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榕[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 徐州 221116]
雛鳳清聲
向死而生
——解讀閻連科的《日光流年》
⊙李淑榕[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 徐州 221116]
閻連科的長篇小說《日光流年》運用一種“倒流的時間”結構,以全知全能的視角從人物生命的終點來回望整個生命歷程,這種從死寫到生的有意味的寫作形式暗含了作者的生死觀,也是一次與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思想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不謀而合。本文將立足文本,試圖挖掘小說傳達給讀者的現代啟示和現實意義。
《日光流年》 向死而生 活的意義
推介語
李淑榕的幾篇文章所論的,都是一般文學史所稱“新時期以來”的作品,因為作者的興趣,自然呈現為話題的聚焦特征,又都可以上溯到新文學的早期命題:在跨越創(chuàng)作主體性別意識差異和審美偏好的基礎上,梳理出他們對于人性的“返璞歸真”的思考,鄙陋之處蘊藏著真實的渴望,追逐希望(或欲望)而屢屢跌入失望,跌落的過程是生活拋物線,小說主旨顯豁的過程則相映成趣地呈上揚特征。這幾乎是“新時期以來”關于日常敘事的普遍訴求。人物如同推巨石上山的西緒弗斯,小說作者如同精神分析醫(yī)生,高屋建瓴,洞察幽微。努力探究這種敘事特征的論文作者,自然要努力站到與小說作者同樣的精神高度,還要站到歷史審視的高度,細細梳理這種敘事對于新文學傳統(tǒng)的回應。余華、虹影的作品,絕不僅僅與魯迅《兄弟》、路翎《饑餓的郭素娥》題目巧合。就現代以及后現代文化語境中的小說敘事而言,人物對于存在感的反復咂摸過程,必然伴隨發(fā)現的痛苦:不僅發(fā)現靈魂深處的需求,還可能發(fā)現這需求的虛妄;又因這發(fā)現的痛苦而明了自我的真切存在。李淑榕的思考有一個良好的起點,也可以說找到了一個可以開闊更深領域的學術支點。
———王力(江蘇師范大學文學教授)
閻連科的長篇小說《日光流年》問世于1998年,是作者在即將邁向四十歲的時候,為“尋找人生原初的意義”①而創(chuàng)作的“一部世紀末的奇書力作”②。時過十六年,重讀經典,仍為作者的匠心獨具所折服?!度展饬髂辍愤\用一種“倒流的時間”結構,把本是線性的時間逆轉開來,從“嘭的一聲,司馬藍要死了”③開始,回溯了司馬藍四十年的生命歷程,直到“司馬藍就在如茶水般的子宮里,銀針落地樣微翠微亮地笑了笑,然后便把頭臉擠送到了這個世界上”④。這種從死寫到生的有意味的形式,我認為并不是簡單的設置懸念、追根溯源,而是暗含了作者的生死觀,是與海德格爾“向死而生”的思想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不謀而合。作者借一群自古以來活不過四十歲的三姓村人在四代村長的帶領下想方設法,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與預知的死亡做斗爭但一次次都以失敗告終的悲劇故事來直面思索生與死這一人類永恒話題,通過一次次嘗試生的希望的破滅和死亡的命運的不可阻遏,傳達出一種“人不能戰(zhàn)勝死亡,但是人的精神可以超越死亡”⑤的積極的生存態(tài)度。
“日光流年”是個頗具詩意的題目,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地這樣描寫時間:“日子像倒流的水樣緩緩慢慢過去了一天又一天”⑥。小說正是作者年近四十,追憶時間,思索生命意義的結晶。小說中作者有意或無意地描寫了一百七十多次日光,日光可以說是貫穿小說的一個意象。對日光的描寫一方面暗示敘事時間的不斷轉換;另一方面太陽每日從升到落,由落而升,是一個無限的輪回,它充斥在單調重復的耙耬山脈三姓村人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三姓村人歷經流年的見證者,一個默不作聲的看客,一個無處不相隨的朋友。在哲學意義上,時間是一個抽象概念,沒有起始和終結,而對有限存在的人而言,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有生就有死。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死,作為此在的終結的存在,存在在這一存在者向其終結的存在之中”⑦。簡單地理解,就是人只要還沒有“亡故”(他稱生理上的死亡為“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著,就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著;“向死而生”實際上倡導的就是要明白生與死的關系,以“倒計時”的方式計算生命的長度,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地生活?!度展饬髂辍返娜沾迦司褪且浴暗褂嫊r”的方式計算生命的長度,從一出生就面臨死亡的威逼,人生的長度被擠壓到四十歲。作者有意強化了死亡的終點,實實在在讓人們時刻意識到死亡的存在,面對死亡的危機。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我們都是以“正計時”的方式計算生命的長度,生命雖然有限,但生命的終點卻非常的不確定,因而我們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淡化死亡,忽視了死亡這一人生的必然結局。
