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黃瓜種種
黃瓜鱔魚,尤其是鱔魚,在長江漢水流域特別是其中下游,幾乎人人皆知。除少數不吃無鱗魚者,以老齡婦女為多,幾乎無人不食,而黃瓜煮鱔魚呢,還有摻和臘肉片的“三合一”。
老家天門在漢水中游,我出生在上周灣天門東鄉(xiāng)的內地,屬鐘祥、京山大洪山山區(qū)、丘陵向平原湖區(qū)的過渡地帶,田地窄,吃飯門路少,人均一畝多地,且十年九水。桃花汛水不大,不怕淹,菜園里的黃瓜,只要撒上石灰粉防黃鶯吃葉和撒灶灰防地老虎啃根,不愁沒得吃。黃瓜,多生吃、炒吃、漬吃。
鱔魚,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魚。義從魚,聲從善,義也可以從善,為什么?舊社會是叫花子和窮人吃的東西。我曾經在原荊州地區(qū)監(jiān)利縣看過一曲天沔花鼓戲《海峽情》,演的明清時期一位監(jiān)利人在臺灣任道臺,他告訴觀眾,寶島也有鱔魚,不過臺灣同胞叫“拱界蟲”。
鱔魚,圓筒狀,有蒸吃,被國家授予“蒸菜之鄉(xiāng)”的天門,就有蒸鱔魚,沔陽也有,都叫泡蒸鱔魚,用氣蒸鱔魚,用氣蒸食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家河文化。潛江鱔魚略有差異,名曰“二回頭”。有點文化,講的是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邊走邊回頭,路過潛江一個小酒店,發(fā)現老板娘的女兒漂亮,獨自相中,對老板娘說,考完后我一定回頭吃您的鱔魚,等他中狀元再回來,姑娘已經嫁人了。鐘祥、京山、宜城等地有盤鱔,小鱔魚二十多元一斤,餐館買來七八兩可做一盤盤鱔,四十元賣給食客。鱔魚可以切成條,也可以剁成筒子炒吃,筒子鱔魚可煮食,鱔魚條可加蔥花、蛋花打湯吃……
在老家沒吃過黃瓜煮鱔魚,因為家鄉(xiāng)窮,更沒吃過黃瓜、鱔魚、臘肉煮的“三合一”,灣里窮得沒一戶能殺年豬腌臘肉的。
鱔魚,黃亮帶不規(guī)則的黑斑,是神奇的魚。它對人類有益,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粘膜保護,故被拿來作比喻滑的像鱔魚,荷葉包鱔魚——溜之湫之,既然有骨頭、何必那么圓滑,鱔魚拿來喻人屬貶義,還有面善心不善,死了變黃鱔等等比喻。
小時候在老家捉過鱔魚,知道只要有水的溝渠田、河湖港汊的地方,都會有鱔魚。中國多數地方出鱔魚,長江流域及遼寧、天津比較多。鱔魚是熱帶及溫帶魚類。當然,即使有水,像俄羅斯的寒帶、亞寒帶,我國青藏高原的絕大部分地方,是不產鱔魚的。撈鱔魚的方式多種多樣,泡鱔以蚯蚓作誘餌用釣鉤,還有毫子里放蚯蚓去誘捕,有用手從田埂、渠埂、堰埂洞里摳,但要小心咬或摳的是水蛇,水稻田里的鱔魚和兔子一樣,狡鱔兩窟,也有三窟的。水清,有小三角鼓小泡的就有鱔魚在換氣吸氧,沿其頭尾雙手入泥速捉,手到擒來。秋后,耕水稻坂田,可拾到翻耕出來的鱔魚和泥鰍。還有扎個草把往溝、河里一甩,不幾日鱔魚自然會往里鉆,要捉就容易了。淹水時,草屋草堆頂上也藏有鱔魚,在河湖港汊里,如駕船水上行,也可撈到仰頭游水的鱔魚,只是莫把水蛇當鱔魚。
鱔魚,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叫法不一。因外在色形、色黃,叫黃鱔;身長,叫長魚;無鱗,叫無鱗公子;像蛇,叫海蛇;像蛆,叫蛆魚或黃蛆。
鱔魚,神奇的鱔魚。有人說雌雄同體,有人說屬無性繁殖。產籽在陽歷6-10月,一年后,以6-8月所產的最肥。從籽到幼蟲成蟲,雌性一年后產籽就變成雄性,變形后其實也是雌性,只是生一胎就不能再生了。老家上輩人傳說,九嶺十八崗有一條白鱔魚,游方四處,所有的小鱔魚都是它的老婆,為它生兒育女無數,但是人們坦誠相告,誰也沒見過白鱔魚。神奇的鱔魚,熱天死了不爛不臭,將一根三菱刺剔出來,烤焦,摻進鋸末,包裹成蚊香,可熏死夜蚊子。對此,生物學家、醫(yī)藥學家都沒研究透徹,目前,我們可以這樣說,多吃鱔魚對人有好處。
鱔魚究竟怎么吃更有味?1964年華中師范中文系畢業(yè)后,我分配到荊州地直學校教書,后到江陵縣文化館工作,再后回地區(qū)整整三十年,經常到江陵農村去。春末夏初,常吃一道菜——老黃瓜煮鱔魚臘肉,加豆瓣醬和些許鹽,黃瓜最好吃。鱔魚臘肉味摻進去了,有雜交優(yōu)勢,拿湯泡飯吃,讓人吃了難忘。在老家單吃過黃瓜、鱔魚,那兒有我22年的鄉(xiāng)愁。到荊州、江陵工作三十年,“三合一”讓我的鄉(xiāng)愁轉移到長江的荊江邊。至今在武漢,家人專門為我弄黃瓜煮鱔魚臘肉吃,讓鄉(xiāng)愁大解饑渴。其實,荊州的公安、松滋、石首、監(jiān)利、洪湖都有這道菜,故鄉(xiāng)和第二故鄉(xiāng),兩種鄉(xiāng)愁,各美其美,各愁其愁。
什么時候吃鱔魚好?冬蟄夏出,冬眠的鱔魚不能吃,身有微毒。春雷響后,可以開始食鱔。但是無論何時,禿尾巴鱔魚不要吃?,F在人們喜歡將鱔魚分為家、野,由于化肥特別是農藥的使用,野鱔魚少了,其實家鱔是由野鱔變來的。為防止傳染疾病,農歷端午節(jié)后,養(yǎng)鱔魚用的是避孕藥,藥有多貴?誰用的起?其實用的是蚯蚓、蛆、谷物類飼料,個別人加刺激素是有的,有點影響健康。我們要明白,事實也是如此,網箱養(yǎng)殖,并不是希望鱔魚增加多少體重,主要打的是淡旺季時間差,旺季寄養(yǎng),淡季不淡,農民懂市場經濟,寄養(yǎng)四五個月后,市面上鱔魚變少了,從國慶節(jié)后,拿出來賣更值錢,元旦、春節(jié)更紅火。長期在農村打過滾的領導干部謝松保、段遠明、張道恒告訴我,廣州人喜歡吃湖北的鱔魚,但很刁,不鮮活不要,上海人馬虎一點,死的也買,打七折,死時間長了不要,因為蛋白質凝固了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