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
當三聚氰胺牛奶、蘇丹紅咸蛋、福爾馬林海蜇皮、瘦肉精、黑心棉等剛剛有所收斂時,另一些食品造假又接踵而來——假羊肉已接過食品造假的接力棒,正在市場上橫行。
據(jù)業(yè)內人士爆料,記者最近采訪發(fā)現(xiàn),在部分凍品批發(fā)市場和“美食節(jié)”里,一些掛著“羊”招牌賣出的肉,其實跟羊無關,相當一部分是鴨肉。
過去人們經(jīng)常用“掛羊頭賣狗肉”來形容貨不對板、表里不一和狡詐欺騙。但這個說法已經(jīng)過時了,因為如今的狗肉比羊肉貴,如果還掛著羊頭賣狗肉,賣家一定虧本。
但奸商不會拘泥于俗語,掛羊頭賣什么肉要由市場的價格決定。時下鴨肉比羊肉便宜,于是就開始“掛羊頭賣鴨肉”了。
一位熟知羊肉行情的爆料者介紹,鴨肉只要四元一斤,相當于羊肉的七分之一。巨大的利潤,吸引一些賣肉者做起了以鴨代羊的生意。許多“羊肉串”和“羊排燒”,大多是冒充羊名的替代品。
這些假羊肉不僅在路邊攤、街邊店銷售,還在各種“美食節(jié)”上公然叫賣,并以其物假價廉逼走物真價高的真羊肉,把“美食節(jié)”變成“售假節(jié)”。
據(jù)介紹,廣東各地一年舉辦超過兩千場大小美食節(jié),一個攤檔進場就要交數(shù)千元的進場費,名氣較大的美食節(jié)進場費高達萬元,而且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營業(yè)收入要交給美食節(jié)主辦方,辦一場美食節(jié)往往能收入百萬元左右。能這樣坐地收錢,主辦者就只想著收錢,哪有心思去辨別真假?由于許多“美食節(jié)”是由政府主辦或主管的,監(jiān)管機構就更不便去查假了。
但即便有人查,一些涉嫌造假的老板也能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一位經(jīng)營“羊排燒”的老板就大言不慚地辯稱,“羊排燒”也不一定有羊,它就是一個品名,就像“熱狗”沒有狗,“琵琶腿”沒有琵琶,“老婆餅”沒有“老婆”一樣。
按照這個邏輯,任何冠名都可以名不副實:排骨飯可以無排骨,羊毛衫可以無羊毛,金項鏈可以無真金……飯店商家賣這些東西給這個“羊排燒”時,都可以去掉前面的屬性。
當然在奸商的眼里,除了賺錢之外不需要任何邏輯。但現(xiàn)在造假者不怕打假者,這就超出了我們的正常邏輯——他們本來應該像老鼠見到貓一樣逃之唯恐不及,但他們偏偏不怕,這到底是為什么?
據(jù)說現(xiàn)在的老鼠還真有不怕貓的,因為一些貓或者已被主人養(yǎng)肥,或者與老鼠已建立友好關系,或者老鼠太多,對它們早已麻木……貓們再也沒有抓捕老鼠的動力了。
現(xiàn)在的造假“老鼠”正是看中了美食節(jié)能帶來“貓鼠雙贏”的機會,以及假太多,監(jiān)管者已經(jīng)無暇搭理“小老鼠”,才敢這樣售賣假羊肉,甚至大搖大擺地挺進官辦美食節(jié)。
高利潤與低風險從來都是奸商的福音。在這種“福音”的鼓勵下,廣州這個以“羊城”冠名的城市,估計美食節(jié)上將難見真羊了。
盡管鴨肉不像三聚氰胺、蘇丹紅等化學添加劑那樣含有毒素,但欺詐是一種信用毒素;化學毒素毒害的是一部分人,而信用毒素毒害的則是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
當誠信體系完全崩潰時,奸商們今天用活鴨取代真羊,明天則可能用瘟雞死鴨的肉來替代羊肉。到了那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監(jiān)管無力的“替罪羊”。
【原載2015年1月9日《羊城晚報·時評》】
插圖 / 以豬代羊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