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軍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揚州處于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交匯之處,自古即是水陸要津。隋唐以來,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憑借著發(fā)達的水運條件更加繁榮。唐代即有“揚一益二”之說。明清以來,隨著淮揚鹽業(yè)和漕運的發(fā)展,揚州城市發(fā)展到了頂峰。伴隨著經濟的繁榮,揚州文化也臻于頂峰,涌現(xiàn)出了以藝術為核心的“揚州八怪”和以學術為核心的揚州學派,在中國藝術史和學術思想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長期以來,學者對揚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富可敵國的鹽商和婦孺皆知的揚州八怪身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界才逐漸將目光轉移到揚州學派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學界目前的研究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他們將研究集中在了揚州學派的學術成就上,尤其是經學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筆者試圖從清代揚州學者的水利思想這一點出發(fā),來進一步擴展對清代揚州學派的研究。
孫蘭可謂清代揚州學者關注水利的先驅。孫蘭,揚州江都人,字滋九,一名御寇,自號柳庭,明末清初人。據(jù)焦循記載,孫蘭“明季為諸生,屢困于場屋,乃棄去。于書無所不窺,尤精九章、六書之學”;后跟隨西洋人湯若望學習歷法,“遂盡通泰西推步之法”[1](P36);居于家,年九十余而卒。著作有《柳庭人紀》《輿地隅說》《山河大地圖說》《古今外國名考》等。
在水利上,孫蘭著力甚多。他在《輿地隅說》中多處論述了水利的作用。他提出地形發(fā)育過程中“變盈流謙”的理論,極為難能可貴。他說:“流久則損,損久則變;高者因淘洗而日下,卑者因填塞而日平,故曰變盈流謙?!保?](P425)在這里他認識到流水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是地形發(fā)育的兩個方面及其辯證關系。同時,他還進一步闡述了導致地形變化的三種因素,一是漸變因素,如“大雨時行,山川洗滌,洪流下注,山石崩從,久久不窮,則高下易位”;二是突變因素,如“土壅山崩,地震川竭,忽然異形,山川改觀”;三是人為因素,如“鑿山通道,排河入淮,壅水溉田,起險設障,久久相因,地道頓異”。此一觀點,比19世紀末西方戴維斯的“地理循環(huán)論”早了200 年[3](P286)。
除卻在理論上的貢獻,孫蘭在現(xiàn)實中也有不少創(chuàng)見。他在《禹排淮、泗注江》中提出了黃、淮分流的兩條措施。第一,放淮入江,淮河從古道入長江,以泄淮勢。在淮河古道各處開浚設閘,如此,“水大則開以泄水,水小則閉以濟運”,“不使涓滴入高寶湖,壞堤以壞民田”。第二,改運道。重新開河由瓜埠而入,以逆于淮,從而解決淮河對運道的沖刷破壞[1](P42-43)??滴跞?1691 年),河臣王新命條陳其議,但朝廷因恐淮水外泄,不能刷沙,運道阻塞,議遂不行。
總體來說,孫蘭的治淮措施,單純從淮河、運河的角度出發(fā),希望通過對淮河的治理,來保證淮河安流、運河暢通,而沒有考慮到黃河泛濫無常、淮河道窄、難以容黃的現(xiàn)實因素。
繼孫蘭之后,寶應朱澤澐對黃河、淮河水利也有相當?shù)恼撌?,最主要的就是其《治河三策》。朱澤?1666—1732年),字湘淘,號止泉,學者稱之為止泉先生?!吧儆兄窘浭?,凡天文、算數(shù)、河渠有關于政治民生者,博覽遐稽,鑿然有裨于實用”[4](P970)。在《治河三策》中,朱澤澐首先論述了黃、淮歷代變遷過程,指出宋代中葉以后,河合于淮入海。正統(tǒng)十三年,河決滎陽,過開封城西,南經陳留,自亳入渦,自此河南流,肆虐江淮。他對比了明代及清代初期眾多治河措施,認為治理黃、淮水患的根本性措施是改黃北流,使黃、淮分流。他在結尾言道:“前人導河越濟南流,數(shù)百年與淮合,又數(shù)百年淮不勝黃,黃再南徙,勢如奔馬,無可控御,挾淮合江,理所必然。置七邑為蛟宮,已非善策。乃使黃河合江,四瀆混亂,天地之脈紊,神禹之功泯。明明宇宙,患豈及此。然則河之宜挽而北,此其時也?!保?](P1190)。
