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觀察員 田野
“解禁”伊朗石油難掀大波瀾
□ 文/本刊觀察員 田野
4月2日,伊朗和國際六方就遏制伊朗核計劃達成框架協(xié)議,伊朗同意收縮核活動,美歐同意在核查后解除制裁。隨著油氣市場對伊核談判達成協(xié)議的“擔憂”逐漸加重,國際油價將進一步承壓。伊朗擁有全球10%的原油儲備和近20%的天然氣儲備,這么大的油氣量一旦流入國際石油市場,將是怎樣一種壓力?
解禁后的伊朗石油出口量有多大?按照伊朗石油部長的說法,一旦制裁取消,伊朗石油出口量將每天增加100萬桶左右,這勢必進一步打擊目前在低位徘徊的國際油價。
話雖如此,但有幾個短期或長期的因素值得注意。首先,波斯灣主要石油生產(chǎn)國同亞洲各國煉油廠都簽有長期合約,在此情況下,如果伊朗增產(chǎn),短期內(nèi)影響可能不會太大。分析人士指出:“沒有了需求,你不可能一直生產(chǎn)下去,任何市場都有飽和的時候……即使伊朗削價賣油,能賣出的油量仍然有限?!睆墓┬杞嵌瓤?,短期內(nèi),國際原油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沒有改變。目前,國際原油日供應(yīng)量超出日需求量150萬桶,即便伊朗增加100萬桶/日,每日仍然存在50萬桶缺口。此外,在分階段解除制裁后,伊朗估計最快也要到2016年下半年才能恢復(fù)原先的石油出口量。這期間,若發(fā)生地緣政治方面的變化,協(xié)議能否得到有效貫徹尚不得而知。而對于伊朗本身而言,短期內(nèi)想要提高原油的產(chǎn)量恐怕也非易事。牛津大學(xué)全球能源專家賈斯汀·達爾金認為,伊朗很多油田因為生產(chǎn)下降和缺乏投資而遭到損壞,其產(chǎn)量要達到制裁前的水平尚需時日。其次,伊朗石油解禁方式是漸進的,即逐步提高其原油出口上限。因此,今年下半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將比上半年增加30萬桶/日,使歐佩克原油供應(yīng)繼續(xù)保持較高水平,抵消部分因北美非常規(guī)原油供應(yīng)增速放緩對供應(yīng)帶來的影響。因而,所謂伊朗石油解禁將在國際油市掀起巨大波瀾的說法,更多是心理方面的因素。
解除對伊朗制裁,對各國而言將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亞洲國家將是主要受益國。目前,最大產(chǎn)油國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為爭搶市場份額,已經(jīng)相繼開始降低油價,以更低廉的價格向亞洲出售原油。在伊朗被制裁階段,其原有份額被其他中東國家瓜分,一旦伊朗重返市場,價格戰(zhàn)將會愈演愈烈,將有更多亞洲國家向伊朗購油,屆時,伊拉克將遭受打擊。
對于美國來說,考慮到美國原油并不能出口,所以,解除對伊朗制裁對于布倫特原油價格的影響將大于對西得克薩斯中質(zhì)油的影響,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再次跌回周期性底部。
對于中國,從微觀上來說,需要意識到,長期以來,正是由于伊朗長期遭受制裁,使西方石油公司放棄了這一市場,中國企業(yè)才得以填補伊朗的市場空白。伊朗被解除制裁后,中國在伊朗的能源企業(yè)將面臨更多來自西方國家能源企業(yè)的競爭。所以這個被外界解讀為對伊朗利好的消息中也有著潛在的對中國不利的因素。從宏觀上看,中國需要對解除對伊朗制裁后的國際油價的長期走勢有更清晰的認識,即油價將會短期下跌而長期仍將企穩(wěn)并緩慢攀升。而在油價攀升的過程中,中國未來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對此,中國需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