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曼
(北京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中心,北京 100876)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將孤獨解釋為:“因缺少所需的社會接觸而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社會心理學家L.A.派普勞和D.泊爾曼(1982)認為孤獨有3個特點:(1)它是社會關系缺陷造成的;(2)它是不愉快的、苦惱的;(3)它是主觀感受而不是客觀狀態(tài)”;“孤獨與自我評價有關。自我評價高的人比自我評價低的人易于克服孤獨。自我評價與孤獨可能是互為因果的。自我評價低的人不主動去結交朋友,怕遭拒絕,從而導致孤獨。孤獨也可能導致自我評價低,孤獨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缺乏社交能力,低估自己。孤獨與羞怯的人格品質有聯(lián)系。羞怯的人害怕與他人接觸,特別是與重要人物接觸。孤獨與信念有關。人們認為節(jié)日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所以在節(jié)日中那些沒有家庭的人易于感到孤獨。孤獨是不愉快的,苦惱的,所以容易導致疾病。人們往往采用一些方法去克服孤獨?!薄吨袊园倏迫珪の幕逃怼分泄陋毜亩x是:“一種缺少親密社會關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狀態(tài)。當一個人感到人際關系滿足不了自己的社會期望時,往往會產生一種孤單、寂寞、不愉快的情緒……是主觀有強烈的渴望接近他人的愿望,客觀上的社會因素又滿足不了他們的這種內心要求而產生孤獨感。如失去親人,失去友誼,遠離家鄉(xiāng),不善交際等都會產生孤獨感?!睂τ谝话闳硕?,孤獨常常是從個人層面和心理學角度得到解釋的。
郭春明的碩士論文《孤獨意識的時代凸顯與現實關切》在對孤獨流俗定位的批判中明確了孤獨的先天性、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觀性特征[1],提出孤獨問題是一個哲學問題的主張。事實上,孤獨在一般情況下并不像“本質”、“存在”等天然地就是哲學問題,先天、普遍、必然和客觀這些特性并不能將一個個人和心理層面的問題提升到哲學層面,在它未能在人類文化的公共舞臺占有一席之地的階段,即使每個人都會必然地面臨,其意義也只能在私人領域進行解釋。因為哲學是自覺的,任何問題在被人意識到之前都算不上是問題。所以孤獨并不能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現代性孤獨才算,事關現代性的自覺意涵。然而郭春明對孤獨意識歷史進路的梳理極富啟發(fā)性,他對潛在孤獨、長期處于遮蔽狀態(tài)的孤獨意識和孤獨意識的時代凸顯三個階段的劃分不僅不是對其“孤獨是一個哲學問題”主張的力證,反而,他就“孤獨天然地就是一個哲學問題”還是“孤獨逐漸發(fā)展成一個哲學問題”二者所持的模糊態(tài)度為我們更深層地思考現代性孤獨問題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借鑒。
首先,我們需要區(qū)分孤獨意識和現代性孤獨,前者是一種人類基本情緒,不論個人對它有沒有足夠清晰的認知,它總是伴隨著人的存在而永遠存在的,是先天性、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觀性的孤獨,它是現代性孤獨的存在基礎。在現代性孤獨產生以前,孤獨意識以恐懼和信仰的形式存在,以迷信、神話和宗教甚至愛情等文化形式表現出來,它是一種隱性的存在,拋開那些神秘的方式孤獨意識就無以表達,此時孤獨還處于人類的潛意識之中。直到啟蒙運動開啟現代性的進程,人才開始探索自己,孤獨從集體的潛意識中被挖掘出來,從此人類有了對孤獨的自覺,現代性孤獨產生?,F代性進程是人類自我建設的進程,孤獨是自由的副產品,像拔出蘿卜帶出泥一樣,人們在界定和創(chuàng)造自由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埋藏在各種文化現象下的孤獨意識?,F代性賦予人對孤獨的自覺,這種自覺表現在“失樂園”的故事從神壇上走下來、以隱喻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表現在費爾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質”的吶喊和尼采對偶像們敲響的喪鐘……現實的人被托出,只有在這個意義上孤獨問題才從一個生理學和心理學問題上升成為一個哲學問題。
