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敗德的重圍
環(huán)境污染嚴重、官員貪污腐敗普遍、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不公林林總總,社會“道德滑坡”已成定論,身邊時有發(fā)生的敗德行徑,道德已然離我們遠去。但是社會生活中公益英雄的身影、突發(fā)災難事件的來臨,忘我事跡的感動,又足以證明道德仍在存活。
如今我們確實能夠真切感覺到“感動與疼痛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主流進步與問題突出并存”的道德真實,這是由于我國處于現(xiàn)代社會轉型期,改革步驟無法得到充分展示,急速改革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不斷積壓,包括政治風險、資源成本、環(huán)境代價和教育、道德、文化建構的相對滯后等等,紛繁復雜的因素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今天我們不得不承受這之重,在“巨大的感天動地與巨大的觸目驚心”之間、在大善與大惡的兩極之間過山車。
層出不窮的“最美”人物讓我們堅信中華民族從來就不缺乏道德英雄,什么時期都存在著道德的正能量,只是這個時代亟需更多的、普遍的、平凡的道德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共同踐行道德行為,從克制“到此一游”開始,使“不以善小而不為”深入普通百姓,讓善在數(shù)量和力量上壓倒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