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生 徐海芳 李時光 楊全玉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鄭州 450004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對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診斷
劉新生 徐海芳 李時光 楊全玉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鄭州 450004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診斷
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臨床常見的危急癥,發(fā)病率占急性腦血管病的10%~15%[1],引起出血的原因有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動脈炎、顱內腫瘤及抗凝治療的并發(fā)癥等[2]。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AN)是造成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約為50%,歐美國家為80%~90%[3],致殘率、病死率較高。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目前仍是SAH病因診斷的金標準,但有創(chuàng)傷性、風險性。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作為一項無創(chuàng)、安全、方便的檢查技術,在SAH病因診斷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價值。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78例自發(fā)性SAH患者的3.0T磁共振MRA表現,探討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對自發(fā)性SAH的病因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收集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03-04—2014-01經DSA或手術證實的78例自發(fā)性SAH患者,男35例,女43例;年齡19~76歲,平均51.2歲。其中12例有明確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史,27例行開顱手術,16例行動脈瘤栓塞術。
1.2 方法 78例患均者行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掃和MRA掃描,MRI檢查采用GE HDX 3.0T磁共振掃描儀。常規(guī)行SE序列軸面T1WI、T2WI及矢狀面T1WI。T1WI:TR 450ms,TE 15ms;T2WI:TR 3 000ms,TE 80ms。軸面層厚7mm,矢狀面層厚5 mm。MRA動脈期掃描:TR 22ms,TE 6.8ms,RF偏轉角20°,層厚1mm,最后行最大信號強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
78例患者中發(fā)現異常72例,正常6例,發(fā)現顱內動脈瘤59例(81.9%),其中單個動脈瘤49例,2個動脈瘤8例,3個動脈瘤2例。起源于大腦中動脈分叉處21例,頸內動脈顱內段17例,大腦前動脈4例,前交通動脈15例,基底動脈末端2例。單發(fā)動靜脈畸形3例,多發(fā)動脈瘤并動靜脈畸形1例,血管重度硬化狹窄26例(7例多發(fā)血管閉塞并側支循環(huán)形成)。最小的動脈瘤位于左側前交通動脈,直徑僅1.5 mm。1例與DSA不相符(將大腦中動脈起始段旁的靜脈血管誤診為動脈瘤),3.0T磁共振MRA對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檢出的靈敏度為100%,對動脈瘤檢出的特異度為98.3%。
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突然破裂,使血液進入顱內或椎管內的蛛網膜下腔所引起的綜合征,并非一種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
最近,全球范圍的大樣本前瞻性人群調查中,自發(fā)性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每年發(fā)病率10.5/10萬。但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發(fā)病率存在地區(qū)、年齡、性別等差別,各組統(tǒng)計數據差異很大。一般認為動脈瘤破裂引起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年發(fā)生率(6~35.3)/10萬。自發(fā)性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女性多見,女∶男為1.3∶(1~1.6),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并在60歲左右達到高峰。最多見于60~69歲,但年齡進一步增大,發(fā)病率反而下降。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常見的病因為顱內動脈瘤和腦(脊髓)血管畸形,約占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70%,前者較后者多見。其他原因有動脈硬化、腦底異常血管網癥(煙霧病)、顱內腫瘤卒中、血液病、動脈炎、腦炎、腦膜炎及抗凝治療的并發(fā)癥,但均少見。
目前,臨床上用于檢查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的方法有DSA、CTA、MRA等。DSA仍是目前診斷SAH的金標準,診斷正確率可達95%以上[4]。但DSA檢查可因破裂出血、血管痙攣、開口過窄、血栓形成等原因造成漏診,其圖像可能高估狹窄的程度,對偏心性狹窄或不規(guī)則的狹窄難以最佳評價[5],不能判斷引起狹窄斑塊的性質。同時,DSA射線輻射量大,可引起顱內栓子脫落、誘發(fā)再出血等并發(fā)癥。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對直徑2 ~4mm的動脈瘤敏感性、特異性與MRA相仿[6],但需注射大劑量對比劑,有電離輻射損害,對發(fā)生在顱底的動脈瘤易受骨骼、靜脈影響而顯示不良。3.0TMRI具有極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并可多參數多方位成像,顯示動脈瘤的位置、大小、瘤內情況、與鄰近結構的關系上均有明顯優(yōu)勢。MRA的成像原理主要基于時間飛越法(time of flight,TOF)和相位對比法(phase contrast,PC)。TOF法又稱流動相關增強,即射頻脈沖反復作用于掃描層面,流動質子未經歷上述射頻脈沖飽合,與周圍靜止組織對比呈高信號。一般認為,應用MRA評價無癥狀或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動脈瘤3DTOF法比PC法更敏感。3DTOF法顯示5mm以上顱內動脈瘤的敏感度為86%,5mm以下為63%。研究顯示,動脈瘤占自發(fā)性SAH發(fā)病原因75.6%,略高低于文獻報道的54%~75%[7],頸內動脈顱內段為動脈瘤好發(fā)部位。
總之,3.0TMRA與其他檢查方法相比,無放射性,無創(chuàng)、簡便,無需對比劑,能清晰顯示顱內動脈瘤的瘤體及載瘤動脈,敏感性高,是明確自發(fā)性SAH病因的重要診斷方法。
[1] 馮海龍,譚海斌,序曉玲.顱內動脈瘤3D-CTA診斷效能的臨床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3,19(4):245-248.
[2] 傅信東,王麗玲.64排螺旋CT腦血管成像對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診斷[J].實用臨床醫(yī)學雜志,2009,10(12):80-81.
[3] 沈天真,陳星榮,吳恩惠,等.神經影像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450.
[4] 馬潞.顱內動脈瘤的影像診斷進展[J].華西醫(yī)學,2006,21(2):424-425.
[5] Kuszyk BS,Beauchamp NJ,Fishman EK.Neurovascular applications of CT angiography[J].Semin US CT MRI,1998,19(5):394-404.
[6] 張洪英,李東升.顱內動脈瘤影像學診斷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6,7(1):60-62.
[7] 李廷,范寶瑜,趙欣春,等.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1000例的CT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9,33(1):94-96.
(收稿2014-06-15)
R743.35
B
1673-5110(2015)07-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