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蘇
〔摘要〕《電影《辛亥元勛》截取武昌起義領導者蔣翊武先生在大革命前夕的一段傳奇經歷,塑造了一批近代湖湘革命先驅者的英雄群像,展現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核,即敢為天下先的尚武精神,樂觀自信、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以及經世致用的儒家精神,譜寫了一曲湖湘文化的頌歌。
〔關鍵詞〕湖湘文化電影辛亥元勛蔣翊武
根據歷史學者周星林《蔣翊武評傳》改編的電影《辛亥元勛》不日將登錄銀幕以饗觀眾,這部充滿湖湘文化特色的大劇動人心弦、大氣磅礴。電影截取了武昌起義的領導者,湖南常德籍革命家蔣翊武先生在大革命前夕的一段傳奇歷程,塑造了一批近代湖湘革命先驅者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英雄群像,真實地再現了湘西北秀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將帶給觀眾空前的精神震撼和視覺盛宴。筆者有幸觀賞了該劇并拜讀了全部劇本,深深地感受了該劇濃郁的湖湘文化特點,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對湖湘文化精神的大禮贊!
首先,《辛亥元勛》中反映的湖湘文化精神是開拓創(chuàng)新、敢為天下先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可以說是近代湖湘文化有別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鮮亮特色。關于湖湘文化的尚武,可以上溯到屈原的《國殤》乃至更早,是以崇尚武力,保家衛(wèi)國為中心的愛國英雄主義,充滿著斗志昂揚的樂觀進取精神。傳至近代,湖湘革命家對尚武精神賦予了更具方法論的實踐意義。他們繼承了尚武精神中的愛國、悲憤,但過濾掉了其中關于個人情感中懷才不遇的哀傷成分,以具有集體意識的反叛展現在社會人生的大舞臺上,涌現出一大批赴湯蹈火的湖湘革命家?!缎梁ピ獎住分芯陀靡慌嫖幕锩攘业娜后w形象來展現這種地域集體意識的湖湘尚武精神。片中宋教仁、蔣翊武、黃興、馬福益、黃貞元、劉復基……這些不同面孔不同職業(yè)的革命家,都擁有湖湘革命家特有的文化魅力。他們都是知識分子出身,具備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他們都年輕有為,樂觀自信;他們都擁有遠大的抱負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zhí)著理念。而電影中主人公蔣翊武就是湖湘青年革命家的典范,是湖湘大文化精神和鮮活個人性格的完美結合。影片中的蔣翊武青年才俊,少言寡語,雷厲風行,對于理想的堅定使他在晚清封建鐵幕下展現出從容和鎮(zhèn)定自若。在發(fā)動新軍組織暴力革命時表現出特有的執(zhí)著和奮不顧身,這位革命領袖身上散發(fā)出的特有的湖湘文化精神與當時其他地域知識分子普遍文弱的文化特征完全不同。湖湘文化既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中入世的文化精髓,又具備強烈的獨立性,這其中,強調創(chuàng)新、實踐,側重組織性和爆發(fā)力的尚武精神是湖湘革命先驅的最明顯特征。這一精神氣質徹底改變了封建士階層贏弱務虛的精神面貌,把知識分子從虛頭晃腦,空談理學的禁宮中解放出來,投入到社會現實更廣闊的領域中去,實現了近代中國思想層面的最早覺醒,成為割除舊痹的最先決條件。在影片中,蔣翊武從湖南公立西路師范學堂中傳播反清思想開始,到組織刺殺暴動、再到創(chuàng)辦文學社,在新軍中創(chuàng)建和組織革命力量的歷程,就是湖湘文化這種尚武精神在社會生活層面實踐的過程,也是以蔣翊武為代表的湖湘革命先驅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的寫照。在尚武精神的根基上,敢為天下先的銳意進取,則使得湖湘文化成為引領歷史潮流的根本。敢為天下先,強調率先領先,勇立潮頭,與時俱進而走在時代前列,敢做時代先鋒,高揚大無畏精神氣概的創(chuàng)新品格。這使得湖湘文化精神具備了先進性和時效性,是對封建社會固步自封的強烈反叛。在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氣質的引領下,影片中以蔣翊武為代表的湖湘知識分子從容不迫、奔走相告、笑傲江湖,在大迫害的黑色社會環(huán)境下展現出崇高的革命氣節(jié)和具有浪漫的人生態(tài)度。
