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菲
韓德培:用世紀生命丈量中國法制進程
吳志菲
當走進韓德培位于武漢珞珈山下的家,首先便驚奇于年近百歲的老人竟是如此健朗:書寫、閱讀全靠自己,與人交談時言語清晰,不斷配合以手勢;接下來又驚嘆于老人整潔簡樸居室里沿墻而立的滿架書籍——書架從客廳一直延伸到書房,各類書籍有序排列,這種景象好像也在默默詮釋著老人學術泰斗級的身份。
韓德培,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被譽為“新中國國際私法學的一代宗師”“中國環(huán)境法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法學界的鎮(zhèn)山之石”。
6歲的韓德培進入私塾,接受了嚴格的書法訓練,打下了扎實的舊學基礎。15歲小學畢業(yè)后,因家里經(jīng)濟拮據(jù),祖父要送他去商店當學徒,但是求學心切的他堅決不同意。恰好如皋有一師范學校招初中生,不收學費和食宿費,韓德培興沖沖地去報名參加考試,結果以第4名的成績被錄取。1928年,師范畢業(yè)后,他越級報考南通中學高二下學期的插班生,以第1名的成績被錄取。
1930年夏季畢業(yè)后,他原本打算報考中央大學或清華大學的外文系,可臨考時學校通知韓德培說可以保送他去中央大學。沒有料到考期剛過,學校通知韓德培沒有保送名額了。萬分焦急之時,報紙上登出一則浙江大學招考史政系新生的消息,這讓他眼前一亮。于是,他匆匆收拾行裝,赴杭州趕考,并一舉考中。
半年之后,當時的教育部決定將浙大史政系合并到中央大學,韓德培也隨之轉入中央大學學習。初到中央大學,一次旁聽課改變了韓德培的志向與愛好。講課的教授是后來做過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長、時任中大法律系主任的謝冠生。韓德培晚年還清晰記得,“謝教授講話不帶講稿,只拿粉筆一支,他教法理學,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談,不僅條理分明,而且把一般人心目中枯燥無味的法學課程講得趣味無窮”。后來,韓德培還旁聽了謝教授主講的“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和“羅馬法”,注意到“聽謝教授講課的人很多,教室里坐不下,人們就站在窗子外面聽”。
由此,韓德培對法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知道了法學是一門解決人與人之間糾紛的學問,對社會非
常有用。因此,他去找謝教授談了自己想學法律的愿望,在謝教授的幫助下,他如愿以償,從史政系轉到了法律系。當時,中央大學法律系開設課程非常齊全,比如,刑法、民法總論、物權法、親屬法、程序法等,有許多來自于司法實務部門的人前來授課,包括最高法院的審判員、司法行政部的官員等?!皬氖氛缔D到了法律系,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但我無愧于我的選擇”,已是一代法學大家的韓德培日后如此評價當年自己的選擇。
1934年,韓德培從中央大學法律系畢業(yè)。他希望能到國外去深造,然而家境貧寒,他只能等待時機考取公費留學。當時,中大需要一位學報和??木庉嬋藛T,韓德培毛遂自薦,承擔起了這項工作。
機遇在5年后才終于降臨,中英庚款董事會在中國招留英公費生,28歲的韓德培“奪”得留學劍橋大學的機會。可就在準備出發(fā)之際,歐戰(zhàn)突然爆發(fā)——韓德培只得回中央大學一面等待消息,一面繼續(xù)工作。
歐戰(zhàn)愈演愈烈,到英國留學已經(jīng)非常困難。1年后,中英庚款董事會決定改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1941 年7月底,韓德培和一道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學生的錢偉長等人在上海集中后,前往加拿大。這一去便是5年。
在多倫多大學,韓德培師從著名國際私法學者莫法特·漢考克教授等,從事國際私法和英美普通法的學習與研究。在多倫多大學讀書期間,韓德培還常到該市奧斯古德大廈法學院拜訪該院院長福爾肯布里奇教授,這位教授是國際上早已知名的國際私法學者,他十分欣賞這位好學而多才的中國青年,韓德培也從他那里獲得了不少教益。
在多倫多大學學習的第二年,韓德培在漢考克教授指導下寫作論文,他選擇的題目是《國際私法中的實質(zhì)與程序問題》。他搜集和引用了大量英美和加拿大的判例,結合英、美、加一些學者的觀點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漢考克教授審閱這篇論文后,很高興地評價道:“你寫的論文很好,我簡直用不著改一個字?!边@樣,韓德培很順利地通過碩士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這是當時該法學院所能授予的最高學位。
