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蕊
燒爐子追到老婆,轉業(yè)成了“修理工警察”
1956年,于尚清出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農村。19歲入伍后,他成為出了名的修理能手。
1981年,25歲的于尚清回家鄉(xiāng)探親時,經人介紹認識了女工杜長君。于尚清對她頗有好感。
聽說杜長君不會燒爐子,經常在深夜被凍醒,于尚清就每天騎著自行車,趕幾十里路幫她生火爐,還耐心地教她。倆人一遍遍填柴、引火、放煤塊,再弄滅了重來……經過多次努力,滿身煤灰的于尚清終于開心地宣布:“你出師了!以后師傅不在身邊,你也不會受凍了!”
不僅如此,他還從家中找來一塊厚實的舊毯子,為杜長君做了一個“半自動”窗簾。如此一來,即使窗外冰天雪地,一回到爐火旺盛的單身宿舍,杜長君也能感受到無盡的暖意。而與房間里的氣溫同時提升的,還有她對于尚清的好感——盡管小伙子出身貧苦,又不會說甜言蜜語,卻懂得用行動表達內心的愛!他還會唱歌、彈琴、拉二胡,甚至能把掃帚里的絲抽出來編成小花籃送給她……
經過一年多的鴻雁傳書,1983春天,兩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1999年,43歲的于尚清轉業(yè)到了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建華分局,成了治安大隊的民警。轉業(yè)后,于尚清干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鼓動杜長君辭職回家,只因不愿意看到妻子的老同事被下崗分流。他說:“老婆,人家生活困難,比咱更需要這份工作?!彪m然頗感委屈,但杜長君還是主動申請下了崗。
于尚清夫婦生活的小區(qū)有600多戶居民,他們中不知道居委會主任的人很多,但不知道老于的人卻極少。原因是,他憑借一手精湛的修理絕活,很快成為小區(qū)里的“萬能修理工”,只要一個電話,于尚清馬上就到,而且“手到病除”。
連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于尚清也樂于施出援手。2001年,低保戶張某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卻沒錢繳納學費,四處借錢無果。于尚清便借給張某1萬元錢。而張某的孩子大學畢業(yè)了,這筆錢仍然沒有還上。
2002年8月,外來務工人員田有富在掃大街時被車撞倒,肇事司機逃逸。于尚清當即將傷者送到醫(yī)院搶救,并拿出8000元錢替他交了手術費。
當年,兒子于嘉高考失利,帶著對父親的崇拜參了軍。
負傷百處不畏懼,哄好妻子去拆彈
2003年9月1日,位于齊齊哈爾市鬧市區(qū)的某酒店發(fā)現(xiàn)了一枚自制炸彈。市里并沒有拆彈專家,但炸彈即將爆炸,時間已經等不及了!
當過工兵的于尚清沖了上去,沒有防爆裝置,只戴了一頂安全帽。走近一看,老于不免一陣忐忑,他根本沒見識過這種自制炸彈,更不懂怎么拆。他咬著牙,用手鉗小心翼翼地拆除一根根連接線……3分鐘后,冷汗直冒的于尚清用顫抖著的聲音向領導報喜:“拆完了!”
中午,于尚清和同事們剛進飯館,打算慶祝一下,又接到指揮中心的電話:這家酒店發(fā)現(xiàn)了第2顆定時炸彈!顧不上吃飯,于尚清又一次趕到了現(xiàn)場。
這一次,于尚清忍不住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老伴啊,今后無論怎樣,你和孩子都好好地活著!我這些年只為工作和別人家的事情忙碌,忽視了對你們的關愛,我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就這樣,拆了一顆,又發(fā)現(xiàn)一顆,一天時間,于尚清拆除了10顆自制炸彈!如果這些炸彈同時爆炸,加上煤氣管道的威力,后果不堪設想!
直到深夜12點,劫后余生的于尚清才回到家。一天內幾經生死的他怎么也睡不著,大半夜里澆起了花,拖起了地,甚至還要為妻子刷鞋……杜長君驚訝不已。當聽完老于的講述,她頓時嚇得大哭起來:“你不要命啦!萬一有個好歹,讓我和于嘉怎么活?!”
然而,生死考驗尚未結束。凌晨1點半,于尚清的電話又響了,市局通知他再趕赴該酒店,因為又發(fā)現(xiàn)了第11顆定時炸彈!于尚清穿衣起床,卻被妻子拽住了,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老于,你別去了,成嗎?”“那怎么行,我不去沒人會拆,要出大事的!”一邊說著,于尚清已經奪門而去。
這次,他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我要去辦一件公事,完事以后告訴你。不管有沒有事,明天6點你跟領導請假,回來看看我?!碑敃r于嘉在離家100多公里的部隊農場當兵。父親說到這里就掛線了,電話的另一頭,于嘉哭了。
好運沒能延續(xù)到最后,于尚清在移除最后一枚炸彈時發(fā)生了爆炸,全身被炸傷100多處,整個右手掌被炸裂,食指被炸飛,爆炸碎片崩入雙眼晶體……
經搶救,于尚清保住了性命,卻落下了左眼失明、右耳失聰、右腿殘疾的病,而且100多片炸彈和玻璃碎片只能殘留在體內,取出便可能有生命危險。
不久后,齊齊哈爾市公安局組建防爆支隊,考慮到于尚清有經驗,而且這份工作相對清閑,領導就把身體不便的他調入特警隊擔任防爆專家。
不料,當于尚清把這個“喜訊”告訴給妻子時,杜長君的臉馬上黑了下來:“你都成殘疾人了,還讓你去,太不公平了!”于尚清沉思了一會兒,說:“誰不想遠離危險?可我是全局唯一有拆彈經驗的人,只要還沒殘到不能干,就應該干下去!以一人的危險,換得眾人的安全,也值了!”
