%的強度就能跑120米左右。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與量的加大,絕對速度也提高了,ATP-CT的供能能力也就提高了,跑的強度自然上去了,訓練強度也可以加大。
冬天的田徑課訓練是上量,強度85%訓練比較合理。通過冬訓,100米的訓練水平、節(jié)奏、ATP-CT供能能力都能明顯上去。同時,在跑100米的訓練中要注重節(jié)奏,要求隊員在100米練習中,記住在跑的過程中記住整個過程的步數(shù),這是練節(jié)奏的較好方法。
二、注意姿勢
立定跳遠和力定三級跳遠的起跳要注意姿勢,應該是半蹲起跳。從生物力學研究的角度來講,半蹲最符合人體爆發(fā)力的發(fā)力。隊員從彈簧的拉伸去感覺一下,就會明白。
三、速度練習課的安排
速度練習課的安排,一般是5個100米,從隊員的最好速度的90%開始進行倒遞增。譬如該隊員100米最好速度為12秒,那練習時應該按13秒、12.9秒、12.8秒、12.7秒、12.5秒順序進行練習的方法,效果十分明顯。
四、速度耐力的安排
速度耐力的安排應該從長到短。如先是600米,然后是400米,最后是200米,這樣隊員越練越有信心,反之隊員越練越?jīng)]信心,會感到恐懼。同時,要知道練800米的副項是400米,也就是說,400米是練800米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運動生理理論,不僅教師要鉆研,隊員也要有所掌握。隊員掌握了這些理論后,能增強對田徑素質(zhì)訓練的興趣,減輕害怕的心理,訓練課堂的效率也就會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