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正
記者是采訪對象與受眾的橋梁和紐帶,如何更好地將采訪對象所要表達的內容,或者說受眾更期待、更想了解的真相展現出來,這就得看記者自身的業(yè)務功底,記者們除了要在采訪初期提前做足功課外,更需要在采訪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臨場發(fā)揮,而最后新聞播出效果的好壞,受眾對節(jié)目呈現的效果有多少認可,這些大多都與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和采訪對象融洽溝通有直接的關系。
我把記者采訪過程中的溝通分為語言類溝通和非語言類溝通兩類。
一、語言類溝通
語言類溝通,顧名思義,就是記者與被采訪人通過語言進行溝通。
語言類溝通是無數的新聞工作者最為平常的一種溝通方式,通過采訪者提出問題,被采訪者回答問題的模式完成常規(guī)報道。這種溝通形式很簡單,很容易,但若想真正挖掘出富有新聞價值的具體事件來,還需要在想要提出的問題上下功夫。在記者提出問題之前,要本著對事件進行客觀報道的心態(tài)去采訪,切記不能主題先入,記者要以一名普通大眾的角度去了解,去認識,最后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或者說是站在一個國家媒體的高度去解讀新聞,去報道新聞。提問的技巧也是溝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時候采訪會遭到當事人的拒絕,其實往往原因并非當事人之過,而是由于記者的不恰當提問或“行外話”,提出的問題大而空洞、指向性不強等,使得當事人無從談起,或回答后也毫無意義故而拒絕。
例如在2011年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上,一位記者舉手提問時任全國政協新聞發(fā)言人趙啟正關于教育改革一事,那個記者提問時說:“這個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這兩天南方科技大學已經正式開學,很多孩子已經進入這所學校求學,我想請問新聞發(fā)言人趙啟正主任,因為您也是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院長,想請您作為教育者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孩子們都開學了,您能不能對這些孩子說一些作為老師的話?”趙啟正當即回應說:“南方科技大學的孩子們有什么特別嗎?”這時這位記者解釋道:“現在社會對他們的關注比較大。”趙啟正又反問道:“你單提出南方科技大學,這個學校有什么特色嗎?”此時這位記者又一次解釋說它現在是自主招生,是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其實到這里,這位記者才真正道出了提問的關鍵性詞語。而之前的所有鋪墊其實都是多余的,反而讓趙啟正有了對此問題的反感,因為這位記者事先秉著自己單方面認為此問題的普遍共知性的心態(tài)去提問,認為與會的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南方科技大學的具體情況,所以造成了被采訪人無從回答?;蛟S這位記者想更好地與發(fā)言人溝通,但卻適得其反,反而被認為好像是有給南方科技大學打廣告之嫌。
在那年的兩會上,還有一些記者的提問毫無新意,這被趙啟正認為提問有些業(yè)余,更有記者提出了一些極其簡單、毫無技術含量的問題,也遭到了趙啟正的批評,他說一些“查數據”的問題,自己上網都可以找到,“何必問我呢?”這些失敗的提問,無一不說明提問是溝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問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新聞報道質量的優(yōu)劣,因此能夠把握提問的技巧和風格,實現有效提問是采訪的關鍵,有時甚至一個讓被采訪人意想不到的問題,他有可能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
二、非語言類溝通
對于記者來說,有聲語言并不是現場與被采訪者溝通的唯一方式,記者的眼神、表情、身姿等,都可能與片子的內容相關聯,而這些非語言信息細節(jié)上的運用,不但對記者的采訪至關重要,對觸動被采訪者當前的狀態(tài)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采訪進行初期,剛開始接觸被采訪者,可以先以握手開場,體現了平等與主動。握手是運用非言語信息的一個重要方面。記者在采訪時使用握手的非言語信息,雖然不與觀眾直接聯系,但卻可以觸動采訪者的情緒和心情,影響著訪談采訪過程。記者同被采訪者或參與節(jié)目制作的合作者握手,不但是一種職業(yè)行為,更應該是出于內心的感情流露。主動握手表現出媒體對合作者、被采訪者的歡迎,因此,一般情況下,記者應該主動伸出自己的手。同時,同采訪對象握手應該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應平和、謙虛,一般不應該采取支配性風格,這樣才會為下一步的互動或訪談打下良好的氛圍基礎。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應與被采訪者保持適當空間距離。
一是不要過近,尤其不要輕易進入親密區(qū)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間,引起別人的反感;二是不要過遠,使人感到生疏。記者和別人保持的空間距離應介乎于私人區(qū)域和社交區(qū)域之間為宜。若現場被采訪者是重要人士,則應保持稍遠些的距離,若現場被采訪者比較熟悉或耳目不靈,所保持的距離可稍近些。
記者提問和傾聽時候的眼神要真誠真切,完全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觀眾。多數情況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語氣、語調要配合使用。運用眼睛來加強溝通,是人人都會遇到、人人都會做的事,但對新聞采訪者來說,這種溝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圍,具有職業(yè)意義。這就要求記者眼神要真切、自然。采訪者的眼光,如果過于熱情、親密,或過于冷漠、呆滯,或眼大無神、目光分散,或東張西望、不善注視,如此等等,都與他們缺乏運用眼睛傳遞信息的技巧有關。這種技巧的獲得,首先要對眼晴傳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確認識,其次要有意識地做適當的練習和實踐。
最后記者的表情要自然得體,或者說是順其自然。比如,不愛笑的人就不要勉強,過于勉強效果反而不好。當然,愛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別是內容嚴肅的節(jié)目,笑容過多,往往破壞節(jié)目的整體效果。但歸根結底,采訪者的表情是否得體,關鍵是要看其表現是否與節(jié)目的風格和當時的場景融為一體。
記者掌握非言語溝通的知識和技巧,有利于在采訪中傳情達意。而忽視非言語溝通,或使用不適當的非言語信息,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采訪效果和被采訪者本人的形象。
當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但不管如何溝通,都不能停留在信息搜集的層面,要上升到記者與被采訪者情感溝通和交流上,只有雙方在最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最人性化的交流,才能實現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之間的平衡,使被采訪者在與記者交流中充分展現最真實的狀態(tài),展現其真實的色彩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