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加斌 李繼軍 湖北省神農架林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外科 442400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單純修補40例診治體會
徐加斌李繼軍湖北省神農架林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外科442400
摘要目的:探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單純修補治療的方法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均行單純修補術,術后正規(guī)抗Hp及抑制胃酸分泌治療。結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0例患者術后1個月復查胃鏡,其中29例未見明顯異常,3例慢性淺表性胃竇炎(伴隆起糜爛),2例十二腸球炎,6例慢性淺表性胃炎,隨訪2年無潰瘍復發(fā)。結論:胃十二指腸穿孔單純修補治療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手術方式,術后輔以正規(guī)抗Hp、抑制胃酸分泌及保護胃黏膜治療,使得慢性胃炎的發(fā)生得到有效控制。
關鍵詞單純修補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外科急腹癥中,急性胃十二指腸穿孔比較普遍,它就是十二指腸潰瘍的一種比較厲害的并發(fā)癥。由于急性胃十二指腸穿孔病情爆發(fā)快、進展迅猛、病情危重,如果沒有盡快及早醫(yī)治,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及早診斷和手術是阻止病情發(fā)展、治愈、避免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關鍵。手術治療是胃十二指腸潰瘍性穿孔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術式有:單純穿孔修補術、單純修補合并迷走神經切斷術、胃大部切除術。本文分析了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行單純修補術的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術后正規(guī)抗Hp、抑制胃酸分泌及保護胃黏膜治療,醫(yī)治效果良好,患者恢復良好?,F(xiàn)在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本院40例患者,男34例,女6例,年齡13~77歲,平均年齡58歲。從開始發(fā)病至入院的時間為2~72h,平均時間10h。胃部出現(xiàn)穿孔的具體位置:18例在胃竇部,4例在胃小彎,2例在胃部大彎側,4例在胃體,剩余的12例穿孔在十二指腸,穿孔直徑為0.5~3.5cm。5例長期口服抗風濕中草藥,2例飲酒后發(fā)病,其余患者無明顯誘因發(fā)病。
1.2臨床表現(xiàn)本組25例患者突然發(fā)生腹部上方刀割般疼痛,立即擴展到全腹疼痛,陣發(fā)性加重,表情痛苦,臉色蒼白且身體發(fā)冷,腹部如同平板狀肌肉緊張,部分病情嚴重患者出現(xiàn)血壓降低。15例開始腹痛定位不準確,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為上腹部或全腹部壓痛,板狀樣腹肌緊張。腹部X線見雙側膈下游離氣體18例,單純右膈下游離氣體9例,7例雙側膈下游離氣體伴腸梗阻。
1.3治療方法本組40例均行單純穿孔修補手術。患者都采用氣管插管全麻,麻醉成功后取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取上腹正中切口約18cm,依次進腹,探查見穿孔部位后,修剪穿孔周圍組織送病檢,使用1號絲線在胃部出現(xiàn)斷裂處橫向縫合3~4針,手術部位漿膜化處理之后在外部使用大網膜予以遮蓋和固定,配合使用溫熱的生理鹽水清洗腹腔,在穿孔位置旁放引流管和陶氏腔放置引流管。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恢復飲食后給予正規(guī)抗幽門螺桿菌(Hp)、抑制胃酸分泌及保護胃黏膜治療。
2結果
本組40例患者由于穿孔后治療及時,均平穩(wěn)度過急性期。術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2例,經換藥后Ⅱ期縫合治愈。術后1個月復查胃鏡40例,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0例患者術后1個月復查胃鏡,其中29例未見明顯異常,3例慢性淺表性胃竇炎(伴隆起糜爛),2例十二指腸球炎,6例慢性淺表性胃炎,隨訪2年無潰瘍復發(fā)。
3討論
胃十二指腸穿孔是臨床上常見病,常見急腹癥之一,通常來說,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且胃黏膜抵抗力差成為了胃部穿孔病重的重要原因[2]。治療方法包括開腹穿孔修補術、胃大部切除術和高選擇性迷走切斷術。胃大部切除術適合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在8h內或超過8h腹腔污染不嚴重者;慢性潰瘍特別是胃潰瘍患者,經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后再穿孔,有幽門梗阻或出血史者。對于普通患者不建議采用此方法,該方法治療后患者易發(fā)生感染、營養(yǎng)性貧血、吻合口狹窄等并發(fā)癥。單純修補手術是一種簡單、便利的手術方式,其安全性較高,手術時間短[3],但單純修補手術不能使?jié)兺耆稀T谥委熚甘改c穿孔中,單純縫合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相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廣泛使用[4]。在臨床上,為了鞏固療效,促進潰瘍愈合,進行單純縫合修補手術的患者還需要輔助口服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阻滯劑,連同黏膜保護藥及幽門螺桿菌抗體,如此一來控制胃酸分泌,使手術后潰瘍恢復良好[2]。在多次試驗研究中表明,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根除Hp能夠促進潰瘍愈合和預防潰瘍的復發(fā)[5]。因此手術后正規(guī)抗Hp、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治療是必要的,可以減少復發(fā)。胃大部切除術或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加穿孔修補術已經不是治療胃穿孔的最好選擇,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加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近年來的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只做單純修補手術后患者康復效果較好[6]。本組術后1個月復查胃鏡,3例慢性淺表性胃竇炎(伴隆起糜爛),2例十二指腸球炎,6例慢性淺表性胃炎繼續(xù)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治療1個月后復查胃鏡均治愈,隨訪2年無復發(fā)。治療急性胃十二指腸穿孔傳統(tǒng)的方法是進行穿孔修補術,穿孔修補術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對患者的胃部及十二指腸解剖結構并不進行任何改變,可以使患者的創(chuàng)傷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胃十二指腸穿孔單純修補治療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手術方式,術后輔以正規(guī)抗Hp、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謝俐.急性胃十二指腸穿孔治療效果觀察〔J〕 .中外醫(yī)療,2011,30(36):28-29.
[2]王治凱.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48例診治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2):188.
[3]陳國平,陳劍明.單純修補、胃部分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臨床效果對比〔J〕.當代醫(yī)學,2012,18(22):36-37.
[4]梁發(fā)亮.胃十二指腸穿孔手術治療效果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3):59-60.
[5]秦慶穎,陳柱花,秦慶顏.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1):130-131.
[6]郭衛(wèi)平,黃江龍,陳圖鋒,等.15年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發(fā)病情況及變化趨勢〔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9):1076-1078.
(編輯楊陽)
收稿日期2014-07-21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4-04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