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 要:在后殖民翻譯理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巴西食人主義翻譯主張吃透強勢文化,在批判的基礎(chǔ)上將外來文化融入本土文化模式以強大自身;它認為翻譯就像作品的創(chuàng)作,是文化身份的重現(xiàn)。這對第三世界翻譯研究與翻譯實踐無疑具有借鑒價值。因此,本文旨在闡述食人主義在漢語詩歌英譯過程中的體現(xiàn),并以許淵沖的譯作加以例證。
關(guān)鍵詞:后殖民主義;食人主義;詩歌;翻譯
自19世紀20年代巴西獲得獨立以來,眾多國內(nèi)學(xué)者從人種學(xué)、人類學(xué)以及文學(xué)角度積極研究宗主國與殖民地的文化、文學(xué)、身份認同與翻譯的關(guān)系。著名翻譯理論家如巴斯內(nèi)特、根茨勒、維拉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巴西食人主義翻譯理論作過探討。因此,食人主義翻譯理論在后殖民翻譯理論研究領(lǐng)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食人主義作為后殖民研究的一個隱喻,主張取其精華,以增強自身,反映了一種文化態(tài)度,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它主張原文意義的不確定性、語言表達的可讀性以及意義呈現(xiàn)的精辟性。該理論的發(fā)生,不僅為巴西的翻譯研究拓寬了路徑,而且對我國的翻譯研究在理論及實踐領(lǐng)域也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 巴西食人主義的文化內(nèi)涵及翻譯理論闡述
1928年Oswald de Andrade發(fā)表了食人主義宣言,提議將食人主義這一隱喻作為推進巴西文化發(fā)展的一種手段;他認為只有吞食歐洲文化,被殖民者才能擺脫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東西。1554年在現(xiàn)屬巴西的一個圖比人(tupinamba)部落的一次食人儀式上,人們吞食了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Sardinha教父。于是cannibal一詞就與美洲人聯(lián)系起來了。在殖民者的看來,歐洲是開端,是原文;而美洲殖民地是復(fù)制品,是譯文,是相對歐洲文明而存在的他者。1963年 de Campos在他的文章《作為創(chuàng)造和批評的翻譯》里正式將食人主義思想引入翻譯研究,并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思索在不發(fā)達國家文化開創(chuàng)一種創(chuàng)新的先鋒文學(xué)的可能性 (ibid)。因此食人主義不僅反映了面對咄咄逼人的強勢文化滲透的一種文化態(tài)度,也是翻譯外來文化的一種策略。
食人主義者只吞食3類人:強壯的人,有權(quán)勢而且受人尊敬的人,通靈通神的人(蔣驍華,2003:64)。將這一概念引入翻譯研究,并不指對原文的占有,而是像攝取食物一樣先攝取原文,然后消化原文,并從原文中獨立,最終獲得自由。也就是說翻譯活動就是通過輸血而汲取異質(zhì)文化實體的精華。翻譯不單是要借他山之石,同時還要借力發(fā)力、借他人乳汁哺育自家孩子(傅勇林,200:77-78)??傊橙酥髁x堅持的是吸收、轉(zhuǎn)化外來的東西們從而使之成為對自己發(fā)展有用的東西。
二、 食人主義在漢語詩歌英譯中的體現(xiàn)
許淵沖教授是我國詩歌翻譯的先驅(qū)。他的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他不僅翻譯了多部西方著名小說還翻譯了楚辭,元曲等文學(xué)體裁,還出版了中譯英譯作《毛澤東詩詞選》、《詩經(jīng)》、《唐詩三百首》等,被譽為“20 世紀下半葉中國典籍翻譯歷史上的豐碑”??胺Q是中國譯林之最。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一首詠寫秋天景物的小令。文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被世代文人譽為“秋思之祖”。這首詩意蘊深遠,一向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多位學(xué)者已將其譯成英文。本文選擇了許淵沖先生的譯本,試圖分析食人主義在此詩歌翻譯中的體現(xiàn)。馬致遠的 《天凈沙·秋思》 的原文為: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此曲語言凝煉自然,內(nèi)涵豐富,意境深遠。特別是開頭三個“鼎足對”,由九個名詞、九種景物組成,毫無雕飾。這支元曲凝聚著作者長期的人生體驗,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失意知識分子所共有的寂寞愁苦的情懷。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孤寂的心境,同時也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許先生的譯文如下:
Tune:“Clear Sky Over Sand” Autumn
At dusk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withered vine fly crows; '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許淵沖先生的一條翻譯原則就是,翻譯只要不背離原意,就可以充分發(fā)揮譯語的優(yōu)勢。他理解原詩,沒有拘泥于原詩的形式,而是將原詩拆散,重新組合,進行再創(chuàng)作。這無疑與食人主義翻譯理論有契合之處。首先,在詩題的處理上,曾譯了“tune”,使讀者得知 “天凈沙”是曲牌名。其次,譯詩中增添了冠詞、介詞和動詞,打破了原詩詞語順序。補出介詞 “Over”、“Neath”、“beside”、 “on” 和 “in”, 明確了意象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補出謂語 “fly”、“flow”、 “go”,明確了事物之間的主謂關(guān)系;借他山之石,借力發(fā)力汲取了原詩的內(nèi)容及主旨精華,優(yōu)化強大了譯文本身;再者,譯者把原詩中的具象組合譯成三個邏輯句意完整的語句,原文的九個靜止的景物也譯成了一個有主語,謂語和狀語的完整句子。最后一句 “far from home”中 “far” 一詞點破了原詩的主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讓讀者領(lǐng)略到原詩的意境,獲得更多的聯(lián)想意義。這也正是德·坎波斯所主張的,也是后殖民翻譯理論所需要的。這就是詩人譯詩的力量。這一過程用蘇珊·巴斯奈特的話來就是:“翻譯對他來說是一個身體轉(zhuǎn)換過程,即吃掉原文的轉(zhuǎn)換過程,也就是吸血鬼的行為”。
三、結(jié)論
巴西食人主義旨在通過翻譯創(chuàng)造文本的多樣性,挑戰(zhàn)原文和譯文間的權(quán)利等級。在食人主義翻譯理論的指導(dǎo)下,翻譯不再是一種保持作者原意的活動,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意義的過程。它對改變巴西文化無聲和壓抑的狀態(tài),對人們抵制強勢的西方文化的滲透和挑戰(zhàn)無疑有其可取之處,對第三世界翻譯研究與翻譯實踐無疑具有借鑒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Bassett,Susan.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2]de Campos,H.DeuseoDiabonoFaustodeGoethe[M].SoPaulo:Perspectiva,1981.
[3]de Campos,H.The Rule of Anthropophagy: Europe Under the Sign of Devoration [J]. trans.M.T.Wolff,LatinAmericanLiteraryReview1986,14.27(Jan.-June):42-60.
[4]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1997.
[5]傅勇林.文化范式:譯學(xué)研究與比較詩學(xué)[M].西南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00,11.
[6]蔣驍華.巴西的翻譯:吃人翻譯理論與實踐及其文化內(nèi)涵[J].外國語,2003(1).
[7]許淵沖.翻譯的藝術(shù)[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
[8]許淵沖.唐宋詩一百五十首[Z].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