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波 鄭宇澤
(寧德師范學院 教育系,福建 寧德 352100)
馬仙信仰介入界域社會發(fā)展研究
——以寧德市柘榮縣為例
朱波鄭宇澤
(寧德師范學院 教育系,福建 寧德352100)
目前,柘榮馬仙尚未有系統(tǒng)的理論闡述,一些領域存在空缺,本文重點分析柘榮馬仙信仰介入界域引導社會發(fā)展面臨的困境及其所造成的原因,并探討柘榮馬仙信仰介入界域社會充分發(fā)揮政治經濟效用的主要對策。
馬仙信仰界域社會引領政治經濟柘榮縣
根據(jù)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提出的符號權力的文化社會學,他把文化解釋為具有特殊的積累法則、交換法則與運行法則的一種關于實踐與符號權力的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形式?;诖?,柘榮馬仙文化信仰的再發(fā)展、信仰內涵形式傳承及其要介入界域社會系統(tǒng)都必然通過馬仙文化信仰所釋放出的符號權力得以實現(xiàn)。
1.柘榮馬仙文化信仰理論研究不系統(tǒng)、不完整。
從已有著述中的內容來看,柘榮馬仙信仰理論研究還沒有系統(tǒng)化,不具有完整性,大多研究只滿足于闡述幾條重要論斷和幾段經典的事跡,而且基本上沒有按照文本邏輯闡述柘榮馬仙信仰起源和發(fā)展,特別是對柘榮馬仙人物原型的解釋。分析其中原因,大致由以下幾點造成:一是研究人員不多、素質不高,研究者以民間愛好者居多,科研院校的學者數(shù)量較少,在理論研究上科學性和合法性的論證偏少;二是研究方法有待改進,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從自己掌握的素材和角度闡述觀點,很少對質同性的資料做橫向對比,這是當前有不同版本柘榮馬仙說法的主要原因。
2.柘榮馬仙文化信仰參與社會的發(fā)展模式單一。
當前,柘榮馬仙文化介入社會發(fā)展正處于這個階段,發(fā)展模式既單一又傳統(tǒng),造成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開發(fā)人員思想比較保守、缺乏開拓精神。柘榮馬仙文化發(fā)展思路很多,突破傳統(tǒng),忌畏首畏尾,否則會喪失許多發(fā)展機會;二是發(fā)展資金不足、財政投入不多。柘榮縣是一個小縣,人口10萬多,地方財政收入不豐,這亦是柘榮縣要充分開發(fā)多樣化馬仙信仰介入社會發(fā)展模式的瓶頸;三是探索深度不夠、力度不夠。柘榮還有許多邃厚文化、產業(yè)和資源,如果這些能被挖掘,并與馬仙文化捆綁開發(fā),將能快速推動柘榮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發(fā)展。
3.柘榮馬仙文化信仰傳播缺乏品牌效應。
相較于古田陳靖姑和莆田媽祖文化,作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柘榮馬仙文化影響還不夠廣,文化品牌效應還不夠強,其名氣僅限在寧德地區(qū),甚至可以不夸張地說還停留在柘榮,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柘榮對馬仙文化信仰的傳播還依靠口誦、編故事、撰寫論文、做廣告等傳統(tǒng)宣傳方式,并未全面進入新媒介時代。要樹立起馬仙文化信仰的品牌,就要認知原因:一是傳播載體傳統(tǒng)。廣播、報刊、電視已不是新一代人首選的對象,迎合時代人的口味;二是傳播內容缺乏時代感。如果一味以用傳統(tǒng)馬仙內容傳播,肯定就會缺少聽眾,要多編織些傳統(tǒng)內容和新文化相結合的新內涵宣傳,吸引新媒介人的眼球。
1.深化研究,以系統(tǒng)化理論擴大影響。
(1)由“柘榮馬仙文化研究會”牽頭,聯(lián)合國內民俗研究機構和民間研究團體,大力收集和挖掘歷史材料,繼續(xù)延聘部分院校、科研機構學者和民俗專家,指導開展對馬仙文化史料深入研究工作,依靠他們的力量進行科學、合理的論證,完成疑難問題的解答,并努力形成同一個問題同一說法,形成統(tǒng)一口徑的柘榮馬仙文化信仰理論。
(2)不定期舉辦全省或全國性的“馬仙信俗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和省內宗教界、民俗界和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如國家或省道教協(xié)會的葉明生、劉國平、林國平,四川大學道家與宗教研究所詹石窗教授,廈門大學哲學系黃永鋒教授等到柘講座,并把講稿整理成《柘榮馬仙文化信俗講演錄》一書發(fā)行,以此提高柘榮馬仙文化在理論界的認同度。
(3)積極從道家典籍、民間記載、口誦傳承和馬仙文化研究專著尋找事跡文本依據(jù),整理和挖掘信俗儀式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各種法器和文案、經書,如《馬仙心經》,探尋出馬仙事跡蘊含其中的事實論據(jù),以此贏取道教界的廣泛認同,爭取把“東獅山是馬仙羽化圣跡”、“柘榮是馬仙文化發(fā)祥地”等文化元素寫入即將編撰的道家新典籍中,形成普遍認同。
