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彭多
【摘 要】對于巴爾扎克《高老頭》中的父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與領(lǐng)悟。本文試圖通過對《高老頭》父愛的分析,闡述其“父愛”的悲劇性,進一步闡釋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高老頭;父愛;金錢;悲劇
《高老頭》,被視為《人間喜劇》的序幕,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現(xiàn)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寫于1835年的非常出色的一部小說。在這部作品中,描寫了高老頭作為一個父親的悲劇命運,揭露了在金錢左右下人性的異化,生動的展現(xiàn)了其父愛的悲劇性。為我們后世提供了一面鏡子,一面“愛”的鏡子。
一、背景介紹
巴爾扎克出生在法國一個由農(nóng)民上升為資產(chǎn)者的家庭里,他的父親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學(xué)業(yè)有成,長大后成為一個大律師,可是,事與愿違,巴爾扎克從小就熱衷于寫作,違背了他父親的心愿,過著形式單調(diào),內(nèi)心生活卻非常之豐富的生活。
作為享有“法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之父”美譽的巴爾扎克,他的風(fēng)俗研究作品分為巴黎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私人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鄉(xiāng)村生活場景這六個部分,構(gòu)成了相對完善的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
小說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小說中的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每一段對話,都反映了人的思維活動,都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某種社會關(guān)系,這些思維活動、社會關(guān)系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某種道德現(xiàn)象。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卻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驚人的社會,即:封建貴族社會已經(jīng)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興的資產(chǎn)者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金錢成了人們的上帝,而世間最美的“愛”卻成為了人們交換金錢的“商品”。
二、“父愛”的悲劇性
《高老頭》,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巴黎日內(nèi)維新街一個叫伏蓋公寓的小旅店里,它作為巴爾扎克寫私人生活場景的一部成功著作,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可憐的父親形象?!八麨榕畠簜兎瞰I了一切,但臨終前卻沒有一個女兒肯去看他,死后也沒有一個女兒前去為他送葬?!彼?jīng)答應(yīng)他的岳父他會一輩子好好待他的妻子,他也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他就將所有的愛都寄托在兩個女兒身上,認為妻子已經(jīng)離去,他必須背起父親、母親的雙重責(zé)任,他關(guān)注的只有他的兩個女兒,他誠心的希望兩個女兒能得到幸福,可是,事與愿違,他得到的,卻是兩個女兒的漠不關(guān)心,是一種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的愛。
金錢至上的觀念,是直接導(dǎo)致高老頭悲劇命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那樣一個人性被金錢異化的時代里,高老頭雖然是個精明的商人,可是,他同時也是一個癡愚的父親。
關(guān)于高老頭的父愛,有很多的爭議,可是,在我讀了這部作品之后,我真的為那樣一個父親的命運感到悲哀,也為那樣一種父愛感動。人們常常說,父愛是深沉的??墒?,在高老頭的世界里,除去生意,就只剩兩個女兒,他疼愛兩個女兒,這種疼愛完全是溺愛。他的溺愛,直接地導(dǎo)致了兩個女兒放縱的性格,也是導(dǎo)致他悲劇命運的源頭。他對兩個女兒的愛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父親的愛,他的愛比母愛更直接的展露給他的孩子們,作為高老頭唯一的感情寄托,他對兩個女兒百依百順,予取予求,把所有財產(chǎn)分給兩個女兒做嫁妝。其實我想說,他的兩個女兒是很幸福的,她們應(yīng)該知道感激,應(yīng)該知道回報,可是,她們卻選擇了遠離父親。
