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芹
1.
她40歲出頭,身材清瘦,不善言辭,臉上總是帶著靦腆的笑,一雙不大卻粗糙的手流淌著她的辛苦。她只是一名平凡的農(nóng)村婦女,20年來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與丈夫一起撐起了一個風(fēng)雨飄搖的家,使耄耋之年的婆婆得以安享晚年,使4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健康成長。她就是甘肅省臨洮縣中鋪鎮(zhèn)紅柳村婦女裴新蘭。
裴新蘭與丈夫龔大明是中學(xué)同學(xué)。隨著時光的推移,心與心的碰撞交織出了愛的火花,1991年元月,二人喜結(jié)連理。
憧憬是美好的,生活是現(xiàn)實的。當(dāng)年她義無反顧走進的是一個并不富裕的9口之家,上有年已花甲的婆婆,下有丈夫因病早逝的大哥留下的年僅15歲的侄兒龔成龍,還有二哥、二嫂以及他們的3個孩子。來不及細(xì)細(xì)體味做新娘的羞澀與喜悅,她便開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勞。婚后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苦,卻也甜蜜,1992年11月,他們的女兒出生了。
2.
然而,平靜的日子并沒有持續(xù)多久。1994年,丈夫年僅30歲的二哥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婆婆當(dāng)即昏死過去。強忍悲痛,裴新蘭與丈夫一起安排了二哥的后事。
往日的歡笑與熱鬧不再,家里變得沉悶而冷清。婆婆食難下咽,臥床不起,消瘦得不成樣子。二嫂也不時地垂淚或發(fā)呆。不久,二嫂竟然離家出走,不知所蹤。
面對還不滿10歲的侄兒、侄女無助的哭泣,裴新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給孩子們一個家。親戚朋友為裴新蘭鳴不平,有人還勸她分家,可裴新蘭說:“人不能做壞良心的事?!庇谑?,裴新蘭和丈夫一起撐起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
3.
家里少了兩個壯勞力,兩雙手要養(yǎng)活8口人,生活的擔(dān)子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已上高中的大侄子龔成龍為了減輕家庭負(fù)擔(dān),執(zhí)意退學(xué)參軍。丈夫龔大明也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家里的活計全落在了裴新蘭一個人身上。
家里共有24畝地,耕種季節(jié),天剛蒙蒙亮,裴新蘭就已經(jīng)喂好羊和雞,帶上一塊餅子、提著一壺水下地干活了,一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家。然后,她又要用最快的速度給一家人做好晚飯,這才能歇上一歇。為了給孩子們準(zhǔn)備口糧,她每隔三四天就要烙上一次大餅。為了趕在孩子們上學(xué)之前做好,她便半夜起床,讓每一個孩子都不會挨餓。
在別人休養(yǎng)生息的農(nóng)閑時節(jié),裴新蘭依然是忙碌的,她必須要為孩子們織毛衣,還要做夠一年穿的布鞋。男孩子穿鞋尤其費,裴新蘭一年要做好幾十雙。孩子們的個子長得快,裴新蘭經(jīng)常要幫他們修改衣服,還總是從拮據(jù)的收入中擠出一部分給孩子們添置新衣。
裴新蘭有時也會去娘家轉(zhuǎn)轉(zhuǎn),但每次都是早去早回,從不在娘家過夜,因為她知道,這個家里離不開她。她對自己的吃穿從不講究,也從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幾個姐姐實在看不過去,埋怨她不考慮自己,可她卻笑著說:“誰讓我是他們的嬸娘??!”
那些年,裴新蘭所在的村鎮(zhèn)還沒有安上自來水,必須從井里挑水用,而挑一擔(dān)水來回得20多分鐘。家里人多,用水也多,裴新蘭就一擔(dān)一擔(dān)地挑水,從無怨言。
但裴新蘭也有生氣的時候。有一次,侄兒龔永利和龔勝利偷吃了別人家的籽瓜,被人家找上門來。裴新蘭又羞又氣,一面向人家賠禮道歉,一面將哥倆狠狠地訓(xùn)斥了一頓,從此,小哥倆再也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
1999年元月,裴新蘭的兒子龔琰降生了,一個新的希望冉冉升起。
4.
回首這些年的生活,裴新蘭是欣慰的。6個孩子如一母同胞,互親互愛,從未吵過嘴,打過架。她和丈夫于2004年申請到了第一塊宅基地,花費6萬多元,為大侄子龔成龍蓋起了7間平房,2006年又花費5萬多元為他娶了妻子。2009年,他們花費10萬多元翻修了12間新房,2011年又花費8萬多元,為龔永利娶妻。2009、2010年先后花費2萬余元,讓龔永利和龔勝利學(xué)習(xí)車輛駕駛技術(shù)。2012年,他們又申請到第二塊宅基地,正在為龔永利和龔勝利修建新房14間……為了這一切,龔大明的足跡遍布內(nèi)蒙、寧夏、新疆、西藏、四川、湖北、河南等10余省(區(qū)),只要打聽到掙錢多的活計,不管多苦多累,他都義無反顧地去做,這一串?dāng)?shù)字,浸透了裴新蘭和丈夫的心血與汗水。龔成龍感激地說:“三嬸并沒有撫養(yǎng)我們的義務(wù),但她對我們就像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p>
如今,侄女龔成玲已經(jīng)出嫁,生活得很幸福。龔勝利也到了娶妻的年紀(jì),裴新蘭正在留心撮合。兩個最小的孩子還在讀書,她對他們要求很嚴(yán)格。雖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個兒媳婦過門,但裴新蘭仍然和以前一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連婆婆的衣物都還是她一手換洗。親戚們都贊許地說:“新蘭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婦!”
或許裴新蘭并不明白“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含義,可她卻用行動詮釋了這一人間大愛,令人震撼。2014年,裴新蘭的家庭獲得甘肅省“最美家庭”稱號。
(責(zé)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