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 郝銀鐘
【摘要】 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避免冤假錯案提供了重要指針。近年來,因非法取證、違法辦案導致的冤假錯案引發(fā)了社會對檢警關系廣泛的討論與關注。在深入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與定位檢警之間的關系,將有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關鍵詞】 檢警關系 ? 公平正義 ?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
【中圖分類號】D925.2 ? ? ? ?【文獻標識碼】A
近一段時期以來,福建念斌案、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等再審或錯判案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不難看出,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之后,在依法治國精神的指導下,公眾對司法公正的期待與要求明顯提升,對冤假錯案的容忍度顯著降低。深入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尤其要解決好司法機關司法能力同公眾日益提升的法治意識之間的矛盾。個別地區(qū)冤假錯案多發(fā)頻發(fā),其中每個冤案就像是身體肌膚上的一道疤痕,陣痛之后,亟需優(yōu)藥良劑來治愈。筆者認為,厘清檢警關系、創(chuàng)建健全的檢查指導偵查制度,無疑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冤假錯案,更好地構筑法治國家。
近年來,隨著非法取證、違法辦案導致的冤假錯案層出不窮,如云南的杜培冤案、河北的李久明冤案等,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司法的公信力與權威性,反映了檢警之間缺乏有效合力,偵查不能有效服務于公訴,這嚴重影響到公訴職能的有效發(fā)揮。與此同時,偵查監(jiān)督力度疲軟且缺乏相應的科學性,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法律賦予的偵查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和凸顯了檢警關系的矛盾與缺陷。近年陸續(xù)出臺了《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人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最高法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等,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進我國檢警關系的有效改革,然而卻并未有明確檢警關系的模式。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進一步開展,重新審視和定位檢警關系在我國法治改革當中顯得尤為重要。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創(chuàng)設
構建檢察指導偵查模式,不僅符合刑事訴訟法偵訴一體與訴訟效率原理,同時也有利于實現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這一雙重目標。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創(chuàng)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完善的偵查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完善的偵查信息共享制度,主要包括偵查活動預期報備制度與定期報備制度。通過對偵查機關采取的重大偵查活動采取預期報備制度,特別是限制人身自由等偵查活動采取預期報備制度,進而在此基礎上保證檢察機關事先了解偵查機關的偵查動態(tài)。與此同時,通過建立偵查活動定期報備制度,規(guī)定偵查機關以書面形式定期向檢察機關報告?zhèn)刹閯討B(tài),保證檢察機關全面掌握偵查工作的綜合開展情況。
其次,建立新型責任追究制度。我國可以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所采取的相關措施,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確作出規(guī)定,賦予檢察機關對警察享有晉級建議的權利,以及對警察違法取證等行為享有處分的權利,進而在此基礎上為檢察機關的指示與命令的有效執(zhí)行提供制度保障。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理念改革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理念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形成“證據本位”的執(zhí)法理念。在我國刑事訴訟領域,偵查機關固有“由供到證,口供本位”的偵查思維,因而在訴訟實踐當中常常出現逼供、誘供等違法取證現象。通過促使偵查人員形成“證據本位”的執(zhí)法理念,降低其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依賴性,將偵查活動的重心集中在證據上,進而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發(fā)揮證據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作用。其次,形成證據客觀性與合法性并重的執(zhí)法理念。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取證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法治原則,依據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開展取證活動,進而在此基礎上避免出現違法取證現象的發(fā)生。最后,形成依證據定案的執(zhí)法理念。偵查機關應當轉變“抓人定案”的傳統(tǒng)理念,形成依證據定案的執(zhí)法理念,將“證據本位”理念放在第一要位,進而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化自身的證據意識,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搜集證據。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實踐展開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實踐展開,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偵查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偵查技術的現代化程度,以及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貫徹實施程度。
首先,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實踐展開,應當提升整個偵查隊伍的實際業(yè)務素質。知識素養(yǎng)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從業(yè)者的競爭力與業(yè)務能力,這一點在偵查隊伍當中也同樣得到了體現。形成合理完整的知識結構,成為當下科技強警培訓工作的重要任務。
其次,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展開,應當提升偵查隊伍的科技辦案意識。隨著科技辦案重要性的凸顯,科技辦案的普及、培訓也更加重要,以有效提升信息采集的正確率與入庫率,貫徹與實施信息共享機制,進而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偵查能力與辦案能力。
最后,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展開,應當有效貫徹和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在新刑訴法中,首次全面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明確規(guī)定禁止偵查機關采取刑訊逼供行為,同時也規(guī)定了任意自白原則,明確禁止強迫任何人自證其罪。通過有效貫徹和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促使偵查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開展偵查活動,嚴禁出現刑訊逼供與強迫自證其罪的行為,以有效規(guī)范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偵查行為,進而在此基礎上不斷規(guī)范偵查活動,實現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法律目標。
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議
檢察指導偵查模式的有效構建,還必須從立法層面給予制度支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明確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適用范圍。雖然此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明確規(guī)定了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相關事宜,但是在檢察指導偵查的適用范圍方面卻未有細化。因此,應明確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適用范圍,如影響重大的案件、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案件、上級交辦的重大案件等。
其次,明確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具體內容。建議我國在檢察指導偵查制度的內容方面予以細化,將檢察如何指導警察作證、如何會同偵查機關聯合辦案、如何完善證據體系、如何對偵查提出定性意見與如何對偵查活動進行法律監(jiān)督等內容納入制度設計當中,并將各項內容予以具體細化,以達到有效預防和及時糾正偵查機關違法偵查行為的目標,進而有效實現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這一雙重目標。
(作者分別為國家法官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博士)
【參考文獻】
①史耀閣:《檢察指導偵查的訴訟價值及運作模式》,《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②廖東雋:《試論新刑訴法實施后的檢警關系重構——從“檢察引導偵查”到“檢察指導偵查”的模式轉變》,《法制與社會》,2012年第11期。
責編/譚峰 ?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