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蘭 龐紅芳 陳淑萍
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
鄭振蘭 龐紅芳 陳淑萍
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有效措施并進行總結, 提高護理質量。方法 回顧性分析51例經(jīng)手術治療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護理工作。結果 在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本組患者心理狀況良好, 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工作, 手術順利, 恢復良好。6個月隨訪, 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效果顯著。結論 高質量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提高手術療效,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健康指導
乳腺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各年齡段的女性均可罹患, 45~55歲發(fā)病率較高。據(jù)統(tǒng)計, 其發(fā)病率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中占8%~10%, 且呈上升趨勢。目前手術治療乳腺癌效果顯著是較為主要的治療手段, 現(xiàn)將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1例經(jīng)手術治療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護理工作?;颊吣挲g28~67歲, 平均年齡(48.51±5.46)歲。
1.2 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由于乳腺癌根治術需要切除乳房, 手術范圍較大, 很多患者會產(chǎn)生恐懼、悲觀等情緒,作為醫(yī)務人員必須告知患者真實情況并對患者進行安撫、溝通, 為其講解手術的可行性、必要性, 以及術后的彌補方式,如在手術過程中即可進行乳房重建、后期進行隆胸、佩戴義乳等;而且失去一側乳房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讓患者理解失去乳房能夠換取日后的健康, 積極的配合醫(yī)務人員。②術前準備:完善相關檢查, 如心電圖、肝腎功能及肺功能的檢查, 血、尿、糞便常規(guī)檢查等, 尤其是高齡患者應以心肺功能檢查為重點, 避免因此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做好皮膚準備, 如手術需要植皮應將供區(qū)皮膚準備好, 備皮范圍上至鎖骨連線, 下至臍水平, 左右至腋后線包括同側手臂上1/3及腋窩。清潔乳頭、乳暈, 避免由于皮膚不平滑而造成割傷,防止感染。③術前指導:調節(jié)患者飲食, 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等有營養(yǎng)的食物, 為手術及術后切口愈合提供保障;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等, 以防止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2.2 術中護理 乳腺癌手術一般是先切除腫塊, 并快速進行病理檢查, 根據(jù)病檢結果確定具體的手術方案, 一般需要30 min左右。在等待期間患者感覺很無助, 心情忐忑、焦慮,此時護士要盡量關懷患者并與患者聊天, 如注意患者保暖、聊一些輕松的話題, 讓患者找到歸屬感, 分散注意力。同時護士還要檢查手術器械是否齊全、有無缺損, 并將器械整齊的擺放在手術臺, 以供手術使用。
1.2.3 術后護理 ①術后心理疏導:很多患者術后不能接受乳房切除的現(xiàn)實, 心理壓力較大, 感到自卑。護士應該耐心的跟患者講解、溝通, 還可以組織病友會, 讓大家相互支持、鼓勵, 樹立對自身的正確認識, 增強信心。家人是患者的依賴, 跟患者家屬溝通, 讓家屬多給患者鼓勵、關懷, 做患者強有力的精神支柱。除了形體變化, 患者最關心的是療效, 因此患者清醒后要第一時間告知其手術成功的結果, 以安撫患者情緒。②體位:患者術后安返病房, 根據(jù)患者手術時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手術方案選擇體位。硬膜外麻醉去枕平臥, 頭偏向一側4~6 h, 血壓平穩(wěn)后可將患側肩胛部稍微墊高,患肢平放于胸前, 有利于減輕皮瓣張力, 防止皮下積液、死腔;全身麻醉則頭偏向一側平躺, 如6 h后患者血壓平穩(wěn)則取半臥位, 有利于引流及橫膈下降, 改善呼吸。③病情觀察: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如行乳腺癌擴大根治術要特別關注患者的呼吸情況, 是否有呼吸困難、胸悶現(xiàn)象, 必要時行胸部X線檢查, 以明確是否發(fā)生氣胸。術后患者傷口胸帶固定, 患側上肢用三角巾懸吊, 注意觀察患肢是否發(fā)生腫脹, 末梢血運情況。如皮膚呈紫紺色, 皮溫偏低, 應及時調整繃帶, 以患肢恢復血運的松緊度為宜;如繃帶或胸帶過松應重新包扎, 以減少創(chuàng)腔積液, 使皮瓣或植皮片與胸壁緊貼,利于創(chuàng)口愈合[1]。術后短時間可適當應用鎮(zhèn)痛泵, 在為切口止痛的同時要保證切口引流管通暢, 將引流管置于視野最低處, 低負壓吸引, 將創(chuàng)面積液吸出, 防止皮瓣壞死, 將引流管固定好, 引流10 ml/d, 定時擠捏。④患肢護理:為避免瘢痕萎縮影響患肢的功能, 術后1~2 d進行伸指、握拳、屈腕鍛煉, 5~10遍/次, 5~6次/d;3~4 d后可進行屈肘鍛煉, 運動時上臂緊貼胸壁;5 d后可進行摸對側肩、耳廓及梳頭發(fā)鍛煉;7 d后可做肩部運動;10~12 d后可抬高患肢, 做手指爬墻運動;14 d后可將患側手掌置于頸后, 開始時低頭位, 逐漸抬頭挺胸位。在進行患肢功能鍛煉時注意保護患肢, 避免靜脈穿刺、測量血壓等[2]。⑤健康指導:飲食指導, 術后6 h可進食,麻醉效果完全消失后可進全流食, 第2天可進高熱量、高營養(yǎng)、多樣化、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以促進傷口愈合, 促進康復。忌高脂肪飲食、飲酒、盡量少喝或不喝咖啡;出院指導,出院后要注意休息, 適當進行患肢功能鍛煉, 避免疲勞, 循序漸進, 避免提舉重物。定期復查, 定期化療, 以減少復發(fā)、提高生存質量, 如有不適及時就診。由于妊娠會使乳腺癌復發(fā)或增大對側乳房發(fā)生癌腫的幾率, 因此有生育要求的患者5年內不能妊娠。女性注重形體美, 可以通過整形、佩戴義乳、服裝修飾等恢復體形, 增強自信。
經(jīng)過護理人員圍手術期的耐心工作, 本組患者心理狀況良好, 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工作, 手術順利, 恢復良好。6個月隨訪本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效果顯著。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 由于其根治術的特殊性, 很多女性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甚至不能接受, 心理壓力較大,對后期的治療也不配合。而護理人員耐心的溝通和有效的心理疏導能夠讓患者信任并積極配合, 再加上術后的精心護理可以促進患者的康復、減少并發(fā)癥, 提高手術效果, 改善并提供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鄭惠珍, 鄭路敏, 張建松.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及效果.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2(6):36.
[2] 李永香.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體會.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3, 11(1):52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49
2015-02-02]
361009 福建廈門市中醫(yī)院外二科(鄭振蘭陳淑萍);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一區(qū)(龐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