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宏(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療效觀察
王庭宏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的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OP患者11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對照組給予碳酸鈣D3片及阿侖膦酸鈉片口服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自擬滋肝益腎化瘀方口服,兩組均以3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0例,有效2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10%,對照組顯效21例,有效2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7.5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OP的療效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肝腎不足夾瘀證;中西醫(yī)結合;療效
骨質疏松癥是骨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主要是以骨量減少、骨微觀組織結構退化為病理特點的全身性骨病,由于患者的骨脆性增加,故而易于發(fā)生駝背、骨折,隨著全球人口步入老齡化趨勢,骨質疏松癥已成為中老年人群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也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骨質疏松癥可分為OP、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及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3大類,其中OP的發(fā)病率最高,又可分為Ⅰ型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和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2]。近年來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OP,取得理想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OP患者11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男22例,女38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9.7±5.8)歲,病程1.5~8.5年,平均病程(5.2±0.9)年;對照組男21例,女37例,年齡61歲~79歲,平均年齡(69.5±5.9)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0.8)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3]
①腰背疼痛,漸進性加重全身無力,多部位骨痛,可有骨折。②脊柱常見后突畸形。③骨密度≤-1~2 SD屬于骨量減少,骨密度<2 SD屬于骨質疏松癥,伴有骨折者屬于嚴重骨質疏松癥。
1.3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4]
肝腎不足夾瘀證:腰脊部疼痛,痛處固定不移,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周身乏力,不能持重,舌質淡暗,可見瘀點、瘀斑,舌苔薄少,脈細澀。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單純西醫(yī)治療,予碳酸鈣D3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10950029)規(guī)格為600 m g鈣+125國際單位維生素D 3/片,1片/次,1次/d,口服;阿侖膦酸鈉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85)70 mg/次,每周1次早餐前30 m in空腹口服。連續(xù)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湯劑治療,自擬滋肝益腎化瘀方,藥物組成:熟地黃20 g,枸杞子20 g,鱉甲9 g,山茱萸20 g,杜仲20 g,菟絲子20 g,續(xù)斷15 g,巴戟天15 g,肉蓯蓉30 g,牛膝15 g,延胡索20 g,當歸15 g,雞血藤15 g,赤芍15 g,川芎15 g。1劑/d,水煎取汁300 m L,150 m l/次,2次/d,口服。連續(xù)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標準[5]
顯效:腰背痛癥狀完全消失,其它部位骨痛亦消失,伴隨癥狀消失或顯著減輕,骨密度檢查提示顯示骨密度較治療前增加;有效:疼痛癥狀較治療前明顯緩解或有所緩解,骨密度檢查提示骨密度增加不明顯;無效:疼痛癥狀及伴隨癥狀、骨密度等均未見改善,甚至加重。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0例(51.72%),有效24例(41.38%),無效4例(6.70%),總有效率為93.10%;對照組顯效21例(36.21%),有效24例(41.38%),無效13例(22.41%),總有效率為77.59%。觀察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OP在臨床中十分常見,且多見于老年人群及絕經(jīng)后的女性,是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逐漸衰退、骨質退化,加之絕經(jīng)后體內激素水平的明顯變化,導致骨量減少而發(fā)病。依據(jù)OP的臨床癥狀及特點,其可歸屬于中醫(yī)學“骨痿”、“骨痹”、“骨枯”等病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腎主骨生髓,肝藏血,OP的病位雖在骨,但與肝、腎二臟關系密切。由于年高體衰,加之勞累過度、房事過多、飲食失宜及情志不遂等原因,導致肝腎不足,不能滋養(yǎng)骨髓而發(fā)病,且由于“久病必有瘀”,故見瘀血內阻之后。因此在治療時應以滋補肝腎、活血化瘀為主。筆者自擬滋肝益腎化瘀方中,以熟地黃、枸杞子、鱉甲、山茱萸等滋補肝腎之陰,杜仲、菟絲子、續(xù)斷、巴戟天、肉蓯蓉等溫補腎陽,使陰陽同補,補腎填精壯骨;牛膝既可補腎,又可與川芎配伍活血化瘀通絡,兼以引藥下行以補腎;延胡索、赤芍活血化瘀止痛,配伍當歸、雞血藤增強活血化瘀之力,又兼補血之功,促進新血再生。諸藥合用,共奏滋補肝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并聯(lián)合西藥碳酸鈣D3片以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3,促進鈣質的有效吸收[6];阿侖膦酸鈉則有促進破骨細胞凋亡、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痛等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O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骨密度,療效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1] 彭麗紅,馬改霞.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藥治療研究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13,28(1):98-101.
[2] 吳 薇.補腎活血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探析[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6(1):60-63.
[3] 朱輝軍,譚 寧,黃勝光.“四君逐瘀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40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3,45(1):33-34.
[4]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57-358.
[5] 孟照明,李學朋,孟兆亮,等.補腎活血方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22-24.
[6] 常旭東.補中益氣湯化裁方配合鈣爾奇D片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7):717-71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681
B
ISSN.2095-6681.2015.026.041.02
王庭宏(1982-),男,吉林省長春市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