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姓名”(二)
先說姓。先秦的姓不是后世的姓,這是必須分辨的。先秦的姓與遠(yuǎn)古的母系制度有關(guān)系,是氏族或部落的標(biāo)志。由于姓標(biāo)志一個人由哪個氏族生出,故稱為“生”;由于當(dāng)時知母不知父,所以加上“女”字邊,寫做“姓”。古人除了姓,還有氏。氏則是姓所衍生的分支,是家族的標(biāo)志。姓由生而定,是不變的;氏因家族而分,是可變的。所謂“氏以別貴賤”。以什么為氏,常有以下幾種方法:1、列國公族多以“孫”為系氏,如魯國的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有的因出生公室就稱公孫氏,出生王室就稱王孫氏。2、有些以所居職官為氏,如司馬氏、司空氏;有些以所封地名為氏,如韓氏、趙氏,還有東郭氏、柳下氏等。3、最多的是以祖父的字為氏,如孔子的祖父公孫嘉,字孔父,故孔子出世后便以孔為氏;秦將百里術(shù),字西乞,其孫就以西乞為氏;齊文公之子字子高,其孫也以高為氏。氏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guān),因為只要分立家室,就要命氏。上古姓與氏概念不同,戰(zhàn)國以后,姓與氏逐漸合二為一,漢代則通謂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