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劉 勇
謊言與真實——日本電影《羅生門》中的人性思考
張萍劉勇
劉勇,女,陜西商州人,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明德學(xué)院外語系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英文語言文學(xué)研究。
電影《羅生門》海報
電影《羅生門》之所以贏得了眾多影迷的好評,不只是因為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特殊的敘述結(jié)構(gòu)和拍攝手段,更是因為電影表達了關(guān)于“人的存在方式”這一主題內(nèi)涵,導(dǎo)演通過“羅生門問題”,講述了一段撲朔迷離的、為了自身利益許多人去編造各種謊言和欺騙的故事,從而揭示了特定歷史中人的丑惡與自私,凸顯了人性的復(fù)雜性,啟發(fā)觀眾去進一步思考人性本質(zhì),探究人性世界深層次的存在,意圖引導(dǎo)觀眾更多關(guān)注人性的多變性,關(guān)注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丑,謊言與真實,進而引起我們對人性的深思。
享譽世界的電影《羅生門》,以其深刻的主題意蘊,特殊的敘述結(jié)構(gòu)和精湛的拍攝手段,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撲朔迷離的畫卷。在影片中,看到了赤裸裸、真實殘酷的人性。在這里,謊言,反而成了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無法逃避、無法釋懷。是誰說了謊,為什么大家要說謊,真相只有一個?!读_生門》中的武士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相不得而知。羅生門下,誰的證詞才是真相?大家都在猜測。最后,在二次敘述中,樵夫說出來案件的真相。四個人,四個謊言,事件的全過程是樵夫、武士、強盜、武士妻子都撒了謊。武士之所以撒謊,把妻子說得那么兇狠,是因為他比自己所強調(diào)的要懦弱得多,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和性命,武士逼著妻子自殺,面對強盜,他不斷哀求說“我還不想死”。其實,強盜也并不是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英勇無敵,強盜撒了謊,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與武士打了二十三個回合,并最終殺死了武士。強盜和武士的決斗就像是地痞流氓打架一樣,
其實,兩個人的內(nèi)心都比較懦弱和害怕,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區(qū)別,根本不像他們自己所描繪的那樣英勇。武士的妻子也撒了謊,武士的妻子之所以撒謊,是因為她被強盜蹂躪后,狠心的丈夫竟然叫她自裁,武士的妻子非常氣憤,破口大罵,并挑唆強盜和丈夫決斗,完全不像她自己所講的那樣貞烈。那么,與此事件毫無相關(guān)的樵夫,為什么最初也要撒謊呢?樵夫之所以不敢說出真相,是因為他隱瞞了一件事實,他從死者的身上偷走了鑲著寶石的短刀。
四個人,四個謊言,為了把自己描述得更加貞潔、更加仗義大氣、不是那種懦弱無能、貪生怕死之輩,每個人都在撒謊,都在竭力地扭曲事件真相。強盜、武士、樵夫、武士的妻子,始終不肯吐露真相,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在企圖用某種高尚掩蓋自己的弱點,竭力維護自己,遮掩自身的粗俗和丑陋,最終目的是為自己的名譽與利益考慮,達到保護自己美化自己的目的。彌漫在空氣中的謊言,讓我們看到了人自私自利的一面,人性如此莫測,如此可怕。其實,在小說中,自始至終沒有對真相給出答案,作者的意圖在于探討人性,并不在于探求案件的真相。導(dǎo)演黑澤明主張弄清真相,所以,在影片的結(jié)尾,才會有樵夫作出的第二次敘述。為什么電影《羅生門》要告訴觀眾事件的真實呢?筆者以為,導(dǎo)演的目的在于通過真相,讓觀眾進一步思考人性的弱點,避免那些毫無意義的探究與爭論。電影和小說都在引導(dǎo)觀眾思考人性,小說的主要閱讀對象是那些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人,而電影則面對更多的觀眾。對文化底蘊很深的人而言,小說的結(jié)尾更有想象空間,更能夠引起人們的思索??赐晷≌f后,讀者會去探討謊言背后所隱藏的緣由,進而去思考人性惡的一面??赐觌娪耙院螅^眾會通過真相,思考人性的復(fù)雜性。如果電影不給出真相,看完后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去思考人性,而是煞費苦心是去弄清兇手到底是誰?其實,弄清真相并不重要,電影《羅生門》所要表達的意圖不在于探索案情,證明誰說了謊,而在于從當(dāng)事人相互矛盾的說法中認識人性惡的一面,引導(dǎo)受眾看出人性的復(fù)雜性,把精力用于思考人性。