2.繼續(xù)強化馬仙介入旅游發(fā)展點,建立其他特色產業(yè)的發(fā)展模式。
(1)繼續(xù)拓展馬仙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思路。
一是打造東獅山馬仙文化旅游區(qū)。以馬仙文化主題公園為切入點,將馬仙信俗的文化核心價值融入到東獅山馬仙文化旅游區(qū)的項目建設中,重點建設馬仙文化主題園、馬仙洞府、扶乩閣、馬仙主道場(青云宮)、馬仙文化展示館、馬仙升天臺(百丈巖)等,分階段把東獅山建設成閩浙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馬仙文化主題旅游區(qū)。
二是加強與省內外旅行社和太姥山、楊家溪等周邊景點的旅游合作,充分引入柘榮民俗信仰、長壽養(yǎng)生、生態(tài)文明等文化,整合東獅山、仙嶼廟、九龍井和天然草場等周邊景觀資源,以沈海復線柘榮段建設為契機,推出一條以“太姥主峰、馬仙故里、東南絕頂、道教中心”著稱的新興馬仙健康平安祈福文化旅游線路,爭取將馬仙祈福文化之旅納入全省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三是擴大迎仙賽會儀俗活動,變文化觀光為文化體驗。首先,加大資助柘榮十三境馬仙廟董事會修復和完善仙嶼馬仙廟,繼續(xù)建設仙嶼公園,打造一條民俗特色的商業(yè)古街,建好舉辦馬仙祭祀儀式的配套設施。其次,借助農歷七月柘榮十三境“迎送仙”信俗儀式活動、馬仙誕辰或得道升仙等重大紀念日的慶典,舉辦集信俗文化產品、民俗商品、養(yǎng)生食品和評話、剪紙、布袋戲等藝術展示在內的“馬仙文化藝術節(jié)”。
(2)加快開發(fā)馬仙文化介入社會的其他發(fā)展模式。
一是開發(fā)一條“文化+醫(yī)藥”的發(fā)展模式。2011年柘榮被福建省政府列入“十二五”首批生物醫(yī)藥循環(huán)經濟示范區(qū),一直致力打造“海西藥城”,可見,藥材是柘榮縣近年來發(fā)展地方經濟的特色產業(yè),其中出名的以太子參為最。新時期,要充分運用生物醫(yī)藥產業(yè)優(yōu)勢,憑借馬仙文化“康”內涵著力點,發(fā)揮馬仙文化信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集各方信眾力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縣委、縣政府構建海西藥城、生態(tài)養(yǎng)生城的核心戰(zhàn)略的契機,打造出一系列健康養(yǎng)生品牌的藥材產品。
二是開發(fā)“文化+剪紙”的發(fā)展模式。民間剪紙是柘榮特色民間藝術,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柘榮民間剪紙作品就享譽中外,作品《蹄包花》、《老鼠娶親》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南京美術館、福建美術館收藏。90年代,柘榮剪紙產業(yè)化,在福州、上海、廣州、廈門等地設有經銷點,銷量不錯?!拔幕?剪紙”的發(fā)展模式就是把剪紙作為傳播馬仙信仰的載體,以馬仙信仰特有的內涵提高剪紙經濟化水平,這種發(fā)展模式既可提高柘榮馬仙文化的認知度,又可增加柘榮的經濟效益。這一系列作品就以馬仙事跡為主題,名字可叫《孝神馬仙》。
3.加大宣傳,樹立柘榮馬仙信仰文化品牌。
一是借助新媒介擴大宣傳。依托網(wǎng)絡、手機、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以馬仙傳說故事為藍本,進行加工改編,形成適用評話、剪紙、布袋戲等媒介的文學藝術作品,例如寫一段馬仙事跡的評話短信、編一篇以馬仙剪紙為內容的微信、演一臺以馬仙飛天布袋戲的網(wǎng)絡視頻,廣泛宣傳馬仙信俗文化。
二是借助文藝表現(xiàn)擴大宣傳。圍繞馬仙文化信俗的本真內涵,進行有關馬仙題材的廣告、小說、文學作品、雕刻等藝術形式的再創(chuàng)作,比如可以拍一部以馬仙題材為主縣情宣傳片,創(chuàng)一篇馬仙飛天成仙的長篇小說,建一條以馬仙成長故事為主的文化浮雕長廊,提高馬仙文化知名度。
三是借助對外交流擴大宣傳。擴大對外交流活動,加強同福安、周寧、壽寧、霞浦、福鼎、蒼南、泰順、平陽等周邊縣市和永春、德化、永安的馬仙宮、馬仙廟交流,宣揚東獅山馬仙羽化升天圣跡,培育朝圣文化中心,推動信眾回歸圣地拜謁,真正讓柘榮成為全國性的馬仙信俗文化中心。
[1][清]嚴用光,葉學貞纂.周杰修.《景寧縣志》卷四祠祀.清同治十一年.
[2]柘榮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整理.柘洋方志·祠祀志.一九八五年.
[3]《宋史》卷105之《禮八·諸祠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