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亮
(哈爾濱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01)
政治學研究
群眾路線發(fā)展的五個轉變
鄧 亮
(哈爾濱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01)
群眾路線是正確的思想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我們黨已經從革命黨轉變成執(zhí)掌國家政權的執(zhí)政黨,這一角色的轉變要求并詮釋著黨的群眾路線的發(fā)展變化:群眾路線的主體培育由強化軍政素質向突出服務意識轉變,群眾路線的客體定位由群體取向向個體取向轉變,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機制由思想教育向制度約束轉變,群眾路線的溝通機制由單一渠道向多元渠道轉變,群眾路線的價值訴求由奪取革命勝利向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轉變。
群眾路線;主體培育;客體定位;執(zhí)行機制;溝通機制;價值訴求
“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1],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與建設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是我們黨關于群眾工作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根本的工作路線,是我們黨關于群眾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勝利和執(zhí)掌國家政權的制勝法寶。雖然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束了,“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的歷史進程永遠不會結束”[2],全黨同志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也永遠不會結束。黨的群眾路線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也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我們黨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準確判斷、把握當前國際、國內的復雜形勢,是成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
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念,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堅持人民群眾是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實踐主體,是勞動創(chuàng)造過程中價值判斷與價值實現(xiàn)的主體,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締造歷史的主體。中國共產黨由人民群眾中的先進成分組成決定了黨同人民群眾主體地位、主體利益的一致性,在這個意義上,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有了主體與客體之分,黨的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在于為人民服務,在于領導人民進行革命與建設,是群眾路線的實施主體?!罢温肪€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3],黨員干部是群眾路線的具體踐行者,他們的政治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是黨的群眾路線能否得以有效執(zhí)行的關鍵。因此,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和平年代,我們黨都要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形成一支能夠擔得起重任、經得起風浪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作為革命黨,一切工作都以奪取革命的勝利為中心,并緊緊圍繞這一中心任務開展黨員干部的培養(yǎng)和教育工作。黨的第四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指出:“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4],“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5]1282,這些都表明在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的干部培育主要是提高黨員干部的軍政素質。我們黨要學會做好人民群眾的引導工作,在保障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既要做好群眾的政治斗爭引導工作,又要做好群眾的武裝斗爭引導工作,這種引導是在革命時期黨和人民群眾斗爭所需要的,是黨團結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舉措。不但可以增強黨員干部的軍事素質,還可以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為我們黨在革命時期做好群眾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成了執(zhí)政黨,治國理政是黨的第一任務。因此,黨員干部的培育重點也相應地轉移到提高服務群眾的意識與能力上來。1951年的《關于整頓黨的基層組織的決議》指出:我們黨要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黨性原則,要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要堅持認真做好人民的勤務兵的重要思想,要以這些作為培育黨員干部的基本條件。1952年又在全國黨政機關的“三反”運動中提出以群眾的監(jiān)督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的問題。然而,我們黨此時還未能做好由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的身份轉變,以至于黨所提出的這些決議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沒能得到真正的落實。
改革開放后,黨的干部培育工作開始逐步恢復,并且有了新的變化,就是干部隊伍建設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yè)化;新的世情、國情、黨情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加強黨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以服務人民為榮,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提高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本領,增進黨同人民群眾間的感情。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一個極其艱巨和復雜的過程,我們不僅面臨著許多急于解決的舊問題,而且在我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進程中,還會出現(xiàn)許多新的問題。這些舊問題與新問題的解決,光靠我們黨自身是不夠的,我們黨必須以人民群眾為堅實的依靠,以密切聯(lián)系群眾為根本方法,以傾聽群眾心聲、關心群眾需求為主要途徑,以解決群眾問題、實現(xiàn)群眾利益為最終目的,這樣才能形成黨和人民群眾的大團結,才能完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爸д咴诓菀啊保覀兊狞h員干部必須深入群眾,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高評價。
黨和人民群眾在主體地位、價值追求上是一致的,如上文所講,正是在這一特定語境下,人民群眾成了群眾路線的客體對象。“大家知道,有一種心理學專門用細小的理由來解釋大事情,它正確地猜測到了人們?yōu)橹畩^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6],我們黨要做好群眾工作,就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和歸宿,“一切為了人民”,這就需要我們黨對所服務的對象有一個科學全面的定位。無論是群體取向還是個體取向,最終歸結點都在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這個定位會有其相應的側重點,而不是片面武斷的一邊倒一刀切、非此即彼。
