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君
有一種回味無窮的魅力叫“磁性”,有一個兒童喜愛,富有吸引力的樂園叫“磁性學?!?。上海市瑞金二路小學借鑒磁性現象,表達了學校的教育追求。學校恪守著“磁性教育”的辦學理念,圍繞著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開發(fā)出“磁性課程”的發(fā)展模式,讓“磁性”成為學校的獨特標識。
吸引力是“磁性”最適切的注腳。在這所“磁性校園”里,少先隊員們沐浴著充滿“磁性”的學校文化,興趣盎然地在豐富的“磁性活動”中盡情嬉戲。學校開展“磁性中隊”創(chuàng)建,鼓勵老師們成為孩子們喜愛的“磁性輔導員”,借助 “班主任(輔導員)創(chuàng)智坊”這一工作模式 ,實現“磁性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共振。“創(chuàng)智坊”猶如一塊磁石,吸引著輔導員發(fā)自內心的靠近。在這里,資深輔導員與年輕輔導員結了對,年輕的中隊輔導員得以快速成長;在這里,工作經驗有了定期交流展示的平臺,為中隊輔導員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持久的營養(yǎng)和動力;在這里,孩子們的心聲有了傾聽的通道,少年兒童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伸展。
此刻,就讓我們加入瑞金二路小學的一次“班主任(輔導員)創(chuàng)智坊”交流活動中,聆聽中隊輔導員和隊員們推薦的“磁性活動”。
小小“喜報”有“磁性”
周會課上,蔡老師給一些同學發(fā)了一張紙,得到的同學臉上都樂開了花。為什么得到一張紙會那么高興呢?因為那是一份 “喜報”,記錄著同學們點點滴滴的進步。在我們中隊,有很多同學在“喜報”的幫助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一次超常發(fā)揮的小測驗之后,老師在全班面前表揚了我,還特意給我發(fā)了一張喜報,我得意地將喜報帶給了我的父母,在他們喜悅的眼神下,我學習的勁頭越來越大。我愛喜報。(隊員:王瀚飛)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以往我們中隊的激勵評價局限于口頭,或者每學期一次的評優(yōu)活動,只面對于少部分成績優(yōu)異的隊員,而且變動性不大。中等生很難輪到,后進生更是望塵莫及。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孩子們在各種可愛的信紙上寫著畫著,我靈機一動,心想,何不設計一張美觀實用的喜報,讓更多的孩子體味到成功的喜悅呢?我把我的想法一說,孩子們積極響應,于是凝結我們集體智慧的第一張喜報誕生了。這是一張用于面對全體隊員、全方位評價激勵的喜報。
隊員在各項競賽中獲獎為中隊爭光了發(fā)一張喜報;隊員做了一件好事后發(fā)一張喜報;隊員對待自己的中隊小崗位工作認真負責發(fā)一張喜報……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發(fā)現了隊員有良好的表現,就可以給發(fā)一份喜報。
用喜報的形式把隊員的點滴進步及時而全面地向家長報喜,并通過喜報上的“家長回音壁”欄目反饋家長的心聲,增強了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促進了全體隊員的全面成長。如果說,每張喜報都是對孩子的總結和贊揚的話,那對家長而言則是一顆“安心丸”。
作為中隊的輔導員,我相信小小喜報一定能為孩子搭建一個成長和成功的舞臺,讓每一個孩子收獲成功的喜悅;一定能讓家長第一時間得到孩子在學校里的進步與表現的信息,為家校溝通筑起一座“連心橋”。
四(1)中隊輔導員 蔡 嵐
特殊“合同”——“行為合約”
二年級時我們中隊開展了一個“行為合約”活動,大伙兒都感到新奇。其實,“行為合約”就是一份承諾,執(zhí)行“行為合約”的過程就是我們自覺遵守自己的承諾的歷程,除了老師和我們雙方外,還要求家長第三方也參與。記得,有一次,我在“行為合約”上簽訂了“自己將在一周之內改正做事拖拉的習慣”,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我實現了承諾。(隊員:黃詩琦)
我們中隊的男孩子比較多,很多孩子身上有著或多或少的不良習慣。怎么幫助二年級的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呢?我想到了和中隊每位隊員簽訂 “行為合約”的辦法。
在簽訂行為合約之前,我先給孩子們講了一個“釘釘子的故事“。這則故事主要講述了爸爸為了幫助兒子改正愛發(fā)脾氣或吵架的習慣,要求兒子每次發(fā)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釘子。孩子們聽完這個故事后,覺得自己有時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個男孩,我便借此機會,推行“行為合約”。
這份合約類似于成年人與單位簽訂的合約,但更兒童化,更富有童趣。甲方為班主任(中隊輔導員),乙方為學生(隊員)。第三方為家長。甲方要求乙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合約的內容,具體為“甲乙雙方根據二(2)班(中隊)行為規(guī)范守則簽訂本合約。乙方準備在____天內改正自己的_____方面的行為習慣,請甲方及第三方認真加以監(jiān)督與指導”。行為合約的右下角要求孩子們填寫合同的簽訂期和有效期,并要求甲乙雙方及第三方親筆簽名。合同一式兩份。一份為中隊輔導員保存,一份由隊員自己留存。
