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淑恩
摘 要: 口語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師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必需條件和基本手段。教師的語言魅力在于它能在課堂上將知識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關(guān)鍵詞: 教師 語言 口語 修養(yǎng)
語言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識信息的載體,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口語是連接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師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必需條件和基本手段。因口語研究對一名老師尤為重要。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修養(yǎng)高低直接關(guān)系教學效果和教育質(zhì)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教育成敗。
教師如果口語表達能力偏低,那么即使?jié)M腹經(jīng)綸,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學生也無從接受,其教學效果一定不會理想。許多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之所以成功,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外,純熟的口語是一個重要原因。例如:上海市特級教師于漪的學生曾感慨地說,聽于老師的課,簡直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聽過魏書生老師的課的人也說,魏老師的每堂課都給我們打開一扇通往未來、通往世界的窗口。這些評價,都表明了一個老師語言的作用與魅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教師的語言魅力在于它能在課堂上將知識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一
那么,教師的口語表達應該具備什么特征呢?我談?wù)勛约旱恼J識。
(一)口語表達要具規(guī)范性
教師為人師表,在學生眼中,教師是知識和智慧的化身,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效仿。因此,教師的語言必須規(guī)范,對學生產(chǎn)生正面示范效應。首先,不管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老師,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很重要,特別是走進校園,不要用方言土語和學生交流。其次,語病也是老師要避免的,如“這個”、“啊”等習慣帶出的一些不當?shù)脑~。再次,教師在和學生交流或在課堂上的遣詞造句方面不能有錯誤,半截話、詞序混亂、啰唆等都要格外注意。
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不僅向老師學習文化知識,而且向老師學語言,老師語言規(guī)范,潛移默化下,學生也能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從小養(yǎng)成語言嚴謹?shù)牧晳T。
(二)口語表達要具科學性
學校開設(shè)的各門學科教學不同方面的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必須用科學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教師講授的概念、原理、規(guī)則、結(jié)論等都必須符合各門學科的科學性要求,做到準確無誤、完善周密,不能向?qū)W生傳授錯誤的信息和不準確的信息。例如,不能把貨幣簡單稱為錢等。不同學科的科學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識領(lǐng)域和知識系統(tǒng),我們的語言必須尊重知識的準確性。
(三)口語表達要具針對性
教師要針對不同教育對象、教育內(nèi)容、教育環(huán)境運用不同語言。有一次,在演講比賽中,我們班一個害羞膽小的女孩以“沒準備好”為借口,不愿上臺演講,這時老師親切鼓勵的語言對她來說是最好的良藥,“你在沒準備好就能上臺的情況下,是一種挑戰(zhàn),假如講得精彩的話,老師和同學都會為你自豪,你試一試好嗎?”結(jié)果這個學生登臺了,并且講得很不錯。這次的成功就在于我做到了因人而異,語言表達針對了這個孩子的特點,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語言的針對性還表現(xiàn)在對于自尊心強的學生忌諱用冷、硬的語言;對學習后進的學生忌諱用埋怨、挖苦的語言。即使是批評,也要充滿激勵性,將自尊、自愛、自我反省、自我調(diào)整的權(quán)利留給學生。
(四)口語表達要具教育性和審美性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的語言一定要有文采,不僅內(nèi)容美,還要形式美。語言思想要深刻,富于哲理,充實含蓄,具有豁然開朗的啟迪性;在造句修辭上要有高超的藝術(shù)。此外,追求文采的同時,必須注重語言本身的健康,避免土語俚語。無論是在教育語言還是教學語言上都要注意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
二
做到這些,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實踐,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加強以下幾方面的修養(yǎng),定能成為語言大師。
(一)加強思想修養(yǎng)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顯示,思想決定語言,要提高教師的語言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思想境界。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境界,發(fā)言越有技巧越會造成惡劣影響。因此,教師要提高語言修養(yǎng),首先要錘煉思想,要想使自己的語言閃光,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光彩照人。
(二)加強心理素質(zhì)修養(yǎng)
教師掌握語言藝術(shù),必須有較高的心理素質(zhì)。首先,要能夠做到遇事沉著冷靜,寬容大度,處變不驚。其次,教師的心理素質(zhì)還包括善于揣摩學生心理,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和心理狀態(tài),做到“知己知彼”。
(三)加強知識的修養(yǎng)
教師的語言是各種知識信息的載體,深厚的語言功底來自廣博的知識。因此,教師不僅要掌握所教學科的知識,而且要掌握相關(guān)學科知識。正所謂“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具備單一型知識的人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作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新型人才的教師,自己的知識要向“博大”方向發(fā)展。
(四)加強語言技能修養(yǎng)
語言技能,包括語調(diào)的變化、語速的快慢、音量的把握,等等,這些都是老師與學生交流互動時經(jīng)常用到的,技能的利用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甚至可以起到“震撼”作用。此外,修辭技能,如諧音、雙關(guān)、夸張等技巧的運用,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為了提高教師的口語水平,更好地服務(wù)于教書育人工作,要處處留心,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多學習請教,經(jīng)過努力,口語水平將會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