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梅 顏 亮 王笑天 馬學謙 李方君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廣州 510632)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加劇與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發(fā)出了“時間都去哪兒了”的疑問。人們在財富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能夠自主支配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一項來自德國(Merz &Rathjen,2014)的樣本為35000人的時間使用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47.3%的個體處于時間匱乏的處境當中;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2011年度中國家庭幸福感調(diào)查報告》指出,52%的人認為過高的時間壓力是導(dǎo)致自己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梢钥闯觯涸诋斀窨旃?jié)奏社會下,時間壓力問題廣泛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并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鑒于時間壓力問題的普遍性及其重要影響,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學者針對時間壓力進行了大量研究。起初研究者將時間壓力視為一種負性壓力源,探討了時間壓力對個體健康、認知及組織活動中的行為和態(tài)度的負性影響。在健康方面,Roxburgh(2004)研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的提高會導(dǎo)致個體抑郁水平升高并產(chǎn)生大量消極情緒,影響個體身心健康。而在認知方面,相關(guān)研究顯示持續(xù)的時間壓力會不斷消耗個體認知資源,從而導(dǎo)致個體在認知任務(wù)上的表現(xiàn)降低,認知功能遭到損害(Koch,Holland,&van Knippenberg,2008)。此外在組織行為學方面,Naruse等(2012)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能夠正向預(yù)測個體的工作倦怠,經(jīng)常性感到時間壓力的個體體驗到高水平的情緒衰竭和去人性化。
然而近年來有部分學者指出,時間壓力不僅會對個體產(chǎn)生負性損耗,也會對個體產(chǎn)生積極促進。如Pearsall,Ellis和Stein(2009)提出:過往研究所針對的這類能對個體產(chǎn)生緊張感,引發(fā)個體疲憊、倦怠、身心受損的壓力源,僅是壓力源中的一類——妨礙性壓力源。另有一種壓力源不僅會使個體產(chǎn)生壓力應(yīng)激反應(yīng),也會使個體提升動機水平,起到促進個人成長的積極作用,這類壓力源稱之為挑戰(zhàn)性壓力源。作為一種典型的挑戰(zhàn)性壓力源,時間壓力一方面會引發(fā)個體壓力應(yīng)激反應(yīng),消耗個體的身心資源;另一方面也會提升個體動機,協(xié)助個體完成任務(wù)。Schaufeli和Taris(2014)以工作要求的角度入手,認為時間壓力作為一種工作要求,一方面會引發(fā)個體的資源損耗過程,導(dǎo)致個體產(chǎn)生倦怠與耗竭;同時也會引發(fā)動機過程,即增加個體工作動機、提高個體工作投入和工作績效。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時間壓力對個體存在雙刃效應(yīng),既會迫使個體產(chǎn)生壓力性反應(yīng),消耗個體的身心資源進而產(chǎn)生損耗作用;同時也會提升個體的動機水平,激勵個體完成任務(wù),產(chǎn)生促進作用。本文擬從時間壓力對個體帶來損耗和促進的雙刃效應(yīng)出發(fā),系統(tǒng)梳理分析時間壓力的損耗與促進作用的影響后效、理論基礎(chǔ)和作用機制,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目前時間壓力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來值得關(guān)注的方向。
時間壓力描述了一種個體對擁有的時間不足甚至匱乏的主觀感知現(xiàn)象。現(xiàn)有研究主要從兩個角度對時間壓力進行了界定:時間分配角度和社會角色角度。李繼波和黃希庭(2013)從時間分配角度將個體感知到能用于某項活動的時間多少視為一條連續(xù)坐標軸,時間壓力與時間充裕是這條連續(xù)坐標軸的對立的兩端。其中時間壓力指個體對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想做或者需要做的活動的主觀體驗(Szollos,2009);而它的對立端——時間充裕(time affluence)則是指個體有充足的時間做事情,生活節(jié)奏從容不慌忙(Kasser &Sheldon,2009)。Drach-Zahavy和Freund(2007)則從社會角色角度出發(fā),將時間壓力定義為個體意識到某個角色的義務(wù)與責任超出了其能力和時間范圍的程度,即表現(xiàn)為一種“角色過載”。
此外,也有研究者使用了“time crunch”(時間缺乏)(Gimenez-Nadal &Sevilla-Sanz,2011)、“time poverty”(時間貧窮)(Kalenkoski &Hamrick,2013)等概念對個體感知到時間不足進行界定和開展研究,這類概念雖然與時間壓力表述不同,但擁有基本相同的理論內(nèi)涵。通過對已有相關(guān)概念的梳理分析(Szollos,2009;Garhammer,2002;Roxburgh,2004;Widmer,Semmer,K?lin,Jacobshagen,&Meier,2012;Rodell &Judge,2009),我們認為 Szollos(2009)對時間壓力的界定能夠較為清晰準確地反映這一概念的內(nèi)涵,時間壓力既是個體對沒有足夠的時間做事情(工作、人際關(guān)系、休閑等)的一種認知體驗,也是個體對忙碌、快節(jié)奏活動帶來的緊迫感、焦慮等情緒體驗,且這種認知和情緒體驗可以是長期性的也可以是短暫性的。
針對時間壓力,現(xiàn)有研究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測量方式:自評量表和時間?日記(time-diary)調(diào)查。兩種測量方式分別對應(yīng)兩種時間壓力結(jié)構(gòu)的觀點:單維度觀點與雙維度觀點。