《日光流年》里的日常生活是這樣的:“有人出門三日,回來可能就發(fā)現另一個人悄無聲息地謝世了。出門半月或者一個月,倘若偶然一次沒人死去,便會驚癡半晌……”⑧作者筆下的三姓村是一個荒誕的陌生化的鄉(xiāng)村世界,處于被外界遺忘的角落,只有在賣皮和賣肉的時候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他們處于被文明開化的邊緣地帶,他們中唯一有文化的人也只知道久遠的《百家姓》《三字經》《黃帝內經》之類。正是這樣一群與現實疏離、未被現代社會文明開化、被死亡包裹著的鄉(xiāng)村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坦然,他們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正,而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抗著死亡。
上文提到過耙耬山脈的三姓村人活在一個被死亡包裹著的荒誕世界,但作者又有意淡化死亡的悲劇意義,使小說讀起來陰郁的氣息不那么濃重。
小說中的司馬藍是寄予作者理想的一個重要人物,在他短暫的四十年的生命歷程中,始終貫穿著抵抗死亡、改變命運這一主題,他對能活下去有著最大的渴望,因而他的生命力也是最頑強的?!皩λ劳龅目謶譄o疑是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人類本能之一”⑨。司馬藍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到死亡了,四五歲的時候對死亡的恐懼達到了極致。杜拐子村長死前囑托村人把自己的遺體停尸一個月,讓司馬藍那茬孩子們練練膽,“讓他們知道三姓村人死得早,知道人死了就是沒有氣了,沒有啥值得害怕的”⑩。這就是三姓村特有的生存法則——消解死亡的悲劇意義,勇敢地正視死亡,從內心消除對死亡的恐懼。英雄式的司馬藍從小就展示出了他非凡的一面,雖然對死尸有極大的恐懼,但在與自己本身和眾人的較量中他觸摸了死尸的腳手臉及嘴,發(fā)現死了果真就是沒氣了,并號召其他孩子也去摸死尸,就在摸死尸這一類似儀式的舉動中,三姓村的新一代們超越了自我,以幼小的心智承擔起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認識了死亡,活的欲望就潛滋暗長了,司馬藍們模仿大人們的親嘴游戲、在災荒年敬長壽神,就突出體現了苦難與不幸并不能摧垮人們生的意志,他們會尋找各種途徑來點燃活下去的希望之火。
世界上的每個生命體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開始走向死亡。死是每個人的必然結局,存在于庸常生活中的每一天。作者處處寫死,其實是借死來寫生,所要傳達給讀者的是清醒地認識死亡,是勇敢地面對死亡的第一步,也是積極生活的前提。
在認識到生命的必死性和活的有限性后,耙耬山脈的三姓村人并沒有對死亡、苦難舉手投降,而是以積極求生的姿態(tài)展開了一系列對抗死亡的斗爭。小說的主人公司馬藍從小就認識到了死亡,短短的三十九年生命歷程見證了十七歲的小叔、村長杜拐子、殘疾孩童們、父親司馬笑笑、藍百歲等等上百人的死亡。正是這個見慣死亡的人在臨近死期時表現出超出其他村人的求生意志。除了他本人,所有人都接受了既定的現實,只有他自己毫不妥協(xié)。畏死,其實更是對活下去的渴望,鹿虎賣皮燃起他生的希望;賣皮生意失敗,加之竹翠的伺機報復,都不能澆滅他心中希望的火焰。在一連數日臥床、滴水不咽、呼吸時斷時續(xù)的情況下,司馬藍還是站起來了,他穿過為他的死而忙碌的人群,帶著三個孩子,去求藍四十賣肉掙錢給他治病,只為那多活半年的渺茫希望。小說開頭這場司馬藍不惜犧牲兄弟的血、情人的肉也要與死亡抗爭的驚心動魄的描寫,所要表現的不是他臨死時的恐懼與自私,而是表現了他作為有意識的生命個體不甘服輸于命的決絕,那背水一戰(zhàn)的掙扎反抗符合人物整個性格發(fā)展的邏輯。孩提時代的司馬藍就常糾結于生與死這個問題,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人還是永遠永遠地活著好。司馬藍想,哪怕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只要能活著就好?!?在這里,活的崇高意義被解構了,揭示出的是人生最本質的意義。