對于個人而言,具體的“疏離”體驗是孤獨感產生的直接原因。國內有學者把這種具體的疏離歸納為兩種,一種是主體精神需要與現實可能性之間的沖突,另一種是主體超越意識與其超越的有限性之間的沖突[2]。前一種孤獨感每個人都會有,后一種的層次比較深,只有有過深層思考經驗的人才會體驗到。然而,雖然后一類已經觸碰到“主體”和“超越”等哲學范疇的命題,那也只是表面上的,它對孤獨意識的思考仍然停留在比喻的層面。這種外緣的討論永遠給人一些模糊不清的、不痛不癢的答案。事實上,文學藝術領域對孤獨的討論常常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心理學固然能對孤獨問題作出比較精確和操作性很強的回答,但是心理學視野下的孤獨即使涉及所有人,這些人的狀態(tài)也都是孤立的、分散的。在哲學層面上對孤獨問題進行討論,問題指涉的主體必須以類為單位。孤獨意識是人類的孤獨意識,而孤獨感是個人的孤獨感。所以,雖然這個分類已經比較準確也比較清晰,但它談到的因素只是調動孤獨感的外界刺激,還未觸及到孤獨意識產生的根本原因。
孤獨意識也產生于“疏離”。和孤獨感所由來的那種概率意義上的疏離不同,產生孤獨意識的是一種絕對的、必然的性質上的疏離,這種絕對疏離常常以另一種名稱被人們認識,這個名稱叫做“超越性”。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談到的那種永恒的否定的可能性,每一個瞬間都是懸而未決的、“必然如此”根本不存在的狀態(tài)就是人的超越性的表達。人因為意識從物的存在方式中擺脫出來,一方面“是其所是”,另一方面又“不是其所是”且“是其所不是”,人的存在永遠受到一種否定的可能性的干擾,也因此是自為而非自在的存在[3]。人的自由來自于人的超越性,孤獨也是。意識從其本性而言是一種主動的存在,這種主動性將人帶離物的惰性存在方式,因此人才能是主觀能動的。弗洛伊德的泛性論曾經把人的一切行為的原因都還原為性欲,這種做法粗糙卻也不無道理。將狹隘的性欲廣而化之推及到欲望,它所代表的是一種生命力量。雖然欲望和意識之間還未證實有何種實質上的相關關系,但我們很容易發(fā)現這二者被同樣一個性質關聯(lián)起來:主動性。欲望的主動性表現為一種對外的指向,它追求在外界得到釋放和表達,欲望的滿足給人帶來充實和愉悅的感覺,那是由于它有明確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形成一個圓滿的回路:人和物質世界。而意識不同,意識的主動性也是一種對外的指向,但是它所指的方向是無限,原因在于意識是一種絕對的否定,當世界上的一切都以實在的方式存在,那么意識的歸宿就只能是虛無。薩特把意識比喻成“虛無吹向實在的風”[4],他是站在對一切實存與肯定性的超越的立場上的,這種絕對的否定性也就是人的超越性,曾用來論證人的絕對自由。
有研究者認為,現代人的孤獨來自于傳統(tǒng)價值體系瓦解、新的體系尚未確立的一種人類歷史境遇,比如現代社會中農業(yè)情感和工業(yè)資本人格的沖突[5]。這的確是促使現代性孤獨形成的重要的社會心理因素。但是這種階段性的特殊原因只能在較淺層面上解釋現代性孤獨的形成,用來分析它的根本原因和這原因的淵源卻不夠有力。從雅斯貝爾斯所提出的人類文化建設的軸心期[1]到工業(yè)文明時代弗洛姆對孤獨的社會心理學探索[6],孤獨意識只是由潛態(tài)浮出為自覺狀態(tài),而其存在對人的影響從未降低遑論消失。人的歷史始終是與孤獨意識為伍的,不同時代的區(qū)別只在于人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所以孤獨意識絕對無法從某些具體的歷史事件得到完全解釋。然而,當我們換到超越性的角度,孤獨意識的永恒存在就能得到相當徹底的解釋了。意識可以令人從任何實在中超越出來,現在生成于對過去的批判,而歷史指向充斥著所有可能性的未來。每個階段的人都面臨著從過去到未來的身份沖突,顯然孤獨意識并不來自于身份沖突,反而身份沖突是批判,也即絕對否定性或絕對超越性的結果。
孤獨意識源于對虛無的體驗,它生成于任何否定和超越發(fā)生的瞬間,并且這些瞬間具有自發(fā)性和偶然性。孤獨意識干擾著人的存在,就像虛無干擾著存在那樣。