起初,孩子們對于“行為合約”有一種新鮮感,覺得這是老師和自己的一個約定,也是老師幫助自己改正不良行為習慣的一種方式。一周之后,有六七個孩子在一周之內改正了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獲得了老師和同學的高度肯定。于是,我將這些隊員的照片張貼在教室“拾貝園”板報中,大加表揚。
簽訂和執(zhí)行合同的過程,也是一個使用“契約”作拐杖的過程。顯然,使用拐杖,最終還是為了不要拐杖;簽訂契約,最終還是為了不要契約。當孩子們的良好行為習慣已經養(yǎng)成,契約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這時的師生關系或許就從“契約”變成了“默契”。
二(2)中隊輔導員 曾慧芳
“詩韻飄香”的 “磁場”
近幾年來,我們中隊開展了“輕叩詩歌大門——與詩同行”的系列活動。我們小組制定了活動計劃,搜集資料進行閱讀與交流。在交流中,我們感受到了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也學會了許多閱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技巧。我們還試著自己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一回當“小詩人”的感覺。輕叩詩歌大門,我們面前呈現了一個多么美麗的詩歌的世界。(隊員:孔菁凝)
經典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里的一朵奇葩,源遠流長。作為中隊輔導員,我試想建立中隊文化小磁場,希望結合兩綱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我校的磁性德育,通過營造濃郁的古詩詞氛圍,把孩子牢牢地吸引住。
活動一:“我是小小詩歌王” 自詩詞誦讀活動開展以來,有的隊員一邊背誦新詩詞,一邊還吟誦背過的古詩,溫故而知新,孩子們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濃厚,情味盎然,不斷挖掘古詩詞中的寶藏。常言道:“知書達理”。讀李白的《將進酒》,孩子們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信心百倍,不斷進取。讀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給人的感覺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滿意。讀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時,那種不斷進取、立志攀登的精神能給人啟迪。
活動二:“我為詩狂” 為了讓隊員在誦讀經典、古詩中收獲更多的益處,中隊組建了“古詩配畫”小組,讓愛好畫畫的隊員把課外學到的古詩根據自己的理解、發(fā)揮想象,繪成題詩圖。
我鼓勵孩子們用現代歌曲的旋律來吟唱古詩文,和孩子們一起把古詩改編成詩文劇表演。我引導孩子們在看到某種景色或在某個生活場景中說出與之相應的警句或詩句來。最后借助于家長的幫助,動員家長為孩子課外誦讀經典、學古詩給予支持。
活動三:“我與民族文化牽手”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我認為應在誦讀課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如在學習李清照的《絕句》、賈島的《劍客》后,孩子們在品味詩句韻律美的同時,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對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風云的氣概佩服不已,在課后的搜集“詠懷詩”的過程中,都慷慨激昂地說出自己喜歡其它詠情詩的理由,聲情并茂地背誦抒發(fā)自己壯志的“詠懷詩”。在濃郁的古詩詞誦讀氛圍中,激起隊員樹立堅定的信念:要像李清照、文天祥、譚嗣同一樣做一個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個有作為的人。
五(2)中隊輔導員 王 潔
“中隊爭星”讓人人參與中隊管理
自從中隊開展了爭星活動,一種油然而生的進取心使我意識到:要想成為璀璨的那一顆星,就要爭做中隊的小主人。從“文明之星”到“學習之星”,最后評上了學校的“瑞二之星”,這是老師和同學給予我的榮譽。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再接再厲,發(fā)揚“瑞二之星”的模范帶頭作用,為中隊的建設出謀劃策、添磚加瓦,爭做一名更加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隊員:仲瑩)
“智多星中隊”之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中隊里的一個閃亮的明星。我們中隊以“磁性教育”理念為指導,實行小崗位建設和爭星活動結合的模式,在活動中鼓勵孩子主動參與、建言獻策,力求使中隊和孩子形成一種互相吸引互相促進的關系。
“星光閃耀,今天我來秀”——爭才藝之星。在中隊小干部的倡議下,隊員們通過自主要求的方式進行節(jié)目的報名工作,在連續(xù)一周的時間內,利用午間時間,隊員們將自己準備好的才藝表演在中隊內展示。最后,在中隊內部進行評比,選出比較優(yōu)秀的節(jié)目進行獎勵。隊員們感到原來只要勇于挑戰(zhàn),勇于表現,戰(zhàn)勝自身的畏懼情緒之后,自己就是中隊中那一顆最閃亮的明星!