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比沾迦说娜粘I罹褪菄@生和死這兩個主題展開的。由于生存空間的閉塞,他們在沒有“他者”的世界里自給自足,過著極簡單原始的生活,村民臣服于村長的權力意志,女人孩子服從于男人的權威,他們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自己的身體。在嚴峻的生存條件的威逼下,男人們一次次通過賣皮來換取物質方面的東西,并能獲得極大的幸福感,而女人們則去賣肉,并且不會受到歧視。他們都是英雄人物,雖然每一次壯烈犧牲的結局都是慘敗,比如藍四十悲劇的一生,先是把自己的初夜獻給盧主任,為了能讓他繼續(xù)領著人翻土地,結果翻土地并不能使人長壽;被青梅竹馬的司馬藍背棄,一生未嫁;為了她愛的人去城里賣肉,換得司馬藍的生和修渠的再一次開工,最后得了不治的婦女病,悲慘死去。藍四十天真善良隱忍而偉大,她熠熠生輝的人性之光照亮了悲戚的耙耬世界。如果說男人們是對抗死亡的主力軍,那么女人們則是強大的后援團。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的斗爭,作者所要凸顯的都是處在極端的生存環(huán)境下人類生命的平凡而偉大。災難是人的試金石,雖然一次次勞命傷財流血犧牲的對抗死亡的戰(zhàn)斗都慘敗了,雖然天意不可違,人無法戰(zhàn)勝命運,一切作為都是徒勞無功,但是他們頑強的生存意志、生生不息的活的勇氣、面對死亡大無畏的精神卻可以超越死亡戰(zhàn)勝命運,一代代人前赴后繼地奔向死亡,又有一代代的勇士站起來作斗爭,人類如此世代相傳,繁衍生息。
人究竟為何而活?活著有什么意義?是很多作家熱衷探討的話題。余華在《活著》中這樣寫道:“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遍愡B科也說:“我們走來的時候,僅僅是為了我們不能不走來;我們走去的時候,僅僅是我們不能不走去?!?這“來”和“去”幾十年的時間就是活著,既然生下來那就要活下去,“活著是多實在的一件事,多具體的一件事,邁腿了就能從這兒到那兒,說話了就有聲音發(fā)出來,餓了能吃飯,種地有糧打,身子破了有疼感,有血流,但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這就是活著最本真的意義,只有活著才能感知生命存在的真實。前文提到過三姓村人以“倒計時”的方式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他們活到十六七歲就邁向婚姻的殿堂,不出意外三十六七歲就可以抱孫子,高壽到三十八九歲就可以坦然離開人世;被壓縮的生命長度迫使他們緊迫地生活著,他們?yōu)樽约憾睿瑫r又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司馬笑笑為世上還有三姓村不惜付出自己的身體,藍長壽“我要是讓村里少了一戶人家我還有臉活嗎?”?這種神圣的使命感正是他們平凡生命的價值所在。
看清了生命的有限存在,懂得了死,才能真正了然生的深意,我們置身在時間的長河中,常常避而不談死或談死色變,忽視了人生活在走向死亡的過程中。其實死亡一直在場,死固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結局,但是假若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活的質量,提升生命的價值,那也能坦然面對自己的一生了。
閻連科是個關注現實關注人生的作家,他以大膽的想象構筑了一個荒誕、陌生的耙耬世界,以“死”直逼現實人生最最基本的問題“活”,無疑是給予我們現代人尤其是活在當下這個崇尚物質利益的浮躁社會、熱衷追名逐利的世人的一劑警醒力藥,具有很多的現代啟示和現實意義。
①? 閻連科:《日光流年·自序》,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2頁。
② 《一部世紀末的奇書力作——閻連科新著〈日光流年〉研討會紀要》,《東方藝術》1999年第2期。
③④⑥⑧⑩??? 閻連科:《日光流年》,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1頁,第528頁,第208頁,第1頁,第497頁,第446頁,第303頁,第424頁。
⑤ 閻連科、黃江蘇:《超越善惡愛恨——閻連科訪談》,《南方文壇》2013年第2期。
⑦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版,第297頁。
⑨ 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頁。
作 者:李淑榕,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指導教師:王力,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