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保?]為了奪取革命的最終勝利,這個“首要問題”必須解決,中國革命的同盟軍問題必須解決。我們黨必須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對當時中國社會各階級作清楚深刻的分析,看清哪個階級、哪些群體是我們的朋友或者能成為我們的朋友,要團結當時中國社會各階級中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另外,我們黨從建黨之初就把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明確寫入自己的綱領。因此,黨的宗旨、綱領和當時中國革命的實際決定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客體定位必須以群體取向為主,必須以階級、民族為主要對象。
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由于新中國剛剛建立起來,百廢待興,為了能夠盡快進入社會主義,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由此展開。在此過程中,我們黨未能及時地從革命的思維方式轉變到執(zhí)政的思維方式,所采取的是全國一刀切的方式,不顧各地方的客觀情況,不分各群體的實際需求,盲目、片面地追求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正是因為黨的群眾路線的客體定位分析不夠準確,最終黨的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結果與黨的初衷背道而馳,黨的群眾路線的發(fā)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改革開放后,面對當時中國社會階層的復雜變化及不同階層群眾思想觀念上的客觀差異,我們黨給予了積極回應,鄧小平同志指出:“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shù)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8]146。在中國社會深化改革的攻堅期,我們黨始終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解決不同階層間的利益沖突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我們黨適時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體現(xiàn);習近平同志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指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必須密切聯(lián)系群眾,必須讓社會各階層、讓人民個體享受到改革發(fā)展帶來的成果。從“三個代表”到堅持“以人為本”,再到讓人民個體享受到改革成果,無不體現(xiàn)了我們黨的群眾路線在客體定位上的轉變,由以人民群體為主轉變?yōu)閷θ嗣駛€體的關注,尤其是突出了人民個體在我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歷史反復證明,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zhí)行得好,黨群關系密切,我們的事業(yè)就順利發(fā)展;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zhí)行得不好,黨群關系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yè)就遭受挫折”[9],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有著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黨的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也應作到適時的調整轉變。
革命戰(zhàn)爭時期乃至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段時期,我們黨主要依靠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動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思想教育歷來都是我們黨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通過不斷加強思想教育,我們的黨員干部逐漸認識到,我們黨想要得到人民的擁護,就必須堅持群眾路線,人民群眾是我們黨革命斗爭堅強的后盾,是我們黨取得革命最終勝利的強大動力。通過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來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在我們黨最終奪取革命勝利的實踐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缺乏具體的制度規(guī)范,如果黨員干部自身覺悟高,群眾路線會得到良好的貫徹落實,反之則極有可能出現(xiàn)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四風”問題。也正是因為這樣,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8]33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始著力于制度建設。1994年3月,為使案件檢查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我們黨研究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為落實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要求,規(guī)范黨的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我們黨研究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還有2005年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2008年中央提出的《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guī)劃》以及今年1月中央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jiān)督的意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等等。這些制度對黨員干部的任用程序、廉政規(guī)范、懲處辦法以及黨的議事決策機制、考評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等均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以確保黨的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受到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保障,將黨員干部的績效考評與群眾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結合起來。這表明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機制開始從依靠黨員干部個人的思想覺悟到依靠制度約束的轉變。
群眾路線是指“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10]。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單向溝通,而是一個系統(tǒng)的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信息互動機制。它要求我們黨在工作實踐中,對群眾的意見加以集中、加以分析提煉,然后將提煉所得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向人民群眾宣傳解釋,人民群眾將其吸收內化,從而形成自己的意見以指導自身的社會生活實踐,我們黨又以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實踐來檢驗這些意見的正確與否,如此循環(huán)往復,構建一個黨和人民群眾之間良好的溝通互動機制。群眾——領導——群眾,是我們黨開展群眾工作的基本要求,黨與群眾之間的穩(wěn)定有效的溝通渠道是群眾路線得以有效貫徹執(zhí)行的重要前提。
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方式主要是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共同生活,通過對人民群眾的深入接觸、關心了解,為其排憂解難,尤其是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與人民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親密的黨群關系。從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并制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取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一直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最終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實現(xiàn)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當家做主。