“秀秀述職報告,聊聊崗位心得”——爭學習之星。隨著小崗位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隊員獲得了自己的小崗位。中隊開展一次名為“秀秀述職報告,聊聊崗位心得”的述職報告展示活動。這份“述職報告”上有隊員自己的照片,隊員對自己的所在崗位的介紹,也有自己對這段時間以來完成職責情況的反思,同時也有其他同學和老師們的評價。通過“我的述職報告”來秀一秀自己的小崗位,隊員們不僅在制作的過程中愉悅了心情,在動手的環(huán)節(jié)里培養(yǎng)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審視自己在崗位上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從別人的評價中了解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我是中隊小主人,班徽我設計”——爭創(chuàng)造之星。只有中隊和隊員形成一種相互吸引的關系,隊員才會更加有積極性從而把中隊建設得更好,因此我們進行“我是中隊小主人——班徽我設計”的活動。我和隊員們一起討論我們中隊名的內涵,然后和隊員們一起欣賞其他中隊的班徽,并總結班徽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再次,讓隊員們自行設計班徽,最后在公平公正的氛圍下隊員們投票選出了心中的最佳班徽。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隊員為中隊出謀劃策,感受到了身為中隊小主人的責任感。
當然,我們中隊的活動遠不止這些,比方說為了培養(yǎng)隊員互幫互助的精神,我們曾開展過名為“守護天使在身邊,互幫互助共成長”的活動:中隊隊員輪流上來抽簽,成為被抽到隊員的“守護天使”。
隊員們根據被守護同學和自身的特點,在心愿卡上寫出你作為“守護天使”的初步行動構想。從即日起在中隊內默默幫助被守護的同學。為了增長孩子們的自信心,我們開展了“數數中隊小星星,匯成璀璨大銀河”的活動:隊員的一個優(yōu)點就是天空中一顆閃爍的小星:雖然微小,但是也散發(fā)著屬于自己的一點光和熱。最后,比比看誰數出的五角星多,讓隊員們評價同學優(yōu)點,同時也在被表揚的同時感受到一份自信。
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在這樣多重的評價中,“人人參與中隊管理”成為了可能。隊員們和中隊之間像磁石吸引鐵塊一樣彼此深深吸引,中隊內的各項運作也井然有序。慢慢的,我們的隊員之間形成了一種友好合作、互幫互助氛圍,整個中隊生活充滿了活力。
四(2)中隊輔導員 葉季紅
教育的最高價值,在于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fā)展。瑞金二路小學的辦學傳統是“接納平民 善待百姓”,為了真正“善待”每一個孩子,學校始終堅持“磁性教育”的探究之路,積極探索“磁性課程”、“磁性課堂”、“磁性管理”、“磁性評價”,學校正在成為一個文化場,在適應和滿足少年兒童發(fā)展需要的同時,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增添生命的活力。
校長的話
回首我們?yōu)闋巹?chuàng)“磁性學?!倍鴬^斗的“磁性課程”變革之路,其間充滿艱辛和荊棘,有過徘徊與無助……但最后我們收獲累累的碩果,擁有更多的是成長、成熟、成績……
2005年,我校開始嘗試與探索校本課程的開發(fā),2007年我校的《“磁性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研究》課題立項,如今,課題圓滿結題,《磁性課程:當文化與兒童相遇》一書已經集結出版。
我們堅信,課程的魅力在于富有吸引力。我們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內外資源,積極開發(fā)了科技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世博德育課程等眾多“磁性課程”。對于建設“磁性課程”而言,“磁性管理”是根基?!按判怨芾怼笔窃诮ㄔO校本課程的大背景下,我校探索的管理方式。
教育大眾化趨勢決定了民主參與、科學決策的方針,我們努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廣泛參與、平等對話的機制?!鞍嘀魅危ㄝo導員)創(chuàng)智坊”便是我校實施“磁性管理”的一種途徑。
根植了“磁性教育”的理念,我們學校的學生更愛學習了,我們的老師更愛教學了,我們的輔導員更愛開展活動了,我們的學校更加充滿活力了。實踐證明,“磁性”讓孩子們收獲到學習的快樂;“磁性”讓教師們不斷發(fā)展了自我;“磁性”讓學校不斷確信了自身定位。
課題的終結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探尋之路走到盡頭,我們將以新的心境、新的思緒、新的感受繼續(xù)為“辦富有磁性的學校,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師”而孜孜不倦地追求。
——上海市黃浦區(qū)瑞金二路小學校長 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