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市高港區(qū)刁鋪中心小學(225323) 趙 斐
基于“兩點一線”設計導讀問題
江蘇泰州市高港區(qū)刁鋪中心小學(225323) 趙 斐
導讀問題是引導小學生進行文本對話的“金鑰匙”。導讀問題的設計要緊扣文本的重點與難點,要緊扣文本的線索?;凇皟牲c一線”的導讀問題才能使小學生的文本閱讀更深入。
小學語文 導讀問題 設計
在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轉(zhuǎn)型的過程中,廣大教師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引導小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文進行自主閱讀是教學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文本閱讀的引導者,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有效的導讀問題至關重要。有效的導讀問題應該是基于文本重點和難點、基于文本線索的,這樣才能避免小學生的文本閱讀游離于文本之外。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在閱讀文本時“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的閱讀活動肯定是低效的。高效的文本閱讀應該是重點突出的,應該抓住文本中的某一個有效切入點對文本進行深入剖析與品悟。因此,教師要做到基于文本重點設計導讀問題,這樣才能引導小學生進行高效的文本閱讀。
例如,在《珍珠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這一篇課文中,老舍對珍珠鳥與“我”日漸親密的過程進行了重點描寫。在描寫的過程中,老舍運用了動作細節(jié)描寫的方式,表現(xiàn)了珍珠鳥的可愛,表達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旨思想,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對于這一篇課文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讀問題:(1)作者描寫珍珠鳥與“我”日漸親密的過程分為哪幾個時間段來寫的?(2)在珍珠鳥與“我”日漸親密的過程中,它向“我”做了哪些試探性動作?珍珠鳥的這一些動作及“我”的回應表現(xiàn)出了什么?
以上案例中,教師設計的兩個導讀問題緊扣課文重點,并且在層次上具有遞進性。第一個導讀問題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課文中珍珠鳥與“我”日漸親密的過程的閱讀興趣,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握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第二個導讀問題則能夠引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而且還能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深入挖掘作者寫這一篇課文時的情感基調(diào)。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作者在描寫人和物時并不是采取顯性的寫作手法,而小學生的閱讀經(jīng)歷還比較低,閱讀思維水平也沒有那么高,這樣,就會對文本的理解產(chǎn)生困惑。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文本難點設計導讀問題,引導學生在突破文本難點的過程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這一篇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對樟樹象征意義的理解存在困難,但正是因為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才使得這一篇課文充滿韻味。因此,引導學生品悟作者通過描寫樟樹的內(nèi)在美來對宋慶齡的偉大品格進行贊美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中,當學生通過初讀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之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讀問題:你們能夠從課文中找到樟樹與宋慶齡之間的相同點嗎?這個導讀問題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溝通樟樹與宋慶齡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學生通過文本閱讀會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這樣的對應關系:樟樹有高貴的木質(zhì)——宋慶齡有高貴的品質(zhì)。這樣,學生對樟樹的象征意義就有了深刻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以上案例中,教師設計的“導讀問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對比閱讀的過程中對樟樹的象征意義進行深入思考。在這一導讀問題的引領下,學生的閱讀活動是富有深度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文本閱讀過程中的語言智慧。
在一篇課文中,線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線索在一篇課文中起著架構內(nèi)容、情節(jié)的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文本線索設計導讀問題,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引領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快速把握課文的基本脈絡,從而提高文本閱讀的效率。
例如,在《金蟬脫殼》(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這一篇課文中,作者按照“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后”這一線索對金蟬脫殼的有趣過程進行了描寫。其中,作者對“脫殼時”金蟬的身體變化進行了細節(jié)描寫,是課文的重點部分。教學時,根據(jù)課文的線索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讀問題:(1)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順序?qū)懥恕敖鹣s脫殼”的有趣過程的?(2)在“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中,哪一個情景是最有趣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有趣?
以上案例中,第一個導讀問題緊扣課文的線索,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對“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進行品讀。第二個導讀問題基于課文線索中的主體部分,因此,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對金蟬“脫殼時”身體變化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品讀與感悟,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
總之,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是自主閱讀文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導讀問題的設計很重要。在設計導讀問題時,要緊扣文本的重點與難點,要緊扣文本的線索,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文本閱讀更深入。
(責編 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