1942年,韓德培以特別研究生的身份來到當時世界上聲望最高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利用那里世界上最好的一個法學圖書館所收藏的極為豐富的書刊,進行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研究。在哈佛的3年,韓德培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閱讀國際私法、國際公法和法理學三方面的書刊,并盡量搜集有關的資料。
1945年,從哈佛學成歸國的韓德培在武漢大學法律系擔任教授、系主任,那時武大法律系名師云集,成為抗戰(zhàn)后全國最著名的法學研究中心之一。
剛到武漢大學時,韓德培被學生們譽為“最年輕、最漂亮”的教授。那時的他喜歡穿整潔的西裝,走路的姿態(tài)很穩(wěn)健,臉上總是掛著笑
容。和舊有的一些穿長袍的老先生比較起來,學生們更偏愛韓德培的新派風格。當時韓德培給學生講授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外國法律思想史等課程,他的課講得很好,不僅口齒特別清楚,而且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更新。他第一堂課往往就是介紹參考書,中文的,西文的,要寫滿滿一黑板。
現(xiàn)代意義上的法學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開始引進西方現(xiàn)代法律科學。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上),可以找到10位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法學家,作為武漢大學終身教授的韓德培名列其中。
新中國成立后,全國法學界曾有“南北兩培”之說:北京外交部的李浩培,是周恩來總理的國際法顧問;南方便是任教于武漢大學法學院的韓德培。一百多年來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華夏大地第一次迎來了和平建設的契機,法制建設更是重任在肩。韓培德全身心地投入中國的法制建設事業(yè),他不僅將俄文版《蘇聯(lián)的法院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法院》一書翻譯出版,并發(fā)表了《要為法學上的爭鳴創(chuàng)造條件》等論文,這些著作對于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法學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法學領域,韓德培造詣最深的是國際私法,他創(chuàng)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國際私法學理論體系,被公認為是新中國國際私法的一代宗師。韓德培有個形象比喻,國際私法就好比一架飛機,其內(nèi)涵是飛機的機身,其外延則是飛機的機翼——內(nèi)涵既包括沖突法,也包括統(tǒng)一實體法,甚至還包括國家直接適用于涉外民商事關系的法律,而兩翼之一則是國籍及外國人的法律地位問題,這是處理涉外民事關系的前提;另一翼則是發(fā)生糾紛時,解決糾紛的國際民事訴訟及仲裁程序,這包括管轄權、司法協(xié)助、外國判決和仲裁裁決的承認執(zhí)行。
在探尋法學理論前沿陣地同時,韓德培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積極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咨詢意見,取得了突出成績。鮮為人知的是,韓德培的這門學問曾給國家挽回了上億美元的損失。
1981年,我國國民經(jīng)濟計劃大幅度調(diào)整,需要終止“文革”后期簽訂的幾個重點工程項目的涉外合同。然而,合同的另一方——日本、西德等國的公司提出,終止合同必須賠償100%的經(jīng)濟損失,還要加上因與中國簽訂合同而未接受第三國訂貨的間接損失,賠償額高達數(shù)億美元。
受當時的國家進出口委員會特邀,韓德培和國際公法研究專家周子亞先生及李雙元副教授一道進京提供咨詢,仔細研究了合同書和國際上有關法律條文,寫出了一份報告。報告引用《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和日德兩國民法典,充分說明了中國公司不是根本違反合同,中方只能“適當補償”。這份報告有理有據(jù),經(jīng)過談判,損失減少了3/4。
到了耄耋之年,韓德培仍然工作在第一線,擔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法研究所名譽所長、環(huán)境法研究所名譽所長,還兼任中國國際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仲裁委員會顧問等職。對于自己身上眾多的社會兼職,韓德培從來沒有去統(tǒng)計過自己到底有多少個頭銜,他生前笑言,“多數(shù)是掛名,只顧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