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宏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語文;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39-01
新課程改革提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渴綄W習”,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切實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自主學習的模式,使學生自主學習。具體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興趣是成功的老師,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都有不少的論述。我國兩千年前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爆F(xiàn)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也認為: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學生學習語文也必須以興趣作基礎,有了這樣的心理條件,才能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就語文學習興趣與語文學習的關系,從現(xiàn)代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這樣的概括:當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力求掌握知識的理智感,使大腦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引起語文學習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維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躍、記憶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勞,產生愉快情緒,能夠最佳接受教學信息。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其潛能便會得到開發(fā),主體性便會得到弘揚。因而,語文教學應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應做到: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語文課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借助靈活的教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及時評價,以成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學習。
二、注重指導,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1、目標指導。小學生自主意識差、學習目標不明確,所以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學會依據(jù)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學習時緊盯學習目標,邊讀邊想、邊聽邊記,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和參加討論。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訓練主渠道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意識;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條件和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參與教學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2、學法指導。在語文學習中小學生往往分不清各階段,也更不知道每個階段應該怎么學怎么記。所以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學習過程的幾個階段進行學法指導:預習階段—學新階段—消化階段—應用階段—復習階段。但是學法指導不能采取一次性處理,應當分點、分層、分階段地指點。學法指導,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根據(jù)學習內容的特點和自身的條件來選擇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3、問題指導
(1)存疑。存疑包括字詞的音形義;存疑于句子的表達形式;存疑于文章的內容;結合課后思考題存疑。
(2)質疑。在語文學習中要指導學生質疑,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對于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師的作用則主要表現(xiàn)在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其內在的動力。作為教師,千萬不要毀滅學生智慧的火花,要恰當?shù)匕盐諏W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充分激發(fā)學生質疑的興趣,做到相機誘導,有的放矢,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解題、抓關鍵詞句,或從文章結構、寫作等方面質疑。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老師最喜歡愛提問題的同學和敢于回答問題的同學,甚至喜歡問題提得不好或問題回答得不全面的同學,這樣一來就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敢問;當學生提的問題離題了,我就教給學生問的方法,并熱情鼓勵,讓學生會問、愛問。
(3)釋疑。對于質疑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區(qū)別對待,分類解決。對于較簡單易懂的問題,可以通過思考自行解決。對于有一定難度的疑問,可以采用同桌或四人小組討論的形式,互學互教,互助解疑。當學生的疑問很有價值時,也正是引導大家深讀課文的難得時機。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相機釋疑,深化認識。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情意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和老師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之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這種關系就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和諧的合作關系。良好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四、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我認為更為重要。因為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在今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帶來無限的好處,可謂是終身受益。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通過具體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體會學習方法,培養(yǎng)認真讀書的習慣。認真,就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要看清楚,讀準確,不漏不添;要邊讀書邊思考字、詞、句、段的意思,為什么這樣寫;要邊讀邊畫,在文中圈、點、勾、畫、批、注,用不同的符號將自己認為主要的或不懂的記下來,將自己感興趣的,最有感受的記下來,并將感受三言兩語簡記在旁邊;還要訓練學生在別人匯報時做些記錄,快速把握對方說話要領,判斷對方發(fā)言的正誤之處,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主體主動的、積極的思維和情感融合的認知與感悟的活動。習慣是一種自然的力量,它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形成并發(fā)展的,所以我們應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我們要把語文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積極促進學生學習形式的改變,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使語文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