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洲
用儒學奠定文化心理基礎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他繼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歷史遺產(chǎn),其中既有社會穩(wěn)定、人心歸向、經(jīng)濟富裕的優(yōu)勢,也有制度殘缺、國家控制能力較弱的遺憾,不屑于追求穩(wěn)定和“守成”的漢武帝為擺脫這一困境,采納了董仲舒“更化求治”的建言,積極推行改革,將儒家思想確立為國家的主導統(tǒng)治思想,從而奠定了國人的文化心理基礎。
漢武帝時代影響最為久遠的文化政策,是確定了儒學在百家之學中的主導地位。中國歷史悠久,漢武帝之前并未形成一個普遍認可的文化體系,他實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文化變革,結(jié)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儒家學說成為全國上下共同遵守的一種價值體系,成為國家統(tǒng)治者制定方針大略的基本依據(jù),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說,“中國的政治統(tǒng)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國的文化統(tǒng)一完成于漢武帝”。
漢武帝時代在文化方面的另一重要舉措是興太學。秦始皇曾用暴力手段強制推行法家思想,以失敗而告終。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等人的建議,設置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在太學里講課的老師當時稱為博士官,清一色選擇了儒家經(jīng)師。
太學里唯一被批準使用的官方教材是儒家經(jīng)典,太學生從全國各地精選而來,在學校里接受系統(tǒng)的儒學教育,每年考試一次,只要有一部經(jīng)典考試合格了,就可以出去做官,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可留在皇帝身邊,當時稱之為郎官。
漢武帝雖然沒有用行政命令規(guī)定青年人學儒學,但他把讀儒家經(jīng)典和做官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增強了青年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得儒家學說的地位空前提升。
對于身在官場的人,漢武帝用什么方式讓他們學儒學?以前朝議的時候,各家學術觀點甚至包括民間俗語都可以作為議論的依據(jù),尊崇儒術則限定官員只能用儒家經(jīng)典作為依據(jù)。這樣一來,一些不懂儒術的官員,為了獲得發(fā)言的機會,也必須自覺學習儒家經(jīng)典。這正是漢武帝的高明之處。
善“借智”者成大事
古人云,“下君之策盡己之力,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智者善借人智。善借他人智慧的人,往往能集眾人智慧于一身,辦眾人無法辦成之事,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漢武帝治國,有許多過人之處,其中尤以善于用人為世人所稱道。
對于漢武帝尊崇儒術,我們還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漢武帝和董仲舒有所不同。作為儒學宗師的董仲舒有著強烈的儒家情結(jié),他上書建議尊崇儒術時說過,凡是不符合儒家經(jīng)典的學問,都要由朝廷出面予以取締。漢武帝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在他看來,只要有利于統(tǒng)治的學問都可以拿來用。兼收并蓄,有容乃大,使抱有不同理念的英豪俊杰各盡所能,是漢武帝成就盛世大業(yè)的人才保障。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不求全責備,反映了漢武帝的明智。漢武帝時代的政治精神是外儒內(nèi)法,盡管漢武帝在公開場合倡導儒術,但對于儒術之外的學問并不排斥。像張湯、桑弘羊這樣的大臣,都是帶有法家思想傾向的人,一樣被漢武帝重用。
漢武帝所確立的國家基本統(tǒng)治方略,為漢代后世皇帝所尊崇。漢宣帝的兒子,也就是后來的漢元帝是一個真正喜歡儒家學術的人,他見父親實際上并不真正喜歡儒術,就提了些建議,結(jié)果漢宣帝很惱火地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痹谶@里,王道指的是儒家學術體系,而霸道則是法家的治國之術。從漢宣帝的話中不難看出,暗用法家的制度,這是漢武帝及其以后的統(tǒng)治者慣常實施的統(tǒng)治方略。
“即便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的變革,依然堅持‘教,政之本也;獄,政之末也,強調(diào)文化教育是行政的重心?!边@對于我們當今重視文化、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的形成,同樣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暢通社會底層上升通道
漢武帝在選人用人上敢于打破常規(guī),暢通社會底層上升通道,建立了一套選拔人才的有效制度———察舉制度。
察舉制度主要是指朝廷規(guī)定各級官員必須定期、定額向朝廷舉薦人才,舉薦人才有很多考量標準,其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孝廉,地方官如不舉薦孝子,按“不勝任”的罪名予以處理;不推薦廉吏,按“大不敬”的罪名予以處理。察舉制度在上下層社會間形成了一個明確的上升通道,保證了下層人才進入這個通道,舉薦孝廉不僅可以從社會底層發(fā)現(xiàn)人才,也促進了官僚素質(zhì)的提升,這是漢武帝時期出現(xiàn)盛世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漢武帝還有一個人才選用的特殊渠道,“上書拜官”即是這種特殊的用人渠道。允許天下臣民給皇帝上書,就對當時國家面臨的某個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借此讓皇帝認識你的才華,最后皇帝可以從中選拔一部分優(yōu)秀人才做官。
有一天,主父偃等三人同時到朝廷規(guī)定的場所遞交討論政治問題的意見書,結(jié)果上午遞交進去,傍晚就被召見,漢武帝一見主父偃三人便說道:“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鼻筚t若渴之情溢于言表。
漢武帝通過營造良好環(huán)境,用改革思想和創(chuàng)新辦法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這樣的氣魄確實讓人感動,對當今社會完善選人用人機制亦有借鑒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