高老頭的父愛,是通過金錢與縱容來實現(xiàn)的,他眼看著自己兩個女兒放縱的生活。在那樣一個連人性都被金錢左右的社會里,他只能通過金錢來表達他的愛,我覺得這是相當可悲的。在我看來,親情是世界上最最珍貴的東西,特別是父母與兒女之間,我很難想象一種建立在金錢關(guān)系上的親情??墒牵蜖栐藚s讓我目睹了那樣一段親情。很多人認為,在剝削階級中不會有真正的情感,認為高老頭的父愛是不值得稱道的人類情感。可是,我認為,不管什么樣的社會、不管什么樣的階級、不管什么樣的家庭,都一定會有親情,而且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懷。即使像高老頭,高老頭也只是在親情中顯現(xiàn)出了他的真摯與無措。其實導(dǎo)致他悲劇命運的,應(yīng)該是他不知道要怎樣更好的愛他的女兒們,在她們失去母親以后不會感到缺少關(guān)愛,他希望她們幸福。只是,他用錯了表達方式,以一種極端的縱容開始了他的悲劇命運。高老頭只是一味的教會兩個女兒“索取”,他自己,只是一味地付出。他忘記了“索取”。兩個女兒沒有學(xué)會“給予”、“回報”。她們把親情當作墊腳石,把自己的愛當作商品,要父親以金錢來換取。父親對她們無私的愛已被她們金錢本位的思維方式褻瀆了。高老頭的愛心沒有換來女兒的溫情,他沒有在生活中教會女兒們愛父親,社會卻教會了女兒們把父親當作搖錢樹,當他的財產(chǎn)被榨干,他無力再購買女兒們的愛后,女兒們便把他當作擠干了的檸檬一樣扔掉了。
在高老頭就要咽氣時,他說:“錢能買到一切,買到女兒……。做父親的應(yīng)該永遠有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父親的悲劇,在他就要咽氣離開人世、離開女兒,離開世間一切的時候,才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悲劇,才頓悟到自己成了拜金主義的犧牲品。面對金錢,他無私的父愛在女兒們看來卻是一文不值,親情在女兒們眼中只不過是可以交換金錢的商品而已。沒有了金錢,親情也便隨之消失殆盡。這何止是一個父親的悲劇,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高老頭的父愛,首先它是一個普通父母對孩子的愛,他愛他的孩子們,這是司空見慣的一種常性的愛,他愛他的女兒們勝過一切,他希望她們能夠生活的幸福,希望自己能夠給她們最好的一切??墒牵呃项^的愛也是極端的父愛,極度的溺愛,無以復(fù)加的溺愛,以至到了一種為了滿足兩個女兒的情欲,他竟然丟掉了他作為父輩的尊嚴,殷勤地為她們的荒唐而忙碌操勞。當然,高老頭的愛這種父愛,也是我們應(yīng)該引以為戒的父愛。
三、結(jié)束語
“愛”,原本是一個高尚的、美好的事物,可是,在人性被金錢所異化的時代里,“愛”很容易就會轉(zhuǎn)化成為金錢的附屬品,為了不使得讓世間這最美、最溫情的“愛”完全成為金錢的附屬品,我們就必須引以為戒。父母愛子女,天經(jīng)地義;父母疼孩子,無可厚非??墒牵挥羞m度的疼愛才會讓“愛”變得更加美好,而不能像高老頭那樣,盡其所能以滿足女兒們的任何要求和愿望,卻不管這些要求與愿望是否合理、道德。不管是什么樣的“愛”,都不能喪失原則成為無原則的愛。作為父母,要用自己的愛來教會孩子“愛”與“被愛”同樣美好、同樣重要。在自己愛孩子的時候,也要讓孩子同樣愛自己,不能只是一味地付出,這樣反而會丟失“愛”的本真。
巴爾扎克借助一個他所建立起的虛構(gòu)的世界來反映了那樣一個真實的、悲劇性的時代,可以說那是一部歷史,一部人性異化的歷史。而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例子呢?當然,那些例子原本應(yīng)該比巴爾扎克的虛構(gòu)的小說更生動,可是,為什么這個社會還會有那么多的真實的《高老頭》在接連不斷地上演呢?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不是更讓我們感到悲哀嗎?看看周圍,其實這樣的現(xiàn)實真的不少見。這就更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其實我們的時代也是如此,也許更甚。金錢對人性異化的表現(xiàn)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父母要選擇正確的方式,通過“愛”來教育孩子,像高老頭那樣,任憑自己的愛走向極端,只會造成一幕又一幕的悲劇。高老頭對女兒們的溺愛與放縱的教育方式,最終也鑄就了他自己的悲劇命運。這部小說、這個故事、這位父親,其實就像是一篇啟示錄,告誡我們,任何的事情都必須堅持一個“度”,超越了這個度而走向極端,只會為我們帶來與我們預(yù)想中完全相反的效果,我們必須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面對“愛”。
參考文獻:
[1][法]安德烈·莫洛亞.《巴爾扎克傳》.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北京,1993年4月第1版
[2]巴爾扎克.《高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