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句容市崇明小學(212400) 沈艷艷
入選蘇教版低年級教材的文本,不僅情韻豐富,富有童真童趣,而且語言形式精妙。這易于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不斷感知,悅納吸收語言,從而為學生言語生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閱讀教學應該努力實現(xiàn)閱讀本位向表達本位的突圍,從傳統(tǒng)“教課文”向“教語文”轉變,引導學生在品味、發(fā)掘語言中感悟言語形式,解開言語表達的密碼。
文本語言的精妙要引導學生進行玩味品析,而其最佳的方式就是進行對比咀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中的一個句子、一個詞語,甚至是一個標點,通過增加、刪減、移動、替換等多種方式揣摩課文語言的意蘊,在辨析比較中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感知鑒別能力。例如,在教學冰心的《雨后》這首小詩時,很多學生對詩歌中“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中的“發(fā)射”一詞感到疑惑。于是,教師先引導嘗試運用別的詞語進行替換:展露、露出、呈現(xiàn)……緊接著,讓學生結合詩歌的上下文細細品味:詩歌中的“發(fā)射”不僅表現(xiàn)了這些意思,還寫出了什么。學生紛紛結合詩歌中“孩子臉上通紅”,感受到他們內(nèi)心涌動的興奮與激情,而“發(fā)射”一詞完全將孩子們蘊藏已久的內(nèi)在情愫凸顯出來,用詞十分精妙。
如果沒有替換詞語的襯托,憑借孩子現(xiàn)有的水平和能力,他們根本無法能夠捕捉這一詞語的精妙所在。因此,在感知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辨析比照的方式,讓學生真正進入文本語言中,提升學生的語感能力。
文本的意蘊主要是通過語言文字體現(xiàn)的。學生在感知體驗過程中,如果能夠將僵硬的語言文字轉化為鮮活靈動的畫面圖像,就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們對語言感知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木蘭從軍》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披戰(zhàn)袍……過燕山”一句時,先讓學生思考木蘭在干什么,明晰語言表面所表達的意思;接著,讓學生穿透言語表層的藩籬,想象自己所看到的畫面。有了畫面感,當學生再次誦讀時,鮮明的節(jié)奏、鏗鏘的語氣便與文本表達的情韻相吻合,學生對課文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也有了深刻的體悟。
由于表達的需要,作者常常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故意留下空白。這樣的設置,不僅僅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需要,更為讀者深入解讀文本留下了快速的通道。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對文本進行補充,讓學生在歷練思維的同時也享受到體驗的愉悅。例如,《大禹治水》這篇課文的開頭,作者描寫了洪水造成的災難,這對于體驗大禹治水的難度和功勞有著較大的反襯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感知言語表達的形式后,想象補充文本:滔滔的洪水還會造成怎樣的災難,嘗試用“__________了__________”句式進行表達。
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進行了表達,在表達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意識,同時也有效培養(yǎng)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一時間,語文閱讀教學“語用”的理念充盈著整個課堂。而“語用”教學理念的核心價值則在于在體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在教學《水鄉(xiāng)歌》時,教師引導學生在誦讀全詩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煉詩歌語言的表達方式。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選材,想象在水鄉(xiāng)中還會有哪些情況。在想象補充中,教師引導學生仿照詩歌中的語言形式進行表達,讓學生在練習中規(guī)范語言文字的表達,提升學生的語用水平。
在蘇教版教材中,入選的課文文質(zhì)兼美,值得學生模仿歷練的語言點很多。如果在教學中,語言形式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感知和積累的層面,勢必會影響學生語用能力的整體提升。學以致用,是閱讀教學中語言學習的最終歸宿。由于有了先期的理解性感知,學生此時的遷移訓練,就水到渠成了。學生在廣闊的語言平臺中,提升了言語智慧和語文素養(yǎng)。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一直將文本的內(nèi)容信息作為教學的重點。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由內(nèi)容層面向文本的言語形式轉變,從而在解開言語表達密碼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