持單維度觀點的研究者認為時間壓力是單維度的,此觀點下的測量主要使用單維度的自評量表。具體研究中使用的量表主要有兩個:Garhammer(2002)的時間壓力指數(shù)(index of time poverty),包含10個條目,如“我希望擁有更多的時間”、“由于缺少時間,我不能很好的處理重要的事情”等;Kasser和Sheldon(2009)的物質(zhì)和時間充裕量表(material and time affluence scale,MATAS),通過測量時間壓力的對立端時間充裕來達到測量目的,該量表有 16個條目,其中 8個條目用來測量時間充裕,如“我的生活很匆忙”、“我有許多業(yè)余時間”等。由于自評量表簡單易實施,現(xiàn)有研究多采用此方法測量個體時間壓力水平。
持雙維度觀點的研究者認為時間壓力存在認知和情緒兩個維度(Szollos,2009),此觀點下的測量主要使用時間?日記調(diào)查法。具體方法有經(jīng)驗取樣法(experience sample method,ESM)和日重現(xiàn)法(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DRM)。時間?日記調(diào)查既能測量到個體對時間壓力的主觀認識——認知維度,也能測量到相應(yīng)時間段內(nèi)個體的情緒體驗——情緒維度。但是,該方法存在實施與數(shù)據(jù)收集困難的明顯缺點而為研究者較少采用。
過往研究主要從壓力源?應(yīng)激的視角出發(fā),將時間壓力看作一種負性壓力源探究其對個體損耗效應(yīng)。根據(jù)Meurs,Gallagher和Perrewé(2010)提出的壓力源?應(yīng)激理論,壓力源會引發(fā)個體的應(yīng)激過程,從而產(chǎn)生焦慮、緊張、疲憊等形式的壓力,進而引發(fā)個體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負性情緒、工作中的退縮行為、倦怠等。本部分梳理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對個體的損耗效應(yīng)主要集中在身心健康、幸福感以及認知功能等三個方面,以下對其進行詳述。
諸多研究顯示,時間壓力會對個體身心健康帶來一系列的危害,這些危害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身心失調(diào)和情緒障礙等。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一些研究指出時間壓力與個體心血腦疾病的發(fā)病存在正相關(guān)。例如來自日本、中國臺灣、印尼、意大利以及英格蘭和美國的跨文化研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引發(fā)的快生活節(jié)奏與冠心病顯著相關(guān)(Réale et al.,2010)。此外,Spielberger和 Sarason(2013)研究發(fā)現(xiàn)總感覺到時間壓力和高競爭的 A型人格的個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即患心臟病的概率是其他個體的兩倍,且如果個體能夠改變 A型人格行為,就能降低患心臟病的概率。在身心失調(diào)方面,一些研究表明時間壓力的增加與持續(xù)會引發(fā)個體出現(xiàn)身心失調(diào)癥狀。H?ge(2009)基于角色理論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損害身心健康并揭示出其內(nèi)在機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帶來工作?家庭沖突,進而導(dǎo)致了個體身心失調(diào)。根據(jù)角色理論,時間壓力使得個體在工作和家庭兩個角色之間存在時間、行為以及壓力三種形式的沖突,從而給個體身心健康造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而這中間的機制就是工作?家庭沖突。而在情緒障礙方面,有研究指出時間壓力能夠正向預(yù)測個體的情緒障礙水平。例如Roxburgh(2004)的電話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顯示,個體的時間壓力體驗與個體的抑郁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而且存在性別差異,即在女性中二者的相關(guān)更大,同時研究進一步揭示出時間壓力是將生活體驗轉(zhuǎn)換成抑郁的機制??傊?時間壓力會對個體生理和心理健康帶來一系列的危害。一方面,時間壓力引發(fā)的生理和心理應(yīng)激會直接損害個體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時間壓力還是將生活事件轉(zhuǎn)換成個體負性體驗的機制,進而某些生活事件(如工作、家務(wù)等)由于時間壓力的存在而成為損害個體身心健康的負性體驗。
對于時間壓力與幸福體驗之間的關(guān)系,已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時間壓力作為一種負性壓力源會給個體幸福感帶來消極影響。例如van Emmerik和Jawahar(2006)發(fā)現(xiàn)無論在工作領(lǐng)域還是私人領(lǐng)域,時間壓力都與幸福感呈負相關(guān);G?rling,Krause和Hartig(2014)的研究也認為時間壓力降低了幸福體驗的情緒成分——情緒幸福。在此結(jié)論的基礎(chǔ)上,一些研究者針對時間壓力負向影響幸福體驗的作用機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揭示出時間壓力作用于幸福體驗過程的不同影響機制。例如Brown和Ryan(2003)提出時間壓力通過正念(mindfulness)影響幸福體驗,即時間壓力妨礙個體沉浸于當下進而降低幸福體驗。同時,de Graaf(2003)也在其書中指出時間壓力是通過損害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和家庭卷入(family involvement)降低個體的幸福感。此外,G?rling等(2014)認為時間壓力是通過影響各種活動目標的達成導(dǎo)致幸福體驗的降低。綜合上述研究的中介機制,我們推論時間壓力之所以會降低幸福體驗,是因為時間壓力降低了個體對各類活動的參與度與實現(xiàn)度,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無法沉浸當下、低水平的公民參與和家庭卷入等)進而損害了幸福體驗。