朱澤澐生活于康熙中后期和雍正時期,此時正是黃河水患嚴重之時,尤其是黃河奪淮入海,給江淮地區(qū)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基于此,為了挽救淮揚地區(qū)日益加重的黃淮水患,朱澤澐有此治河策略。但是由于黃河、淮河、運河三者之間緊密相連,黃河北徙,可以減緩淮河水勢,亦可減少黃河對淮河、洪澤湖等河流湖泊的沖擊,黃淮水患則可相應減輕。然則黃河北徙,一則會對河南北部、山東地區(qū)造成破壞,二則勢必會對運道造成淤塞,不利于江淮財賦之轉運,清朝歷代統(tǒng)治者治黃的首要目標即是保運,為了保證運道的暢通,中央政府斷然不會采取此策。
總體來說,以孫蘭、朱澤澐為代表的早期揚州學者,他們更多側重于水利理論,其水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和清代前期的學者相比,清代中期的學者在水利上更具有現(xiàn)實精神。他們一方面更加關注現(xiàn)實,另一方面他們中很多人親自參與了國家的水利建設,有豐富的治水經驗,在治河措施上更具有可行性。其中以王念孫、劉臺斗等為代表。
王念孫是清代中期眾多揚州學者中具有豐富水利知識的學者。與孫蘭、朱澤澐相比,王念孫還親自參與了眾多水利工程的維護和修建,是清代杰出的水利專家。王念孫(1744—1832年),字懷祖,號石臞,高郵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郎中、陜西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山東運河道、直隸永定河道。著有《廣雅疏證》《導河議》《河源紀略》等,與其子王引之合著《讀書雜志》《經義述聞》等。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學上的成就及影響很大,清代大儒阮元評價為“高郵王氏之學,海內無匹”,《清史稿》評價為“有清經術,獨絕千古,高郵王氏一家之學,三世相承,與長洲惠氏相埒云”[6](P13212)。學界對其學術貢獻的研究也十分深入,茲不贅述。
除卻學術上的貢獻,王念孫在水利上也是貢獻卓著。據(jù)《王石臞先生墓志銘》記載,王念孫于嘉慶四年(1798年)首劾和珅,“援據(jù)經義,最為得體,是以特蒙嘉納”。同年三月,奉命巡淮安漕運;九月巡濟寧漕運;十二月授直隸永定河道。嘉慶八年署山東運河道,九年實授。嘉慶十五年,再任直隸永定河道,同年因直隸河水漫溢,奉旨以六品休致[7](P415)。歷覽王念孫仕宦經歷,先后有11年外任河道,在此期間,他還曾于嘉慶七年奉旨督辦河間漫工,八年督辦河南衡家樓河工,山東臺莊河務,均成效顯著。王念孫治河的豐富經驗,深得嘉慶帝賞識,嘉慶帝評價王念孫“于水利講求有素,著加恩賞主事銜”,“于河務熟悉”。嘉慶十五年,東河總督請啟蘇家山閘,引黃入微山湖以利漕運。朝廷不能決斷,嘉慶帝召王念孫入都,“決其是非”。王念孫認為,“引黃入微,不能不少淤,原非良策,但暫行無礙”。并陳運河情形,悉被朝廷采納,可見嘉慶帝對王念孫之信任。
王念孫不但有豐富的治河經驗,在治河理論上也有獨到見解。他奉旨纂《河源紀略》,指出了前人記載中河源出處的錯誤,并設《辨訛》,糾正了前人許多關于河流源頭的錯誤論述。此外,王念孫還著有《導河議》上下篇,上篇講述導河北流,下篇講述建倉通運,從河、運兩個方面論述了治理水患的措施,在對黃河治理的同時,也保證了運河的暢通,相較于朱澤澐的單純導河北流有了一定的進步,在可行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稍晚于王念孫的劉臺斗是中期又一位水利專家。劉臺斗,字建臨,寶應人。嘉慶四年(1798年)進士,歷官工部營繕司主事、江西吳城同知、江西瑞鼓營同知。同王念孫一樣,劉臺斗也有豐富的治水經驗,他曾在兩江總督鐵保等人的舉薦下,在南河“協(xié)塞減壩”,并以功“以同知用”。適逢黃河南溢,入射陽湖,“眾議有欲因其勢改建新河,由射陽入海者,君作《黃河南趨議》千余言駁之”[8](P277)。在此文中,劉臺斗力持不可,并認為黃河南流,淮揚二郡不止生靈涂炭,東南財賦亦將化為烏有。他認為應該加筑堤壩,疏浚水道,導水入場河,如此則“場河以外,形如釜邊,場河以內,形如釜底,以釜底泄入釜邊,必須抬高水面,方成建瓴。若以挑河之土,堅筑兩岸之堤,則地勢雖內低外仰,而水面仍內高外下也。如此則有溝有防,表里相應,誠一勞永逸之計也”[8](P278)??上М敃r鐵保因循,劉臺斗之主張并未得到實施。在其晚年,劉臺斗仍“浚宋涇河,筑劉家潭堤,皆身先之”[5](P704)。劉臺斗除了有豐富的治河經驗外,在水利理論上也有不少成就。他通過考察整個下河地區(qū)的水利狀況,撰成《下河水利圖說》二卷,是研究淮揚地區(qū)下河水利的重要論著。