其次,湖湘文化是樂觀自信,自強不息的文化。這一點從劇情的選取上能夠得到集中的體現??v觀蔣翊武戎馬一生,個人感覺最能體現其性格特點的時刻,莫過于就義赴死一幕。當時,蔣翊武因討袁失敗,被袁世凱的親信廣西軍閥逮捕,被押赴桂林麗澤門外行刑時,士兵環(huán)立,圍觀者無數。蔣翊武端坐在大紅氈上,向觀眾宣講革命,聽眾動容,有些為之痛哭。行刑士兵凝神靜聽,遲遲不肯開槍。領頭的排長見狀,擔心有變,突然從背后向蔣開槍。后湖北革命黨人溫楚絎回憶說:蔣翊武“從容就義,無半點乞憐,尤令人肅然起敬”??梢哉f,舍生取義是最突出一個革命黨人在堅守與弘揚信念的過程中最為閃亮的一刻,蔣翊武的生命和對理想的追求確實也在那一幕中獲得了升華。但編劇卻劍走偏鋒,特別選取了蔣翊武在武昌起義前的生命歷程作為鏡頭的焦點。這讓影片在革命戰(zhàn)爭的快節(jié)奏上突然慢了下來,也貌似使觀眾一直期許的影片高潮遲遲沒有來臨,給人些許的“失望”。但仔細分析該片劇情和編劇的立意,我們不難看出,作為革命的先驅者、元勛,他們在開拓期和上升期的觀念、準備和精神面貌,才是決定社會前進的基調,更是該片所要集中塑造的精神風貌。這和自強不息的湖湘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因為從精神層面來講,湖湘文化是入世的,是前衛(wèi)的,是繼往開來的,編劇的用意正是要撇除戰(zhàn)爭過程的敘事層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湖湘知識分子的銳意進取,推陳出新的精神風貌和情感歷程。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塑造一個樂觀的、活躍的、上升的蔣翊武就遠比塑造一個悲壯的蔣翊武更加重要,因為他更能反映出湖湘文化自強不息的一面,也真正地突出了影片的主題“辛亥元勛”蔣翊武。所以,我們從影片中更多的看到了革命黨人神出鬼沒,前赴后繼的生活細節(jié)。影片中蔣翊武和劉雯的感情可以說是整個快節(jié)奏基礎上的情感調節(jié)劑,從這些細膩的感情中,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蔣翊武,使得觀眾把歷史符號化的人物還原到現實生活當中,顯得有血有肉,如在眼前。
再次,強烈的經世致用的儒統(tǒng)精神是湖湘文化的靈魂。反映在影片中,折射出一批具有鮮明時代文化氣質的形象。除主人公外,一大批小角色的形象塑造也十分成功,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共同的精神面貌,表現了晚清湘西北地區(qū)濃郁的革命思潮。這其中,小角色劉銘達的性格特點就完美的詮釋了湖湘文化的入世精神。劉銘達本是湖南西路師范學堂的教員,本應充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的他卻帶有強烈的情感趨向,他支持維新,關注洋務,對處在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不同觀念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價值觀認識,他快意恩仇,對官府方面曾經的學生橫眉冷對,對革命黨人則打心底里的支持。而面對劫難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并將自己女兒,也是自己唯一的親人許給通緝要犯蔣翊武為妻,為包庇革命黨人不惜丟掉工作。表現了湖湘學者對現實生活的投入,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和付出,是對那個時代封建道統(tǒng)學者的強烈反叛,影片中像劉銘達一樣的大批小角色人物,共同打造了湖湘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同晚清腐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湖湘文化明理求真的指示符。另外,在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環(huán)境拍攝中,影片也融入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和價值觀念。湘西北名城常德是該劇拍攝的主要場景,下南門、高山街、沅江渡口這些實景實情穿過歷史煙雨的迷蒙,矗立在晚清沅江如豆的螢火中。西洞庭柳葉湖秀麗的景色也在劇中與上海武漢等大城市的對比下顯得風光旖旎,令人神往。而觀眾對這些具有湖湘特色的景致不是單純的欣賞,更不是道統(tǒng)物我兩忘的價值觀的徜徉,而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解析和愛戀。人們看到的八百里洞庭不僅是靜的,更是動的。它的動,來自于蔓草間疾馳的草船,來自于湖心島酒肆里純樸重義的情感。它是革命先驅的避難所,是孕育革命思想的根據地。觀眾帶著對江山如畫的熱愛,在劇情的跌宕起伏中賦予了靜態(tài)自然和人文風情以動態(tài)的先入為主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得全劇的節(jié)奏明快,情感真切,產生具有催人上進的精神余震。
一部電影就像一張網,它要捕捉各樣的人物、事件和生活,優(yōu)秀的編劇和導演總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條理分明地駕馭它,讓每一個人物活靈活現,讓每一個事件清清楚楚,讓每一段生活有血有肉?!缎梁ピ獎资Y翊武》將以自強不息的湖湘文化精神融入到大革命主題的影片中去,演繹出動人心弦的劇情而震撼每一位觀眾!
(責任編輯:文鍵)
參考文獻:
[1]周星林《蔣翊武評傳》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4月
[2]蔡德東《蔣翊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3]張鳴《搖晃的中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