有研究顯示時間壓力同樣會損害個體的認知功能。Shah,Mullainathan和Shafir(2012)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證明資源的匱乏(包括時間)會造成認知資源過度聚焦,損害認知功能,具體實驗如下:實驗采用2(時間限制:時間壓力、時間充裕)×3(借貸:無借貸、零息借貸、有息借貸)被試間設(shè)計;在實驗中,招募來的 143名被試需要參加一個家庭問答游戲,該游戲有20輪,游戲前被試被隨機分成兩組(時間充裕組和時間壓力組),時間充裕組的個體有 1000秒完成這 20輪的問答游戲,而時間壓力組只有 300秒來完成游戲。結(jié)果顯示,時間壓力組的借貸行為更多;無論借貸與否,時間充裕組的表現(xiàn)都相似,而時間壓力組的表現(xiàn)按優(yōu)劣排序依次是無借貸>零息借貸>有息借貸,這表明時間壓力組個體的注意力過度聚焦于時間壓力引發(fā)的問題,忽略了未來(借貸作為一種忽略未來的行為),即時間壓力產(chǎn)生了注意力聚焦和認知負荷,導(dǎo)致個體的認知功能受損,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此外,Young,Goodie,Hall和Wu(2012)研究也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影響個體決策策略的選擇,時間壓力下的個體在認知任務(wù)中更傾向于使用啟發(fā)式策略,而非分析式策略;啟發(fā)式策略是一種自動快速的加工方式,它考慮的信息不完全,而分析式策略是緩慢的綜合各方面信息的加工方式,需要消耗較多認知資源,從而時間壓力下的個體在進行決策時過度依賴啟發(fā)式策略導(dǎo)致個體認知功能部分受損,認知任務(wù)表現(xiàn)較差。綜合過往研究結(jié)果,我們認為時間壓力之所以會損害認知功能是因為時間壓力在認知資源上給個體造成損耗,引發(fā)認知負荷,而個體為適應(yīng)這種認知資源的損耗會偏好選擇低認知資源消耗的認知策略,最終影響個體的認知功能和決策質(zhì)量。
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不同,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也存在促進作用,通過總結(jié)過往相關(guān)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對個體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工作績效、幸福感和基于組織的自尊三個方面。
已有研究證實了時間壓力對工作績效的促進作用。Rice和Trafimow(2012)通過實驗對此觀點進行了驗證:實驗采用單因素被試內(nèi)設(shè)計,16名被試分別在時間壓力和非時間壓力兩種條件下完成對60幅航拍地圖的“目標搜索”任務(wù),其中時間壓力條件下被試每幅圖片用時只有 2秒,而在非時間壓力條件下為 8秒,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試在時間壓力條件下的績效要顯著高于非時間壓力條件下,從而證實了時間壓力對個體任務(wù)績效的促進作用。
然而,是不是時間壓力的任意水平都能促進工作績效?Baer和 Oldham(2006)的研究更具體地揭示出時間壓力對工作績效的影響。Baer和Oldham通過問卷調(diào)查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的211名員工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與創(chuàng)新績效存在倒U曲線關(guān)系:適度的時間壓力才會對創(chuàng)新績效有促進作用,而低于或者高于特定時間水平都是不利于員工的創(chuàng)新行為。這說明時間壓力對工作績效的影響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The Yerks-Dodson Law)(Broadhurst,1957),然而上述研究結(jié)論都局限于任務(wù)績效,時間壓力對其他類型工作績效(如關(guān)系績效)影響是否也遵循上述研究結(jié)論?我們認為時間壓力會損害關(guān)系績效,這是因為一方面時間壓力會降低個體的助人行為(Aaker,Rudd,&Mogilner,2011),另一方面時間壓力會減少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Eatough,Chang,Miloslavic,&Johnson,2011),而助人行為和組織公民行為是關(guān)系績效的內(nèi)涵之一。
以往研究只關(guān)注時間壓力對幸福感的損耗作用,但是現(xiàn)有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也能夠提升個體幸福感。Widmer等(2012)基于挑戰(zhàn)?阻礙模型探究了時間壓力對幸福感的促進作用。通過對來自瑞士兩家企業(yè)的 163名員工的問卷調(diào)查研究,Widmer等(2012)發(fā)現(xiàn)在控制了時間壓力的損耗作用后,時間壓力對幸福感還存在促進作用,從而直接證實了時間對幸福感同時存在損耗作用和促進作用。還有 Rodell和Judge(2009)也是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能夠引發(fā)積極情緒—專注,從而對幸福感也是有促進作用。
此外,Garhammer(2002)通過分析歐洲工作環(huán)境調(diào)查(European Survey on Working Conditions)的 14個國家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個體水平還是國家水平,時間壓力并沒有降低幸福感,相反時間壓力增加的同時也伴隨著幸福感的提高,并稱之為“時間壓力?幸福感悖論”。然而為什么存在這個悖論,我們認為時間壓力能夠引發(fā)心流(Flow),而心流作為一種積極情緒能夠提高幸福感,時間壓力就像生活的“辣椒調(diào)味劑”,適量的時間壓力能夠提高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緒。
自尊是指個人對自身能力的整體評價,反映了個人感知到的自身重要性、有能力和有價值的程度(潘孝富,秦啟文,張永紅,譚小宏,2012)。基于組織的自尊(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就是個體在工作和組織情境下的自尊,它是員工認為自己作為組織的一員是有能力、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自我評價與體驗的程度(Ding,Ng,Wang,&Zou,2012),受到工作情境下所獲得的自我評價和體驗等因素影響。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能夠提高個體基于組織的自尊。Widmer及其同事(2012)基于挑戰(zhàn)?阻礙模型,探究挑戰(zhàn)性壓力源——時間壓力的積極作用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能夠提高基于組織的自尊。Boswell,Olson-Buchanan和LePine(2004)也認為時間壓力與自我成長潛能、掌握感相關(guān),而這二者是基于組織自尊形成的重要因素。來自元分析研究也發(fā)現(xiàn)工作復(fù)雜性、工作挑戰(zhàn)性等工作條件與基于組織的自尊存在正相關(guān)(Pierce &Gardner,2004)。此外,Tierney和Farmer(2002)通過對584名全職組織員工問卷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工作復(fù)雜性(時間要求、難度要求等)能夠促進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是自尊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建文,王滔,2007)。
