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濰青
在倡導低油低鹽飲食的今天,很多消費者對腌制品,如醬菜、榨菜是避讓三舍,唯恐自己攝鹽過多。這種做法不無道理。我國膳食指南規(guī)定,健康成人一天食鹽的攝入量應(yīng)不超6克,現(xiàn)實卻是我國很多家庭每日人均食鹽攝入量能達到10克,甚至更多。
但是,只是不吃腌制品,做菜時少放鹽,并不代表吃進身體中的鹽少了。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的隱形鹽,一些看似不起眼,甚至是甜蜜可口的食物,實則卻是“鹽多多”,甚至多到一般人難以想象的程度。
對于小孩子與年輕人而言,零食是最好不過的休閑食品。其中,話梅蜜餞類的零食更是讓女孩子們愛不釋手,在其獨有的果香以及甜酸的味道誘惑下,不一會兒便能吃掉整整一包。但是,在美味開懷的同時,您知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一些什么呢?
根據(jù)鈉與食鹽的分子量,把食品標簽上標注鈉含量的毫克數(shù)乘以2.5即可換算為食鹽的量。
以某品牌的鹽津梅條為例,100克含鈉量為4150毫克,換算成食鹽的量為4150×2.5=10.37克。
鹽津桃條100克含鈉量為2820毫克,換算成食鹽的量則是2820×2.5=7.05克。
一款九制話梅100克含鈉量為6577毫克,折合為含鹽量為16.4克。這還不是最多的,有一品牌的話梅,其配料中除了青梅,第二多的便是食用鹽,其100克產(chǎn)品中含鈉足足10000毫克,換算為食鹽的量有25克之多!
如此之高的含鹽量下,實實讓某些低鈉類的醬腌菜汗顏。
那究竟為什么蜜餞之中要加入如此之多的食用鹽呢?
蜜餞也稱果脯,是指以果蔬為原料,用糖或者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而通過用糖腌制來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國家標準GB14884-2003《蜜餞衛(wèi)生標準》對蜜餞的定義為:以干鮮果品、瓜蔬等為主要原料,經(jīng)糖漬蜜制或鹽漬等工藝加工而成。
可見,蜜餞中使用鹽是合乎國家標準的。那么,為何有的話梅類零食中鹽的含量如此之高呢?
首先,傳統(tǒng)的糖漬蜜餞,過甜的口感有時會讓人感覺發(fā)膩,但是適量加鹽可以起到提鮮并讓蜜餞的甜味更加適口。
其次,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人并不喜歡食糖過多的零食,于是生產(chǎn)廠家便用“低糖”或是其他甜味劑來代替白砂糖與蜂蜜,常用木糖醇、甜蜜素、阿斯巴甜,糖精鈉等作為替代品,但此類甜味劑在提供甜味的同時,難以起到有效的防腐作用,于是防腐劑與部分食鹽便被添加進了蜜餞話梅中去了。
小小蜜餞話梅中居然都會有這么多鹽,所以我們平時控制鹽攝入的同時,一定要從各個方面考慮,必須注意這些容易忽略的隱形鹽。
即便消費者是從正規(guī)超市中購買的話梅蜜餞類零食,也不建議經(jīng)常食用。想補充更為豐富的營養(yǎng),還是從新鮮果蔬中攝取更加靠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