與前中期相比,乾嘉以后,更多的揚州學者將目光轉向了本土水利建設上來,對本土的水利建設給與了更多的關注,此一轉變中期就已顯現(xiàn),后期尤甚。其中以劉寶楠和劉文淇為代表。
劉寶楠(1791—1855年),字楚楨,寶應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歷任文安、元氏、三河等縣知縣。著有《論語正義》,是揚州學派中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劉寶楠十分關心本土文化,著有《寶應圖經》六卷。根據(jù)劉寶楠之子劉恭冕記載,“自漢唐以來,城邑之沿革,湖河之變遷,漕運之通塞,與夫民生利病,所可考而知焉者,無不了如指掌”[9](P655)。由此觀之,該書主要記載了清代寶應的沿革,水利變遷,漕運的治理等方面內容。除此之外,劉寶楠還做了大量的考證工作,糾正了前人記載中不少訛誤之處,“至謂邗溝、山陽瀆于揚州、淮安兩郡為統(tǒng)名,非邗溝專屬江都、山陽瀆專屬淮安。揚州運堤,非李吉甫所筑平津堰。而揚州地勢,唐宋以前,南高北下,邗溝水北流入淮,以故自昔江淮之間,止患水少,不患水多;至蓄高堰,內水始南流入江,皆至詳確,無所復疑者也”。
劉文淇是和劉寶楠齊名的后期學者,人稱“揚州二劉”。劉文淇(1789—1854年),字孟瞻,儀征人,著有《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在水利上,他撰有《揚州水利圖說》四卷,此書是在借鑒劉寶楠《寶應圖經》的經驗上,進行的拓展論述,“時吾友劉君楚楨所著《寶應圖經》久經脫稿,其間敘邗溝變遷,至為詳晰,因師其意”[10]。他系統(tǒng)論述了清代揚州境內江都、高郵、寶應運河(古邗溝)的歷史沿革、記錄了圍繞水道治理朝廷與地方、水利與漕運的意見、紛爭與協(xié)調,描述了沿途城鎮(zhèn)的變革和風光民俗。在對運河的歷史變遷論述中,旁征博引,十分精確。論述朝廷和地方治河的過程及措施,有理有據(jù),條分縷析,是研究清代揚州境內運河的變遷、治理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道光以后,隨著統(tǒng)治階級的不斷腐朽沒落,西方勢力入侵中國,中國社會逐步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潮流中。揚州本地鹽商揮霍無度,加之朝廷的盤剝,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的不斷打擊,運河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揚州遭受沉重打擊。咸豐五年(1855年),隨著黃河改道北流,運河不再成為國家財賦運輸通道,揚州則更加沒落。民國徐謙芳對此有精辟的論述:“若今日者,大河北徙,水不為患;岸東田畝,悉資灌溉,誠哉其利也。然自海運行,而運河之漕船絕跡;津浦路通,而運河之貨船銳減。交通價值,一落千丈,上下漠視,非一日也?!保?1](P36)。劉寶楠、劉文淇之后,揚州基本上沒有學者再對水利進行關注。
總體說來,清代揚州學者對水利的關注,持續(xù)時間特別長,從清初到清后期道咸年間,前后持續(xù)了兩百多年,代不乏人。其關注的方向也經歷了一個顯著的變化,由前期關注的黃淮水利轉向了中后期的鄉(xiāng)土水利,更加體現(xiàn)出了對鄉(xiāng)邦文化的重視。揚州學者之所以會對水利建設傾注大量心血進行研究,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其一,現(xiàn)實因素。明清以來,隨著黃河的改道南徙,奪淮入海,對淮揚地區(qū),尤其是高郵、寶應兩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朱澤澐在其《治河策》中開篇即指出:“黃河為害于淮、揚兩郡,數(shù)百年矣。”[5](P1174)朱澤澐“生長東隅,足跡未及河南”,卻能提出治河思想,究其原因,實為黃淮水患對淮揚地區(qū)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揚州學者不得不對其進行關注。