通過上述對時間壓力的損耗作用和促進作用的研究結(jié)果梳理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存在損耗和促進的“雙刃效應(yīng)”。我們對后果變量的梳理還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的雙刃效應(yīng)主要體現(xiàn)在非身心健康類后果變量中(例如工作績效、幸福感和認知功能等),而對身心健康類后果變量只存在損耗作用。然而為什么會存在這種“非對等性”?我們認為,時間壓力既包含了個體沒有足夠時間完成某項活動(工作、人際關(guān)系、休閑等)的認知體驗,也包含了個體對忙碌、快節(jié)奏活動帶來的緊迫、焦慮等的情緒體驗,兩種體驗帶來的壓力應(yīng)激都會對個體身心健康都會帶來一定的損害,從而對身心健康類后果變量帶來損耗作用;然而對時間不足的認知和相應(yīng)帶來的緊迫、焦慮等情緒體驗在一定范圍內(nèi)卻能夠提高個體的動機、自我效能和認知加工速度(Webster,Beehr,&Christiansen,2010;Tierney &Farmer,2002;Rieskamp &Hoffrage,2008),而一定水平的動機、自我效能和認知加工速度能夠促進個體的工作績效、幸福感和認知功能等,超過一定范圍則會帶來損耗作用,所以時間壓力對非身心健康類后果變量(工作績效、幸福感、認知功能等)存在雙刃效應(yīng)。
目前,研究者對于時間壓力的雙刃效應(yīng)——損耗和促進作用的作用機制的解釋主要有三個角度:一是壓力源應(yīng)對過程角度,從時間壓力的認知應(yīng)對過程進行解釋,代表性理論為注意焦點模型;二是壓力源強度角度,從時間壓力水平進行詮釋,代表性理論為激活理論和維生素模型;三是壓力源性質(zhì)角度,從時間壓力性質(zhì)進行詮釋,代表性理論為挑戰(zhàn)-阻礙模型。
注意焦點模型(Karau &Kelly,1992)從時間壓力的認知應(yīng)對過程中的信息加工角度對時間壓力給個體和群體工作績效帶來的雙刃效應(yīng)進行了詮釋。注意焦點理論的基本假設(shè)是:時間壓力影響了個體在任務(wù)環(huán)境中的注意對象和范圍,使之更局限于與任務(wù)相關(guān)的因素。具體來說就是,在高度時間壓力條件下,與任務(wù)完成相關(guān)的特征會凸顯出來,從而個體會更關(guān)注與任務(wù)完成途徑相關(guān)的特征,而忽略與之不大相關(guān)的特征,表現(xiàn)為“任務(wù)聚焦”;而在時間充裕條件下時,凸顯的特征更具多樣性,與任務(wù)完成相關(guān)的特征凸顯出來的可能性變小,而個人擔憂以及任務(wù)完成不大相關(guān)的環(huán)境特征則更有可能凸顯出來,從而對這些特征的更為關(guān)注,表現(xiàn)為“非任務(wù)聚焦”。根據(jù)注意焦點模型,高度時間壓力和時間充裕條件都不能達到最佳績效,只有在適度時間壓力下(介于任務(wù)聚焦和非任務(wù)聚焦之間),與任務(wù)完成相關(guān)的適度范圍的特征凸顯出來,而且這些特征與任務(wù)績效的結(jié)果高度相關(guān),才能夠促進工作績效,實現(xiàn)績效的最優(yōu)化。
此外,注意焦點模型還提出時間壓力不是單獨起作用的,還有其他各種因素(環(huán)境變量、個體差異變量等)共同決定個體的注意聚焦過程,進而影響個體和群體的工作績效,即時間壓力是否提高績效還取決于注意聚焦特征的性質(zhì):如果個體聚焦于任務(wù)最相關(guān)、同時對任務(wù)完成最具問題診斷性的特征,就會促進工作績效,而如果個體聚焦的特征與任務(wù)相關(guān)性和重要性較低,就會降低工作績效。
大量實證研究也是證實了注意焦點模型對于時間壓力雙刃效應(yīng)的解釋機制。Kelly和 Karau(1999)研究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導(dǎo)致的不合適的特征聚焦損害了工作績效,而時間壓力導(dǎo)致的與任務(wù)完成要求相一致的特征聚焦提高了工作績效。Kelly和Loving(2004)在探究時間壓力對績效作用機制時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對個體在任務(wù)完成中的信息加工過程存在著信息過濾現(xiàn)象,而過濾后的信息決定時間壓力對任務(wù)績效是降低還是提高。
激活理論(Activation Theory)和維生素模型(Vitamin Model)是從時間壓力的強度角度來解釋時間壓力對不同后果變量的雙刃效應(yīng),都提出了時間壓力與工作績效、幸福感等后果變量之間的倒U曲線關(guān)系:過高和過低水平的時間壓力都會導(dǎo)致低工作績效和低幸福感等后果,而適度的時間壓力會帶來高工作績效和高幸福感等后果。
激活理論本質(zhì)是從生理激活水平對時間壓力等壓力源對工作績效、幸福感等的雙刃效應(yīng)提供理論解釋。激活理論基于激活水平這一核心概念而建立,激活水平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網(wǎng)狀激活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活性水平(Gardner,1986)。有關(guān)激活水平存在兩個主要命題。第一:激活水平是網(wǎng)狀激活系統(tǒng)接受到的刺激總和的單調(diào)函數(shù)。這些刺激包括外部刺激(例如噪音、溫度)、內(nèi)部刺激(例如心率、胃腸道活動)和大腦皮層刺激(例如認知、思維)等。第二:每個個體都擁有獨特的最佳激活水平(characteristic level of activation,簡稱 CLA),個體總是努力達到或維持這一最佳激活水平。當個體神經(jīng)活性水平處于最佳激活水平時,個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水平達到峰值、大腦活動效率最高、積極情緒水平與行為活動效率最佳,低于或高于 CLA的激活水平均會導(dǎo)致個體積極后效水平的下降和消極后效水平的提升。而且當個體激活水平偏離 CLA時,會為恢復(fù) CLA而產(chǎn)生刺激調(diào)整行為,個體會尋求更多的刺激(刺激水平過低時)或規(guī)避過多的刺激(刺激水平過高時)?;诩せ钏降母拍钜约皟蓚€關(guān)鍵命題,激活理論認為壓力源與個體工作動機、績效水平以及幸福感等后效水平間呈倒U型曲線關(guān)系。不同強度的壓力源會引發(fā)個體不同的激活水平,進而使個體的相應(yīng)后效水平出現(xiàn)差異。一些探討整體工作壓力對個體影響的研究驗證了激活理論的倒U影響作用假設(shè)。例如工作中個體感受到的總體工作壓力以倒U型曲線方式影響個體工作滿意度、成就價值,以U型曲線的方式影響個體離職傾向(Zivnuska,Kiewitz,Hochwarter,Perrewé,&Zellars,2002);工作整體的工作要求與個體的心理健康之間呈倒U型曲線關(guān)系(Rydstedt,Ferrie,&Head,2006)。