根據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對胡塞爾“意識”觀的理解,意識是一種半透明的東西,它是直接性與間接性同一的存在,不存在單純的意識,意識總是對某物的意識[3]7-25。柏格森在《時間與自由意志》中談到一種“純一性”的空間概念,就“沒有任何性質”[7]的性質而言,意識本身和“空間”一樣,是一種純一性的存在。它不能直接存在、更不能被直接認識,比如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正方體間接地認識一個正方體的空間,卻無法想象一個沒有任何廣延的純空間或“透明空間”。顯然,意識和這種“空間”一樣,只有當它與某種相關物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認識。孤獨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具體形態(tài),我們不能談論意識,但能夠談論孤獨意識。這里,孤獨不是意識的對象或內容,不能說孤獨在意識中,或孤獨意識是對孤獨的位置性(薩特語)意識,也就是說,“孤獨”本身不作為一種實在而存在,只能以孤獨意識的形式存在。孤獨是孤獨意識的性質,意識不是孤獨意識的原因,孤獨意識本身就是最原初的一種存在物。這里所說的孤獨必須注意與心理學上的“孤獨感”或“孤獨癥”區(qū)分開來,它是一種人的形上迷失。
現代性孤獨是孤獨意識的現代性表達,是人對孤獨意識的自覺,是人類自我意識的重要內容。它以原始的孤獨意識為存在基礎,但卻不像孤獨意識那樣是自然的產物、伴隨人本身而永恒存在。它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想象物,是階段性的存在,是一種人類在把握孤獨意識的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工具。
孤獨意識本質上是一種意識,它固然比意識本身的抽象性要低,但和一般實在性存在的存在方式還很不一樣,它具有另外一種特殊的主體性。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決不能把這種特殊的主體性等同于人的主體性,另一方面它應該與物的惰性存在方式完全區(qū)別開。你不能期望它有另一個類似于人的“宿主”,比如“神”,但你也不能等待它像一張桌子一樣任你去看、去摸、去使用。它的瞬時性、自發(fā)性和偶然性決定了人對它把握處于一個很低的程度。人無法直接把握孤獨意識,只能通過一些相關物去間接地認識和把握它。
“疏離”是孤獨意識和孤獨感之間的關聯(lián)物,于是孤獨感成為把握孤獨意識的相關物,或者說孤獨意識被想象成為一種孤獨感相關物,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被稱為“想象力”的一種人的綜合判斷力。在世經歷使孤獨感成為一個內容龐雜、內涵極度豐富的情緒體驗集合。人為了駕馭個人的孤獨感和自我安慰,習慣于把個人的孤獨體驗同人類的孤獨體驗融合起來以求得共鳴。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孤獨獲得了一種命運般的崇高的悲劇地位和史詩美感,痛苦體驗因而轉化成為審美體驗被接受下來,甚至獲得贊美和崇拜。這種轉化看上去令人驚異,但在我們閱讀過弗洛姆關于權威主義人格的論述后就會變得易于接受了。具體的孤獨感被抽象為一種介于知性概念和感性圖像之間的孤獨圖型,既為人把握內容龐雜的孤獨感起到了統(tǒng)攝作用,同時在每次出現時又能夠喚起我們內心深處對久遠經歷的豐富回憶,成為一種類似于藝術品的文化標識。這種抽象能力是一種直觀能力,也就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到過的“想象力”[8]。孤獨意識在這個想象力的再造過程中成為一個對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言的客體,成為現代性孤獨。
從具體的孤獨體驗到現代性孤獨的抽象過程似乎是一個尚未拆開的黑匣子,各種關于孤獨的影像如何結合起來使得現代性孤獨這個概念能夠產生成為一個極富吸引力的問題。根據薩特在《想象》中的描述,泰納等人把影像的本性確定為“一種再生的感覺、一種脫離外部世界的堅固碎片”,并且,泰納把生理學和心理學當作“同一實在的兩面,所以他肯定作為意識的事實的影像的聯(lián)系是偶然的,而分子運動的聯(lián)系是必然的,這些分子運動把意識事實構成為物理事實?!边@種觀點被薩特批判為一種“混雜的聯(lián)想主義”和“失敗的實在形而上學”[9]。