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中戚光宇(特級教師)
悲莫悲兮生別離
——古代離別詩情感意蘊探析
☉北京十二中戚光宇(特級教師)
古人把離愁凝聚成美麗的詩行。長亭、楊柳、灞橋、美酒……或依依不舍、無語凝噎,或故作曠達、瀟灑揮手,或凝視前路、憂心忡忡……每每吟誦離別的詩句,總能從其凄美的畫面、難以言說的意境中體會到復雜、真切、凄美的別情,讓人回腸蕩氣,感慨萬千,回味無窮。
雖然都是離別,但離別的人不同,離別的原因不同,離別的時間不同,離別時的心境不同,離別后的處境不同,其情感的趨向也會不同。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送別詩最常見的情感就是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這一類詩,詩人抒發(fā)的情感不似“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那般慘烈,也不似哲理詩那般理智清醒,大多是寓情于景,欲說還休,隱忍含蓄地面對送別的友人,雖然戀戀不舍卻又不忍影響所送之人的心情,所以情感往往是含蓄蘊藉的依依不舍之情。例如:李白喜歡交友,留下了許多歌頌友情的作品。他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幾乎家喻戶曉,是歷來傳誦的送別名篇。這首詩抒發(fā)了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詩人在一番交代之后,于眼前之景中寄寓了惜別的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北砻婵磥磉@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字字含情。“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一葉扁舟掛起風帆,漸行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之外,而詩人此時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依依不舍之情真摯至極,充分展示了友情的美好。
古代社會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每次別離,往往就會天各一方,音信杳無。如同生離死別,怎能不令人哀愁傷感。例如:白居易的這首經(jīng)典的送別詩《南浦別》:“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細細體會,其情多么傷感。詩人送別于“南浦”,“南浦”像“長亭”一樣,已成為送別之處的代名詞。離人內(nèi)心凄苦,此時,秋風蕭瑟,木葉飄零,河水滔滔,滿目凄涼。那登舟遠去的友人,仍佇立船尾,一次次地回望岸邊心如刀割的詩人。詩人難忍悲痛,只能勸慰友人,讓他放心地去吧,切莫再回頭了!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一看腸一斷”更具有表現(xiàn)力,送別之時不忍看對方一眼,因為每看一次都肝腸寸斷。其情至深,其情至傷。
再如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時鐘。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痹娙艘杂旰湍洪_頭,渲染了凄清氛圍,且繪出了一個壓抑的場面,句句無不染上離愁別緒,形成濃重的壓抑的氛圍,詩人置身其間情動于衷,不能自已,以淚收尾,凄美無比。
盧綸的《送李端》也是如此:“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比娋渚浜?,詩從衰草落筆,大大加重了離愁別緒,寒云沉重陰冷,烘托了悲涼的心境。詩人傷別感世,遙望遠方掩面而泣,哀愁傷痛籠罩全詩,感人至深。
不同的詩人,處在不同的境況,就會有不一樣的別情。詩中也會表現(xiàn)不一樣的色彩和情感。分別之時非但沒有悲悲戚戚地落淚,反而也會有陽光明媚的時候。有的是對遠行之人的一番鼓勵,希望遠行之人能滿懷希望。例如李頎《送魏萬之京》:“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痹娙俗鳛殚L輩,勸勉魏萬到了長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樂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歲月,應該抓住機遇,成就一番事業(yè)。表達了詩人對魏萬的深情厚意,拳拳之情,殷殷希望,催人向上。
當所送之人前途未卜,險境困擾,怎能不讓人憂心不已?例如辛棄疾的《鷓鴣天·送人》:“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從詩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詞人看來,今古恨事有幾千般,豈只離別一事才是悲傷的?這里,詞人用反問語氣,說離別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為什么呢?因為“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作者認為存在于人們心中、存在于人事斗爭上的無形的“風波”更使人畏,使人恨,又甚于一般的離別之恨和行旅之悲。
不是每一次離別都充滿了悲傷。在眾多的離別中,也不乏慷慨激昂的豪放之歌。君不見寒風蕭瑟的易水邊,燕太子丹率百姓長跪相送,壯士荊軻和高漸離擊筑而歌,一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豪氣干云,俠氣沖天,足以讓風云為之壯行,天地為之動容。君不聞魏晉名士嵇康,送別哥哥嵇喜從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何等瀟灑脫俗,寄意高遠!不為離別而悲,而以曠達之心笑對人世離散。
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尤為動人:“城闕輔三秦,烽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彪m屬意離別,卻少見離愁,一點溫情,幾分意氣,更兼雄渾與豪邁。
送別之時,想及遠方的親朋,往往會抒懷言志。例如唐代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焙赀B江,為送別染上了凄涼的氣氛。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xiāng),辛漸返鄉(xiāng),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囑托他:“家鄉(xiāng)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xiàn)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像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币源藖肀砻髯约翰粸樵赓H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jié)操。
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比松猛局?,離情難免,或依依不舍或傷感哀愁,或擔心憂慮或?qū)捨棵銊睿蚴銘蜒灾净蚧磉_開朗,但離別詩總是充滿纏綿悱惻之情、哀怨凄婉之音,離別總是讓人傷感,也總是讓人長嘆;總是讓人在無奈的分別中懂得珍惜,也總是讓人在痛苦的分別中體會相聚的幸福。因此,每一次別離都讓人黯然銷魂,每一首別離詩都顯得格外凄美,每一種別情都令人蕩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