在影片中,能看到對人性的復(fù)雜剖析。強盜多襄丸是個內(nèi)心幼稚、外表野蠻,身體強悍的俗人。當(dāng)他第一次看到武士的妻子美麗的臉龐時,最原始的“性本能”就被激發(fā)起來,產(chǎn)生了占有武士妻的欲望。多襄丸是個野蠻之人,他想要占有真砂的肉體,只會采取野蠻的強悍的手段。在這種本能欲望的驅(qū)使下,多襄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丸強奸了真砂。在得到真砂以后,多襄丸興高采烈地奔跑,此時的多襄丸,沒有任何掩飾,是一個真實的多襄丸,他不需要戴著任何面具,掩蓋自己的自私自利以及兇狠殘暴。武士妻真砂是最值得憐憫的人,如果沒有強盜的闖入,她原本可以過著風(fēng)平浪靜的生活,身邊還有一個體面的、受人尊敬的丈夫。強盜多襄丸的闖入,徹底改變了真砂的命運,在被強盜侮辱之后,她不僅要面對被強盜摧殘的肉體和內(nèi)心,還要面對丈夫的蔑視、冷漠和嫌惡。此時,她別無選擇,面對無情的丈夫,她只能選擇讓兩個人決斗,最終和強盜私奔。如果選擇剛強不屈,那她就要以死來證明清白。一個弱不禁風(fēng)的女子,被殘酷命運推到了懸崖邊上,真砂內(nèi)心無從選擇,她最后還是希望通過二者的決斗,贏得自己生存的機會。武士這個人物是個虛榮、冷漠、偽善,徹頭徹尾的“本我”主義者,在觀眾的眼里,武士就是一個偽善交織、道德淪喪的代表。作為一個丈夫,他不但沒有前去安慰和同情受到傷害的妻子,反而對被侮辱的真砂冷冰冰,譏諷妻子“不守婦道”。公堂之上,武士將自己描繪成豪邁堅強、英勇不屈的謙謙君子,而真實的武士卻是如此的卑鄙不堪,從武士的身上,看到了人性中最陰暗的一面,看到了人性的淪喪。樵夫是整個案件唯一目睹者,本來樵夫可以將案件的真相告訴大家,因為他是一個局外人。但是,由于貪心,因為貧窮,樵夫拿走了案件的重要證物鑲寶石的短刀。所以,原本善良的樵夫,因為一時貪心,暫時泯滅了自己的良心,隱瞞了事情的真相。但是,當(dāng)面對武士、武士妻、強盜赤裸裸的謊言時,樵夫的“本性”戰(zhàn)勝了自私懦弱的“自我”。在羅生門前,樵夫的人性又得到了回歸,他強烈地反擊了三個人的謊言,最終說出了所有的真相。影片從謊言重新回到了真實,人性得到了升華,再一次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影片中還是一個正面聲音,那就是善良和寬容的性善論者——行腳僧,他也是片中唯一的充滿理性的正面人物。面對形形色色的謊言,面對撲朔迷離的人性,行腳僧也曾經(jīng)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然
而,當(dāng)看到樵夫說出真相,并執(zhí)著地要求收養(yǎng)棄嬰,行腳僧發(fā)出我不想把世界看成地獄,“多虧了你,我可以繼續(xù)相信人了”的呼聲。通過樵夫的行動,行腳僧恢復(fù)了對這個世界的信心,重新肯定了人性中的善。通過行腳僧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使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電影《羅生門》劇照
電影《羅生門》故事簡單,出場人物很少,但是,卻有著離奇的情節(jié),并且思想內(nèi)涵非常深刻。影片不僅揭露了人性的自私、丑惡和荒謬,還深刻揭示了人心險惡,警示人們對于人性的復(fù)雜性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文學(xué)作品到影視作品,從讀者到觀眾,將《羅生門》置于一種完整的人類活動中,站在更高的角度,深層次分析“羅生門問題”中的一系列問題,站在人性的視角,結(jié)合影片中的實際人物,理解和認識人的“在世界中的生存現(xiàn)象”,進而理解人的生存性感知。這里的“羅生門問題”,既神秘又讓人們感到困惑,同一事件中相關(guān)的幾個人物,對事件的解釋截然不同。為什么會有如此的結(jié)局,很久以來“羅生門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導(dǎo)演通過“羅生門問題”,講述了一段撲朔迷離的,為了自身利益許多人去編造各種謊言和欺騙的故事,《羅生門》不只是好看的故事,電影的最終目的是揭示特定歷史中人的丑惡與自私,揭示人性的復(fù)雜性,感發(fā)觀眾去進一步思考人性本質(zhì)?!傲_生門問題”最終是有關(guān)人性本質(zhì)問題的分析,揭示人類在生存中所必需面臨的謊言與真實。電影《羅生門》以“面向事情本身”的態(tài)度,為觀眾展示了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給觀眾留下了關(guān)于人性的理性召喚,啟發(fā)觀眾去進一步識認人類生存的本質(zhì)狀況。有關(guān)人類存在方式問題思索,也是《羅生門》的魅力之所在。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永遠和人類的“主觀”扭結(jié)在一起,人類本身的存在方式,決定了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什么樣的世界。而人類自身卻極其復(fù)雜神秘,人最不易看清的莫過于自己,正如古希臘的寓言那樣,人們最難認清的就是你自己。人類的存在,無時不被自己的意識所限制,被自己的身影所遮蔽,這就導(dǎo)致最難的是“認識你自己”。因此,在人性的問題上,我們需要反思,需要給自己一個清醒的認識,電影《羅生門》為我們打開了反觀人性的機會,啟迪我們重新認識人性,重新看待人生。
生活中,人們都以什么樣的身份出現(xiàn),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完全取決于你的價值取向以及所處的地位、環(huán)境。人性是深邃的,難以捉摸的,電影《羅生門》給予了我們一個體驗人性的新視野,啟發(fā)我們?nèi)ニ妓魅诵缘纳顚哟?。雖然很難否定人性中存在著自私、自利、虛偽、懦弱的一面,但是,我們也要堅信,人世間固然存在的陰影必定遮擋不了永恒的光明。
【作者簡介】張萍,女,陜西延安人,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明德學(xué)院外語講師,主要從事日語言文化專業(y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