新中國成立后,黨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各級行政機構和黨的組織體系,這些機構、組織在城市以單位和街道為依托,在農村以公社和大隊為依托,承擔著上傳下達、溝通黨群關系的重要職能;人大、政協(xié)、監(jiān)察等機構也隨之逐步建立起來,共同搭建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然而,這種縱向的、冗長單一的溝通渠道,信息傳導速度必然緩慢,并且極有可能導致信息的失真,這必然導致黨和人民群眾上下溝通的諸多阻滯的出現(xiàn);另外,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黨由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部分黨員干部開始養(yǎng)尊處優(yōu),不再像革命時期那樣與群眾同吃同住、患難與共,官僚作風日益突顯,嚴重偏離了黨的群眾路線。雖然黨在多次整風運動中都將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作為核心內容,但是囿于缺乏有效的黨群溝通機制,這些問題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的社會結構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對如何建立黨和人民良好的溝通渠道、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群眾主體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社會新興階層不斷涌現(xiàn),使得當前社會結構日趨復雜化;其次,多元化的階層群體必然有著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并且相互交織在一起;再次,多元化的階層群眾必然導致思想的多元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必然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最后,以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移動終端為代表的新興媒體迅猛發(fā)展,各種社會思潮在網(wǎng)絡上傳播,各種社會問題及評論都集散于網(wǎng)絡平臺。這些都增加了群眾工作的復雜性,所以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必須健全黨群干群溝通機制,建立無縫覆蓋的群眾工作網(wǎng)絡。
歷史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同樣,未來也是屬于人民群眾的。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重視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作用,是我們黨一直強調和堅持的。黨的群眾路線是歷史形成的,也是在不斷發(fā)展的,雖然黨的群眾路線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但是我們黨對群眾路線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始終是一以貫之的。我們黨始終相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1],黨的任何目標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力量,這一真理性的認識在什么時候都不過時,在什么時候都要堅持。毛澤東指出:“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革命戰(zhàn)爭是群眾的戰(zhàn)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5]1304。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正是因為人民群眾給予黨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我們黨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最終奪取革命勝利,執(zhí)掌國家政權,建立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依靠人民群眾,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國防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并且豐富和發(fā)展了群眾路線。然而,由于受到當時黨內“左傾”思潮和“左傾”路線的影響,“黨的群眾路線被錯誤地用來搞階級斗爭、政治運動,成為群眾斗群眾、特別是群眾斗領導的工具”[12]。在隨后的“文化大革命”中,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運動甚至淪為黨內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整人”“打人”的手段,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一時間成為“群眾”批判與斗爭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黨的建設受到嚴重的挫折,黨的群眾路線更是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完全偏離了預定的運行軌道。
盡管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問題上出現(xiàn)過失誤,但這并不能掩蓋我們黨在社會主義探索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所取得的經驗。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黨的歷史就是走群眾路線的歷史;我們黨生存和發(fā)展的每一時刻,取得的每一成就,都離不開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是群眾路線的倡導者、推進者和實踐者。
“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十八大報告中這一鏗鏘有力的論斷,源于黨和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經驗,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保?3]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那么將形成一股無比強大的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的動力支持。歸根結底,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關鍵。實現(xiàn)中國夢,需要黨和人民群眾的同心同力,我們黨也只有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才能真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不懈奮斗中,創(chuàng)造真正屬于人民的美好未來。
[1]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2]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9.
[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4]共產黨通史(第3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1.
[5]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7]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8]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
[10]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8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233.
[11]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156.
[12]許耀桐.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J].理論探索,2013,(4):8.
[13]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責任編輯:王宏宇 杜 娟〕
D261.1
A
1000-8284(2015)06-0058-04
2015-02-02
鄧亮(1985-),男,江西鷹潭人,博士研究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