其二,這是清代揚州學者關心鄉(xiāng)邦文化的體現(xiàn)。清代揚州學者既在思想學術上有卓越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了和吳派、皖派齊名的揚州學派,對乾嘉漢學的興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他們還更多地關心鄉(xiāng)邦文化的整理和研究,造福鄉(xiāng)梓,對揚州本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促進了淮揚文化的發(fā)展,關心家鄉(xiāng)水利建設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如清代揚州學派前期代表人物之一的汪中(1745—1794年),著有《廣陵通典》。該書記載起始于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筑邗城,終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詳細記載了揚州的發(fā)展歷史。再如清代中期焦循(1763—1820年),江都人,也對本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北湖小志》,對其家鄉(xiāng)北湖的水利、風土、寺觀、人物等方面做了詳細的描述。其后阮先(1814—1893年,阮元從弟)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輯錄了《北湖續(xù)志》《北湖續(xù)志補遺》等。阮元收錄了自清初到乾隆年間揚州學者的詩作,輯錄成《淮海英靈集》。類似例子不勝枚舉,均是清代揚州學者關心鄉(xiāng)邦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
其三,這也是清代揚州學派“實事求是”的體現(xiàn)。清代揚州學派是乾嘉漢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吳、皖兩派之后的又一學術團體,并將清代樸學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皩嵤虑笫恰笔菗P州學派的一個重要特點。揚州學派在學習借鑒吳派、皖派的同時,也對其不足進行了彌補,提出了“實事求是”的觀點。業(yè)師劉建臻在評價阮元的學術特點時用了“求是”和“實踐”兩個詞,并指出“實事求是”是揚州學派眾多學者的共同特點[12](P134)。揚州學派不但在學術上如此,在實際事務中亦是如此。揚州學者重視水利建設,既是“實事求是”的學術觀點的體現(xiàn),同時也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揚州學派的治學精神。
清代揚州學者關心水利建設,既是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也體現(xiàn)了揚州學者關心民生、造福鄉(xiāng)梓的高尚品格。隨著歷史的不斷發(fā)展,黃河對淮揚地區(qū)已經不再構成危害,淮河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淮揚地區(qū)也不再飽受水災肆虐。然鑒古知今,防患未然,清代揚州學者的水利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揚州學者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和學以致用、造福鄉(xiāng)梓的高尚品格仍是后世學者學習的榜樣,足可垂范后世。
[1]焦循.北湖小志[M].揚州:廣陵書社,2003.
[2]孫蘭.柳庭輿地隅說[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3]陰法魯,許樹安.中國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4](嘉慶)重修揚州府志[M].揚州:廣陵書社,2006.
[5](道光)重修寶應縣志[M].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3.
[6]趙爾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4.
[7]阮元.揅經室續(xù)集[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
[8]阮元.揅經室集[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
[9]劉寶楠.寶應圖經[M].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
[10]劉文淇.清溪舊屋集[M].光緒九年刻本.
[11]徐謙芳.揚州風土紀略[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12]劉建臻.清代揚州學派經學研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