作為工作壓力的核心維度(Addae &Wang,2006),時間壓力對個體的影響效果與機制同樣可以通過激活理論從動機、情緒和行為后效三個方面得到解釋。當時間壓力水平過低時,個體擁有足夠的時間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在動機方面,此時個體常感到工作內(nèi)容簡單乏味,工作空虛且缺乏目標。個體不需付出過多努力便可完成工作,工作動機不足,工作投入下降,工作績效從而也降低。在情緒方面,此時邊緣系統(tǒng)等腦區(qū)的活動水平降低,個體積極情緒較少、消極情緒較多,情緒幸福水平偏低。在行為后效方面,此時首先在信息接收過程中個體的個體感覺接收器敏感性下降,容易遺漏外界任務(wù)相關(guān)信息;其次在信息加工方面,個體大腦皮層反應(yīng)效率降低,任務(wù)相關(guān)信息的處理效率不佳;最后在行為反應(yīng)方面,個體身體機能警覺性與敏感度較低,一般性行為反應(yīng)效率水平下降。三方原因綜合導(dǎo)致個體的工作績效、幸福體驗水平偏低。但是隨著時間壓力由低水平開始上升,個體的工作動機逐步恢復(fù),積極情緒水平逐漸提升,行為后效水平逐步增加,工作動機、工作績效以及幸福體驗漸漸上漲。當時間壓力水平上升至恰能引發(fā)個體CLA時,此時在動機方面,個體認為工作即具充足的挑戰(zhàn)性,又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個體工作動機水平最高,工作投入程度最大。在情緒方面,邊緣系統(tǒng)等腦區(qū)的活動水平最佳,個體情緒幸福水平最高。在行為后效方面,此時個體感覺接收器最為靈敏、大腦皮層反應(yīng)效率最高、身體機能水平最佳,信息加工與行為反應(yīng)效率水平達到頂點。各方面綜合促使個體工作績效、幸福體驗水平達到峰值。而當時間壓力超過此最佳值并進一步增加時,過高的時間壓力使個體感到工作難度過大、任務(wù)過多,產(chǎn)生焦慮、耗竭等一系列負性影響。此時個體工作動機開始降低,情緒幸福與行為后效水平下降,工作績效和幸福體驗的水平隨之衰減。近年來少量研究也證實,時間壓力與幸福體驗的相關(guān)測量指標存在倒U型曲線關(guān)系,如Addae和Wang(2006)以教師為樣本,采取自評問卷的方法發(fā)現(xiàn)過低和過高的時間壓力下,個體的滿意度水平均較低,時間壓力與個體工作滿意度之間呈倒U型曲線關(guān)系。
維生素模型則是將工作特征類比維生素來解釋不同時間壓力水平與幸福體驗等之間的雙刃效應(yīng)。Warr(2007)提出的維生素模型將時間壓力等工作特征對幸福體驗的作用方式類比于維生素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模式,認為工作特征與幸福體驗間呈倒 U型曲線關(guān)系。當維生素攝入量不足時,個體身體機能較差,健康水平偏低,甚至出現(xiàn)營養(yǎng)缺乏癥等疾病。隨著維生素攝入量的增加,上述癥狀逐漸消失,個體健康逐步達到最佳狀態(tài)。然而當維生素攝入超過適宜量時,繼續(xù)補充維生素無法提升健康水平,而是引發(fā)兩種可能效應(yīng)。第一種是持續(xù)效應(yīng)(Constant Effect),即過多的維生素攝入不會誘發(fā)維生素中毒,損害健康,維生素C和維生素E對人體的影響遵從此效應(yīng)。第二種是額外損害效應(yīng)(Additional Decrement),即過量攝入維生素導(dǎo)致維生素中毒,損害人體健康。維生素A與維生素D對人體產(chǎn)生此類效應(yīng)。時間壓力對員工幸福感相關(guān)指標的影響與維生素A、D對健康的影響方式相似,遵從額外損害效應(yīng)。起初,低時間壓力下員工就任的工作重要性可能較小,員工的職位可能較低,甚至個體沒有全職工作等。在這類情況下,一方面員工在工作中獲取的資源較少,難以維系物質(zhì)需要,故幸福體驗水平較低。另一方面,員工在工作中難以獲取自尊、自我效能感、信心等重要心理資源(ten Brummelhuis,Bakker,Hetland,&Keulemans,2012)。員工的心理需要難以被滿足,故幸福體驗水平下降。隨著時間壓力逐步增加至最佳水平,個體的工作動機與工作投入水平得到提升,引發(fā)積極的心理后效。而一旦時間壓力超過最佳水平并繼續(xù)增加時,其對個體產(chǎn)生了額外損害效應(yīng),此時員工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掙扎,疲于應(yīng)對各種工作任務(wù)。工作對員工的不斷消耗導(dǎo)致疲勞、情緒耗竭、工作倦怠等一系列問題出現(xiàn),降低員工幸福體驗水平(Demerouti &Bakker,2011)。
一系列實證研究驗證了維生素模型的上述假設(shè)。de Jonge,Reuvers,Houtman,Bongers和Kompier(2000)發(fā)現(xiàn)過低或過高水平的時間壓力等工作要求下,個體的抑郁和情緒耗竭等負性狀態(tài)指標水平均較高。而近期Sawang(2012)以IT業(yè)管理人員為樣本進行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等工作要求與個體的工作投入之間呈倒 U型曲線關(guān)系,存在一個最佳工作要求水平,此時個體的工作投入水平最高。
與由壓力源強度角度出發(fā)的激活理論和維生素模型不同,Pearsall等人(2009)提出的挑戰(zhàn)?阻礙模型從壓力源性質(zhì)的角度入手,為時間壓力雙向影響工作績效、幸福體驗等作用機制提供了理論支撐。