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泰納對抽象過程的解讀:經歷在人的大腦和身體中留下記憶碎片,而后在遇到一些關聯(lián)事件時,這些記憶碎片被重新激活,并按照一種偶然的章法得到重組形成新的概念或判斷。而薩特反對的恰恰是這種“偶然性”和重組的隨意性,他認為,“任何想象的創(chuàng)造都要求一種同一的原則”[9]39。我們在康德的想象理論那里發(fā)現了類似的主張,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兩種想象:“生產性想象”和“再生性想象”[10],其中進行抽象工作和創(chuàng)造現代性孤獨概念的是前者。他認為,想象力的再造是以一種我們完全不理解的方式來運作的,這一觀點又把抽象過程直接扔回了黑匣子,并且似乎永遠都不打算再打開了。但是我們得到一個啟示:影像的碎片直接地、機械地、隨機地組成概念的假設是不合理的,這與人的自由和主觀能動性是相悖的,概念形成必須在一種綜合判斷力的統(tǒng)攝之下發(fā)生。所以現代性孤獨雖然抽象于千差萬別的孤獨感,但卻無法還原為那其中的任何一種。
康德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理論直接啟發(fā)了法國現象學、闡釋學大師保羅·利科,利科曾說:自我到自我最近的路是通過他者。主體不能直接通過自己了解自己,只能通過解釋符號,通過破解為人類想象所產生的神話、象征、夢等話語的意義來認識自己[10]。這里,利科認定了想象的“詩”的意蘊:它(想象)有著用一種東西說出另一種東西、或同時說出幾種事物的能力。在他的想象理論中,隱喻成為想象連接兩個語義場的典型,使句子中的比喻由字面層次上完全的不協(xié)調成為新的層次上(詩意)的完全協(xié)調[10]。這就是利科的語義想象理論。在這個理論的啟發(fā)下,現代性孤獨的形成原理獲得了更深層的剖析。
現代性孤獨的概念總是和一個“漫游者”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漫游者不可抗力地失去了家鄉(xiāng),被拋棄在一個沒有方向沒有意義的荒原上,它彷徨、頹廢、憂郁、敏感、自由并且自我憐憫,在無垠的虛無中顯得渺小,又在命運的悲劇中被襯托得偉大。漫游者成為一個情緒表達的容器,它溝通了所有在現代性孤獨概念統(tǒng)攝之下的情感體驗,后者作為抽象概念太過飄忽,所以需要一個感性形象來作附注。以至于我們每當談論起現代性孤獨的時候,漫游者的形象就會出現,逐漸地漫游者成為現代性孤獨的一個廣為接受的隱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性孤獨引導著一種情緒表達,人們在這個名義下創(chuàng)作的詩歌、小說、電影、美術等文藝作品由此獲得了更高的合法性。
現代性孤獨是一種由于現代性導致的自我意識構建而產生的階段性文化想象,它雖然基于人類孤獨意識這樣一種原始情緒而存在,但并不必然地糾纏人生,更不是一切悲劇的源頭?,F代性孤獨只在審美的層面上具有命運的悲劇意義,而把它用做對人生意義的逃避則是一種錯誤的價值取向。
[1]郭春明.孤獨意識的時代凸顯與現實關切[D].長春:吉林大學,2011.
[2]田曉明.孤獨:人類自我意識的暗點——孤獨意識的哲學理解及其成因、功能分析[J].江海學刊,2005,(4):223-229.
[3]薩特.存在與虛無[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2:107-120.
[4]張永清,薛敬梅.美在創(chuàng)造中——薩特的現象學美學思想簡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62-66.
[5]王健.人類孤獨意識探源[J].社會科學家,1988,(5):1-8.
[6]張小偉.弗洛姆孤獨理論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7.
[7]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72-73.
[8]鮑俊曉.現象學視野中的薩特想象理論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
[9]薩特.想象[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24~26.
[10]趙娜.近代哲學想象理論的發(fā)展危機與轉折[J].求索,2012,(5):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