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霄
“我和一位姑娘同居了。”
我在朋友圈發(fā)出這樣一條消息,短短幾分鐘內(nèi),收到十幾條贊和評論。前任回了一句“呵呵”。最好的哥們恭喜我:“終于脫單了?!蔽覌寗t立刻打來長途電話,一開口就詢問起姑娘的身世背景。
終于,姑娘也看到了這條微信,然后哭著說自己一世貞潔不保,再不解釋清楚她就死給我看。
我只好追加說明,事情是這樣的:
姑娘的房子租約到期,下家還沒找到,所以,我讓她在我家臨時寄宿一段時間。
原本出于好心,但幾天之后,麻煩事接踵而來。
坦白地講,我家里是容不下兩個人的。首先是床,家里只有一張床,姑娘來了只能一人睡沙發(fā)?!皼]關(guān)系。”我跟姑娘說,“咱們可以輪著來,你睡完我再睡,其樂融融愛加倍。”
其次是衛(wèi)生間,業(yè)主的設(shè)計很前衛(wèi),一切全透明,姑娘要是洗澡,我只能出門溜達(dá)一圈?!皼]關(guān)系?!蔽腋约赫f,“宅在家中亂糟糟,出門走走樂陶陶?!?/p>
這些都是小問題。
姑娘心地善良,沒兩天帶回一只流浪貓,成天在家里拉屎。我忍著。
姑娘熱愛廚藝,不愛洗碗,廚房里總是堆積如山、慘不忍睹。我忍著。
姑娘是美劇愛好者,看淘寶看視頻,4M的帶寬緊巴巴地連百度都打不開。我繼續(xù)忍著。
姑娘半夜接電話,聲音脆生生的,好聽,但說著說著就嚎起來,哭喊著“你為什么不要我了,我哪里做錯了”。搞得左鄰右舍都以為我倆半夜在鬧分手。我還得忍著。
有一天姑娘跟我說,男朋友從外地來看她,讓我回避一會兒。
我出門遛了半天貓,回到家門口一看,男朋友用著我的杯子,靠著我的枕頭,赤著倆大腳,搭在我的茶幾上,“噼里啪啦”玩我的游戲機。
沒法忍了。
于是我跟姑娘說:“啥時候能搬走?”
姑娘反問我:“你不讓我住了?”
我說:“讓,但你啥時候找房子?”
姑娘說:“你以為我想賴在這里啊,每天洗澡像打仗,看個視頻都得專門挑半夜網(wǎng)速快的時候。對了,你知道你脫發(fā)嗎?衛(wèi)生間的下水道我每天都得疏通大半天?!?/p>
我一時無言。
姑娘的男朋友也湊過來說:“大不了,我倆這個月付你一半的房租水電費。”
我說:“滾,都滾,趕緊的!”
差點打起來,朋友是沒法做了,各種“拉黑”慘不忍睹。
一個人靜下來,我開始反省,是姑娘太極品,還是我做得有點過。但仔細(xì)想想,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開始。
我在沒有考慮現(xiàn)實的情況下,就出于好心邀請姑娘。就像一個俠義心腸一心救人卻因醫(yī)術(shù)和經(jīng)驗不足而誤治致人非命的醫(yī)生,好心不是做錯事的理由,好心同樣也會作怪,造成的后果甚至比當(dāng)面拒絕更加嚴(yán)重。
像我這樣的,在工作上也能遇見相同的例子。
我的一位姓吳的女同事,天生熱心腸,無論誰遇到麻煩,她都一馬當(dāng)先,滿腔熱忱,同事們給她取了一個綽號叫“吳答應(yīng)”。
老板在外應(yīng)酬,喝了酒,半夜打電話給“吳答應(yīng)”,她二話不說打車出門,做代駕送老板回家,然后一個人可憐兮兮地打車回來。
客戶去外地拍片,把重要文件忘在了家,也打電話給她,她趕著末班飛機跑了一趟西安,第二天清晨坐頭一班飛機再回來。
有員工敬業(yè)至此,老板可以瞑目了。
但問題也正出在這兒,“吳答應(yīng)”萬事答應(yīng),同事們忙不過來或不愿做的工作,她也一樣越俎代庖。然而在這里頭,有許多是并不在她的能力范疇之內(nèi)的工作。
越俎代庖,自然做得不好,老板怪罪下來,她一臉委屈地說:”我只是幫忙而已啊?!?/p>
被幫的人一聽也不樂意了:“熱心腸也要看情況,你幫歸幫,別凈整倒忙。到頭來你是做了好人,責(zé)任不在你身上,害得我白白被老板罵?!?/p>
留下她梨花帶雨地哭訴:“明明我是好心,為何所有的人都怪我?”
造成這種難堪局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吳答應(yīng)”的濫好心,二是她不懂拒絕。
不懂拒絕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因為相比其他,拒絕所造成的傷害是更加直接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往往喜歡用一個看起來不那么生硬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前一秒剛收到客戶發(fā)來的資料,下一秒收到老板的短信說明早交方案,你說“好”,于是通宵達(dá)旦地熬夜作業(yè),最終只拿出不算完善的作品。
明明做好去海邊旅行的計劃,朋友說去看沙漠,你說“好”,于是南轅北轍,在不喜歡的旅途中疲于奔命,發(fā)盡牢騷。
同事沒時間,跟你發(fā)牢騷,請你幫忙,你說“好”,于是忽略自己的職能,在專業(yè)外的工作上耗費精力,結(jié)果兩頭得罪,吃力又不討好。
最要命的是感情戲,收到不怎么喜歡的女生表白,想委婉拒絕卻語氣含糊,態(tài)度曖昧,不經(jīng)大腦答允她明晚的飯局,后天的電影,下個月的同學(xué)聚會。一拖再拖,直到要見對方家長的最后一步才終于坦白——啊呀呀,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其實不喜歡你。
這樣的你,被老板怪罪,被朋友譴責(zé),被女孩怒罵,又能怪誰呢?
人是群居動物,在人際關(guān)系的構(gòu)成中,每一個個體的行為都將對這個生態(tài)圈起到微妙的作用。
起初,像“吳答應(yīng)”這樣的熱心人在團隊中更受歡迎,因為他們和藹可親、急公好義,但時間久了,一味的好心只會讓其他人產(chǎn)生依賴心理,進而導(dǎo)致整個團隊缺乏責(zé)任感,無力進步。因此,越是成熟的團隊,越需要各司其職,環(huán)環(huán)相扣。
同理,在與朋友的交際中,只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任何事都不懂拒絕,甚至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即使一時得以解決,會在彼此的心中埋下芥蒂,總有一天會變成無法抹去的裂痕。
教科書教會我們好心的義務(wù),生活卻在說,我們同樣有拒絕的責(zé)任。
別讓熱心腸作怪,拒絕不會讓你錯失真正的朋友和機會,一顆泛濫成災(zāi)的好心亦不能代表你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別忘了,姑娘們在拒絕你時通常會這樣說:“你呀,其實是一個好人呢?!?/p>
(摘自浙江文藝出版社《在這復(fù)雜世界里》一書)(責(zé)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