挑戰(zhàn)?阻礙模型根據(jù)壓力源的作用效果不同,將壓力源劃分為挑戰(zhàn)性壓力源與阻礙性壓力源(Lepine,Podsakoff,&Lepine,2005)。阻礙性壓力源是指那些過度的、包含不良限制的、妨礙個體達到目標的壓力源,包括角色沖突、角色過載、工作不安全感等。這類壓力源所帶來的壓力使個體感到難以克服,對個體身心健康、幸福感以及績效等產(chǎn)生損耗作用。挑戰(zhàn)性壓力源是指那些潛在的能夠促進個人成長、幫助個體達成目標的壓力源,包括工作負荷、時間壓力、職責范圍等。挑戰(zhàn)性壓力源一方面與阻礙性壓力源類似,會阻礙個體達成目標,對個體的工作績效、幸福體驗等帶來損耗。另一方面挑戰(zhàn)性壓力源與自我成長潛能和掌握感相關(guān),能通過動機性作用對個體產(chǎn)生積極的效應(yīng)。時間壓力作為一種挑戰(zhàn)性壓力源,首先它會與心理壓力,如情緒耗竭、抑郁以及緊張等(Lepine et al.,2005)正相關(guān),從而對工作態(tài)度和績效、幸福感等產(chǎn)生損害作用,然后它與自我成長潛能和掌握感相關(guān),能夠提高個體的動機水平,進而達到激勵作用,其工作績效、幸福感等得到提升。對于上述影響機制,大量研究也是對其進行了驗證。Widmer等(2012)在挑戰(zhàn)?阻礙模型基礎(chǔ)上研究發(fā)現(xiàn)了時間壓力對幸福感同時存在損害作用和促進作用,還有 LePine等(2005)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工作負荷等對工作績效同時存在損害作用和促進作用,Chong,Eerde,Chai和Rutte(2011)基于挑戰(zhàn)阻礙模型建立時間壓力的兩維模型(挑戰(zhàn)性時間壓力和阻礙性時間壓力)來探討研發(fā)團隊的時間壓力雙刃效應(y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阻礙性時間壓力會降低團隊績效,而挑戰(zhàn)性時間壓力能夠提高團隊績效,且團隊協(xié)調(diào)性在時間壓力與團隊績效關(guān)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學者們對時間壓力導(dǎo)致的一系列行為、心理效應(yīng)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們認為未來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Kleiner(2014)提出已有研究還僅僅局限于時間壓力的整體感知,未來研究很有必要對時間壓力進行背景細化,如進行工作時間和非工作時間的區(qū)分,因為工作領(lǐng)域和家庭領(lǐng)域的時間壓力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性質(zhì),二者所涉及到的前因變量和后果變量都存在差異。更重要的是,過往研究已經(jīng)存在分歧:Kasser和Sheldon(2009)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與幸福感存在負相關(guān),而 Garhammer(2002)卻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個體水平,還是國家水平個體時間壓力的增加都伴隨著幸福感的增加。所以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對時間壓力依據(jù)時間情境(來源、用途等)進行區(qū)分來探究其可能帶來的不同影響。而根據(jù)時間心理賬戶理論可以將時間分為不同的賬戶,不同時間心理賬戶中時間的來源和用途都是不同的(Rajagopal &Rha,2009),進而我們推論不同時間心理賬戶下的時間壓力的性質(zhì)也是不一樣的,其涉及的前因變量、后果變量及其內(nèi)在機制都會有所差異的。這樣的區(qū)分既有利于我們更好探究不同情景下時間壓力的不同性質(zhì),也有助于揭示其相應(yīng)情景下的不同影響機制。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研究很有必要根據(jù)時間心理賬戶來對不同時間情景下的時間壓力進行區(qū)分。
盡管現(xiàn)有研究已經(jīng)揭示出時間壓力的雙刃效應(yīng),但是對于內(nèi)在機制的探討還僅局限于損害作用的探討,例如H?ge(2009)揭示出工作家庭沖突是時間壓力導(dǎo)致身心失調(diào)的的中介變量,以及 de Graaf(2003)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通過損害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和家庭卷入(family involvement)損害個體的幸福感,少有研究涉及時間壓力的促進作用機制的研究;Baer和Oldham(2006)結(jié)合激活理論解釋時間壓力與創(chuàng)新績效之間的倒U關(guān)系,但也沒有具體探討二者之間可能的中介變量。
基于挑戰(zhàn)阻礙模型,Widmer等(2012)在對大量文獻的分析后認為挑戰(zhàn)性壓力源的積極作用可能存著的情緒和動機兩條路徑,但是并沒有進行實證驗證。與此同時,我們認為個體一方面會把挑戰(zhàn)性壓力源看作為一種積極的、具有挑戰(zhàn)性且能夠應(yīng)對的壓力源,個體會提高其動機水平來完成這種應(yīng)對,另一方面由于對這種壓力源的勝任感和掌握感,能夠促發(fā)個體產(chǎn)生一種喜悅甚至歡快的積極情緒。基于此,我們對已有研究進行歸納,提出時間壓力促進作用的動機和情緒雙路徑機制。時間壓力作為一種挑戰(zhàn)性壓力源,能夠通過動機和積極情緒產(chǎn)生促進作用:在動機上,時間壓力作為一種能夠帶來掌握感的壓力源,能夠給個體帶來挑戰(zhàn)感,能夠激發(fā)其動機水平,帶來激勵作用,進而產(chǎn)生一系列積極效應(yīng);在情緒上,時間壓力帶來的勝任感和挑戰(zhàn)感可以促發(fā)個體喜悅、歡快和專注等積極情緒,進而對個體產(chǎn)生促進作用。
盡管已有大量研究揭示出時間壓力的損耗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中介變量,但是關(guān)于時間壓力損耗作用的調(diào)節(jié)變量的研究仍然缺乏。少量發(fā)現(xiàn)某些組織變量能夠緩解時間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Roxburgh(2004)研究發(fā)現(xiàn)同事支持能夠降低時間壓力導(dǎo)致抑郁的可能性,Kühnel,Sonnentag和Bledow(2012)發(fā)現(xiàn)工作控制能夠消除時間壓力對工作投入的損害作用:在低工作控制時,時間壓力會降低工作投入,而在高工作控制時,時間壓力能夠提高工作投入,這都提示出存在著工作環(huán)境變量能夠很好的調(diào)節(jié)時間壓力與后果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此外,根據(jù)資源保存理論(Hobfoll,2011),個體總是努力獲取、保有和維護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是物質(zhì)資源(如車子)、條件資源(如婚姻、朋友等社會支持)、個人特征(如自尊、樂觀)以及能量(如金錢、時間),而已有資源如自我效能、自尊和樂觀等可以緩解資源的損耗過程,這提示出個人特征(如自我效能、樂觀等)可以緩解時間壓力這一工作特征對個體帶來的資源損耗,進而緩解時間壓力的損害作用。因此,鑒于現(xiàn)實中時間壓力問題存在的普遍性和現(xiàn)期無法消除性,我們很有必要從組織和個體入手探尋有效緩解時間壓力的損耗作用的機制。
陳建文,王滔.(2007).自尊與自我效能關(guān)系的辨析.心理科學進展,15(4),624–630.