杜長君不依:“你要是非干不可,那我們就先辦離婚!”丟下一句狠話,杜長君不再理他。
于尚清知道,老伴是一個善良的人,就決定進行“宣傳感化”。漸漸地,杜長君想開了:“你去也行,答應我,只打有準備的仗,沒有把握的千萬別蠻干。你要是哪天沒有活著回來,我就陪你走……”于尚清擁住妻子,也紅了眼眶,但他還是調侃地說:“放心吧,我120歲時才有下一個坎。”
英雄丈夫遠逝,她讓兒子續(xù)寫“拆彈傳奇”
2004年,公安部授予于尚清“全國公安戰(zhàn)線二級英雄模范”稱號,2005年,他又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7年,于尚清的身體疼痛開始加重。自從4年前拆彈受傷后,由于彈片和玻璃碎片分散在他的眼底、四肢、膀胱等內臟和神經中,他只能靠吃止痛片來緩解疼痛。于嘉說:“父親在疼痛嚴重時,四肢不受控制地使勁往桌子上摔,晚上更是疼得整夜睡不著覺?!辈贿^,這些連要好的同事都不知道。
“一提起看病,他就不愿意?!倍砰L君說,“他不好意思找領導報銷醫(yī)藥費,疼得實在厲害,就自己偷偷吃止疼片。50多塊錢的止疼片,正常功效是6個小時,對他來說,兩個小時都挺不過去?!?/p>
有時,于尚清坐下,就會發(fā)現(xiàn)腿上鼓起一個“小包”,撥幾下,一片碎玻璃碴子就掉下來。對此,他只是涂抹點消炎藥了事。杜長君已經記不清用了多少擦拭傷口的棉簽。在家時,于尚清每次疼痛,杜長君就給他按摩,有時候,于尚清也會亂發(fā)脾氣,杜長君只能像哄孩子一樣哄著他。于嘉也無數(shù)次地想象,他去接父親退休的場景:“到那一天,全家人就再也不用為他的安危擔心了。”
2008年,電影《千鈞一發(fā)》在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獲獎,影片中的人物原型于尚清與妻子杜長君受邀走上紅毯。然而,榮耀的背后,于尚清夫婦正承受煎熬,他們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決定。
上海某知名醫(yī)院曾提出,愿意為于尚清免費治療,但由于碎片的位置,“取出碎片,人可能在手術臺上就沒了;不取,可能再活10年”。于尚清夫婦沒有賭,他們選擇了回家。
2010年10月底,于尚清的腰椎疼得無法走路,檢查發(fā)現(xiàn),他的5節(jié)腰椎已發(fā)生移位,必須做手術!11月,醫(yī)生用4根鋼釘將他的腰椎固定住。
由于長年服藥,2013年5月,于尚清出現(xiàn)嘔血、便血癥狀,2014年8月,于尚清在多名同事的陪同下,來到北京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于尚清的病情明顯好轉,他對妻子說:“要在退休后開一家汽修鋪,免費修車,回報社會對自己的關愛。”
誰也沒想到,老于的情況會急轉直下。由于每天透析,他的脊椎、腎、肺以及神經全部紊亂了?!暗偬郏既讨?。”同事說,在單位從來沒聽于尚清喊過疼,直到老于住院后,同事們從他的辦公桌里收拾出了一鞋盒的止疼片,這才知道他是怎么挨過了這11年。盡管如此,這些年來于尚清仍屢屢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30余次參加排爆,他自己挖掘排除的各種炸彈,以及日偽時期遺留的手雷、炮彈、毒氣彈等,就多達2000多枚!
來北京兩個多月,杜長君蒼老了不少,用手捋一下,一縷白發(fā)就掉了下來。10月27日,于尚清病危后,她時刻盯著監(jiān)測器,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丈夫就走了。她不敢閉眼,實在挺不住了,便在旁邊病床“偎”一會兒?!爸灰芑睿呐率侵参锶宋乙苍敢庹疹?。”她的聲音里帶著濃重的哭腔,臉上布滿淚水。
2014年11月6日晚,拆彈英雄于尚清永遠地閉上眼睛,終年58歲。
接受記者采訪時,于嘉母子剛在東北家鄉(xiāng)舉行完葬禮。杜長君表示,雖然老于去世了,但只要組織和群眾需要,她不會阻撓兒子繼承父親的遺志——做一名拆彈專家!于嘉復員后也當上了警察,并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