李繼波,黃希庭.(2013).時間與幸福的關(guān)系:基于跟金錢與幸福關(guān)系的比較.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1),76–82.
潘孝富,秦啟文,張永紅,譚小宏.(2012).組織心理所有權(quán),基于組織的自尊對積極組織行為的影響.心理科學,35(3),718–724.
Aaker,J.L.,Rudd,M.,&Mogilner,C.(2011).If money does not make you happy,consider time.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1(2),126–133.
Addae,H.M.,&Wang,X.(2006).Stress at work:Linear and curvilinear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job-,and organization-related factor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rinidad and tobag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13(4),476–493.
Baer,M.,&Oldham,G.R.(2006).The curvilinear relation between experienced creative time pressure and creativity:Moderating effects of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support for creativ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1(4),963–970.
Boswell,W.R.,Olson-Buchanan,J.B.,&LePine,M.A.(2004).Relations between stress and work outcomes:The role of felt challenge,job control,and psychological strai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4(1),165–181.
Broadhurst,P.L.(1957).Emotionality and the Yerkes-Dodson law.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4(5),345–352.
Brown,K.W.,&Ryan,R.M.(2003).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4),822–848.
Chong,D.S.F.,Eerde,W.V.,Chai,K.H.,&Rutte,C.G.(2011).A double-edged sword:The effects of challenge and hindrance time pressure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58(1),71–86.
de Graaf,J.(Ed.).(2003).Take back your time:Fighting overwork and time poverty in America.San Francisco,CA: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de Jonge,J.,Reuvers,M.M.,Houtman,I.L.,Bongers,P.M.,&Kompier,M.A.J.(2000).Linear and nonlinear relations between psychosocial job characteristics,subjective outcomes,and sickness absence:Baseline results from SMASH.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5(2),256–268.
Demerouti,E.,&Bakker,A.B.(2011).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Challenges for future research.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37(2),1–9.
Ding,Z.,Ng,F.,Wang,J.,&Zou,L.(2012).Distinction between team-based self-esteem and company-based selfesteem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38(10),1212–1219.
Drach-Zahavy,A.,&Freund,A.(2007).Team effectiveness under stress:A structural contingency approach.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8(4),423–450.
Eatough,E.M.,Chang,C.H.,Miloslavic,S.A.,&Johnson,R.E.(2011).Relationships of role stressors with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6(3),619–632.
Gardner,D.G.(1986).Activation theory and task design:An empirical test of several new predictio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1(3),411–418.
Garhammer,M.(2002).Pace of life and enjoyment of life.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3(3),217–256.
G?rling,T.,Krause,K.,Gamble,A.,&Hartig,T.(2014).Emotional well-being and time pressure.PsyCh Journal,3(2),132–143.
Gimenez-Nadal,J.I.,&Sevilla-Sanz,A.(2011).The time-crunch paradox.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02(2),181–196.
Hobfoll,S.E.(2011).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Its implication for stress,health,and resilience.In S.Folkman &P.E.Nathan(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stress,health,and coping(pp.127–147).New York:Oxford.
H?ge,T.(2009).When work strain transcends psychological boundaries: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pressure,irritation,work-family conflict and psychosomatic complaints.Stress and Health,25(1),41–51.
Kalenkoski,C.M.,&Hamrick,K.S.(2013).How does time poverty affect behavior? A look at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35(1),89–105.
Karau,S.J.,&Kelly,J.R.(1992).The effects of time scarcity and time abundance on group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interaction proces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8(6),542–571.
Kasser,T.,&Sheldon,K.M.(2009).Time affluence as a path toward personal happiness and 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our studie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84(2),243–255.
Kelly,J.R.,&Karau,S.J.(1999).Group decision making:The effects of initial preferences and time pressur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5(11),1342–1354.
Kelly,J.R.,&Loving,T.J.(2004).Time pressure and group performance:Exploring underlying processes in the attentional focus mode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0(2),185–198.
Kleiner,S.(2014).Subjective time pressure:General or domain specific?Social Science Research,47,108–120.
Koch,S.,Holland,R.W.,&van Knippenberg,A.(2008).Regulating cognitive control through approach-avoidance motor actions.Cognition,109(1),133–142.
Kühnel,J.,Sonnentag,S.,&Bledow,R.(2012).Resources and time pressure as day-level antecedents of work engagemen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85(1),181–198.
Lepine,J.A.,Podsakoff,N.P.,&Lepine,M.A.(2005).A meta-analytic test of the challenge stressor–hindrance stressor framework:An explanation for inconsistent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ors and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8(5),764–775.
Merz,J.,&Rathjen,T.(2014).Time and income poverty:An interdependent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pproach with German time use diary data.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60(3),450–479.
Meurs,J.A.,Gallagher,V.C.,&Perrewé,P.L.(2010).The role of political skill in the stressor–outcome relationship:Differential predictions for self-and other-reports of political skill.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76(3),520–533.
Naruse,T.,Taguchi,A.,Kuwahara,Y.,Nagata,S.,Watai,I.,&Murashima,S.(2012).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time pressure during visits and burnout among home visiting nurses in Japan.Japan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9(2),185–194.
Pearsall,M.J.,Ellis,A.P.J.,&Stein,J.H.(2009).Coping with challenge and hindrance stressors in teams:Behavioral,cognitive,and affective outcome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09(1),18–28.
Pierce,J.L.,&Gardner,D.G.(2004).Self-esteem within the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A review of the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literature.Journal of Management,30(5),591–622.
Rajagopal,P.,&Rha,J.Y.(2009).The mental accounting of tim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30(5),772–781.
Réale,D.,Garant,D.,Humphries,M.M.,Bergeron,P.,Careau,V.,&Montiglio,P.O.(2010).Personal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ace-of-life syndrome concept at the population level.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365(1560),4051–4063.
Rice,S.,&Trafimow,D.(2012).Time pressure heuristics can improve performance due to increased consistency.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39(4),273–288.
Rieskamp,J.,&Hoffrage,U.(2008).Inferences under time pressure:How opportunity costs affect strategy selection.Acta Psychologica,127(2),258–276.
Rodell,J.B.,&Judge,T.A.(2009).Can “good” stressors spark “bad” behavio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s in links of challenge and hindrance stressors with citizenship and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4(6),1438–1451.
Roxburgh,S.(2004).“There just aren't enough hours in the day”:The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ime pressure.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45(2),115–131.
Rydstedt,L.W.,Ferrie,J.,&Head,J.(2006).Is there support for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social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mental well-being? Cross-sectional and long-term data from the Whitehall II study.Work &Stress,20(1),6–20.
Sawang,S.(2012).Is there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demands and work engagement:The moderat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33(2),178–186.
Schaufeli,W.B.,&Taris,T.W.(2014).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work and health.In G.F.Bauer &O.H?mmig(Eds.),Bridging occupational,organizational and public health(pp.43–68).Amsterdam:Springer
Shah,A.K.,Mullainathan,S.,&Shafir,E.(2012).Som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too little.Science,338(6107),682–685.
Spielberger,C.D.,&Sarason,I.G.(Eds.).(2013).Stress and emotion:Anxiety,anger,&curiosity.New York:Taylor &Francis.
Szollos,A.(2009).Toward a psychology of chronic time pressur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review.Time &Society,18(2–3),332–350.
ten Brummelhuis,L.L.,Bakker,A.B.,Hetland,J.,&Keulemans,L.(2012).Do new ways of working foster work engagement?Psicothema,24(1),113–120.
Tierney,P.,&Farmer,S.M..(2002).Creative self-efficacy: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5(6),1137–1148.
van Emmerik,I.H.,&Jawahar,I.M.(2006).The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workload with couples’ mood.Human Relations,59(10),1371–1392.
Warr,P.(2007).Work,happiness,and unhappiness.London:Lawrence Erlbaum.
Webster,J.R.,Beehr,T.A.,&Christiansen,N.D.(2010).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hindrance and challenge stressors on work behavior.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76(1),68–77.
Widmer,P.S.,Semmer,N.K.,K?lin,W.,Jacobshagen,N.,&Meier,L.L.(2012).The ambivalence of challenge stressors:Time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well-being.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80(2),422–433.
Young,D.L.,Goodie,A.S.,Hall,D.B.,&Wu,E.(2012).Decision making under time pressure,modeled in a prospect theory framework.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18(2),179–188.
Zivnuska,S.,Kiewitz,C.,Hochwarter,W.A.,Perrewé,P.L.,&Zellars,K.L.(2002).What is too much or too little?The curvilinear effects of job tension on turnover intent,value attainment,and job satisfaction.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32(7),1344–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